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00.10 物理层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295 条与 物理层 相关的标准,共 20

本文件从异构对接系统、异构互连适配器和异构系统互操作服务平台等方面规定了智能制造领域基于OID的异构系统的互操作功能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基于OID的异构系统的互操作,包括通过国家根OID标识解析系统实现与其他标识解析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或实现本行业内OID应用系统的互操作。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nteroperability function requirements of heterogeneous system based on OID

ICS
35.100.10
CCS
L66
发布
2022-10-12
实施
2022-10-12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Part5:Test methods of the main parameters in physical layer

ICS
35.100.10
CCS
L79
发布
2019-05-10
实施
2019-12-01 00:00:00.0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Part1:Physical layer

ICS
35.100.10
CCS
L79
发布
2019-05-10
实施
2019-12-01 00:00:00.0

1.1 本标准对下述几方面,规定物理媒体特性: a)对两线或四线网络拓朴中的双扭线多点互连,分别提供半双工或全双工数据传输能力; b)互连端点系统的二井制信号和双向信号传送; c)端点系统分支电缆和可长达1200m的公共干线电缆的电气和机械设计; d)端点系统范围内集成电路型的发生器和接收器的部件测量; e)可适用的数据信号速率高达12.5Mbit/s。 1.2 所定义的电气部件特性和测量与GB/T 7619给出的双扭线点到点的特性非常一致。 1.3 本标准不描述完整的物理接口,亦不描述功能接口特性,如: a)互换数据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数目; b)端点系统分支电缆连接器的类型、尺寸和插针分配; c)数据和控制信号编码; d)互换电路上信号间的时间关系; e)同步或异步的传输方式; f)发送和接收的信号质量。 1.4 本标准不规定特殊的环境条件,如电流绝缘、电磁干扰(EMI)射频干扰(RFI)以及人员安全。这些可能会构成未来补篇的课题。 1.5 本标准主要是部件规范,对所有可能配置中满意地互操作规定不够充分,确保其预期配置能满意互操作是实现者的责任。 1.6 本标准可以同任何适当的一组功能和附加环境特性结合,以满足局域网或广域网中的实际数据传输要求。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Twisted pair multipoint interconnections

ICS
35.100.10
CCS
L78
发布
2008-09-01
实施
2009-02-01

本标准从电气、机械和功能特性方面来描述数据终端设备(DTE)的互连的一种接法,中间不需要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本标准适用于这样一些DTE,它们使用了为公用数据网上进行传输在CCITT建议X.24标准化的接口电路。这种互连只限于点对点连接。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ITU建议V.11的平衡电气特性的DTE,其数据信号速率高达10Mbi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DTE to DTE direct connections

ICS
35.100.10
CCS
L78
发布
2008-07-28
实施
2009-01-01

本标准在起止式传输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处,为串行数据传输规定了信号质量要求。本标准所涉及的接口要与CCITT 建议V.24(电话网)、CCITT 建议X.24(数据网)相一致,而所涉及的接口是在下列国标的或CCITT 建议的DCE中规定的: —与V.21、V.22、V.22bis、V.23、V.26 ter、V.32,V.32 bis、X.20、X.20 bis以及V.28电气特性; —X.20以及V.10和/或V.11电气特性。 本标准规定的信号质量要求,局限于在具有异步DCE的接口处或具有以异步方式操作的同步DCE的接口处,按照CCITT建议V.14或V.42的起止式传输。关于以在同步方式操作进行运行的DTE的信号质量不是本标准的组成部分。 当在CCITT建议I.411定义的并在CCITT建议V.110、V.120和X.30中所规定的ISDN参考点R处理上述国标或CCITT建议中规定的接口时,本标准也是适用的。 信号质量特性的应用不考虑是否包含复用设备,它们不适用于在互连部分之间存在中间设备以及无信号再生的场合。 本标准不描述DCE或与之关联的线路的信号质量,也不描述可接受的比特差错率的任何要求。 本标准不规定速率特性。调制速率和符号间隔的标称值与应用相关。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Start-stop transmission signal quality at DTE/DCE interfaces

ICS
35.100.10
CCS
L78
发布
2008-07-28
实施
2009-01-01

本标准规定了当通过单个接口实现控制租用和备用设施时的备用操作规程。该规程适用于在租用线路上的数据传输,备用设施使用GB/T 3454互换电路连向25插针连接器(GB/T 15125-1994)或26插针连接器(GB/T 17559-1998)。 用于在租用线路和备用设施之间来回自动切换数据传输的方法不在本标准中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通过人工手段来获得备用(主叫和应答)的场合。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DTE/DCE interface back-up control operation using GB/T 3454 interchange circuits

ICS
35.100.10
CCS
L78
发布
2008-07-28
实施
2009-01-01

本部分规定了电子收费(ETC)专用短程通信(DSRC)物理层主要参数的主要测试设备和附件推荐特性、测试条件、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路侧单元(RSU)和车载单元(OBU)物理层主要参数的测试。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Part 5: Test methods of the main parameters in physical layer

ICS
35.100.10
CCS
L79
发布
2007-03-19
实施
2007-05-01

本部分规定了用于电子收费(ETC)的专用短程通信(DSRC)物理层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自动车辆识别、车辆出入管理、城市道路收费等领域可参照使用。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Part 1: Physical layer

ICS
35.100.10
CCS
L79
发布
2007-03-19
实施
2007-05-01

GB/T 19897的本部分规定了在电能仪表的配套规范(COSEM)三层协议中,物理层服务和面向连接的异步数据交换的物理层服务进程。本文件没有对物理信号和机械方面的内容给出规定,也没有对局部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做出规定。 在附录A中,给出一个实例来说明物理层如何能够被用于数据交换,它是使用Hayes智能调制解调器并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来运行的。 在GB/T 19897.1-2005中规定使用一个光学接口或电流环物物理接口来应用这个物理层,以实现直接的本地数据交换。 在附录B中,对数据模型的作用和关于电表数据交换的协议做出了解释。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 lower 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Part 3:Physical layer services and procedures for connection oriented asynchronous data exchange

ICS
35.100.10
CCS
N22
发布
2005-09-09
实施
2006-04-01

本标准为数据处理设备之间高性能、点对点的有效单工接口提供了机械、电气及信号协议的规范。 本标准所描述的接口可以按 800 Mbit/s或 1 600 Mbit/s的峰值数据速率进行操作,采用铜缆距离可超过25m。即使在传输距离超过HIPPI-PH的规定的情况下,与距离无关的信号协议也允许平均数据速率接近峰值数据速率。 本标准的目的是,通过在物理层和数据成帧层处提供一个公共接口,以便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该接口在不同的计算机、高性能显示系统以及高性能智能化块传送外围设备之间提供了有效的互连。该接口针对较大规模的块传送进行了优化。

Information technology-High-Performance Parallel Interface-Part 1:Mechanical,electrical and signaling protocol specification (HIPPI-PH)

ICS
35.100.10
CCS
L79
发布
2000-10-17
实施
2001-08-01

本标准规定了在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处使用的50插针连接器,包括必要的配合性尺寸和接触件编号的分配。该连接器适用于接口功能特性符合GB/T 3454《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并且接口电气特性符合ITU-T建议V.12的场合。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50-pole interface connector mateability dimensions and contact number assignments

ICS
35.100.10
CCS
L78
发布
2000-01-03
实施
2000-08-01

本标准规定了在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处使用的26插针连接器,包括必要的配合性尺寸和接触件编号的分配。它适用于接口功能特性符合CCITT建议V.24中100系列定义的场合以及接口特性符合(CITT建议V.10、V.1或.28的场合。它不适用于并行数据传输调制解调器。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26-pole interface connector mateability dimensions and contact number assignments

ICS
35.100.10
CCS
L78
发布
1998-11-10
实施
1999-06-01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基本接人安排下的物理接口的8极连接器(插头和插座)和极/接触件分配。这些物理接口可以定位于TE与NT之间和NT1与NT2之间的S和T参考点上,并且应符合CCITT建议I.430。 本标准还规定了对于与符合CCITT建议I.430的TE一起使用的ISDN基本接入连线的要求,TE的规范要求使用这样的连线。 CCITT建议I.430要求在设备连接连线和接口电缆上的插头和插座如该建议中图2/I.430所示(也见附录A)。 对于本标准,从NT1的角度出发可以将NT2看作是一个TE。 注:本标准只规定了保证插头和插座的配合性所需的连接器尺寸。插头和插座的完整详细规范及所有其他尺寸由IEC603-7(见附录D)规定。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Interface connector and contact assignments for ISDN Basic Access Interface located at reference points S and T

ICS
35.100.10
CCS
L78
发布
1998-11-05
实施
1999-06-01

本标准按以下几个方面定义OSI物理服务: a)服务的原语动作和事件; b)与每个原语动作和事件相关的参数及它们采用的形式; c)这些动作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效顺序。 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规定概念性物理服务的各项特性,因而在指导物理层协议的开发方面对OSI基本参考模型进行补充。 本标准既不规定各个实现或产品,也不限制信息处理系统内的实体和接口的实现。 对本标准,不存在设备的一致性问题。一致性是通过遵循OSI物理协议的实现获得的,而OSI物理协议满足本标准中定义的物理服务。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Physical service definition

ICS
35.100.10
CCS
L79
发布
1998-11-05
实施
1999-06-01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控制信息在单独的控制电路上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互连。本标准定义了。 第2章 引用标准 第3章 信息特征 第4章 接口机械特性 第5章 互换电路的功能描述此外,本标准还包括: 第6章 建议和注释 第7章 术语汇编 本标准适用于打算标DTE/DCE接口一侧的设备直接与另一侧的设备相连接而不需作附加的技术考虑。不排除对电缆端接、信号波形整形、互连电缆长度以及接口的机械配置必须特别制作来满足特定用户需要的那些应用;但这且超出了本标准的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数据是串行位的数据通信系统。没有限制位喘序的排列。 本标准适用于数据信号速率至2.1Mhit/s的标称上限,然而遵循本标准的设备,并不需在这整个数据信号速率范围内操作。设备可以设计成操作在特定应用相适 应的一个较窄的范围内。 本标准适用于同步和异步的串行二进制的数据通信系统。 本标准适用于两线或四线的交换、非交换、专用、租用或么用的线路服务。对点到点和多点操作也加以考虑。

High speed 25-position interface for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and 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 including alternative 26-position connector

ICS
35.100.10
CCS
L78
发布
1997-12-25
实施
1998-08-01

本标准从电气、机械和功能特性方面来描述数据终端设备(DTE)互连的一种接法,中间不需要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它适用于这样一些DTE,它们的接口电路符合公用数据网上进行传输的GB11594。这种互连只用于点到点的连接。 注:扩展到多点配置的方法正在研究之中。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GB7619(CCITTV.11)或CCITTX.27的平衡电气特性的DTE,其数据信号速率高达10Mbit/s。 互连可以用于起止式或同步式传输。对于同步传输,信号码元定时应该用电路X(DTE发送信号码元定时)和电路S(信号码元定时)互连来实现(见第5章)。

Data communication--DET to DTE physical connection using X.24 interchange circuits with DTE provided timing

ICS
35.100.10
CCS
L78
发布
1991-08-15
实施
1992-04-01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环境要求等。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istance-enhanced Ethernet physical layer based on 2D-PAM3 and 4D-PAM5 encoding methods

ICS
35.100.10
CCS
M30
发布
2023-07-28
实施
2023-11-01

BS ISO/IEC 1936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NFCIP-2 test methods

ICS
35.100.10
CCS
发布
2023-01-18
实施
2023-01-18

BS ISO/IEC 2391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NFCIP-1 Protocol test methods

ICS
35.100.10
CCS
发布
2022-12-02
实施
2022-12-02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