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饶毅央视论诺奖:勿忘历史辛酸,直面未来挑战

2015.12.11

105659_201512111159321.jpg

饶毅趣谈诺奖与中国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出席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进行了直播。《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作为现场嘉宾参与直播,趣谈诺奖与中国。本文为现场精彩互动实录,略有修订。

  饶毅央视论诺奖:

  勿忘历史辛酸,直面未来挑战

  今天我们在肯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蒿素的工作时应该记住,中国不是在那时才第一次从中药里面提取抗疟药,应该记住1940年代在重庆的中央卫生实验院和上海医学院工作的药理学家张昌绍与一些化学家合作,从中药常山获得了抗疟的化学分子常山碱和常山新碱。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先驱性的抗疟工作,后来寻找青蒿素的过程与之类似。

  我和北大医学部的教授张大庆带研究生黎润红,研究了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我们的结论是非常清楚的:虽然青蒿素的工作在前后都有不同的人参与,但其中核心人物和关键代表毫无疑问是屠呦呦研究员。


105659_201512111159322.jpg

屠呦呦接过诺贝尔奖奖牌

  将出新书讲述中国第一个科学诺奖之路

  屠呦呦的工作是我国从中药里面获得造福人类的化学药物,是一种非常大的成就,既包括屠呦呦个人和团队的工作,也提醒我们珍惜两代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我们即将出一本新书叫《辛酸与荣耀》,介绍从张昌绍到屠呦呦的历程。张昌绍先生不幸在1967年因为文革含冤去世,让国人了解我国从抗疟分子的重要发现到今天获得诺奖荣誉的辛酸经历,不要忘记以前还有悲伤。

105659_201512111159323.jpg

饶毅与其新书《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

  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此前屠呦呦的工作在国外知名度不够高。屠呦呦之所以能获得拉斯克奖, 最关键的人物是拉斯克奖的委员会主席Joe Goldstein。

  拉斯克奖是一个主要给美国人的生物医学奖,偶尔给美国之外的人,因为Goldstein坚持要为中国重要的工作发奖,Goldstein有个著名的中国学生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所以Goldstein是对屠呦呦获拉斯克奖最重要的人,对我个人作用的说法是误传。

  谈到中药的问题,我同意说在中药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潜力。但我不认为有关中药的说法都是对的。

  例如中药的复方很难说大多数是对的,我认为中药的复方从统计学上可以推断大多数是错的。例如确定要用23味药、还是17味药的复方,做实验需要很多样本,而中医有很多这样的复方,可以推算出来需要验证这些复方的人的样本数要很大,也就是全人类从来没达到的这么多人口……

105659_201512111159324.jpg

屠呦呦在瑞典诺奖现场

  诺奖趣闻

  诺奖在历史上有很多趣闻。比如,诺奖不颁给去世的人,但前几年发生过一个“乌龙事件”,2011年10月3日,当诺奖委员会宣布将授予斯坦曼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他们并未了解到,就在此前的9月30日,斯坦曼因患胰腺癌刚刚去世,中间隔了一个周末。

  诺奖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声誉,首先因为诺贝尔本人将巨款投入理想的事业,不是为自己家庭谋利,肯定为人类追求真理、为人类造福的工作。

  其次评审委员会非常认真地工作,他们把荣誉当做一个很崇高的事情,是人类精神崇高的、脱离利益的追求。委员会认真的工作是诺奖长期很有声誉的重要原因。

  诺奖得主并不一定是天才、也不一定是圣人。少数得主确是天才,而大部分不是天才,而是很努力工作。

  智力很平庸的人也可用做出很重要的工作。例如体外受精、也称试管婴儿,是1950年的工作,2010年获诺贝尔奖。如果由我判断,它既不是科学也不是技术,属于工艺改进,但意义很大。做这种努力扎实认真的工作不需要天才。

  另外大家要认识到,大部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绝对不是圣人,有一部分人的人品是一般的。奖励的是他们的工作,是他们在科学方面对人类的贡献,我们不是在找圣人、圣女,所以不能求全责备,而是根据科学贡献进行认可。

  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是很在意他得不得到诺贝尔奖,也就是没有任何一个自然科学家在得奖的时候拒绝,爱因斯坦完全可以拒绝都没有拒绝,他的声誉比诺贝尔奖实在高得太多了,但获奖对他还是荣誉。大多数科学家是知道他的工作有多重要的。

  不光这样,近几十年大多数得诺奖的科学家是很在意,很想得到这个奖的,少数人拼了老命做了很多努力,当然不是说去拍马屁去送钱,但他们是做了努力的。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既奖励应用性工作,也奖励理论性工作。青霉素、胰岛素是应用性的工作。在理论方面,上世纪最重要的生理或医学奖是1953年的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模型,1962年获奖,这在生物学里是一个很深刻的、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

  但是诺奖评选也会漏掉了一些重要工作。上世纪生物学领域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1944年Avery等三位科学家提出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工作,但是遗憾的是还没有来得及发奖,Avery已经过世了。因为他65岁时才做出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大部分诺奖获得者都是45岁以下做出这些工作,而很少是很大年龄才做出最重要工作的。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些很有趣的情况。包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有一位诺奖委员会主席是我们神经生物学的前辈,von Euler,他的五世祖先是大数学家欧拉,他的父亲是1929年德国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自己是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所以有些科学世家违反了中国“富不过三代”的规律,他们的科学世家可以有五代,甚至更多代,这种科学世家在瑞典、德国有,在英国也有。希望中国以后也有这种科学世家。

105659_201512111159325.jpg

诺奖晚宴现场

  反问:中国人怎样才能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

  今天晚上我觉得屠呦呦先生的演讲也同时让所有一起参与过523任务研究工作的人释怀。他们做出了这么重要的工作大家都有贡献,现在有这样的荣誉,我认为是对大家的认可。同时我也想自嘲,今天在座的都是男士,我们知道中国的女排很厉害,如今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也是位女士。屠先生是红花,我们都是绿叶。

  屠呦呦先生获奖是我国自然科学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有很大意义。同时也在刺激我们,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为什么现在才实现零的突破?

  我们为此感到自豪的时候也应该感到巨大的挑战——我们的邻国日本从1949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到今天已经有20多个诺贝尔奖;而遥远的小国瑞士,700万人口,已经得过20多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作为一个散在世界各国、不过1000万人口的犹太民族更是得过20多次化学奖、50多次诺贝尔物理奖、50多次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些诺奖得主的科学贡献总体推动了他们所在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同时他们代表着人类智慧的前进,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要反问自己:中国人怎样才能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