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免耕较翻耕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019.1.10

以土壤水分为切入点,春玉米种植耕地为对象,对比研究免耕和传统翻耕条件下的水土效应,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及土壤相关物理性质的影响。

实验地域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全年四季分明, 年均气温11.8 摄氏度,年均降水量 579.1 mm, 降水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 试验区土壤为潮土, 土层深厚,地下水埋深10m以下,土壤基础肥力较好。大田试验完全不进行灌溉,验共设 2个处理: 传统翻耕(CT), 玉米收获后留茬20~ 30cm, 其余秸秆全部收获,次年春播前翻耕土地, 翻耕深度约30cm; 免耕覆盖(NT), 全年不翻耕, 标准免耕机粉碎玉米秸秆后覆盖地表,秸秆粉碎后长度<10cm,用量7500 kg.h m- 2,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施肥和播种。在春玉米整个生长期( 4-9),测定降雨量,并每两周用土壤水分温度计监测土壤 0~10、10~20、 20~30、30~40、 40 ~60、 60~80、8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

根据测量结果,在春玉米整个生长期,研究区免耕和翻耕地0~100 c 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随时间及降水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免耕土壤的贮水量在不同时刻和不同降雨条件下均高于翻耕土壤, 这与免耕覆盖对土壤水分蒸发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密切相关.免耕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液相所占比例, 使其三相比更趋近于农业土壤zui理想的三相比,免耕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均明显大于传统翻耕,粒径0.25~0.5、0.5~1、1~2以及> 2 mm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是翻耕的3.0、7.2、4.8和 7.5倍,由于土壤中>0.25 mm的水稳性团 聚体含量是影响土壤团聚特征和稳定性的主要因子, 土壤中>0.25mm的团聚体越多, 团聚体的水稳性越大, 团聚体的破坏率越低, 故免耕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较好.上述土壤物理特性的改善均有利于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由于土壤水分状况受降水量、作物吸收和蒸发、蒸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免耕较翻耕土壤水分的增量在不同时期的差异较大, 其增幅表现出较大的波动范围。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