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1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206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14

本文件规定了内江名小吃内江牛肉面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制作工艺、食用方法、卫生要求。

Neijiang famous snack Neijiang beef noodles production process regulations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4-24
实施
2023-04-30

本文件规定了重庆好粮油  重庆小面面条用小麦粉的术语和定义、质量与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存、运输、追溯信息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国产小麦为主要原料加工的重庆小面面条用无添加物的食用小麦粉。

The Grain & Oil Products of Chongqing- Wheat Flour for Chongqing Noodles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4-20
实施
2023-05-01

本文件规定了燕麦素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生产加工过程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裸燕麦为原料,经清理、打毛、脱壳、碾磨、分离、脱脂、磨粉、筛理、包装等工艺制成的燕麦素。

oatmeal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4-13
实施
2023-05-12

本文件界定了预制五色糯米饭加工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预制五色糯米饭加工技术的程序,规定了生产加工过程卫生、生产车间环境、设施设备、原辅料和加工工艺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预制五色糯米饭的加工。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cessing of prepared five-colored glutinous rice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4-12
实施
2023-04-22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5技术要求 6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Fresh Corn Products

ICS
67.080.20
CCS
C131
发布
2023-03-15
实施
2023-03-16

本文件规定了光阻法测定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微粒污染的方法原理、测试仪器、试验过程、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光阻法测定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10 μm及以上粒径的微粒污染。

Determination of particulate contamination for disposable sterile syringe— Light obscuration method

ICS
11.020
CCS
C131
发布
2023-03-14
实施
2023-03-14

3 术语和定义 除GB/T 1354、GB/T 17891、GB/T 18810和NY/T 832规定的术语和定义外,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3.1 全谷黑米 whole grain black rice 黑稻(果皮呈黑色的稻谷)仅脱去稻壳,皮层、胚和胚乳均完好的整黑米。基于食品安全和质量控 制,允许脱壳等处理过程造成皮层等损失不超过籽粒质量的3%。 3.2 全谷黑米率 ratio of wholegrain black rice 全谷黑米占黑米试样的质量分数。 T/HBLS 0016—2023 2 3.3 米饭型全谷黑米 cooking and steaming type of whole grain black rice 蒸煮后食用品质、花色苷含量符合本文件要求,适合经蒸煮制成米饭食用的全谷黑米。 3.4 异品种率 ratio of different variety 试验中粒型、外观与本批次黑米不同的粒数占试样粒数的百分率。 4 质量要求 4.1 米饭型全谷黑米的质量指标 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 1 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食味综合评分/分 ≥ 80 花色苷含量(干基)/(mg/100g) ≥ 100 水分含量/% ≤ 13.5 全谷黑米率/% ≥ 95.0 碎米含量 总量/% ≤ 5.0 其中:小碎米含量/% ≤ 0.5 异品种率/% ≤ 3.0 不完善粒含量/% ≤ 2.0 杂质限量 总量/% ≤ 0.1 其中:无机杂质含量/% ≤ 0.02 色泽 黑色 气味 黑米固有的气味,无明显不良气味 4.2 食品安全要求 4.2.1 按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4.2.2 植物检疫按有关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3 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要求 4.3.1 原料应符合 GB 1350、GB/T 17891 的规定。 4.3.2 生产过程应符合 GB 13122、GB 14881 和 GB/T 26630 的规定。 4.3.3 生产过程中,除符合 GB 5749 规定的水之外不得添加任何物质。 T/HBLS 0016—2023 3 4.3.4 净含量要求:见《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5 检验方法 5.1 食味综合评分检验 按 T/HBLS 0015 执行。 5.2 花色苷含量检验 按NY/T 3164执行,花色苷含量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和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含量之和。 5.3 水分含量测定 按 GB 5009.3 执行。 5.4 全谷黑米率检验 按附录 A 执行。 5.5 碎米含量检验 参照 GB/T 5503 规定的方法执行。 5.6 异品种率检验 参照 GB/T 17891-2017 中 6.11 执行。 5.7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参照 GB/T 17891-2017 中 6.5 执行。 5.8 色泽、气味鉴定 按 GB/T 5492 执行。 5.9 净含量检验 参照 JJF1070.3 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扦样、分样 按 GB 5491 规定执行。 6.2 检验的一般规则 按GB/T 5490规定执行。 6.3 产品组批 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班次、生产的同种产品为一批。 6.4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按4.1、4.4的规定检验。 6.5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按第4章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 b) 当原料、工艺、装备有较大改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T/HBLS 0016—2023 4 d) 连续生产三年;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有关质量管理部门提出检验要求。 6.6 判定规则 6.6.1 凡不符合 GB 2715 以及国家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有关规定的产品,判定为非食用产品。 6.6.2 符合表 1 要求的,判定为米饭型全谷黑米;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判定为非米饭型全谷黑 米。 6.6.3 初验不合格时,可加倍抽样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 7 包装和标签 7.1 包装 7.1.1 包装应符合 GB/T 17109 的规定和卫生要求。 7.1.2 若采用包装袋,则包装袋应牢固、无破损,缝口严密、结实,不应撒漏。 7.2 标签 7.2.1 标签标识应符合 GB 7718 和 GB 28050 的规定,并在标签上注明蒸煮方法(参见附录 B)。 7.2.2 标注的净含量应为产品最大允许水分状况下的质量。 7.2.3 凡是采用本标准的黑米产品,应在产品名称中标注“米饭型全谷黑米”字样。 8 储存和运输 8.1 储存 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房内,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 高的物质混存。 8.2 运输 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 9 保质期 产品在常温下的保质期不应低于3个月。 T/HBLS 0016—2023 5 附录 A (规范性) 全谷黑米率检验方法 A.1 仪器 A.1.1 天平(感量 0.01 g)。 A.2 操作方法 取有代表性的净黑米试样,混匀后采取四分法分取样品 50-100 g(m),从中拣出黑米长度达到完 整黑米粒长度 4/5 以上(含 4/5)且籽粒皮层损失小于 3%的全谷黑米粒(m1),称重后计算其全谷黑米 率(X)。 A.3 结果计算 按式(A.1)计算全谷黑米率: ……………………………… (A.1) 式中 X——全谷黑米率,单位为百分率(%); m——黑米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1——全谷黑米质量,单位为克(g)。 A.4 重复性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 2 %。测定结果以双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X= ×100% m m1 T/HBLS 0016—2023 附录 B (资料性) 推荐的蒸煮方法 将适量米饭型全谷黑米倒入电饭锅内胆中,用自来水快速淘洗 2 次后加入约 1.4 倍体积的自来水, 室温浸泡 1 小时左右。接通电饭锅电源开始蒸煮米饭。电饭锅跳开后,首先从锅的中间按横竖两个方向 画“十字”,再从锅周边松动,使米饭与锅壁分离,接着用饭勺上下轻轻搅动,使多余的水分蒸发之后 盖上锅盖,焖制 10 分钟后即可食用。 6 T/HBLS 0016—2023 7 参 考 文 献 [1]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第75号令) _________________

Jingchu Grain and oil - Cooking and steaming type of whole grain black rice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3-13
实施
2023-04-03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354 大米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490 粮油检验 一般规则 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 5493 粮油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 GB/T 5494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 5496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GB/T 5502 粮油检验 大米加工精度检验 GB/T 5503 粮油检验 碎米检验法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31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谷物加工卫生规范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83 大米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22427.7 淀粉粘度测定 GB/T 22515 粮油名词术语 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 GB/T 24852 大米及米粉糊化特性测定 快速粘度仪法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35881 粮油检验 稻谷黄粒米含量测定图像分析法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LS/T 6116 大米粒型分类判定 NY/T 595 食用籼米

Jingchu Grain and oil - Indica glutinous rice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3-13
实施
2023-04-03

3 术语和定义 GB/T 1354、GB/T 26631和LS/T 324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荆楚粮油 香米 Jingchu grain and oil – milled aromatic rice 湖北省生产并具有天然荆楚香型的稻谷加工而成的符合本文件要求的大米。 3.2 荆楚香型 Jingchu fragrance type 湖北省生产的稻谷在全生育期及加工成大米后均具有的独特香味类型。 T/HBLS 0007—2023 3. 2 3 米饭气味值 smell score of cooked rice 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制得米饭的气味评分值。 3.4 最佳品尝期 best appreciation taste-period 在标签指明的储存条件下,产品的外观、色泽、气味、口感和滋味等品质保持最佳状态的期限。 4 质量要求 4.1 原辅料要求 4.1.1 稻谷:应符合 GB 1350 和 GB/T 17891 的规定。 4.1.2 加工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4.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目 指标 长宽比 ≥ 2.8 色泽 正常 气味 具有天然荆楚香型气味 4.3 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中加工精度、垩白度、品尝评分值和米饭气味值为定等指标。 表 2 质量指标 等级 一级 二级 加工精度 精碾 适碾 垩白度/% ≤ 2.0 5.0 品尝评分值/分 ≥ 85 75 米饭气味值a /分 ≥ 18 15 不完善粒含量/% ≤ 1.0 3.0 互混率/% ≤ 0 1.0 碎米含量 总量/% ≤ 15.0 其中:小碎米含量/% ≤ 1.0 直链淀粉含量/% 13.0~22.0 水分含量/% ≤ 14.5 杂质含量/% ≤ 0.1 黄粒米含量/% ≤ 0.3 a超出最佳品尝期,该指标不做要求。 4.4 安全指数 真菌毒素、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的安全指数(PN)和检测项目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安全指数和检测项目要求 项目 指标 检测项目a PN真菌毒素 ≤ 0.7 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 PN污染物 ≤ 0.7 铅、镉、总汞、无机砷、铬、苯并[a]芘 T/HBLS 0007—2023 表3 安全指数和检测项目要求(续 3 ) 项目 指标 检测项目a PN农药残留 ≤ 0.7 苄嘧磺隆、丙草胺、敌稗、丁草胺、多菌灵、氟酰胺、甲基嘧啶磷、喹硫磷、马拉硫磷、 杀螟硫磷、甲基毒死蜱、艾氏剂、滴滴涕、狄氏剂、六六六、七氯、禾草敌、稻丰散、 杀虫环、氯丹、异丙威、稻瘟灵、三唑磷、敌瘟磷、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萘威、咪 鲜胺、环唑酮、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 a必要时检测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 4.5 净含量 见《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4.6 追溯信息要求 应提供产品的质量追溯信息,实现产品质量追溯,具体要求见附录A。 5 检验方法 5.1 长宽比检验:按 LS/T 6116 规定的方法执行。 5.2 色泽、气味检验:按 GB/T 5492 规定的方法执行,气味检验应使用附录 B 规定的参考样品。 5.3 加工精度检验:按 GB/T 5502 规定的方法执行。 5.4 垩白度检验:按 GB/T 1354 附录 A 规定的方法执行。 5.5 品尝评分值检验:按 GB/T 15682 规定的方法执行;仪器检测见 LS/T 3247 附录 B 或附录 C;其中 GB/T 15682 为仲裁法。 5.6 米饭气味值检验:按 GB/T 15682 规定的方法执行,按 GB/T 15682 附录 B 的气味评分规则进行评 分,根据每个评价员的气味评分结果计算平均值,舍弃个别评价员品评误差较大者的评分值(绝对值超 过平均分 2 分及以上)后重新计算平均值。 5.7 杂质、不完善粒含量检验:按 GB/T 5494 规定的方法执行。 5.8 互混率检验:按 GB/T 5493 规定的方法执行。 5.9 碎米含量检验:按 GB/T 5503 规定的方法执行。 5.10 直链淀粉含量检验:按 GB/T 15683 规定的方法执行。 5.11 水分含量检验:按 GB 5009.3 或 GB/T 5497 规定的方法执行。 5.12 黄粒米含量检验:按 GB/T 5496 或 GB/T 35881 规定的方法执行。 5.13 安全指数检验:按 LS/T 3247 规定的方法执行。 5.14 净含量检验:按 JJF 1070.3 规定的方法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扦样、分样 按 GB/T 5491 的规定执行。 6.2 一般规则 按GB/T 5490的规定执行。 6.3 出厂检验 T/HBLS 0007—2023 出厂检验项目为碎米含量及其中小碎米含量、加工精度、不完善粒含量、水分含量、杂质含量、 4 黄 粒米含量、互混率和色泽、气味。 6.4 检验批次 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班次生产的同种产品为一批次。 6.5 型式检验 按第4章的规定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 b) 产品投产后,当原料、工艺、装备有较大改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e) 国家有关监管部门提出检验要求。 6.6 判定规则 定等指标中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该等级质量要求的,则降为下一等级;低于最低等级指标的,判为不 符合本文件产品。其他指标有一项及以上不符合要求的,判为不符合本文件产品。 7 标签标识 7.1 产品名称和等级应按本文件规定的名称和等级标注,标签上应标注产品的品尝评分值、最佳品尝 期、原料品种名称、原料产地、原料收获年度、碾米日期等。 7.2 标注二维码,内容包括 4.2、4.3、4.4 的相应指标的检验结果和 4.5 的追溯信息。 8 包装、储存、运输、销售和保质期 8.1 包装 应符合GB/T 17109的规定。 8.2 储存 按GB/T 29890的规定执行。 8.3 运输 不应与有毒、有异味、有腐蚀性等污染性货物混运。运输过程中应轻搬轻放,防止日晒、雨淋、冻 结。 8.4 销售 产品销售场所应保持干燥、清洁,不应与有毒、有异味物品共同存放。不得拆包零售。 8.5 保质期 在满足上述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的条件下,保质期不应低于3个月。 A A T/HBLS 0007—2023 5 附 录 A (规范性) 追溯信息 表 A.1 香米追溯信息 信息分类 追溯信息 产品名称 原料信息 品种名称 严格使用审定品种名称。 产地 xx 省、xx 市、xx 县、xx 乡或 xx 农场。 收获时间 xxxx 年 xx 月收获。 化肥和农药使用记录 xxxx 年 xx 月,使用 xx 农药 xx 公斤/亩;xxxx 年 xx 月使用 xx 肥料 xx 公斤/亩。 干燥方式 晾晒或干燥(包括干燥方式)。 储存方式 xx 仓型,储存条件(常温、低温、准低温)。 储存地址 xx 粮库 xx 仓。 虫霉防控记录 xxxx 年 xx 月 xx 日采用 xx 方式熏蒸或防虫等。 储存量 xx 吨。 生产信息 碾米日期 xxxx 年 xx 月 xx 日。 加工工艺 xx 道砂辊 xx 道铁辊 xx 道抛光 xx 道刷米。 加工数量 xx 吨。 储运信息 储存方式 常温或低温或准低温。 储存地址 xx 公司 xx 仓。 运输方式 铁路或公路,常温或冷链。 承运公司 xx 公司。 其他信息 (选填) 反映原料稻谷种植方式、质量认证等相关信息,如:富硒,获得有机、绿色认 证等。 T/HBLS 0007—2023 6 B B 附 录 B (规范性) 气味评定参考样品 B.1 范围 本参考样品用于“荆楚粮油 香米”香味类型的评定。 B.2 制备 B.2.1 原料 湖北省生产的具有天然香型香味的稻谷,主要品种有:鄂香2号、华夏香丝、美扬占、源稻19等。 B.2.2 品评员 获得国家级、省级专业技术机构颁发的大米食味品质评价员资质证书的人员。 B.2.3 评定 原料去除杂质后混匀加工成精碾大米(对照标准样品)。至少5名品评员按GB/T 5492规定的方法对 选定的多个品种的大米进行气味评定,经一致认可选定为荆楚香型参考样品。 B.2.4 包装规格 采用真空包装,50 g/袋。 B.3 保存和使用 应避光、冷藏的环境下保存,保存期为1年。在使用前,应将温度平衡至室温,开封后不得重复使 用

Jingchu Grain and oil - Milled aromatic rice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3-13
实施
2023-04-11

4 生产条件 4.1 生产环境 按照DB42/T 1192的有关规定执行。 4.2 农药、肥料使用 按照DB42/T 1192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使用氰氟草酯、有机磷类、菊酯类农药。 4 质量与安全要求 原料要求 4.1.1 稻谷:应按照DB42/T 1192要求种植,且符合GB 1350和GB/T 17891的规定。 4.1.2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要求见表1,其中品尝评分值、碎米含量及其中小碎米含量和垩白度为定等指标。 表1 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品尝评分值/分  ≥ 90 80 70 碎米含量 总量/%  ≤ 10.0 12.5 15.0  其中小碎米含量/%  ≤ 0.2 0.5 1.0 垩白度/%  ≤ 2.0 5.0 8.0 水分含量/%  ≤ 14.5 不完善粒含量/%  ≤ 1.0 杂质含量1/%  ≤ 0.1 黄粒米含量/%  ≤ 0.1 互混率/%  ≤ 0 色泽、气味   正常 直链淀粉含量/%   13.0~22.0 注1:砂土、石子、玻璃、塑料等不得检出。 安全指数和检测项目要求 真菌毒素、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的安全指数(PN)和检测项目要求见表2。 表2 安全指数和检测项目要求 项目 指数 检测项目1 PN真菌毒素 ≤ 0.7 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 PN污染物 ≤ 0.7 铅、镉、总汞、无机砷、铬、苯并[a]芘 PN农药残留 ≤ 0.7 苄嘧磺隆、丙草胺、敌稗、丁草胺、多菌灵、氟酰胺、甲基嘧啶磷、喹硫磷、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甲基毒死蜱、艾氏剂、滴滴涕、狄氏剂、六六六、七氯、禾草敌、稻丰散、杀虫环、氯丹、异丙威、稻瘟灵、三唑磷、敌瘟磷、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萘威、氰氟草酯、噁草酮 注1:必要时检测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 净含量 见《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生产过程要求 4.5.1 应符合GB 13122、GB 14881和GB/T 26630的规定。 4.5.2 生产过程中,除使用符合GB 5749要求的水外,不得添加任何物质。 追溯信息 供应方应宜提供稻谷和成品大米的追溯信息,具体示例见附录A。 5 检验方法 品尝评分值检验:按GB/T 15682规定的方法执行;仪器检测按LS/T 3247-2017 附录B或附录C规定的方法执行;其中GB/T 15682为仲裁法;参考样品应使用LS/T 1535。 碎米含量检验:按GB/T 5503规定的方法执行。 垩白度检验:按GB/T 1354附录A规定的方法执行。 水分含量检验:按GB 5009.3或GB/T 5497规定的方法执行。 杂质、不完善粒含量检验:按GB/T 5494规定的方法执行。 黄粒米含量检验:按GB/T 5496或GB/T 35881规定的方法执行。 互混率检验:按GB/T 5493规定的方法执行。 色泽、气味检验:按GB/T 5492规定的方法执行。 直链淀粉含量检验:按GB/T 15683规定的方法执行。 加工精度检验:按GB/T 5502规定的方法执行。 安全指数检验:按LS/T 3247相关规定的方法执行。 净含量检验:按JJF 1070.3规定的方法执行。 6 检验规则 扦样、分样 按GB/T 5491的规定执行。 一般规则 按GB/T 5490的规定执行。 出厂检验 按4.2的规定检验。 检验批次 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班次生产的同种产品为一批次。 型式检验 按第4章的规定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 b)产品投产后,当原料、工艺、装备有较大改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e)国家有关监管部门提出检验要求。 判定规则 定等指标中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该等级质量要求的,则降为下一等级;低于最低等级指标的,判为不符合本文件产品。其他指标有一项及以上不符合要求的,判为不符合本文件产品。 7 标签标识 产品名称和等级除按本文件规定标注外,应标识产品生产商、品尝评分值、最佳食味期限、原料稻谷品种名称、原料稻谷产地、原料稻谷收获年度、碾米日期等。 标注二维码,内容包括4.2、4.3的相应指标的检验结果和4.6的追溯信息。 8 包装、储存、运输、销售和保质期 包装 应符合GB/T 17109的规定。 储存 按GB/T 29890的规定执行。 运输 不应与有毒、有异味、有腐蚀性等污染性货物混运。运输中应轻搬轻放,防止日晒、雨淋、冻结。 销售 产品销售场所应保持干燥、清洁,不应与有毒、有异味物品共同存放。 保质期 在满足上述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的条件下,保质期不应低于3个月。 A A 附录A (规范性) 追溯信息 表A.1追溯信息清单 信息分类 追溯信息 原料信息 品种名称 以品种审定名为准。  原产地/生产基地 细化到某个农场或某个村镇,如:xx 村镇或 xx 农场。  种植面积 xx亩。  收获时间 xx年xx月收获。  化肥和农药使用记录 xx年xx月,使用xx农药xx公斤/亩;xx年xx月使用xx肥料xx公斤/亩。  干燥方式 晾晒或干燥(包括干燥方式)。  储存方式 xx仓型,储存条件(常温、低温、准低温)。  储存地址 xx粮库xx仓。  虫霉防控记录 xx时间采用xx方式熏蒸或防虫等。  储存量 xx 吨,显示可交易的数量。 生产信息 生产商 xx公司。  碾米日期 xx年xx月xx日。  加工工艺 xx道砂辊xx道铁棍xx道抛光。  最佳食味期限 xx年xx月xx日之前食用口味最佳。  包装方式 一般包装或真空包装或充惰性气体包装。 储运信息 储存方式 常温或低温或准低温。  运输方式 铁路或公路,常温或冷链。 其他信息 (可填) 反映大米质量的其他信息,如:富硒,获得有机、绿色认证等。 参  考  文  献 [1]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第75号令) ____________________

Jingchu Grain and oil -Milled crayfish rice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3-13
实施
2023-04-11

主要规定了小杂粮米、面制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贮存、运输的要求。

Small miscellaneous rice and flour products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3-01
实施
2023-04-30

 本标准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适用范围,第二部分为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部分为术语和定义,第四部分为原辅料要求,第五部分为选址与厂区环境,第六部分为厂房和车间,第七部分为设施与设备,第八部分为员工健康管理与卫生要求,第九部分为产品指标,第十部分为检验规则,第十一部分为废弃物指标,第十二部分为资源能源利用,第十三部分为环境管理,第十四部分为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第十五部分为规范性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leaner production of wheat flou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2-20
实施
2023-03-14

    本标准内容分为十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范围,第二部分为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部分为术语和定义,第四部分为原辅料要求,第五部分为选址与厂区环境,第六部分为厂房和车间,第七部分为设施与设备,第八部分为原辅材料利用,第九部分为资源消耗,第十部分为废弃物处理,第十一部分为环境管理,第十二部分为检验规则,第十三部分为标志和标签,第十四部分为包装、运输和贮存,第十五部分为管理制度和人员,第十六部分为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leaner production of maize flou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2-20
实施
2023-03-14

确立了小麦粉加工危害物风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规定了各评价指标的取值规则,描述了评价结果的形成方式。

Evaluation for risk level of hazardous substance in wheat flour processing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2-20
实施
2023-03-14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爬架网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用爬架网。用于其它方面的爬架网可参考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909  密目式安全立网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T 1839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0061 筛板筛孔的标记方法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 10612 工业用筛板 板厚<3mm的圆孔和方孔筛板 GB/T 11253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 GB/T 15227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B/T 26941.1 隔离栅 第一部分:通则 YB/T 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HG/T 2006 热固性粉末涂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爬架网 Steel plate safety net for building 由冷轧冲孔钢板与方钢管焊接框架通过铆接成型,垂直于水平面安装在爬架上用于防止人员坠落及 坠物伤害的网,见图 1 所示。 图1  爬架网 开孔率 open area 孔的总面积与板的总面积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网宽 Mesh width 整片爬架网的外边缘宽度,见图1所示。 网长 Mesh length 整片爬架网的外边缘长度,见图1所示。 孔径 Aperture 冲孔的直径,见图1所示。 孔距 Hole pitch 相邻两孔的中心距离,见图1所示。 焊缝抗拉力 Tensile resistance of weld 钢管骨架焊接部分的抗拉力。 抗风压性能 Wind load resistance performance 在风压作用下,试件变形不超过允许值且不发生结构性损坏及功能障碍的能力。 注1:结构性损坏包括面板破损、连接件破坏等。 注2:功能障碍包括会影响使用的五金件松动和大变形等。 4 产品标记 见图2所示。 图2  产品标记 示例:PJW-1800×1200-1.0-0.30-6.0-蓝,表示为外形尺寸 1800mm×1200mm、方管壁厚 1.0mm、冲孔钢板厚0.30mm、孔径 6.0mm、颜色为蓝色的爬架网。 5 技术要求 方管 5.1.1 方管的外形尺寸、壁厚及焊缝抗拉 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材质应符合GB/T 700的要求。 表1 方管的外形尺寸、壁厚及焊缝抗拉力 外形尺寸 mm 壁厚 mm 焊缝抗拉力 N 标称值 允许偏差 标称值 允许偏差  19×19 ±0.50 0.60 ±0.05 ≥1210   0.70  ≥1520   0.80  ≥1610   0.90  ≥1750   1.00  ≥1850   1.10  ≥2000   1.20  ≥2200 注:特殊规格有供需双方商定。 5.1.2 框架焊接质量 焊接应牢固,平整,不应有影响网片铆接的凸起或翘起。 冲孔板 5.2.1 冲孔板的板厚、孔径、孔距 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材质应符合GB/T 11253中的要求。 表2 冲孔板的厚度、孔径、孔距 单位为毫米 厚度(b) 孔径 孔距 标称值 允许偏差 标称值 允许偏差 标称值 允许偏差 0.17≤b<0.50 ±0.05 5.00 ±0.20 10.00 ±0.20   6.00    注:特殊规格有供需双方商定。 5.2.2 开孔率 爬架网开孔率不应小于18%。 网片 5.3.1 网片尺寸 网片的长度、宽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网片的长度、宽度 单位为毫米 长度  宽度  标称值 允许偏差 标称值 允许偏差 1800 ±5 1200 ±5 注:特殊规格有供需双方商定。 5.3.2 网片对角线偏差 每张网片的两个对角线偏差不应大于5mm。 5.3.3 网片铆接质量 框架与冲孔板需用不小于ST2.2×13mm的自攻螺丝铆接在一起,螺丝法兰盘接触面应采用平面,铆 接间距不得大于300mm,应避开焊点,就近铆接。整张网片的铆接需牢固,均匀。 5.3.4 涂层附着性能 涂层附着性能应符合GB/T 26941.1 中5.4.2.6的规定。 5.3.5 盐雾试验 经 60h 盐雾腐蚀试验后无点蚀、裂纹、锈蚀等现象,基体钢材在切割边缘出现的锈蚀不予考虑。 5.3.6 抗风压性能 抗风压性能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4 抗风压性能 板厚(b) mm 管厚(a) mm 加压强度 Pa 位移量 mm 0.17≤b<0.20 0.70≤a<0.80 200 ≤55   400 ≤70   600 ≤85   800 ≤120 0.20≤b<0.30 0.80≤a<0.90 200 ≤50   400 ≤60   600 ≤80   800 ≤110   1000 ≤130  0.90≤a<1.00 200 ≤42   400 ≤55   600 ≤70   800 ≤85   1000 ≤115 0.35≤b<0.40 0.90≤a<1.10 200 ≤35   400 ≤50   600 ≤60   800 ≤75   1000 ≤95   1200 ≤110 0.45≤b<0.50 1.10≤a<1.20 200 ≤33   400 ≤40   600 ≤50   800 ≤60   1000 ≤73   1200 ≤85   1400 ≤100   1600 ≤12 注:以上为四点悬挂安装测试数据。 5.3.7 耐贯穿性能 经贯穿试验后,网体不发生贯穿或明显损伤。 5.3.8 耐冲击性能 经冲击试验后,边框焊接不应开裂,允许轻微变形,不应与连接件发生脱离现象。 5.3.9 外观质量 经喷涂处理后,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一致,不应有脱皮、气泡、露底、龟裂及烧焦等缺陷,表面 不应有毛刺。 6 试验方法 方管 6.1.1 方管的外形尺寸、壁厚 用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测量,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6.1.2 方管的焊缝抗拉力 按照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1.3 框架焊接质量 目测。 冲孔板 6.2.1 冲孔板的厚度 用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对板的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6.2.2 冲孔板的孔径和孔距 用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对板的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测量20次,取平均值。 6.2.3 冲孔板的开孔率 按公式(1)计算:  Φ=× 100% () 式中: Φ——表示开孔率(%); Ao——表示冲孔总面积(m 2); Aa——表示冲孔板面积(m 2)。 网片 6.3.1 网片的长度和宽度 用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在整张网面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各测量上、中、下三个部位,取平均值。 6.3.2 网片的对角线偏差 用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对两个对角线进行测量,并计算两个测量值的差。 6.3.3 网片铆接质量 目测,铆接间距用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测量。 6.3.4 涂层附着性能 按照GB/T 26941.1中 5.4.2.6规定的方法进行。 6.3.5 盐雾试验 在被测样品上截取300mm×150mm大小的试样4块,将试样放置在试验箱的四周,并按照GB/T 10125 中性盐雾试验的方法进行。 抗风压性能 按照附录B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耐贯穿性能 按照GB 16909中6.5规定的方法进行。 耐冲击性能 按照GB 16909中6.6规定的方法进行。 外观质量 目测。 数值修约与判定 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 081的规定。 7 检验规则 检验文件或标记 每批爬架网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证明产品1质量合格的文件或标记。 组批 爬架网应按批进行检验,每批应由同规格、同一类型生产设备,并在同一连续时段内制造的窗纱组 批,每5000~10000张为一批。 产品检验 7.3.1 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见表5。 表5 检验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1 方管的外形尺寸及壁厚 × √ 2 方管的焊缝抗拉力 × √ 3 框架焊接质量 √ √ 4 冲孔板的厚度 × √ 5 冲孔板的孔径和孔距 × √ 6 冲孔板的开孔率 × √ 7 网片的长度和宽度 √ √ 8 网片的对角线偏差 × √ 9 网片铆接质量 √ √ 10 涂层附着性能 × √ 11 盐雾试验 × √ 12 抗风压性能 × √ 13 耐贯穿性能 × √ 14 耐冲击性能 × √ 15 外观质量 √ √ 注:“√”表示应验项目;“×”表示不需检验项目。 7.3.2 型式检验 包括本文件规定的全部项目(见表4),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 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判定 随机抽取5‰进行检验,如出现小数点,按进到1计算。型式检验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本文件技术要求, 则判为合格。若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应加倍取样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盼该批产品不合格。 8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包装 产品外包装应能保证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发生外力导致产品涂层损伤或构件变形。 标志 产品标志可采用打钢印、喷印、盖印、挂标牌、粘贴标签和放置卡片等方式。标志应字迹清楚,牢 固可靠。标志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执行标准;产品标记;批号;数量;重量;商标;制造厂商;出厂日期。 运输和贮存 运输时应固定牢固,选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及工具。 贮存应选择空气干燥、通风条件较好的场所。 A A 附录A (规范性) 焊缝抗拉力实验方法 A.1 试验夹具 焊缝抗拉力的拉伸夹具图A1所示,且拉伸试验机精度不得低于一级。 图 A.1   试验夹具 A.2 试样要求 在框架上任取3个带焊缝的试样,对焊缝两端进行穿孔处理,如下图A.2所示,且穿孔与焊缝间距不 得低于100mm,避免损伤焊缝。 图 A.2 试样要求 A.3 试验步骤 拉伸试验机速率为5mm/min,将试样按图A.1所示固定于夹具上,开始试验,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最 大拉力值,对其他试样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平均值。 B B 附录B (规范性) 抗风压性能实验方法 B.1 检测原理 将试样安装在压力箱上,利用供压装置使试件两侧形成稳定压力差或按照一定周期波动的压力差, 模拟试样受到不同风荷载作用时的状态,检测在此状态下的试样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和承受允许变形的 能力,即抗风压性能检测。爬架网抗风压性能检测即该产品在加载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最大变形。 B.2 检测装置 组成 检测装置由压力箱、安装横架、气囊、供压装置(包括供风设备、压力控制装置)及测量装置(包括 差压计、空气流量测量装置及位移计)组成。 要求 压力箱的开口尺寸应能满足试件安装的要求,箱体应能承受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压力差。 支承爬架网的安装横架应固定在有足够刚度和强度的支承结构上,在最大试验压力差作用下 安装横架挠度值不应超过其长度的1/1000且不应超过 5 mm。试验过程中应保证试件安装牢固,不应产 生倾斜及变形。 供风设备应具备施加正向的压力差的能力,压力控制装置应能调节出稳定的气流,并能稳 定 地提供3 s?5 s 周期的波动风压,波动风压的波峰值、波谷值应满足检测要求。供风量和压力控制能 力应满足GB/T 15227中第8章、第9章和第1 0章的要求。 B.3 试验方法 检测前准备 试件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试样的安装方式如图B.1、图B.2 所示。 图 B.1   挂网前 图 B.2    挂网后 位移计的安装支架在测试过程中应牢固,并保证位移的测量不受试件及其支承设施的变形、 移动所影响。位移计宜安装在试件的中心位置。 检测程序 B.3.2.1 工程检测 B.3.2.1.1 预备加压 检测加压先安装一个试样进行预备加压,施加三个压力脉冲,使设备进入稳定状态,压力差绝对值 取500Pa,加载速度约为 100Pa/s, 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于1s。 B.3.2.1.2 加压程序 抗风压性能工程检测加压程序见图 B.3 所示。 图 B.3    抗风压性能检测加压程序示意图             B.3.2.1.3 变形检测 变形检测时检测压力分级上升,极差变化按照表1要求,每级上升压力不超过200Pa ,加压级数不少于4 级,每级压力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 s 。最大检测压力达到1600 Pa 时停止检测,试验期间试件破坏或脱钩应立即停止试验。记录每级压力作用下测点的位移量。

climbing net

ICS
77.140.99
CCS
C131
发布
2023-02-13
实施
2023-02-23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农产品海龙贡米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检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 Hailong tribute rice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2-12-23
实施
2023-03-20

本文件规定了供锡品质食品大米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包装和标签、储存和运输、追溯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为原料经碾磨加工成的食用商品粳米。

Supply tin quality food rice

ICS
67.020
CCS
C131
发布
2022-12-10
实施
2022-12-16

本文件规定了燕面糅糅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燕面糅糅的生产加工和质量管理。

Noodles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2-11-30
实施
2022-11-30

本文件规定了荞麦凉粉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荞麦凉粉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

buckwheat jelly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2-11-30
实施
2022-11-30

6.1 半干米粉 6.1.1 工艺流程 泡米 → 洗米→ 粉碎 → 拌料 → 制粉 → 老化 → 计量包装 → 入库。 6.1.2 工艺要求 6.1.2.1 泡米 将大米抽入泡米罐,放水至水位高于大米浸泡。用常温水,冬季泡4小时~8小时为宜,夏季泡1小时~5小时为宜。 6.1.2.2 洗米 浸泡期间要换水清洗2次~3次,将米洗干净,同时去除杂质。 6.1.2.3 粉碎 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筛网孔径为0.5mm。时刻检查出粉细腻程度,应为均匀粉末,无颗粒。 6.1.2.4 拌料 按配方比例添加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加水搅拌,控制拌料到松散不结团。 6.1.2.5 制粉 安装好所需型号筛片,调节米粉熟化度至出粉微黄,表面光滑。挂杆时,要经常调整米粉分布,保证均匀,避免米粉堆集在粉杆中部。出粉后迅速将米粉入老化房。 6.1.2.6 老化 老化房保持26℃~36℃,老化8小时~12小时为宜,至米粉紧实有弹性方可出粉。夏季可常温老化,冬季需加蒸汽,保证老化温湿度。老化完成即为半干米粉产品。 6.1.2.7 计量包装 按客户要求,将半干粉称重后包装。

Huaihua Rice Nood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ICS
67.020
CCS
C131
发布
2022-11-15
实施
2022-11-29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