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35-2023
红树林抗污染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angrov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o resis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CI 035-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T/CI 035-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CI 035-2023
 
 
4 生态修复原则 生态优先,整体保护 突出红树林生态与服务功能,全面加强保护,维护红树林生境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角度实施整体保护。 尊重自然,科学修复 遵循红树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科学评估确定红树林适宜恢复区域,采用自然恢复为主和适度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生态修复,优先选用乡土红树植物树种,禁止使用外来物种,避免使用大规模...

T/CI 035-2023相似标准


推荐

首个红树林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团体标准发布

但迄今为止,国内外都没有红树林污染生态修复技术规程,为了规范受损污染生境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迫切需要制定红树林污染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进一步指导红树林污染生态修复生产实践,促进我国乃至南亚、东南亚红树林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   ?广东湛江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

新一波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计划出炉

尽管国内红树林面积在增加,但局部退化问题仍然突出。在某些地方,红树植物规模性死亡导致的退化时有发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问题日益明显,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王文卿表示,生态修复关键是对症下药、做到精准修复。而明确红树林的退化原因,恰恰需要科学、长期的跟踪监测。 《行动规划》中,完善现有监测体系、掌握动态变化、实施修复全过程跟踪评估等被列为具体行动内容。...

红树林修复中固氮微生物变化的驱动机制获揭示

通过对不同修复年限(3年修复、10年修复)和30年成熟林的秋茄(Kandelia obovata)红树林修复样地进行研究,发现红树林生态修复能够有效地提高沉积物的碳、氮含量,且重塑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红树林生态修复年限的推移,固氮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沉积物的碳、氮和硫含量等都呈现有序变化(orderly succession)。...

红树林湿地生态风险领域研究获新进展

采用功能基因定量与高通量测序相结合的手段,阐明了潮间带微塑料污染对微生物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负面效应。与其他类型土壤沉积物相比,潮间带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和对氮元素的固持能力更脆弱,高浓度的微塑料污染势必对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微生物功能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该研究为红树林湿地污染防控技术研发和生态修复方案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