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40.30 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535 条与 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相关的标准,共 36

5技术要求 5.1 原材料要求 高强度聚氯乙烯合金(GHFB)电缆保护导管用的材料是以改性聚氯乙烯合金树脂为原料,经挤出成型符合本文件要 求新型复合增强管材。改性材料不得加入增塑剂,填料的含量不超过5%。 5.2   产品要求 5.2.1  颜色、外观、尺寸 5.2.1.1  颜色 管材颜色一般为橘红色,其它颜色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色泽应均匀一致。 5.2.1.2  外观 高强度聚氯乙烯合金(GHFB)电缆保护实壁管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无明显划痕、凹陷、杂质、 分解变色线及颜色不均等缺陷。 高强度聚氯乙烯合金(GHFB)电缆保护双壁波纹管管材内外壁不应有气泡、裂口、明显的杂质、 分解变色线、不规则的波纹,内壁应光滑平整。 5.2.1.3  尺寸 高强度聚氯乙烯合金(GHFB)电缆保护导管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和表4的要求。 表3  公称内径、承口内径允许偏差                                                                      单位:mm 公称内径 公称内径允许偏差 承口内径允许偏差 100 +0.6 -0.1 +0.6 -0.1 150 +0.7 -0.1 +0.7 -0.1 175 +0.8 -0.1 +0.8 -0.1 200 +0.9 -0.2 +0.9 -0.2 225 +1.0 -0.3 +1.0 -0.3 250 +1.1 -0.3 +1.1 -0.3 表4 管材壁厚允许偏差 单位:mm 管材厚度 公称内径允许偏差 t 1

High Strength Polyvinyl Chloride Alloy (GHFB) Cable Protection Conduit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2-01-05
实施
2022-03-10

5.技术要求 5.1  原材料要求 聚丙烯(改性无水磷石膏)方形双壁波纹电力管是以改性聚丙烯为主要原料,以无水磷石膏、抗老化剂、润滑剂、色母等助剂为辅助材料,经挤出成型符合本文件要求的新型电力护套管材。改性材料中添加的磷石膏为无水磷石膏,无水磷石膏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在10%-20%之间,细度为800目,无水磷石膏各项性能按T/GZHG 026-2020的规定执行。 5.2  外观 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允许有气泡、明显的划伤、凹陷、杂志、颜色不均等缺陷。管端头应切割平整,并与管轴线垂直。 5.3  规格尺寸 管材规格尺寸及偏差,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规格尺寸及偏差 规格  dn×W1/mm×mm 平均内径 Do/mm 方管宽度 W1/mm 最小层压壁厚 t/mm 方管波峰宽度 W2/mm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100(123×123) 100 +2 123 +2 1.8 +0.2 21 +2 150(181×181) 150 +3 181 +3 2.3 +0.3 28 +3 175(208×208) 175 +4 208 +4 2.5 +0.3 42 +3 200(250×250) 200 +4 250 +4 2.5 +0.3 58 +4 其他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 5.4  方管长度 管材长度一般为 6.20m,也可以按供需双方的商定执行。管材长度应包括承口部分的长度,长度极限偏差为长度的+0.5%。 5.5  物理力学性能 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2的要求。 表 2物理力学性能 项目 单位 指标 耐外压负载性能 N/200mm ≥3000 扁平试验 / 垂直方向外形变形量为 40%时,立即卸荷,试样无破裂 落锤冲击试验 / 试样10/10通过,试验内外壁不应有裂缝或破裂 纵向回缩率 % ≤3 维卡软化温度 ℃ ≥135 体积电阻率 Ω·m ≥1×1011 连接密封性 / 试样无渗漏 静摩擦系数 / ≤0.35 6.试验方法 6.1 状态调节 除有特殊规定外,按 GB/T 2918-2018 规定,在(23±2)℃条件下对试样进行状态调节不少于 24h,并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试验。 6.2  外观 目测管材的内、外表面和两端面。 6.3  规格尺寸 6.3.1平均内径和极限偏差 按 GB/T 8806-2008 测量平均内径,并计算平均内径极限偏差。 6.3.2方管宽度 按 GB/T 8806-2008 测定,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量具测量。 6.3.3方管波峰宽度 按 GB/T 8806-2008 测定,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量具测量。 6.3.4方管最小层压壁厚 按 GB/T 8806-2008 测定,并计算层压壁厚极限偏差。 6.3.5方管长度 按 GB/T 8806-2008 测定,用精度不低于1mm的量具测量。 6.4  物理力学性能 6.4.1耐外压负载性能 6.4.1.1  样品制备 从三根管材上各取(200±5)mm 的管段为试样,在温度为(23±2)℃的标准环境下放置 24h。 6.4.1.2  试验设备 能提供试验速度为(5±1)mm/min 的试验设备,其压板最小尺寸不小于200mm。 6.4.1.3  试验步骤 将试样置于试验设备的压板之间,使管材的轴向平行于压板,方向同压缩方向一致。试验速度为(5±1)mm/min,当变形量为试样试验时的压缩初始高度的 25%时,记录此时的压缩负荷,试验结果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 6.4.2扁平试验 从三根管材上各取(200±5)mm 的管段为试样,试样两端应垂直切平,试验速度为(10±2)mm/min,当垂直方向外形变形量为 40%时,立即卸荷。 6.4.3落锤冲击 按 GB/T 14152-2001 规定,取 10 个试样进行测定,在23℃环境下,每个试样冲击一次,冲击高度(2000±10)mm,落锤质量(1.50±0.01)kg。 6.4.4纵向回缩率 按 GB/T 6671-2001 中方法 B 的测定的方法进行。 6.4.5维卡软化温度 按 GB/T 1633-2000中规定的A50法进行。 6.4.6体积电阻率 按 GB/T 31838.2-2019规定的方法进行。 6.4.7连接密封性 按 YD/T 841.1-2016规定的方法进行。 6.4.8静摩擦系数   按YD/T 841.1-2016中5.17规定进行试验。

Polypropylene (modified anhydrous phosphogypsum) square double-wall corrugated power pipe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2-01-05
实施
2022-03-10

5技术要求 5.1  颜色 管材内外层各自的颜色应均匀一致,颜色一般为绿色,可供需双方商定。 5.2  外观 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MUHDPE)合金排水管内外壁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气泡、裂口、明显痕纹、凹陷及分解变色线,不允许有通气槽。套管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5.3  长度 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MUHDPE)合金排水管长度一般为6m,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套管长度应包含承口部分长度。长度极限偏差为长度的±0.5%。 5.4  尺寸 管材尺寸符合表1的要求,且承口的最小平均内径应不小于管材的最大平均外径。                   表  1管材尺寸                        单位:mm 内径公称尺寸 DN/ID 最小平均内径 dim,min 最小层压壁厚 emin 最小接合长度 Amin 承口壁厚 e 2 200 195 2.0 60 2.5 300 294 2.5 69 3.0 400 392 3.0 77 3.5 500 490 3.5 85 4.0 600 588 4.0 96 4.0 800 785 4.5 118 5.5 1000 985 6.0 140 6.0 1200 1185 8.0 162 6.0 1500 1485 8.0 178 6.0 1800 1785 14.0 228 6.0 2000 1985 16.0 240 6.0 5.5环刚度等级 MUHDPE合金排水管按环刚度分类,见下表2。 表2    MUHDPE合金排水管的环刚度等级 等级 (SN8) SN10 SN12.5 SN16 SN20 环刚度/( kN/m2) (8) 10 12.5 16 20 注:括号内数值为非首选等级。 5.6物理力学性能 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1 抗拉强度 MPa ≥22 6.4.1 2 断裂伸长率 % ≥300 6.4.1 3 弯曲模量 MPa ≥1250 6.4.2 4 MFR(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g/10min ≤3 6.4.3 MUHDPE合金排水管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MUHDPE合金排水管的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1 环刚度 (SN8) kN/㎡ (≥8) 6.4.4   SN10  ≥10    SN12.5  ≥12.5    SN16  ≥16    SN20  ≥20  2 落锤冲击试验 — 10/10通过 6.4.5 3 环柔性 — 试样圆滑,无反向弯曲,无破裂,两壁无脱开 6.4.6 4 烘箱试验 — 无气泡、无分层、无开裂 6.4.7 5 蠕变比率 % ≤4 6.4.8 6 OIT氧化诱导时间 min ≥20 6.4.9 6试验方法 6.1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除有特殊规定外,试样按照GB/T 2918-1998的规定,在(23±2)℃条件下对试样进行调节和试验,状态调节时间不应少于24h;内径公称尺寸大于600mm的管材,状态调节时间不应少于48h. 6.2  外观检查 目视检查,内部可用光源照看。 6.3  尺寸测量 6.3.1有效长度 用最小刻度不大于5mm的卷尺测量管材的有效长度。 6.3.2平均外径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测值0.1%的量具测量,垂直于管材轴线绕外壁一周,紧密贴合后读数。 6.3.3平均内径 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测值0.1%的量具分别测量管材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内径,以两内径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管材的平均内径。 6.3.4壁厚 将管材沿圆周进行不少于4等份的均分,测量层压壁厚,读取最小值。 6.3.5接合长度 按图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接合长度。 6.3.6承口平均内径 按图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承口相互垂直的两内径,以两内径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6.3.7承口壁厚 按照GB/T 8806-2008测定,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承口壁厚,读取最小值。 6.4  物理力学性能 6.4.1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沿轴向按标准 GB/T 1040.2-2006取哑铃型试样,按标准 GB/T1040.2-2006的方法进行测试。 6.4.2弯曲模量 试样尺寸:沿轴向取长为80mm,宽10mm。按GB/T9341-2008方法测定。 6.4.3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按GB/T3682-2000测定,试验温度190℃,砝码5公斤。 6.4.4环刚度 按GB/T 9647-2015?测定,取样时切割点应在波谷的中间。 6.4.5落锤冲击试验 试验按GB/T 14152-2001规定进行,取10个试样进行测定,每个试样冲击一次,试验温度(0±1)℃。落锤质量和冲击高度见表5。 表5  落锤冲击试验条件 内径/mm 落锤重量/kg 落下高度/mm d<500 12.5 1000 d≥500 12.5 2000 用肉眼观察,试验经冲击后产生裂纹、裂缝或试样破碎判为试样破坏,10个试样检测后未见裂纹、裂缝或试样,则为合格产品。 6.4.6环柔性 6.4.6.1  试样 从一根管子上取300±20mm长的管材三段,两端应与轴线垂直切平。 6.4.6.2  试验步骤 试验按ISO 13968:2008进行,试验压力应连续增加。当试样在垂直方向外径变形量为原外径的40%立即卸荷,观察试样的内壁是否保持圆滑,有无反向弯曲,是否破裂,两壁是否脱开。 6.4.7烘箱试验 6.4.7.1  试样 取300±20mm长的管材三段,对公称外径≤4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2个大小相同的试样;对外径>4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4个大小相同的试样。 6.4.7.1  试验步骤 将烘箱温度设定为110±2℃,温度达到后,将试样放置在烘箱内,使其不相互接触且不与烘箱四壁接触。当层压壁厚e≤8mm时,在110±2℃下放置30min;当层压壁厚e>8mm时,在同样温度下放置60min,取出时不可使其变形或损坏它们,冷却至室温后观察,试样出现分层、开裂或起泡为试样不合格。 6.4.8蠕变比率 试验按GB/T 18042-2000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为23±2℃,计算并外推至两年的蠕变比率。 6.4.9氧化诱导时间 试验按GB/T 19466.6-2009的规定测试,试验温度200℃,测试由于试样氧化而引起的DTA曲线(差热谱)的变化,并获得氧化诱导时间(OIT),以评定塑料的防热老化性能。

Nano-modifi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MUHDPE) alloy drainage pipe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2-01-05
实施
2022-03-10

5技术要求 5.1  颜色 (MUHDPE)双波峰增强管内外层各自的颜色应均匀一致,颜色一般为绿色,可供需双方商定。 5.2  外观 (MUHDPE)双波峰增强管内外壁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气泡、裂口、明显痕纹、凹陷及分解变色线,不允许有通气槽。套管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5.3  长度 (MUHDPE)双波峰增强管长度一般为6m,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管材长度应包含承口部分长度。管材长度不允许有负偏差。 5.4  尺寸 (MUHDPE)双波峰增强管尺寸符合表1的要求。 表  1(MUHDPE)双波峰增强管尺寸 单位:mm 公称内径 DN/ID 最小平均内径 dim,min 最小层压壁厚 e1min 最小接合长度 Amin 最小“U”形凹槽深度 H min 最小承口壁厚 e 2 min 200 195 2.0 60 3.0 2.5 300 294 2.5 69 5.0 3.0 400 392 3.0 77 6.0 3.5 500 490 3.5 85 8.0 4.0 600 588 4.0 96 10.0 4.0 800 785 4.5 118 12.0 5.5 1000 985 6.0 140 14.0 6.0 1200 1185 8.0 162 16.0 6.0 1500 1485 8.0 178 18.0 6.0 5.5  分类 (MUHDPE)双波峰增强管按环刚度分类,见表2。 表2    公称环刚度等级 等级 SN8 SN10 SN12.5 SN16 环刚度/( kN/m2) 8 10 12.5 16 5.6物理力学性能 5.6.1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1 拉伸强度 MPa ≥22 6.4.1 2 断裂伸长率 % ≥300 6.4.1 3 弯曲模量 MPa ≥1250 6.4.2 4 MFR(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g/10min ≤3 6.4.3 5.6.2  (MUHDPE)双波峰增强管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MUHDPE)双波峰增强管的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1 环刚度 SN8 kN/㎡ ≥8 6.4.4   SN10  ≥10    SN12.5  ≥12.5    SN16  ≥16  2 落锤冲击试验 — 10/10通过 6.4.5 3 环柔性 — 试样圆滑,无反向弯曲,无破裂,两壁无脱开 6.4.6 4 烘箱试验 — 无气泡、无分层、无开裂 6.4.7 5 蠕变比率 % ≤4 6.4.8 6 OIT氧化诱导时间 min ≥20 6.4.9 7 密度 kg/m3 ≤1180 6.4.10 6试验方法 6.1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除有特殊规定外,试样按照GB/T 2918-2018的规定,在(23±2)℃条件下对试样进行调节和试验,状态调节时间不应少于24h;内径公称尺寸大于600mm的管材,状态调节时间不应少于48h. 6.2  外观检查 目视检查,内部可用光源照看。 6.3  尺寸测量 6.3.1有效长度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5mm的卷尺测量管材的有效长度。 6.3.2平均内径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测值0.1%的量具分别测量管材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内径,以两内径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管材的平均内径。 6.3.3壁厚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将管材沿圆周进行不少于4等份的均分,测量层压壁厚,承口壁厚,读取最小值。 6.3.4“U”形凹槽深度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测值0.1%的卡尺或深度尺,测量“U”形凹槽处深度,读取最小值。 6.3.5接合长度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按图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接合长度。 6.3.6承口平均内径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按图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承口相互垂直的两内径,以两内径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6.4  物理力学性能 6.4.1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沿轴向按标准 GB/T 1040.2-2006取哑铃型试样,按标准 GB/T1040.2-2006的方法进行测试。 6.4.2弯曲模量 试样尺寸:沿轴向取长为80mm,宽10mm。按GB/T9341-2008方法测定。 6.4.3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按GB/T3682.1-2018测定,试验温度190℃,砝码5公斤。 6.4.4环刚度 按GB/T 9647-2015?测定,取样时切割点应在波谷的中间。 6.4.5落锤冲击试验 试验按GB/T 14152-2001规定进行,取10个试样进行测定,每个试样冲击一次,试验温度(0±1)℃。落锤质量和冲击高度见表5。 表5  落锤冲击试验条件 内径/mm 落锤重量/kg 落下高度/mm d<500 3.2 1000 d≥500 5 2000 用肉眼观察,试验经冲击后产生裂纹、裂缝或试样破碎判为试样破坏。 6.4.6环柔性 6.4.6.1  试样 从一根(MUHDPE)双波峰增强管上取300±20mm长的管材三段,两端应与轴线垂直切平。 6.4.6.2  试验步骤 试验按GB/T 39385-2020进行,试验压力应连续增加。当试样在垂直方向外径变形量为原外径的30%立即卸荷,观察试样的内壁是否保持圆滑,有无反向弯曲,是否破裂,两壁是否脱开。 6.4.7烘箱试验 6.4.7.1  试样 取300±20mm长的管材三段,对公称外径≤4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2个大小相同的试样;对外径>4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4个大小相同的试样。 6.4.7.1  试验步骤 将烘箱温度设定为110±2℃,温度达到后,将试样放置在烘箱内,使其不相互接触且不与烘箱四壁接触。当层压壁厚e≤8mm时,在110±2℃下放置30min;当层压壁厚e>8mm时,在同样温度下放置60min,取出时不可使其变形或损坏它们,冷却至室温后观察,试样出现分层、开裂或起泡为试样不合格。 6.4.8蠕变比率 试验按GB/T 18042-2000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为23±2℃,计算并外推至两年的蠕变比率。 6.4.9氧化诱导时间 试验按GB/T 19466.6-2009的规定测试,试验温度200℃,分别取管材外壁和内壁样,测试由于试样氧化而引起的DTA曲线(差热谱)的变化,并获得氧化诱导时间(OIT),以评定塑料的防热老化性能。 6.4.10  密度 试验按GB/T 1033.1-2008的规定测试。

Nano-modifi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MUHDPE) double-peak reinforced buried drainage pipe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2-01-05
实施
2022-03-10

5技术要求 5.1  原材料要求 改性材料中添加的磷石膏为无水磷石膏,无水磷石膏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大于8%,细度为800目,无水磷石膏各项性能符合T/GZHG 026-2020的规定。 5.2 颜色 管材内外层各自的颜色应均匀一致,颜色一般为绿色,可供需双方商定。 5.3外观 管材内外壁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气泡、裂口、明显痕纹、凹陷及分解变色线,不允许有通气槽。套管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5.4  长度 管材长度一般为6m,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管材长度应包含承口部分长度。管材长度不允许有负偏差。 5.5 尺寸 管材尺寸符合表1的要求。 表  1管材尺寸 单位:mm 公称内径 DN/ID 最小平均内径 dim,min 最小层压壁厚 e1min 内层壁厚 e 最小接合长度 Amin 最小“U”形凹槽深度Hmin 最小承口壁厚 e 2 200 195 2.0 1.1 60 3.0 2.5 300 294 2.5 1.7 69 5.0 3.0 400 392 3.0 2.3 77 6.0 3.5 500 490 3.5 3.0 85 8.0 4.0 600 588 4.0 3.5 96 10.0 4.0 800 785 4.5 4.5 118 12.0 5.5 1000 985 6.0 5.0 140 14.0 6.0 1200 1185 8.0 5.0 162 16.0 6.0 1500 1485 8.0 5.0 178 18.0 6.0 5.6  分类 管材按环刚度分类,见表2。 表2    公称环刚度等级 等级 SN8 SN10 SN12.5 环刚度/( kN/m2) 8 10 12.5 5.7物理力学性能 5.7.1聚乙烯(无水磷石膏)复合改性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1 拉伸强度 MPa ≥20.7 6.4.1 2 弯曲模量 MPa ≥800 6.4.2 3 MFR(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g/10min ≤3 6.4.3 5.7.2  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1 环刚度 SN8 kN/㎡ ≥8 6.4.4   SN10  ≥10    SN12.5  ≥12.5  2 落锤冲击试验 — 10/10通过 6.4.5 3 环柔性 — 试样圆滑,无反向弯曲,无破裂,两壁无脱开 6.4.6 4 烘箱试验 — 无气泡、无分层、无开裂 6.4.7 5 蠕变比率 % ≤4 6.4.8 6 OIT氧化诱导时间 min ≥20 6.4.9 6试验方法 6.1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除有特殊规定外,试样按照GB/T 2918-2018的规定,在(23±2)℃条件下对试样进行调节和试验,状态调节时间不应少于24h;内径公称尺寸大于600mm的管材,状态调节时间不应少于48h. 6.2  外观检查 目视检查,内部可用光源照看。 6.3  尺寸测量 6.3.1有效长度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5mm的卷尺测量管材的有效长度。 6.3.2平均内径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测值0.1%的量具分别测量管材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内径,以两内径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管材的平均内径。 6.3.3壁厚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将管材沿圆周进行不少于4等份的均分,测量层压壁厚、内层壁厚,承口壁厚,读取最小值。 6.3.4“U”形凹槽深度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测值0.1%的卡尺或深度尺,测量“U”形凹槽处深度,读取最小值。 6.3.5接合长度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按图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接合长度。 6.3.6承口平均内径 按照GB/T 8806-2008的规定,按图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承口相互垂直的两内径,以两内径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6.4  物理力学性能 6.4.1拉伸强度 沿轴向按标准 GB/T 1040.2-2006取哑铃型试样,按标准 GB/T1040.2-2006的方法进行测试。 6.4.2弯曲模量 试样尺寸:沿轴向取长为80mm,宽10mm。按GB/T9341-2008方法测定。 6.4.3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按GB/T3682.1-2018测定,试验温度190℃,砝码5公斤。 6.4.4环刚度 按GB/T 9647-2015?测定,取样时切割点应在波谷的中间。 6.4.5落锤冲击试验 试验按GB/T 14152-2001规定进行,取10个试样进行测定,每个试样冲击一次,试验温度(0±1)℃。落锤质量和冲击高度见表5。 表5  落锤冲击试验条件 内径/mm 落锤重量/kg 落下高度/mm d<500 2.5 1000 d≥500 3.2 2000 用肉眼观察,试验经冲击后产生裂纹、裂缝或试样破碎判为试样破坏,10个试样检测后未见裂纹、裂缝或试样,则为合格产品。 6.4.6环柔性 6.4.6.1  试样 从一根管材上取300±20mm长的管材三段,两端应与轴线垂直切平。 6.4.6.2  试验步骤 试验按GB/T 9647-2015进行,试验压力应连续增加。当试样在垂直方向外径变形量为原外径的30%立即卸荷,观察试样的内壁是否保持圆滑,内壁无反向弯曲,是否破裂,两壁是否脱开。 6.4.7烘箱试验 6.4.7.1  试样 取300±20mm长的管材三段,对公称外径≤4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2个大小相同的试样;对外径>4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4个大小相同的试样。 6.4.7.1  试验步骤 将烘箱温度设定为110±2℃,温度达到后,将试样放置在烘箱内,使其不相互接触且不与烘箱四壁接触。当层压壁厚e≤8mm时,在110±2℃下放置30min;当层压壁厚e>8mm时,在同样温度下放置60min,取出时不可使其变形或损坏它们,冷却至室温后观察,试样出现分层、开裂或起泡为试样不合格。 6.4.8蠕变比率 试验按GB/T 18042-2000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为23±2℃,计算并外推至两年的蠕变比率。 6.4.9氧化诱导时间(OIT) 试验按GB/T 19466.6-2009的规定测试,试验温度200℃,分别取管材外壁和内壁样,测试由于试样氧化而引起的DTA曲线(差热谱)的变化,并获得氧化诱导时间(OIT),以评定塑料的防热老化性能。

Polyethylene (modified anhydrous phosphogypsum) double peak reinforced drainage pipe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2-01-05
实施
2022-03-10

主要技术内容有术语与定义、材料、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运输、贮存。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PVC-U) pressure drainage pipes for buildings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1-12-28
实施
2021-12-31

主要技术内容有术语和定义、材料、分类、连接方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PVC-U) pipes for fresh air systems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1-12-28
实施
2021-12-31

 前 言  1 总 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4材料    4.1原料    4.2 管材     4.3 配件    4.4 检查井  5 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 管道布置    5.3 水力计算    5.4 荷载计算    5.5 管道连接    5.6 检查井设计    5.7 回填    5.8 地基处理  6 施工    6.1 一般规定    6.2 运输与储存    6.3 安装    6.4 连接    6.5 沟槽回填  7 检验与验收    7.1 一般规定    7.2 质量检验与验收    7.3 竣工验收  8 维护保养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twined wall tubes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1-12-24
实施
2022-03-14

6.1 外观 连接件的内外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重皮和其他影响产品性能的表面缺陷和损伤,承、插口密封工作面不应有连续的轴向沟纹。 6.2 尺寸要求 6.2.1 最小壁厚 球墨铸铁连接件任一点的最小壁厚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6.2.2 长度 连接件的有效长度应由制造商在产品说明书中给出,最小配合深度应符合6.2.4和6.2.5的规定。 6.2.3 套筒连接器和法兰转换器的连接间隙 制造商应给出用于塑料管道的套筒连接器和法兰转换器的最大连接间隙的参考值见图 1,且参考值不应小于表3规定的数据。 6.2.4 法兰接口 6.2.4.1 承口法兰 法兰接口的设计应符合 GB/T 17241.6的规定。承口法兰如图 2 所示,尺寸符合表 4 的规定。 6.2.4.2 插口法兰 法兰接口的设计应符合 GB/T 17241.6的规定。插口法兰如图 3 所示,尺寸符合表 5 的规定。 6.2.5 柔性接口 6.2.5.1 滑入式柔性接口 用于滑入式柔性接口的承口尺寸应符合表 6 的要求,其结构如图 4 所示. 6.2.5.2 机械式柔性接口 用于机械式柔性接口的承口尺寸应符合表 7 的要求,其结构如图 5 所示。 6.2.6 双承弯头 6.2.6.1 双承90°弯头 双承 90°弯头如图 6 所示,尺寸符合表 8 的规定。 6.2.6.2 双承45°弯头 双承 45°弯头如图 7 所示,尺寸符合表 9 的规定。 6.2.6.3 双承22.5°弯头 双承 22.5°弯头如图 8 所示,尺寸符合表 10 的规定。 6.2.6.4 双承11.25°弯头 双承 11.25°弯头如图 9 所示,尺寸符合表 11 的规定。 6.2.7 三通 6.2.7.1 双承法兰支口三通 所有双承法兰支口三通如图 10 所示,尺寸符合表 12 的规定。 6.2.7.2 全承三通 全承三通如图 11 所示,尺寸符合表 13 的规定。 6.2.8 双承异径管 双承异径6.3 涂覆要求 6.3.1 涂层 除非供需双方另有协议,所有连接件的外部和内部都应进行涂覆。涂覆前内外表面应无铁锈和杂物;涂覆后内外表面应光洁,涂层均匀。 涂层材料可选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其中: a) 环氧树脂符合GB/T 34202的规定,涂层平均厚度应不小于250μm,局部厚度应不小于200μm。 b) 聚氨酯符合GB/T 24596的规定,内涂层厚度应不小于900μm,外涂层厚度应不小于700μm。 注: 根据实际用途,供需双方还可以协商确定涂层材料和涂层厚度。 6.3.2 表面质量与修复 密封面以外的不影响使用的表面局部缺陷允许存在。 在必要时,可对不影响整体壁厚的表面损伤和局部缺陷进行修复,例如通过焊补。但修补后的连接件性能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6.4 密封性 6.4.1 连接件密封性 6.4.1.1 总则 根据制造商的选择,连接件可以进行气压试验或水压试验,或其他同等性能的密封性试验。试验应在内外涂覆前进行。 6.4.1.2 气压试验 内部压力至少为 0.1 MPa,不应有可见渗漏或任何其他失效缺陷。 6.4.1.3 水压试验 最小试验压力如下: a) 63≤dn≤630:1.6 MPa; b) dn710:1.0 MPa。 试验过程中,不应有可见渗漏或任何其他失效缺陷。 6.4.2 接口密封性 6.4.2.1 总则 接口在所有正常使用条件下,包括操作中可预见的水锤冲击和接口连接处(角向和轴向)的移动,管道系统能够承受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MA)而不泄露;在发生水锤冲击时可能产生负压的情况下保持不泄漏。 6.4.2.2 接口密封性试验 所有接口设计都应按制造商声明的塑料管道最低和最高压力等级进行性能测试。在任何情况下,有一个或多个法兰接口时,允许工作压力(PFA)都不能高于法兰的额定值。接口按表 15 进行试验时,不应出现可见渗漏。 管由于有效长度的结构尺寸不同,分为 A 型和 B 型,如图 12 所示,尺寸符合表 14 的规定。 6.4.3 长期静液压强度试验 本试验适用于约束性和非约束性接口的连接件与塑料管道连接。 试验期间,试验部件的任何接口都不应出现泄漏。试验应符合表 16 的要求。 6.5 卫生性能 管道系统输送饮用水时,与水接触的材料应满足 GB/T 17219的要求。

Ductile iron joints for plastic piping systems— Part1:poly(vinyl chloride)(PVC) piping system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1-12-02
实施
2022-03-02

6.1 颜色  管材一般为黑色,其他颜色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2 外观 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清洁,纹路清晰、规整,不允许有气泡、明显的划伤、凹陷、杂质、颜色不均等缺陷。管材端部应切割平整,并与管材轴线垂直。 6.3 几何尺寸 6.3.1 有效长度 管材有效长度(L)一般为0.5 m、1 m、6 m,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有效长度的示意图见图3。有效长度不应有负偏差。 6.3.2 平均内径、壁厚、外径不圆度及最小啮合深度 管材的平均内径、壁厚、外径不圆度及最小啮合深度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6.4物理力学性能 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6.5 系统适用性 系统适用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Self-locking wound solid wall polyethylene (PE) pipes for jacking-hauling installation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1-12-02
实施
2022-06-16

多重增强钢塑复合管,是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与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例如Q195、Q215)及优质碳素结构钢(钢45)钢网为原料,通过连续挤出方式加工成复合带材后,再经过缠绕、塑料焊接加工而成的一种缠绕管道,可用于给排水工程管网改造和建设、海水淡化输水管网建设以及特种流体输送等。由于钢带及钢网的引入,承担了管材的大部分内压荷载,大大降低了管材的壁厚,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聚乙烯的使用量,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及社会资源。改管材兼具PE管防腐蚀性能好,减少因腐蚀导致的渗透及二次水污染,环保绿色同时节约水资源,并且由于加入的高强度的钢丝和钢带,极大增强了原有管材的环刚度,能获得更高的耐压等级,更难能可贵的是该管材口径可高达1600mm,实现了我国管道行业口径的质的飞跃,填补了我国大口径钢塑复合给排水管行业空白,是目前国内口径最大的钢塑复合管,为给排水工程管网改造和建设、海水淡化输水管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输送载体。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ultiple reinforced steel-plastic composite pipelines engineering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1-10-25
实施
2022-07-20

Guideline for the design of the laying and testing system for submerged polyethylene (PE) piping systems

ICS
83.140.30
CCS
发布
2021-10-21
实施
2021-10-21

本文件规定了双色聚乙烯塑钢缠绕A型结构壁管道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材料要求、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长期输送介质温度在45 ℃以下的无压埋地城镇雨污水排水、工业废水排水以及农田 排灌等工程用管道。

Two-color polyethylene plastic-steel winding A-type structural wall pipe

ICS
83.140.30
CCS
C335
发布
2021-10-21
实施
2021-10-21

4.2.1 冷热水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领跑者”标准的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 创新性指标。 4.2.2 基础指标包括灰分、熔融温度、95℃/1000h 静液压试验后的氧化诱导时间、颜料分散、熔体质 量流动速率、静液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试验、透光率、透氧率、耐内压试验、热循环试验、静液压试 验的相关要求。 4.2.3 核心指标包括:氧化诱导时间、纵向回缩率、简支梁冲击试验。 4.2.4 核心指标分为先进水平、平均水平和基准水平共三个等级,先进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5 星级水平;平均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4 星级水平;基准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3 星级 水平。 4.2.5 创新性指标为抗菌性能,先进水平、平均水平和基准水平共三个等级,先进水平相当于企业标 准排行榜中 5 星级水平;平均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4 星级水平;基准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 排行榜中3星级水平。鼓励根据条件成熟情况适时增加与产品性能和消费者关注的相关创新性指标。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forerunner standard- Random copolymer polypropylene(PP-R) pipe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

ICS
83.140.30
CCS
C291
发布
2021-09-27
实施
2022-07-29

4.2.1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领跑者”标准的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 性指标。 4.2.2 基础指标包括密度、维卡软化温度、纵向回缩率、落锤冲击试验、系统适用性的相关要求。 4.2.3 核心指标包括: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铅含量。 4.2.4 核心指标分为先进水平、平均水平和基准水平共三个等级,先进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5 星级水平;平均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4 星级水平;基准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3 星级 水平。 4.2.5 创新性指标为环柔性试验,鼓励根据条件成熟情况适时增加与产品性能和消费者关注的相关创 新性指标。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forerunner standard-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PVC-U) pipes for soil and waste discharge inside buildings

ICS
83.140.30
CCS
C291
发布
2021-09-27
实施
2022-07-29

Polyethylene fittings for use with polyethylene pies for the supply of gaseous fuels-Metric series-Specifications-Part 2:Spigot fittings for butt fusion, for socket fusion using heated tools and for use with electrofusion fittings

ICS
83.140.30
CCS
发布
20210924
实施
20210924

Polyethylene fittings for use with polyethylene pipes for the supply of gaseous fuels-Metric series-Specifications-Part 3:Electrofusion fittings

ICS
83.140.30
CCS
发布
20210924
实施
20210924

This document specifies the test requirements and the test methods for extruded thermoplastic tubing and hoses for use in vehicles powered by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xcluding use in air braking systems (see ISO 7628), fuel lines (see ISO 13775-2), and high-pressure hydraulic systems. This document is intended especially for use by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OEMs).

Thermoplastic tubing and hoses for automotive use — Part 1: Non-fuel applications

ICS
83.140.30
CCS
发布
2021-09-17
实施

本文件规定了埋地排水排污用聚丙烯(PP)缠绕结构壁管材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基本要求、管材分类、结构型式和连接方式、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以聚丙烯(PP)树脂为主要原料,以聚合物材料(一般为聚丙烯)作为辅助支撑结构,采用缠绕成型,经加工制成的缠绕结构壁管材、管件(或实壁管件)。 本文件适用于长期使用温度不超过 45 ℃的无压埋地排水排污用聚丙烯(PP)缠绕结构壁管材。考虑到材料的耐化学性和耐温性后亦可用于无压埋地工业排水排污管道。

Polypropylene (PP) spirally enwound structural-wall pipes for underground drainage and sewerage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1-09-15
实施
2021-10-03

混凝土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内水压力、外压荷载、保护层厚度、内嵌聚氯乙烯型材抗拉拔强度

Reinforced concrete embedded PVC drainage pipe

ICS
83.140.30
CCS
C292
发布
2021-08-26
实施
2021-08-26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