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2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410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28

本文件规定了夏花生机械化生产的播前准备、精量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晾晒、储存要求及生产记录。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summer peanut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5-07
实施
2024-06-07

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山区甘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基本要求、耕整地、起垄、栽插、田间管理、割蔓、收获、农机具保养和生产档案。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sweetpotato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5-07
实施
2024-06-07

本文件规定了甘薯苗大棚越冬繁殖技术的基础条件、前期准备、栽插、栽后管理、越冬期管理、育苗、扩繁、采苗、种苗存放与运输、病虫害防治、生产档案。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overwintering propagation of sweet potato seedlings in greenhouse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5-07
实施
2024-06-07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品种来源 5 植物学特征 6 生物学特征 7 产量结构 8 品质性状 9 栽培技术要点 10 适宜种植区域

Potato variety Jiweishu No. 6

ICS
65.020.01
CCS
A012
发布
2024-04-22
实施
2024-04-23

本文件规定了夏大豆高产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播种、播后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及同一生态区的夏大豆生产地区,其它生态环境相近区域亦可参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of wheat stubble and summer soybeans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4-11
实施
2024-04-11

5 申请使用基本要求 5.1 生产者 申请使用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应满足以下条件: a)依法在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登记注册,并从事五原向日葵生产; b)按照T/MXRK 001规定正常生产经营,并建立有完整、可追溯的产品质量档案; c)近3 a内无重大质量违法行为的。 5.2 其他主体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其他机构和社会组织在举办研讨会、展览、展会等公益性活动时可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6 申请 6.1 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经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持有人授权,并经公告备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被许可人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应向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  ——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标志使用申请表;  ——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公告或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初步审定公告(含公告全部内容);  ——申请主体所执行的产品标准;  ——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公告或商标使用许可备案通知书。  6.2 其他主体 申请主体向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登记备案表》。 7 审查  7.1 初审 7.1.1 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受理申报材料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7.1.2 初审符合申报要求的,出具初审意见,报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审核。 7.1.3 初审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退回申报材料,书面告知申请主体。 7.2 审核  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通过下发后即可使用。  8 使用 8.1 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下载使用  使用主体凭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发放的下载口令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下载基本图案矢量图并按《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规范使用。  8.2 标示标注  8.2.1 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标示: ——采取直接贴附、刻印、烙印或者编织等方式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附着在产品本身、产品包装、容器、标签等上;  ——使用在产品附加标牌、产品说明书、介绍手册等上;  ——使用在广播、电视、公开发行的出版物等媒体上,包括以广告牌、邮寄广告或者其他广告方式为地理标志进行的广告宣传;  ——使用在展览会、博览会上,包括在展览会、博览会上提供的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印刷品及其他资料;  ——使用于电子商务网站、微信、微信公众号、微博、二维码、手机应用程序等互联网载体上;  ——其他合乎法律法规规定的标示方法。  8.2.2 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矢量图应按比例缩放,标注应清晰可识,不应更改专用标志的图案形状、构成、文字字体、图文比例、色值等。  8.2.3 应在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指定位置标注合法使用人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8.2.4 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专用标志的,应同时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和证明商标,并加注商标注册号。  9 管理  9.1 合法使用人应按照T/MXRK 001的规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9.2 合法使用人应规范使用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专用标志的印刷、发放和使用台账。  9.3 合法使用人应按于当年1月31日前向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情况。  9.4 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合法使用人还应同时向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持有人报送上一年度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情况。  9.5 合法使用人未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上使用专用标志时间超过2 a的,由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按规定申请注销其五原向日葵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

Wuyuan Sunflowe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Special Mark Application and Us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ICS
03.10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4-08
实施
2024-05-01

4 育苗流程 育苗程序由脱毒组培苗繁育、温网室繁育、脱毒种苗大田扩繁、采苗和种苗运输共五个阶段构成。 5 脱毒组培苗繁育 5.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通过品种审定(鉴定)或登记、适宜当地种植的红薯品种。挑选具有品种典型性状,茎叶生长健壮、叶片无叶斑、无花叶、无卷叶、无皱缩、无黄化等病症表现的薯块或薯苗。 5.2 操作前消毒 5.2.1 实验室消毒 选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提前 7 d对实验室空间进行消毒。先将高锰酸钾放入容器内,再注入甲醛溶液,密闭熏蒸 24 h,通风直至实验室无异味。用量为每 1 m3用 40% 甲醛 20 mL和 高锰酸钾 15 g。 5.2.2 器具消毒 使用紫外灯照射超净工作台 30 min,台面和内壁用 75% 酒精消毒。将用于组培的所有器具在 1.1 kg/cm2、121 ℃ 条件下高压灭菌 20 min。操作过程中所需的镊子、剪刀、解剖针等工具在使用前采用酒精灯或高温灭菌器消毒。 5.2.3 操作人员消毒 操作人员应用肥皂仔细清洗双手,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口罩。进入操作台用75%酒精严格擦拭双手或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5.3 茎尖材料准备 5.3.1 预备苗培育 将薯块或薯苗种植于泥炭土或营养基质的花盆中,在温度 25 ℃~30 ℃,光照度 2000 lux~ 2500 lux,光照时间 12 h/d条件下进行培养。 5.3.2 茎尖脱毒材料 剪取长约 4 cm、再生能力强、生长健康的预备苗茎尖部位作为茎尖脱毒材料。 5.4 茎尖苗培育 5.4.1 茎尖消毒处理 茎尖脱毒材料除去叶片,并用自来水连续冲洗 10 min~15 min后,在超净台中,用 75%乙醇或者次氯酸钠浸泡 5 min~6 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 4 次~5 次。 5.4.2 茎尖剥离 将茎尖脱毒材料在 40 倍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剥离带 1 个~2 个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 5.4.3 茎尖苗诱导 将剥离的茎尖分生组织放入添加 0.5 mg/L~1.5 mg/L 6-BA 的MS培养基上,在温度 25℃~30℃,光照度 2000 lux~ 2500 lux,光照时间 12 h/d 条件下培养 50 d~60 d 后,茎尖成苗。 5.4.4 茎尖苗扩繁 将茎尖苗切成一叶一节或两叶两节的茎段,迅速接种于MS培养基,培养条件同5.4.3,扩繁至 20 株时进行病毒检测。 5.5 茎尖苗病毒检测 按NY∕T 402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RT-PCR)和指示植物检测法对同一个茎尖苗扩繁的株系进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G病毒(SPVG)、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和甘薯双生病毒(SPSV)等6个病毒进行检测。 5.6 脱毒组培苗扩繁 将确认的脱毒组培苗切成一叶一节或两叶两节的茎段,扦插在MS培养基上,培养条件同5.4.3,40 d~45 d进入下一轮扩繁,循环不高于13代直至移栽。 6 温网室繁育 6.1 苗圃准备 6.1.1 脱毒组培苗在 80 目防虫网室和温室扩繁。中等肥力地块每 666.67 m2 施尿素 15 kg,磷酸二铵 20 kg~25 kg,硫酸钾18 kg~20 kg。 6.1.2 防虫网室和温室宜隔离条件好,周边无红薯及旋花科、十字花科和茄科等植物。 6.2 脱毒组培苗准备 将长至 5 片~6 片叶的组培苗用镊子轻轻从培养瓶中夹出,去掉老叶,用无菌水洗掉残留培养基。 6.3 脱毒组培苗移栽 组培苗按行距 10 cm和株距 10 cm移栽,保持棚内温度 25 ℃~35 ℃。气温超过 30 ℃时,宜覆盖遮阳网。 6.4 表型鉴定 观察脱毒组培苗表型,检验是否发生变异,淘汰变异的株系,保留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状的株系。 6.5 温网室管理 按 DB44/T 1803-2016 附录A中防治方法杀灭烟粉虱和蚜虫等害虫,及时淘汰感染病虫害植株。保持常规水肥管理,防止干旱湿涝。 7 脱毒种苗大田扩繁 7.1 将网室扩繁的脱毒苗剪成 20 cm~30 cm 长的茎段,栽插至隔离条件好的无病田进行大田扩繁。田间施肥用料及用法同6.1.1。 7.2 观察不同阶段脱毒苗表型特征,检验是否发生变异,淘汰变异的种苗,保留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状种苗。不同阶段脱毒苗的病毒检测及质量要求按照NY/T 1200的规定执行。 7.3 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同6.5。 8 采苗 当脱毒种苗长至 25 cm~30 cm(5 个~8 个节)时即可采摘薯苗进行大田种植。 9 种苗运输 将采摘的健康壮苗捆绑成扎,装入周转筐或包装箱,按 GB 7413 的规定执行产地检疫后进行运输。 10 档案管理 建立种苗档案,内容简明记载,包括品种名称、来源及病毒检测等繁育基本情况与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使用情况。档案至少保留两年。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breeding virus-free seedlings of Suixi sweet potato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3-28
实施
2024-04-28

4 种植程序 种植程序由产地选择、品种及种苗选择、种前准备、栽插、田间管理和收获共六个阶段构成。 5 产地选择 宜选择光照充足、耕层土壤疏松、通透性良好、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前茬未种过红薯的壤土或沙壤土进行种植。产地环境符合HJ 332和NY/T 5010的要求。 6 品种及种苗选择 应符合T/SXFSXH 1-2024中5.1的要求,宜采用脱毒种苗。 7 种前准备 7.1 整地与起垄 犁、耙深耕措施整地,使地块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均匀。起垄垄距视土质、土层厚度、地势、常年旱涝情况而定,垄距100 ㎝~125 ㎝、垄高30 ㎝~40 ㎝为宜。 7.2 基肥 整地起垄时,每667m2用有机肥500 kg~1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含P、N、K各15%)40 kg~60 kg,开沟后将拌匀的肥料条施于垄心。有机肥应符合NY/T 525 的规定。 8 栽插 8.1 栽插期 遂溪地区以秋冬薯为主,宜在8月上旬至11月上旬栽插。春薯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栽插。 8.2 栽插密度 根据品种的特性,每667m2栽插3000株~4500株为宜。 8.3 栽插方式 宜采用水平扦插法。 9 田间管理 9.1 查苗补苗 栽插3 d~7 d后应进行田间检查,如发现缺苗、死苗、弱苗、病虫危害苗,应立即补栽。补苗时宜选择雨天或阴天傍晚,补苗宜选择大苗、壮苗,补后浇透水,确保一次补栽成活。 9.2 肥料管理 9.2.1 施肥原则 宜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按照NY/T 496的规定进行合理平衡施肥。按照减氮、稳磷、增钾,有机肥与化肥结合、底肥与追肥结合的原则施肥。 9.2.2 施肥量 667m2总施肥量为:氮肥,纯氮12 kg~18 kg,底肥与追肥各占50%;磷肥,五氧化二磷6 kg~9 kg,全部为底肥;钾肥,氧化钾20 kg~30 kg,30%底肥,70%追肥。中量元素使用硫酸镁10 kg~15 kg、硝酸铵钙7.5 kg~10 kg,全部为追肥。 9.2.3 施肥方法 利用滴灌施肥系统进行追肥,应使用水溶肥,采用的水溶肥主要有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硝酸钾、硝酸铵钙和硫酸镁等。氮、镁及钙以发苗期施用为主,钾肥以块根膨大期施用为主。不同肥料混合施用须注意肥料间不应产生沉淀。 9.3 水分管理 整个生育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春夏薯注意排水防渍,秋冬薯注意灌溉防旱。薯苗栽插后,晴天应浇水护苗,连续进行2d~3d,直至成活;收获前15 d应停止灌水。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9.4 中耕培土 栽插后10 d~15 d左右,视情况进行中耕培土。 9.5 除草 栽插后3 d内,可用精异丙甲草铵或二甲戊灵等芽前除草剂喷施垄面。封垄前可使用草铵膦或敌草快定向喷雾进行行间除草,也可以采用中耕除草。禾本科杂草可使用烯草酮或精喹禾灵防除。农药应符合NY/T393的要求。 9.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10 收获 10.1 收获时间 秋冬薯适宜收获时间为栽插后150 d~180 d,春薯适宜收获时间为栽插后120 d左右。 10.2 收获方法 可采用红薯专用机械收获犁收获,人工捡拾。收获时,要做到轻挖、轻拿、轻运和轻放,减少薯块损伤,以延长薯块的存放时间,同时要剔除破损及病虫的薯块。 10.3 分级包装 按照NY/T 2642规定的要求进行等级及大小的分类,宜用编织袋、塑料网袋或纸箱进行包装。 10.4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运输过程中防碰撞,防挤压,防雨淋,防冻。 11 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11.1 生产记录 种植各个阶段应做好标记,标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品种名称; b) 种苗来源; c) 产地信息; d) 栽插时间; e) 农事操作; f) 收获时间; g) 产品去向; h) 标记人员姓名及操作时间。 11.2 档案管理 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种植各个阶段生产记录的基本情况及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使用情况等。记载的档案至少保留两年。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Suixi sweet potato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3-28
实施
2024-04-28

本文件规定了惠东马铃薯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范围、品种选择、生产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ertification Trademark Huidong Potato

ICS
67.08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3-20
实施
2024-03-25

本文件规定了莒南花生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产地环境、栽培管理、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识、包装、贮存、运输。

Junan peanut

ICS
65.020.01
CCS
A012
发布
2024-03-20
实施
2024-03-3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5 产地环境 6 栽培管理 7 病虫害防治 8 质量要求 9 试验方法 10 检验规则 11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Tengzhou potato

ICS
65.020.01
CCS
A012
发布
2024-03-08
实施
2024-03-08

4 霞洞番薯营养品质评价要求 4.1 感官指标  霞洞番薯呈纺锤形、细条形、椭圆形,薯皮紫红色、色泽鲜艳、外表光滑,薯肉淡黄色、橙红色,软糯香甜、细腻无渣、薯味浓郁。 4.2 理化指标 淀粉 ≥ 15.0%  可溶性糖 ≥ 6.0% 粗纤维 ≥0.8 % 4.3 污染物限量要求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 等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 4.4 农药残留限量要求 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 等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 4.5 判定标准 霞洞番薯需符合上述营养品质、污染物及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指标要求,且同时满足NY/T 1049绿色食品产业行业标准规定的限量要求。 5 产地环境 宜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条件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疏松的壤土。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6 栽培技术 6.1 品种     产地范围内的质优番薯品种。 6.2 立地条件     海拔高度≤100 m,土壤为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有效土层厚度≥35 cm,土壤pH值4.5~6.5。 6.3 育苗 6.3.1 育苗时间和方法 根据当年度气候特点适当调节。 6.3.2 苗床建造 床宽 1.2 m ~ 1.6 m,长度按移栽面积而定,深 15 cm ~ 25 cm,床底要求中间高、四周低,南侧深、北侧浅,四壁垂直,使床温尽量达到均匀和出苗整齐。 6.3.3 选种消毒 选择健康、完好、抗病性强的霞洞番薯薯块做种薯。排种前采用药剂浸种消毒,用50%多菌灵 500 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10 min。 6.3.4 排种 将消毒后的种薯头接尾水平排放于床底,排种密度为 15 cm ~ 20 cm 为宜,覆盖细土厚度为 3 cm ~ 5 cm 。 6.3.5 苗床管理 出苗前,保持苗床温度和湿度。薯种出苗后,随着种苗的生长,补充足够水分,维持土壤湿润。苗高至25 cm 左右时采苗。采苗后,施入适当肥水,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 6.3.6 采苗标准 采苗应以长 15 cm ~ 20 cm,茎粗 5 mm ~ 6 mm,植株健壮,浆汁多,叶片肥厚、浓绿,无病虫害、节间短的种苗为准。 6.4 整地起垄 耕作深度为 20 cm ~ 25 cm,垄距 90 cm ~ 100 cm,垄高 30 cm ~ 35cm。 6.5 移栽 6.5.1 移栽时间 根据当年度气候特点确定。 6.5.2 移栽方法 采用平栽或斜栽法,栽插时将薯苗基部平栽或斜栽入土 3个 ~ 4 个节,斜栽角度 

Xiadong sweet potatoes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2-23
实施
2024-03-04

本文件界定了荔浦芋大棚富硒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荔浦芋富硒栽培的生产条件、栽培管理、采收等技术要求,描述了档案管理作为追溯方法。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nium-rich cultivation of taro in Lipu greenhouses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2-08
实施
2024-02-08

本文件规定了新疆北疆免耕复播大豆高产栽培的术语与定义及品种选择、目标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播前准备、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适用于新疆北疆免耕复播大豆高产栽培。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no-till soybeans in northern Xinjiang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2-06
实施
2024-02-06

本文件规定了食葵膜下滴灌高产栽培的术语与定义以及目标产量、品种选择、播前准备、适时播种、地膜与滴灌器材、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适用于食葵膜下滴灌高产栽培。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sunflower under drip irrigation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2-06
实施
2024-02-06

本文件规定了新疆南疆沙质土壤油莎豆滴灌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术语与定义及播前准备、播种、水肥一体化管理等。适用于新疆南疆沙质土壤油莎豆滴灌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for Drip Irrigation Cultivation of Sesame in Sandy Soil in Southern Xinjiang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2-06
实施
2024-02-06

本文件规定了食葵病虫害防治的术语与定义及品种选择、防治对象、主要防治措施等。适用于食葵病虫害防治。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est control of edible sunflower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2-06
实施
2024-02-06

本文件规定了滴灌春播大豆化学调控的术语与定义及化学调控技术、调节剂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田间档案记载等。适用于滴灌春播大豆化学调控。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emical Control of Spring Soybeans under Drip Irrigation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2-06
实施
2024-02-06

本文件规定了新疆北疆春播大豆高产栽培的术语与定义及品种选择、目标产量、土地准备、种子准备、滴灌设施设置、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适用于新疆北疆春大豆高产栽培。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spring sown soybeans in northern Xinjiang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2-06
实施
2024-02-06

本文件规定了新疆南疆复播油莎豆高产栽培的术语与定义及目标产量、播前准备、田间管理、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适用于新疆南疆复播油莎豆高产栽培。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of Sesame Seeds in Southern Xinjiang

ICS
65.020.20
CCS
A012
发布
2024-02-06
实施
2024-02-06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