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4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650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110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砚山朝天椒的术语和定位、保护范围、自然环境、品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获批地理标志产品“砚山朝天椒”的对应产品。

Por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Yanshan pepper

ICS
67.08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3-11
实施
2024-03-12

和县辣椒的产地环境、育苗、播种、苗床管理、定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植株调整、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分等分级、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藏前准备、仓贮、出库、分装、运输、加工的要求

Hexian peppe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technical operating procedure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3-06
实施
2024-04-06

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生产的产品和县辣椒的产地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和县辣椒。

Hexian pepper

ICS
67.08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3-06
实施
2024-04-06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韭菜(苔)标准体系的要求、结构、编写

Facility leek (moss) whole industry chain standard system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3-01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韭菜(苔)生产的产地环境、设施建设、生产管理、采收管理、病虫害防治、生产记录、追溯要求。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leeks (moss) in facilitie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3-01
实施
2024-03-01

本标准规定了尤溪黑木耳栽培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大棚建造、菌种、栽培技术、采收、清洁化干制、病虫害防控、菌渣处理等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of Youxi Black Fungu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2-21
实施
2024-02-25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冲泡条件 5  冲泡方法与流程 6  冲泡参数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rewing of Jingshan tea

ICS
67.140.10
CCS
A014
发布
2024-02-20
实施
2024-02-20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级 5  加工工艺 6  要求 7  检验方法 8  检验规则 9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Mayu tea

ICS
67.140.10
CCS
A014
发布
2024-02-20
实施
2024-02-20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冲泡条件 5  冲泡程序 6  冲泡技术

Regulations of Yingshan yunwu brewing technology

ICS
67.140.10
CCS
A014
发布
2024-02-20
实施
2024-02-20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茶树修剪 5  水肥管理 6  病虫害综合防控 7  草害防控 8  鲜叶采摘 9  档案管理

Tea garden management technology regulations of Lvchun County

ICS
67.140.10
CCS
A014
发布
2024-02-20
实施
2024-02-20

本标准规定了西瓜嫁接育苗技术术语和定义、嫁接前的准备、嫁接、管理、病虫害防治、商品苗、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第六师五家渠地区西瓜嫁接育苗。

Watermelon Grafting and Seedling Breeding Technology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2-19
实施
2024-02-26

本文件规定了哈密瓜露地制种生产播前准备、人工授粉、水肥管理、采收及保管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哈密瓜露地制种生产。

Melon hybri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2-19
实施
2024-02-26

甜瓜是人们喜爱的重要水果,品质优良的厚皮甜瓜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的高档果品,各国竞相发展。产自新疆的厚皮甜瓜被称为哈密瓜,是我国的传统优质瓜类,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素有“瓜中之王”的美誉。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承担主持兵团科技公关项目《甜瓜新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创新》和《西甜瓜抗病抗逆优质简约化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在滴灌栽培条件下通过多年生产示范,对机械铺膜开沟、水肥运用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并熟化,完善和形成露地甜瓜改良式滴灌栽培技术规程,在生产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规程申报团体标准进行备案。

Improved drip irrigati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melon in the open field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2-18
实施
2024-02-27

本文件规定了保护地厚皮甜瓜播前准备、播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土壤处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疆保护地甜瓜栽培生产。

Muskmelon seedling transplanting technology in protected area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2-18
实施
2024-02-25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肥料制备 2.1  高氮控释肥 2.1.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1。 2.1.2 制备方法 按照NY/T 798 执行。 2.2  高磷高钾掺混肥 2.2.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1。 2.2.2 制备方法 按照NY/T 798 执行。 2.3  秸秆生物有机肥制备 2.3.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3。 2.3.2 腐熟剂及菌剂用量 在2.3.1配制好的肥料中加入腐熟剂和菌剂,用量见表4。 2.3.3 制备方法 按照NY 884执行。 2.4  专用复合微生物肥制备方法 将2.1、2.2制备的肥料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再与2.3制备的肥料按照1:4的比例混合均匀,计量、装袋、包装得成品。 3 施用技术 3.1  改土 种植前清除前茬作物,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两周,均匀撒施2.3制备的肥料作底肥(1000 kg/亩),旋耕混土(深20 cm~30 cm),再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两周。 3.2  基肥 改土后,即刻均匀撒施2.4制备的肥料作基肥(500 kg/亩),旋耕混土(深10 cm~15 cm),再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两周。

Tomato Organic Fertilizer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ICS
65.080
CCS
A014
发布
2024-02-08
实施
2024-02-25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制备方法 2.1  炭基配方肥制备 2.1.1 炭基长效氮肥制备 2.1.1.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1。 2.1.1.2制备方法 按照NY/T 798 执行。 2.1.2 高磷高钾掺混肥 2.1.2.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2。 2.1.2.2  制备方法 按照NY/T 798 执行。 2.1.3 炭基配方肥制备 将2.1.1和2.1.2制成的肥料按3:2混合均匀,N:P2O5:K2O为14:6:12最佳,现配现用。 2.2  专用秸秆生物有机肥制备 2.2.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3。 2.2.2 腐熟剂及菌剂用量 在2.2.1配制好的肥料中加入腐熟剂和菌剂,用量见表4。 2.2.3 制备方法 按照NY 884执行。 2.3专用复合微生物肥制备方法 将2.1和2.2配制的肥料按1:11.5的比例混合均匀、计量、装袋、包装得成品。 3 施用技术 3.1  第一茬 3.1.1 改土 种植前清除前茬作物,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两周,均匀撒施4.2制备的肥料作底肥(1000 kg/亩),旋耕混土(深20 cm~30 cm),再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两周。 3.1.2 基肥 改土后,即刻均匀撒施4.3制备的肥料作基肥(500 kg/亩),旋耕混土(深10 cm~15 cm),再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两周。 3.1.3 追肥 追肥分3次进行: 1) 第一次追提苗肥,根际撒施硝酸钙,10 kg/亩。 2) 第二次生长初期追肥,根际撒施平衡复合肥,N:P2O5:K2O为17:17:17,20 kg/亩。 3) 第三次旺长期追肥,根际撒施平衡复合肥,N:P2O5:K2O为17:17:17,20 kg/亩。 3.2  第二茬 3.2.1 基肥 清除前茬作物后直接旋耕翻松土(深20 cm~30 cm),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一周后,均匀撒施4.3制备的肥料(500 kg/亩)作基肥,旋耕混土(深10 cm~15 cm)。 3.2.2 追肥 按3.1.3执行。 3.3  第三茬 3.3.1 基肥 按3.2.1执行。 3.3.2 追肥 追肥分3次进行,分别在提苗期、生长初期、旺长期根际撒施平衡复合肥,N:P2O5:K2O为17:17:17,每次施用量20 kg/亩。

Leafy Vegetable New Bio-fertilizer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ICS
65.080
CCS
A014
发布
2024-02-08
实施
2024-02-25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肥料制备 2.1  高氮控释肥 2.1.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1。 2.1.2 制备方法 按照NY/T 798 执行。 2.2  高磷高钾掺混肥 2.2.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2。 2.2.2 制备方法 按照NY/T 798 执行。 2.3  秸秆生物有机肥制备 2.3.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3。 2.3.2 腐熟剂及菌剂用量 在2.3.1配制好的肥料中加入腐熟剂和菌剂,用量见表4。 2.3.3 制备方法 按照NY 884执行。 2.4  专用复合微生物肥制备方法 将2.1、2.2制备的肥料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再与2.3制备的肥料按照1:9的比例混合均匀,计量、装袋、包装得成品。 3 施用技术 3.1  改土 种植前清除前茬作物,深翻30 cm~40 cm,晾晒两周,均匀撒施4.4制备的肥料作底肥(500 kg/亩)。 3.2  基肥 改土后,即刻均匀撒施4.3制备的肥料作基肥,350 g/塘~400 g/塘(塘长30 cm~40 cm,宽20 cm~30 cm,深15 cm~20 cm)。

Flowering Konjac Bio-fertilizer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ICS
65.080
CCS
A014
发布
2024-02-08
实施
2024-02-25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抗病性强、商品率高、适应市场需求,且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的要求。 3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应符合GB 3095、GB 5084的规定。 4 育苗设施 4.1 设施选择 宜选用温室、大棚。 4.2 苗床规格 苗床长度≤40 m,宽度1.3 m~1.6 m、高度0.9 m~1.0 m。 4.3 育苗容器 4.3.1 穴盘:选用50孔或72孔规格穴盘。 4.3.2 营养钵:钵体直径为8 cm~10 cm,高度为9 cm~12 cm。 5 播种前准备 5.1 棚室消毒 播种前7 d~10 d,清洁棚室,每亩使用300倍~500倍石灰水溶液密闭消毒,24 h后通风。 5.2 基质配制 基质宜使用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3:1:1配制,其理化性质应符合NY/T 2118要求。1 m3基质加N:P2O5:K2O(15:15:15)1.2 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 g,充分拌匀后备用。 5.3 基质装盘 5.3.1 穴盘消毒 新的穴盘,用清水冲洗2次~3次;使用过的穴盘要清洗干净,并用高锰酸钾800倍~1000倍液浸泡30 min后备用。 5.3.2 基质预湿 基质洒水并搅拌,直至用手抓起来能捏成团,掉落地上能散开即可。 5.3.3 装盘 将苗盘装满基质,刮除多余部分;用压穴器压穴,深度10 mm。 5.4 种子处理 5.4.1 消毒 5.4.1.1 包衣种子无需消毒。 5.4.1.2 非包衣种子采用如下方法消毒: ——温汤消毒:把种子放入50℃~55℃的水中恒温浸泡15 min,并不断搅拌,然后用35℃~40℃温水洗净; ——药物消毒:用35℃~40℃温水浸泡1 h~2 h,再放入65%多菌灵600倍液中浸泡10 min,捞出洗净。 5.4.2 破壳 用钳子在种子的胚根部位,捏开一道裂缝,不能损伤种仁,便于吸水。 5.4.3 催芽 种子破壳后,用湿度80%的毛巾包裹好置于32℃~35℃环境中催芽,待75%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6 播种育苗 6.1 播种时间 定植前30 d开始育苗。温度稳定在15℃以上适宜播种。 6.2 播种方法 将催芽后的种子整齐平放在播种穴中,每穴1粒,盖上一层基质并刮平。将穴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均匀浇透水。 7 苗期管理 7.1 水分 保持基质内含水量70%左右。 7.2 温度 温度要求见附录A。 7.3 湿度 保持空气湿度在75%左右。 7.4 肥料 可用N:P2O5:K2O(15:15:15)1000倍溶液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相关规定。 7.5 病虫害防治 7.5.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或包衣种子;在播种前期,要做好基质和种子的杀菌、消毒;合理施肥、清洁设施;在育苗期间降低苗床湿度。 7.5.2 物理防治 设施内通风口安装60目的防虫网;在设施内安装诱虫灯、悬挂粘虫板。 7.5.3 化学防治 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B。用药应符合NY/T 393的相关规定。 7.6 炼苗 定植前5 d~7 d减少浇水频次,保持基质相对湿度在50%左右,以秧苗不萎蔫为宜,同时加强棚室通风、透光。 8 种苗质量要求 种苗整齐一致,具有2片~3片真叶,叶片肥厚,茎粗3 mm~4 mm,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9 育苗档案 种苗生产者须建立育苗档案,包括生产者、品种名称、种子来源、播种时间、育苗产地以及育苗期间水肥、温度、湿度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过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itter gourd seedling cultivation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2-08
实施
2024-02-25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1  解磷解钾菌剂 inoculant of phosphate and potassium-solubilizing bacteria 农用微生物菌剂的一种,能分解硅酸盐类矿物、释放磷钾素营养的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 1.2  生防菌剂 inoculant of biocontrol bacteria 农用微生物菌剂的一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菌剂。 2 肥料要求 2.1  生物有机肥 含解磷解钾菌剂、生防菌剂。质量应符合NY/T 884的规定。 2.2  农用微生物菌剂 含解磷解钾菌剂、生防菌剂。质量符合GB 20287的规定。 2.3  复合肥料 氮磷钾配比1:0.5:1为宜。质量符合GB/T 15063的规定。 3 施用原则 适量施肥,长期施用,有机无机结合,长效短效互补,因土施肥。 4 施用条件 避免高温、阳光直射。不能与对微生物具有抑制、杀灭作用的农药、肥料同时施用。与化肥同时施用时,现用现混。 5 施用方法 5.1  基施 5.1.1 基施用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方法: a)  撒施:在耕地前将肥料均匀撒于地表,旋耕15 cm ~ 20 cm深,使肥土相融。 b)  条施:开种植沟,将肥料施入种植沟内。 c)  穴施:在种植穴内施肥。 5.1.2 施用后淋水,保持湿度。 5.2  蘸根 移栽时用生防菌剂蘸根。 5.3  追肥 追肥用复合肥料。利用滴灌、喷灌和畦灌,分别在生长期、花期、结果期施入。 5.4  叶面喷施 选用粉状(或液体)农用微生物菌剂进行叶面喷施,在结果期喷施两次。喷施时间应在晴天11时前或16时后。 6 施用量 6.1  生物有机肥 施用量每亩1000 kg ~ 1800 kg。 6.2  农用微生物菌剂 根据产品有效活菌数量进行稀释,稀释后有效活菌数0.5~2.0亿/ml。施用量每亩100 ml ~500 ml。 6.3  复合肥料 施用量每亩50 kg ~ 60 kg。 7 储存 生物肥料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避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Pepper Biofertilizer 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ICS
65.080
CCS
A014
发布
2024-02-08
实施
2024-02-25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品种选择 根据种植目的、市场需求,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应性好、抗性强、高产的品种。 3 环境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耕作层≥30 cm、排灌方便的地块,前作为非瓜类作物,土壤符合GB 15618的规定。灌溉水符合GB 5084的规定。 4 育苗 育苗按照T/YNRZ 002-2024的规定执行。 5 整地 5.1 深翻 深翻土地30 cm以上,晒垡30 d左右。 5.2 作畦 翻耕晒垡后整地作畦。畦面宽1.2 m~1.5 m,畦高20 cm~25 cm,畦沟宽20 cm~30 cm。 5.3 挖定植塘 塘距0.6 m×(1 m~1.3 m),塘深≥25 cm。 5.4 施底肥 每亩施普通过磷酸钙50 kg,拌入有机肥1000 kg~1500 kg,施于定植塘中,覆土3 cm~5 cm。 6 定植 6.1 定植时间 地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定植。 6.2 定植方法 把苗定植于塘中,苗的根系不能直接接触肥料,浇足定根水。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培土 定植后10 d左右,第一次中耕除草、培土;20 d~25 d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 7.2 搭架 第二次中耕后搭架,架高2 m左右。 7.3 引蔓 沿架引蔓,在植株顶端下约10 cm处固定,以后每隔4~5节固定一次。植株高1.5 m以上时,把植株80 cm以下的侧蔓打掉。在缺苗旁边的植株根部留1侧芽,待此侧芽成蔓后引向缺苗位置。 7.4 植株调整 7.4.1 选留主蔓和基部2个~3个从地表根茎部发出的侧枝,去掉所有地表节以上到第15节的营养侧枝,带有雌花的侧枝从雌花以上留1个~2个叶片后将侧蔓枝去掉,去除过密的老枝及细弱的侧枝。 7.4.2 摘除主蔓50 cm以下的雌花。主蔓坐稳6个~7个瓜时,于最上部瓜后留5片~6片叶打顶。适时进行疏枝,去除老叶、病叶。 7.5 水肥管理 7.5.1 生长期间需要保持65%~70%的土壤相对湿度。 7.5.2 定植后结合中耕除草,每亩追施尿素5 kg~10 kg、硫酸钾5 kg;当出现雌花时,每亩追施45%的N:P2O5:K2O(20:15:15)25 kg;盛果期每亩施用硫酸钾8 kg~10 kg、N:P2O5:K2O(15:15:15)15 kg。 7.6 人工授粉 盛花期上午7:00~10:30为授粉最佳时间。露地栽培的选择晴天当天开放的雄花和雌花,采摘雄花剥去花瓣,在雌花柱头粘上雄花的花粉,1朵雄花最多配4朵雌花。设施栽培的每天上午选择无露水时进行操作。 7.7 主要病虫害防治 7.7.1 主要病虫害种类 7.7.1.1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病毒病等。 7.7.1.2 主要虫害有瓜蚜、蓟马、白粉虱、瓜实蝇等。 7.7.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7.7.3 防治方法 7.7.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如下: ——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 ——加强与非瓜类蔬菜进行轮作; ——合理密植,及时搭棚、整蔓、摘除病叶、病枝和病瓜,增强植株通风透光; ——采用配方施肥,按需施用中、微量元素肥; ——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7.7.3.2 物理防治 可采用防虫网、黄板、蓝板、诱虫灯等防治方法。 7.7.3.3 化学防治 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 7.7.3.4 缺素症及其防治 缺素症防治详见附录B。 8 采收 果实表面的条状或瘤状突起饱满、果皮有光泽、果顶颜色开始变淡时进行采收。用剪刀在距藤蔓3 cm~5 cm处剪下。 9 生产管理档案 每个生产地块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管理档案。记录种子种苗、农药、肥料等来源信息,保留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记录,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igh-yield planting of bitter gourd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4-02-08
实施
2024-02-25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