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13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15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8

本文件规定了纵波技术对钢锭作接触法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验的方法,包括检测人员、超声仪器、探头及试块、检测方法、质量等级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电弧炉、中频感应炉、连铸坯及电渣锭等冶炼钢锭内部质量的超声波检测分级方法,钢锭内部缺陷检测类型分为心部缺陷、偏析缺陷和皮下缺陷。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teel products –Ultrasonic testing method for steel ingot

ICS
19.100
CCS
C313
发布
2023-06-21
实施
2023-09-21

本文件规定了凹曲面斜入射试块的术语和定义、尺寸、材料、制备,标记、使用方法以及证书。 本文件适用于空心类锻件、管件或棒类件等的内孔表面周向方向斜入射超声波探伤水平、垂直、声程的精确定位。本文件提供了一种可以对内孔表面周向斜探测凹曲面锻件角度、声速及零点标定的方法。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Ultrasonic testing –Fabrication and testing method of oblique incident test block with concave surface

ICS
19.100
CCS
C313
发布
2023-06-12
实施
2023-09-12

FRP 连接件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nnector 以纤维为增强相,热固性树脂为基体相,通过拉挤工艺成型,用于连接预制保温墙体中内、外叶墙混凝土板,使二者协同工作的连接件。 不锈钢板式连接件 stainless steel flat connector 平板状金属连接件,用于连接预制保温墙体中内、外叶墙混凝土板,使二者协同工作的连接件。 不锈钢针式连接件 stainless steel pin connector 由钢棒弯折制成的双头针状连接件,用于连接预制保温墙体中内、外叶墙混凝土板,使二者协同工作的连接件。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quality assurance capabilities of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 auxiliary materials (connectors) manufacturers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ICS
03.120.10
CCS
C313
发布
2023-04-22
实施
2023-05-15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grout sleeve for rebar splicing 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工艺制造,用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金属套筒。 灌浆孔 grout inlct nozzle 灌浆套筒灌浆用入料口,通常为光孔或螺纹孔。 排浆孔 grout outfiow nozzle 灌浆套筒灌浆用排气兼出料口。 检测 testing 用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气体、液体、固体)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cast monolithic composite concrete structure accessories (Grouting sleeve)

ICS
03.120.10
CCS
C313
发布
2023-04-22
实施
2023-05-15

本文件规定了混凝土输送用自蔓延碳化钛内衬抗磨白口铸铁弯管的产品结构与规格、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self-propagating titanium carbide lined anti-wear white cast iron elbows for concrete transportation

ICS
77.140.80
CCS
C313
发布
2023-04-14
实施
2023-04-14

给出了铸件低温成形冷冻铸造工艺的术语和定义、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铝合金铸件低温成形的生产。其他铸件(镁合金、铸铁等)低温成形可以参考执行。

Green casting - Freeze casting - Specification for low temperature forming

ICS
25.020
CCS
C313
发布
2023-04-10
实施
2023-04-10

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Green casting - Freeze casting -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processing of frozen sand mold

ICS
25.020
CCS
C313
发布
2023-04-10
实施
2023-04-10

本文件规定了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钢板超声检测的一般要求、对比试样、仪器和设备、检测方法、缺陷的测定与评定、质量等级、检测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厚度不小于6 mm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钢板超声检测。其他材料钢板可参照执行。

Ultrasonic testing method for austenitic and austenitic-ferritic steel plates

ICS
77.040.20
CCS
C313
发布
2023-02-15
实施
2023-02-24

本文件规定了海洋工程用 022Cr23Ni5Mo3N 双相不锈钢热轧钢板及钢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代号、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和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宽度不小于 800 mm 的海洋工程用 022Cr23Ni5Mo3N 双相不锈钢热轧厚钢板(以下称厚钢板)、热轧钢带(以下称钢带)以及热轧卷切定尺钢板(以下称卷切钢板)。

Hot rolled plate,sheet and strip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 (022Cr23Ni5Mo3N) for marine engineering

ICS
77.140.50
CCS
C313
发布
2022-12-15
实施
2023-04-18

本文件规定了悬架用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的分类与代号、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悬架用淬火-回火弹簧钢丝(以下简称“钢丝”)。

Steel wire for quenched and tempered springs for suspensions

ICS
77.140.65
CCS
C313
发布
2022-12-08
实施
2023-04-06

本文件规定了热处理型冷镦钢丝的分类及代号、 基本要求、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和运输储存、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直径1.00 mm~45.00 mm,用于制造铆钉、螺栓、螺钉和螺柱等紧固件及冷成型件制造用优质碳素结构钢丝和合金结构钢丝(以下简称钢丝)。紧固件或冷成型件经冷锻或冷挤压成型后,需要进行表面渗碳、渗氮、调质等热处理。

Cold heading and cold forging steel wire intended for heat treatment

ICS
77.140.65
CCS
C313
发布
2022-12-08
实施
2023-04-04

本文件规定了流体输送用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以下简称钢管)的术语和定义、代号、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运输、质量证明书以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直径不大于550 mm、壁厚不大于50 mm的冷拔(轧)钢管。

Super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seamless steel pipes for fluid transport

ICS
77.140.75
CCS
C313
发布
2022-12-08
实施
2023-04-18

规定了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镍基合金等金属(包括增材制造)构件(以下简称“被检件”)表征疲劳裂纹张开程度及裂纹闭合效应的裂纹张开载荷率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构件表面裂纹张开程度和裂纹闭合效应的检测。

Measurement method of surface crack in metal components using crack opening load ratio

ICS
77.040.10
CCS
C313
发布
2022-11-01
实施
2022-11-03

本文件规定了钢轨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合性能的测试条件、对比试样、测试项目及方法和测试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37kg/m~75kg/m铁路用对称断面钢轨和非对称断面钢轨的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合性能的测试。对于异形钢轨和电磁超声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的综合性能测试均可参照使用。 

Measurement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for automatic ultrasonic testing system for rails

ICS
77.040.20
CCS
C313
发布
2022-10-21
实施
2022-10-21

本文件规定了钢轨自动涡流检测系统综合性能的测试条件、对比试样、测试项目及方法和测试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37kg/m~75kg/m铁路用对称断面钢轨和非对称断面钢轨固定或旋转点探头/扁平线圈技术的自动涡流检测系统综合性能的测试。对于采用阵列式等其他形式检测线圈的钢轨自动涡流检测系统的综合性能测试可参照使用。

Measurement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for automatic eddy current testing system for rails

ICS
77.040.20
CCS
C313
发布
2022-10-21
实施
2022-10-21

1.1 外观 1.2 尺寸精度 1.3 材料性能 1.3.1 力学性能低温冲击性能 1.3.2 金相显微组织 1.4 超声波探伤 1.5 磁粉探伤 1.6 防腐性能

Wind turbine main shaft bearing body

ICS
21.100.01
CCS
C313
发布
2022-09-19
实施
2022-09-19

5 功能构成 功能架构 钢铁行业的边缘层涵盖了边缘数据接入、边缘数据服务两部分功能。边缘数据接入包括实时数据、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的接入;边缘数据服务包含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发布,边缘功能架构图见图1。 图1 钢铁行业边缘功能架构图 数据接入 5.2.1 基本要求 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边缘层宜接入的数据包括实时数据、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 5.2.2 实时数据 实时数据主要指由现场生产单元直接产生的数据,分为PLC设备数据、DCS设备数据、PDA设备数据、I/O Server数据、单体设备数据以及传感器设备数据。 注1:单体设备一般是指现场功能独立的工艺设备。 注2:传感器设备一般是指可以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的检测装置。 5.2.3 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是以信息系统为代表的一类数据,本文件将半结构化数据也作为结构化数据的一部分进行统一表述。 5.2.4 非结构化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是由相关系统产生的、没有固定结构的数据。 数据服务 5.3.1 基础要求 数据是重要的资产,为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制定和采取相应管理制度, 进行对信息的保护,防止未经授权地修改、泄漏和破坏。加强信息系统用户账号和权限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各信息系统安全、有序、稳定运行,防范应用风险。不同权限的用户,拥有着对数据不同深度的访问权限,因此需要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分级授权。在边缘数据服务层提供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发布等功能。 5.3.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宜包含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时序对位、数据空间对位等功能。 5.3.3 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应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分为时序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以及文件数据库等; 5.3.4 数据发布 数据发布应根据数据消费的形态,分为被动消费型的订阅发布模式和主动消费型的请求响应模式。 6 边缘数据接入 数据接入通用要求 宜满足以下要求: a)在进行数据接入前,所有需要接入到边缘层的数据源宜与边缘层进行时间同步,以确保所有数据基于同一个时间基准,保证接入数据的时序性; b)以不影响原有系统网络正常运行为前提,对于大量数据进行高频采集时,宜单独组建采集网络来采集相关数据; c)所有数据采集功能宜不影响原有系统的正常运转; d)实时数据的接入,基于钢铁行业各生产区域应用的需求,对数据需求相对快速的生产工序,例如冷轧,热轧,数据采样周期不宜大于100ms,对数据需求相对慢速的生产工序,例如铁前,数据采样周期不宜大于1000ms; e)提供图形化配置工具,降低操作复杂度,提升用户体验。 实时数据接入要求 6.2.1 PLC、DCS设备数据接入要求 一般要求 PLC设备数据接入需要具备实时、高效、稳定的数据通讯链路。 功能要求 宜具备的功能如下: a)支持的接口包括但不限于: 基于Modbus、TCP/IP、UDP等协议的数据接口; b)具备链路自动修复、链路切换功能,满足无人值守的要求。 性能要求 针对一条常规产线、机组、工位,采集点数宜在10000点规模。 6.2.2 PDA设备数据接入要求 一般要求 在配置有PDA系统的工序,PDA通过配置能按时间顺序采集配置好的各PLC中的数据。边缘层可通过PDA系统获取实时数据。 功能要求 宜具备的功能如下: a)支持的接口包括但不限于:基于OPC、TCP/IP、UDP等协议的数据接口; b)具备链路自动修复、链路切换功能,满足无人值守的要求; c)具备缓存和续传的功能; d)提供冗余功能,提升通讯可靠性。 性能要求 针对一条常规产线、机组、工位,采集点宜在10000点规模。 6.2.3 I/O Server数据接入要求 一般要求 边缘层可实时获取来自工业现场工序SCADA监控系统中的数据。 功能要求 宜具备的功能如下: a)支持的接口包括但不限于: 基于OPC等协议的; b)具备链路自动修复、链路切换功能,满足无人值守的要求; c)具备缓存和续传的功能; d)提供冗余功能,提升通讯可靠性。 性能要求 针对一个常规产线、机组、工位,采集点数宜在10000点规模; 6.2.4 单体设备数据接入要求 一般要求 单体设备数据接入,包括但不限于嵌入式仪表、测厚仪、测宽仪、平直度仪、表面检测仪、辊缝测量仪等特殊仪表及焊机、涂油机等工艺设备。边缘层宜采集尚未进入PLC系统的单体设备的数据,不包括已经进入PLC系统的设备数据。 功能要求 宜具备的功能如下: a)支持的接口包括但不限于:基于OPC、TCP/IP等协议的数据接口、CSV文本等; b)具备缓存和续传的功能; c)具备链路自动修复功能,满足无人值守的要求。 性能要求 每台单体设备,采集点数宜在200点规模。 6.2.5 传感器设备数据接入要求 一般要求 传感器设备数据接入,包括但不限于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辊子被动转传感器等各类冶金工业使用的设备数据接入。边缘层宜具备从这些设备获取数据的能力。 功能要求 宜具备的功能如下: a)支持的接口包括但不限于:基于MQTT、COAP等协议的数据接口; b)具备链路自动修复功能,满足无人值守的要求。 性能要求 每个传感器,采集点数宜为20点规模。 结构化数据接入要求 6.3.1 信息系统数据接入要求 一般要求 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制造执行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检化验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边缘层宜具备从这些系统获取数据的能力。 功能要求 宜具备的功能如下: a)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接入功能; b)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抽取功能; ?被动式:定周期对数据库表进行查询,判断是否有新数据,有更新则获取表数据。应用场合对实时性要求低; ?主动式:对在线数据库中采用触发方式,一旦数据表有数据更新,则触发数据传输到远程数据库。应用场合对实时要求较高; c)基于符合REST规范的数据获取接口。 性能要求 数据采样周期宜不大于10秒。 非结构化数据接入要求 6.4.1 图像、文本数据接入要求 一般要求 工业现场的质量检测图像以及存在计算机中的文本等信息宜接入到边缘层。 功能性要求 宜具备的功能如下: a)通过HTTP协议,基于文件二进制流文件上传方式; b)提供基于FTP方式的定时数据获取。 6.4.2 声音、视频接入要求 一般要求 工业现场的声音、视频等信息需要接入到边缘层。 功能性要求 宜具备的功能如下: a)提供基于FTP方式的定时数据获取; b)采用视频公司提供的编程接口进行数据采集。 7 边缘数据服务 一般要求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加工,数据存储后进行数据发布并使用。 实时数据服务功能要求 7.2.1 数据处理要求 数据处理宜满足如下要求: a)数据预处理:数据对齐处理,数据从各种不同的专业系统汇聚而来,其数据的类型各不相同、数据的颗粒度也不尽相同、数据的原始结构也各有差异,所以要在数据写入数据库前对数据进行噪音处理、异点剔除等;若有统计方面的需求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方差、正态分布、聚类、相关性等统计分析计算; b)时序对位:不同系统来的数据入库前需进行数据对位,即按照时刻点或材料位置点对数据按照时间对齐,例如同一时刻的轧机轧制力与振动信号、1点/m的带钢厚度与温度。对位前应要有系统对时功能,以及精确的材料跟踪功能。对于设备状态类数据宜基于设备码进行时序对位; c)空间对位:数据分析时需按照材料长度方向来进行数据的对位分析,例如,热轧带钢距离头部 300m 有一表面缺陷,分析该缺陷产生的原因,就需要该点分别在粗轧、精轧等各设备的信息和工艺参数,需要将这些点按照长度方向进行采集和对齐。 7.2.2 数据存储要求 数据存储宜满足如下要求: a)数据按照采集点的值和时刻存储在实时数据库中; b)数据宜保存至少90days,超过90days的数据可以循环覆盖,也可以定期离线存储备份; c)支持高性能分布式并行I/O,多数据源宜达到PB级数据存储; d)支持有损/无损数据压缩: ?有损压缩:支持常见的工业压缩算法,实现数据的有损压缩,压缩率宜到达到5%以下; ?无损压缩:支持无损压缩算法,实现数据的高效压缩,压缩率宜达到60%以下。 7.2.3 数据发布要求 数据发布宜满足如下要求: a)数据发布的格式宜为JSON等格式; b)提供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数据发布,供外部系统按需获取数据。请求响应模式宜包括但不限于符合REST规范的服务接口、符合OPC协议的数据服务; c)提供基于订阅发布机制的数据发布,对订阅者进行权限管理,外部系统作为数据的订阅者根据其权限获取数据。 结构化数据服务功能要求 7.3.1 数据清洗要求 数据清洗宜满足如下要求: a)缺失值清洗:确定缺失值范围,去除不需要的字段、填充缺失内容、重新取数; b)格式内容清洗:时间、日期、数值、全半角等显示格式不一致; c)逻辑错误清洗:去重、去除不合理值、修正矛盾内容。 7.3.2 数据存储要求 数据存储宜满足如下要求: a)数据存储方式宜为关系数据库; b)数据宜保存至少90days,超过90days的数据可以定期删除,或离线存储备份; c)支持可视化的数据存储展示。 7.3.3 数据发布要求 数据发布宜满足如下要求: a)数据发布的格式宜为JSON格式; b)提供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数据发布,供外部系统按需获取数据。请求响应模式宜包括但不限于符合REST规范的服务接口。 非结构化数据服务功能要求 7.4.1 数据处理要求 数据处理宜满足如下要求: a)根据文件格式进行分类命名; b)将文件名称、文件类型、文件产生时刻、文件存储路径等通用信息进行结构化存储,以方便使用。 7.4.2 数据存储要求 数据存储宜满足如下要求: a)支持分布式文件管理系统; b)支持分布式文件数据库; c)文件宜保存至少30days,超过30days的数据可以定期删除,或离线存储备份; d)支持可视化的数据存储展示。 7.4.3 数据发布要求 数据发布宜满足如下要求: a)支持对外发布公有/私有URL地址; b)提供支持符合REST规范的接口,供应用访问; c)支持文档内容检索:对上传的文档对象进行自动内容索引,可针对对象标题、标签、作者、类型进行检索,可针对文档对象内容进行索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dge data access and data services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CS
77-010
CCS
C313
发布
2022-07-08
实施
2022-12-14

4 智能管控系统与周边系统关联关系 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智能管控系统与周边系统关联关系见图1。 图1 智能管控系统与周边系统关联关系图 图1中各层系统主要作用和内容如下: a)管理层系统:即运输作业的上层调度和周边系统,如ERP、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系统等,智能管控系统通过与周边系统的对接,实现无人车的智慧调度、作业执行和作业完成反馈; b)智能管控系统:位于管理层与设备系统层之间,接收管理层的高级调度指令,实现合理调度无人驾驶车辆完成运输任务、对无人驾驶运输区域的安全性进行实时感知、对其他设备进行控制、协调等功能。同时将运输任务的执行情况反馈给管理层。包括调度、路径规划、车控指令、安全感知、设备控制及可视化模块; c)设备系统层:实现装卸点之间的钢制品运输、无人化区域封闭状态感知、车位状态获取等功能。包括交通信号灯设备、道闸、射频识别设备等。 5 调度系统 基本要求 应建立可靠、安全、高效的无人车调度层系统,符合钢铁厂实现工厂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设计要求 调度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备开放性和可拓展性,便于与其他系统共享、交换数据; b)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人机交互界面友好; c)综合考虑生产节奏、无人车的空闲情况,合理分配运输任务,并将关键过程状态反馈仓储管理或运输管理等上位系统; d)具备手动调度功能; e)具备一键紧急停止无人车运行的功能; f)具备调度范围内重要关键数据的归纳、可视化功能,宜支持在移动终端的同步展示。 调度系统模块要求 5.3.1 调度模块 调度模块应具备以下功能: a)应综合上位机系统如ERP、运输管理等系统所下达的生产指令、无人车的位置、车位利用、区域车流量、生产节奏等信息,合理排程调度无人车完成运输任务,并协同自动化装卸系统,将运输、装、卸三个环节在线打通,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无人化运行; b)智能调度的排程技术应包含以下输入数据:钢制品的出库装车计划、钢制品的外运口岸的卸车计划、装卸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无人车的实时状态等; c)智能调度的排程技术应包含以下输出数据:无人车的任务路径、车辆的就位通信、运输量等数据; d)调度技术应结合待装、待卸的时间预测以及无人车的路程耗时预测,合理分配运输任务; e)应根据实时反馈的车辆状态,对无人车智能规划补能、检修等任务,确保车辆保持良好状态。 5.3.2 路径规划模块 路径规划模块应具备以下功能: a)应综合调度模块给出的调度指令,输出最优的路径指令; b)路径规划应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路径冲突和避免前往拥堵路段,确保路径规划合理以及满足生产运输要求。 5.3.3 车控指令模块 应具备对无人车保持通讯,对无人车下达运输作业指令的功能。同时应实时收集无人车坐标位置、无人车内部运行状态等数据,实时分析、把控无人车运行状况。提供调度模块对车辆的合理决策。 5.3.4 安全感知模块 对无人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路径死锁情况,应具备死锁解除、多车避让等功能。同时应具备对无人车故障信息、无人车运行区域封闭状态的打破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实时感知和报警功能。 对于交叉路口等安全敏感路段,宜通过路基传感器、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对敏感路段内异物侵入监测,实现道路安全信息和交通事件的感知。 5.3.5 设备控制模块 应具备对道闸、门禁、车位状态、交通信号设备等的远程控制及状态感知功能,并配合安全感知模块实现区域安全联锁功能。 5.3.6 可视化模块 应具备对管控范畴内车辆运行状态、重要生产、设备数据、必要的监控指标进行归纳展示功能,以可视化的形式供管理人员把控决策。对于一些关键信息,比如车辆实时位置等信息,宜采用3D可视化技术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6 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要求 车辆要求 无人车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为方便在不同路段下的转弯,各对车轮应独立可控,车长及轮轴数应根据场地弯道半径、路面承压压强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 b)具备电子线控(by-wire)能力,实现对无人车各种运动的电子控制; c)具备自动和手动遥控两种运行模式,自动和手动遥控模式的切换简单和可靠。在手动遥控模式下,无人车具备在载重情况下进行人工控制运动的能力; d)在手动遥控模式下,遥控器具备车辆紧急停车按钮,且急停按钮灵敏可靠; e)当切换到手动遥控模式下,车辆与遥控器之间应保持基于距离感知的心跳监测,当距离过远,无人车自动急停,并保持急停状态至人工恢复; f)具备显示功能,显示车辆自身的基本运行参数,如里程、电量、油量等; g)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并符合GB/T 19056-2012《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要求。 导航方式 应结合设备配置及场地情况等选择导航方式。宜选用激光定位为主,磁导引、北斗定位为辅的方式融合多种定位数据,进行相互校验、容错,提高定位精度和定位的可信程度,防止单一定位传感器异常导致定位状态不可靠。 安全要求 6.3.1 障碍物检测功能要求 障碍物监测功能宜满足以下要求: a)在主要运行方向和倒车方向上安装接触式障碍缓冲器和接近障碍物检测装置; b)接触式障碍缓冲器的安装宽度应大于车辆主体结构的宽度,当接触式障碍缓冲器的任意位置被碰撞时,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应立即停止运行并保持急停状态; c)接近障碍物检测装置可选用激光雷达、机器视觉、超声波等技术感知,其感知范围的宽度应大于车辆主体结构的宽度。在运动方向上的障碍物感知距离,应结合车辆实时速度、刹车距离等因素合理设定,确保车辆在障碍物接触到接触式障碍缓冲器之前停车; d)障碍物监测功能中,宜对人员监测提高感知敏感性,确保不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6.3.2 紧急停车功能要求 紧急停车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无人车应在方便操作的位置(如车身四个顶角位置)安装紧急停车按钮,且紧急停车按钮灵敏可靠; b)车辆应具有安全电子围栏配置,当无人车当前位置超越安全电子围栏以外,将自动触发紧急停车; c)车辆应具备行驶轨迹偏离判断,当车辆脱离运行路线时,应自动触发紧急停车; d)车辆应具备周期性位置坐标突变判断,当车辆当前位置和前序记录的坐标位置距离过大,应自动触发紧急停车; e)车辆应具备速度监测功能,当车速超过预设安全速度时应自动触发紧急停车; f)车辆应具备通信心跳监测功能,当车辆与车辆调度系统间心跳通信超时时,应自动触发紧急停车; g)无人车的控制室应具备物理急停按钮,通过按下急停按钮可对车辆下达紧急停车指令。 6.3.3 安全协同要求 无人车经过交叉路口等敏感区域时,由于车辆相互遮挡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监测盲区,宜配合调度层系统的安全感知模块,通过路基传感设备为车辆提供超视距感知,确保行驶安全性。 为保障多车间保持安全距离以及防止调度层发生突发故障无法整体调度,宜在运行车辆间建立车联通信。向所有运行车辆广播当前车辆的身份、位置、速度、载荷及作业状态等数据。当判断到有其他车辆危险接近时,应自动触发停车。 6.3.4 其他要求 除以上安全以外,宜符合以下要求: a)从停车状态自动转为无人驾驶运行状态时,车辆宜发出启动的警告声(3s或3s以上)后才可运行; b)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宜选择纯电动力等低污染排放的动力源,宜装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7 通信要求 车辆调度通信 调度通信各个环节应贯穿数据安全要求,应采用证书、密码技术和可信计算,构建可靠的通信网络。 无人车和调度系统间的通信网络宜采用5G移动通信网络、Wifi等无线网络通信。5G移动通信网络的采用,应考虑5G对超大频谱带宽的要求而带来的穿墙信息损耗问题,宜在诸如仓库等室内设置室分网络。 通信网络宜具有故障冗余功能,在网络或者重要网络节点设备发生故障时,冗余网络或冗余节点设备可以接替工作,仍能支撑无人驾驶运输车正常运行。  调度层系统与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间的通信以及与其他系统(例如视频监控系统)间的通信应保持网络各自独立。若存在对实时性敏感的控制信号,宜额外增加独立的、可迅速响应的通信系统。 宜设置网络管理监控系统,对网络的重要节点等进行监控,保证网络畅通。 中控室内车辆急停按钮应和无人驾驶车辆间建立独立无线通信,保证急停按钮被触发时,无人驾驶车辆立即停车制动。 调度层与车辆间通信响应综合考量车辆使用的最高速度、车辆与道路边界的最小距离等因素合理设置,确保最大延迟时间内,车辆对延迟感知所造成的可能情形安全可控,超时响应应触发安全报警并触发紧急停车。 车内本体通信 车辆控制主程序实时接收车内传感器数据反馈,应根据车辆状态,动态计算车辆完成指定驾驶目标所需的控制输入,通过CAN总线发送给线控执行模块后,应跟踪各线控模块的执行情况。 无人车应具备对内部传感器的心跳监测功能,当心跳通信超时时,应自动触发停车。 车内传感器的通信延迟时间,应综合考量车辆使用的最高速度、车辆与道路边界的最小距离等因素合理设置,确保最大延迟时间内,车辆对延迟感知所造成的可能情形安全可控。 8 场地要求 场地选择 场地选择应符合钢铁企业整体物流规划的要求,按照钢制品的运输方向、运输距离、路况等因素,进行综合比选。通常无人车的运输场地选择在钢制品存放仓库间或仓库至厂区外运口岸之间。 平面布置 按照管理便捷、物流路径畅通、能源节约、道路安全边界隔离清晰的原则,根据装卸、运输作业流程,对无人车的装货区、输送区、卸货区等进行平面规划。同时平面规划应兼顾有人驾驶运输车的运输要求。 无人驾驶道路应具备无人值守封闭功能。道路沿线应设置隔离围栏,同时可通过设置道闸、安全门等设施实现无人化封闭和作业人员、有人驾驶车辆通行开放的状态。 应结合无人车的尺寸、装卸区域的场地大小、装卸设备的位置等因素,合理设计无人运输车的作业停车位。 应结合实际行驶路径,合理规划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的避让点,避免多车路径冲突互锁。 应设置无人车的停车场、检修场和充电加油场所,将其布置在管理便捷、出入通畅的位置;气象灾害严重地区宜设、严寒地区应设室内停车场。 在有电磁波、散射波、超声波、静电和强反射等环境中,应确保不影响无人驾驶车辆的正常运行。 无人车行驶路线应满足无人车转弯半径的要求,无人车的主路线应为双车道。 场地安全管控 无人运输车作业时应保证行驶道路无人化封闭状态。在有人车辆进出无人运输车运行区域的位置应设置道闸管控,在人员进出无人运输车运行区域的位置应设置门锁管控。应对无人运输车运行区域的无人化封闭状态进行实时感知,当道闸、门锁被开启时,安全管控系统应感知到封闭状态被打破,同时对封闭状态被打破的局部区域内、正在作业的无人运输车应下达停止行驶指令。 在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运行区域内存在人员或有人驾驶车辆通过的路段情况下,应利用道闸作为分离有人通行和无人车运行的隔离手段。在有人、无人关键交叉区域宜增加与交通信号灯、显示屏、广播系统的联锁控制。 在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运行区域较大的情况下,应利用道闸将区域分割为多个小范围区域,以方便场地管理。 在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运行区域内,应根据实际路况和安全要求,在不同路段内对无人驾驶运输车规定不同的行驶速度。 现场道闸主机设备内部应具有机械防逆转的安全结构(安全机械锁),应确保即使把所有的电动机设备、电气制动装置全部拆除后,栏杆也不会自动下落,安全可靠。道闸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根据调度系统的指令自动开闭。道闸栅栏杆应方便拆卸安装,在港区使用应满足抗10级以上的强风。 无人驾驶运输车的行驶路线接近处于未完全打开状态的道闸时,无人运输车应具备自动停车功能,或道闸应具备自动打开功能,以避免无人驾驶运输车冲撞关闭状态下的道闸。 在路口、停车位等关键位置,应安装监控视频。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unmanned steel product transport vehicles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CS
77-010
CCS
C313
发布
2022-07-08
实施
2022-12-14

本文件规定了以离心铸造工艺类型或加工形式生产的球墨铸铁管(以下简称球墨铸铁管)、管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查和验收、质量证明书、承接管件尺寸表。 本文件适用于包含有T型承口、插口或法兰,一般以内部和外部涂覆状态交货的管、管件,尺寸范围DN80-DN2600,流体温度0℃~50℃,适用范围如下: ——用于各种用途不同类型水的输送; ——有压或无压输送; ——地下或地上铺设。

Ductile iron pipes and fittings for water delivery with T-shaped joints

ICS
23.040.10
CCS
C313
发布
2022-06-11
实施
2022-07-05

本文件规定了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抗拉强度试验用的弧形试样制备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试料的选择尺寸和试样要求、试样的验收、规则等。

Preparation of tensile specimens for gray cast iron pipes and fittings

ICS
25-010
CCS
C313
发布
2022-06-11
实施
2022-07-05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