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19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571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39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压电力电缆线路用阻燃防水防爆接头的产品命名、安装环境及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要求和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高压电力电缆线路用阻燃防水防爆接头。 本文件不适用于海底电力电缆线路用接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27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 2900.10  电工术语  电缆 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 3048.1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 GB/T 3048.13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3部分:冲击电压试验 GB/T 3880.1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7354  高电压试验技术  局部放电测量 GB/T 10707—2008  橡胶燃烧性能的测定 GB/T 11017.1—2014  额定电压110kV(Um=12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GB/T 11017.3—2014  额定电压110kV(Um=12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3部分:电缆附件 GB/T 12464  普通木箱 GB/T 18890.1—2015  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GB/T 18890.3—2015  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3部分:电缆附件 GB/T 20779.2  电力防护用橡胶材料  第2部分:电缆附件用橡胶材料 GB/T 22078.1—2008  额定电压500kV(Um=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GB/T 22078.3—2008  额定电压500kV(Um=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3部分:电缆附件 IEC 60840:2020  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Power cables with extrued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s above 30kV(Um=36kV) up to 150kV(Um=170kV)-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IEC 62067:2022  额定电压150 kV ( Um=170 kV)至500 kV (Um=550 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Power cables with extrued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s above 150kV(Um=170kV) up to 500kV(Um=550kV)-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附加型阻燃防水防爆接头  additional type joint with flame retardant, waterproof and explosion-proof 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在原有金属壳体的外部附加具有泄压功能的金属防爆壳,同时具备防水、阻燃和防爆功能的接头。 3.2  复合型阻燃防水防爆接头  compound type joint with flame retardant, waterproof and explosion-proof 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有泄压功能的带有外绝缘层的铜壳和铜壳内附着的复合材料壳体,同时具备防水、阻燃和防爆功能的接头。 3.3    防爆泄压装置  explosion-proof pressure relief device 安装在接头金属壳体上,具有阻燃、防水和防爆泄压功能的装置。 3.4  灭火填充物  fire extinguishing filler 针对复合型阻燃防水防爆接头,填充在铜壳与橡胶本体之间,有良好灭火性能、导热性能且不影响压力泄放的颗粒状物质。 3.5  阻燃防水混合物  flame retardant and waterproof compound 针对附加型阻燃防水防爆接头,填充在铜壳与橡胶本体之间,同时具有阻燃和防水性能的密封胶。

Flame-retardant,waterproof and explosion-proof type joint for high voltage cable lines

ICS
29.060.20
CCS
C419
发布
2024-01-12
实施
2024-01-12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便携式气溶胶灭火棒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便携式气溶胶灭火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识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066.1-2004  干粉灭火剂  第1部分:BC干粉灭火剂     XF 499.1-2010  气溶胶灭火系统  第1部分:气溶胶灭火装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便携式气溶胶灭火棒portable aerosol fire extinguisher rod(以下简称灭火棒)     一种以烟火药剂通过燃烧反应产生灭火介质,用于扑救小型火灾的简易式灭火器材。 3.2  热气溶胶灭火剂(以下简称灭火剂)condensed aerosol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abbreviate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一般是由氧化剂、还原剂及添加剂组成的、一般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烟火药剂,引燃燃烧能产生高效气溶胶灭火介质。 3.3  点火装置autuation device     引燃热气溶胶灭火剂燃烧的部件。 3.4  喷射滞后时间discharge delay time     自点火开始到灭火棒喷口喷出灭火介质之间的时间。 3.5  喷射时间discharge time     灭火介质从喷口开始喷出到停止喷出之间的时间。 3.6  喷射距离discharge distance     灭火棒稳定喷射灭火介质时,从喷口到喷射最远点的直线距离。 4  型号编制方法 4.1  型号分类     按照热气溶胶灭火剂类别可分为锶盐型、钾盐和其他型。 4.2  型号命名     型号命名方法见图1: 图1  型号命名示意图     示例1:MK60表示气溶胶灭火剂为钾盐型的、气溶胶发生剂重量为60g的灭火棒。     示例2:MS100表示气溶胶灭火剂为锶盐型的、气溶胶发生剂重量为100g的灭火棒。 5  要求 5.1  外观 5.1.1  产品外表面涂层应色泽均匀,无明显流痕、龟裂、气泡、划痕和碰伤的缺陷。 5.1.2  产品表面应无气泡、明显划痕、毛刺和碰伤等缺陷。 5.1.3  标志应端正、不缺边少字,无明显褶皱和气泡等缺陷。 5.2  结构 5.2.1  灭火棒应设置启动按钮,其开启力不应大于100N。 5.2.2  灭火棒的启动按钮应设有防止意外操作的保险装置,其解脱力不应大于100N。 5.3  喷射性能 5.3.1  喷射性能主要包括喷射滞后时间、喷射时间和喷射距离,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喷射性能要求 喷射性能 技术要求 喷射滞后时间 ≤2s 喷射时间 15s~40s 喷射距离 ≥1.5m 5.3.2  手持部分壳体温度:灭火棒在喷射过程中及喷射完成后1min内,手持部分壳体的表面温度应不大于45℃。 5.4  灭火性能     灭火棒应具备B类火、坐垫火、电缆电线火中的一种或多种火的灭火能力,但至少应具有灭B类火的能力,并根据灭火试验进行分级。 5.5  环境适应性 5.5.1  高温     产品按照6.5.1方法进行喷射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表1的要求。 5.5.2  低温     产品按照6.5.2方法进行喷射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表1的要求。 5.5.3  振动     产品在X、Y、Z三个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每个方向依次振动2h后,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产品启动现象,产品的各部件应无松动和结构损坏现象,并能正常启动。 5.5.4  跌落     将产品以水平和垂直状态(底部朝下),从2m的高度,自由跌落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各一次,试验后不应出现产品启动现象,产品的各部件应无明显结构损坏,并能正常启动。 5.6  点火装置 5.6.1  点火装置表面应无气泡、针孔、裂纹、破裂等情况; 5.6.2  经检验的点火装置均正常启动。 5.7  灭火剂     灭火剂的含水率、吸湿率、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药剂性能指标要求 项目 技术指标 含水率(%) ≤2.0 吸湿率(%) ≤5.0 撞击感度(%) 0 摩擦感度(%) 0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目视检测。 6.2  结构 6.2.1  启动按钮     将误差不大于被测力±5%的测力仪与灭火棒的启动按钮中心垂直接触,开启灭火棒的启动按钮,测得开启力。 6.2.2  保险装置     将误差不大于被测力±5%的测力仪与灭火棒的保险装置相连接,拉脱保险,测得解脱力。 6.3  喷射性能 6.3.1  喷射滞后时间试验     启动点火装置时开始用秒表(分度值为0.2s)计时,灭火介质从喷口开始喷出时结束计时。 6.3.2  喷射时间试验     灭火介质从喷口开始喷出时用秒表(分度值为0.2s)计时,灭火介质从喷口停止喷出时结束计时。 6.3.3  喷射距离试验     保持灭火棒的喷嘴呈水平状态,喷嘴距离地面为1m,在喷射方面的侧面,放置带有长度计量标记的标记物来指示水平距离,读出喷射最远点与灭火棒喷嘴之间的水平距离,即为喷射距离。 6.3.4  手持部分壳体温度     灭火介质从喷口开始用红外测温仪(精度±2℃)持续测试手持部分壳体温度,直至喷射结束后1min,读出最大值。 6.4  灭火性能试验 6.4.1  B类火灭火试验 6.4.1.1  试验模型     灭火试验模型由圆盘内放入正庚烷构成。圆盘采用钢制材料,模型参数见表3。 表3  B类火灭火试验模型 灭火级别 燃料体积 L 试验圆盘直径 mm 内部深度 mm 火试近似面积 m2 5B 5 450±10 150±5 0.16 8B 8 570±10 150±5 0.25 13B 13 720±10 150±5 0.41 21B 21 920±10 150±5 0.66 34B 34 1170±10 150±5 1.07 6.4.1.2  试验条件     B类火灭火试验条件如下:     a)B类火灭火试验可在室外进行,但风速不应大于3.0m/s。当下雨、下雪或下冰雹时不应进行试验。     b)试验时,圆盘底部应与地面齐平。     c)灭火试验应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可穿戴透明面罩、隔热服和手套。 6.4.1.3  试验步骤     B类火灭火试验步骤如下:     a)按灭火级别选用圆盘,并将圆盘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在圆盘底部加入一定量的水。     b)根据表3要求向圆盘内加入正庚烷,并点燃正庚烷,燃烧30s后,开始灭火,在灭火过程中,操作者可绕圆盘移动。     c)使用新燃料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三次B类火灭火试验。 6.4.1.4  试验评定     火焰熄灭后,1min内不出现复燃,且圆盘内还有剩余正庚烷,则为一次灭火成功。灭火试验应进行三次,其中有二次灭火成功,则判该灭火棒达到了此类灭火功能。若连续二次灭火成功,第三次可以免试。 6.4.2  坐垫火灭火试验 6.4.2.1  试验条件     坐垫火灭火试验条件如下:     a)坐垫火灭火试验可在室外进行,但风速不应大于3.0m/s。当下雨、下雪或下冰雹时不应进行试验。     b)灭火试验应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可穿戴透明面罩、隔热服和手套。 6.4.2.2  试验步骤     坐垫火灭火试验步骤如下:     在边长50cm*50cm、厚10cm的聚氨酯软质泡沫的中间部位,用含有0.3g±0.1g酒精(纯度95%以上)的脱脂棉球点火,预燃120s后进行灭火。 6.4.2.3  试验评定     火焰熄灭后1min内不出现复燃,则为一次灭火成功。灭火试验应进行三次,其中有二次灭火成功,则判该灭火棒达到了此类灭火功能。若连续二次灭火成功,第三次可以免试。 6.4.3  电缆火灭火试验 6.4.3.1  试验模型     电缆火模型由引燃杯和整齐堆放在金属支架上的电缆构成。金属支架高度为150mm±10mm,引燃杯外径为80mm±10mm,高75mm±10mm,壁厚不超过3mm。 6.4.3.2  试验条件     B电缆火灭火试验条件如下:     a)灭火试验可在室外进行,但风速不应大于3.0m/s。当下雨、下雪或下冰雹时不应进行试验。     b)灭火试验应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可穿戴透明面罩、隔热服和手套。 6.4.3.3  试验步骤     电缆火灭火试验步骤如下:     a)将加入不少于40mL正庚烷(清水作垫层)的引燃杯放置于金属支架下方,再将200g±50gRVV型电缆和200g±50gYC型电缆均匀固定在框架式金属支架上;     b)点燃燃料杯内正庚烷,预燃120s后开始灭火。 6.4.3.4  试验评定     火焰熄灭后1min内不出现复燃,则为一次灭火成功。灭火试验应进行三次,其中有二次灭火成功,则判该灭火棒达到了此类灭火功能。若连续二次灭火成功,第三次可以免试。 6.5  环境适应性 6.5.1  高温试验     将产品放置于70℃±2℃高低温试验箱(控温精度≤2℃)中下保持24h,取出放置1h后进行喷射性能试验。 6.5.2  低温试验     将产品放置于-40℃±2℃高低温试验箱(控温精度≤2℃)中下保持24h,取出放置1h后进行喷射性能试验。 6.5.3  振动试验     将产品固定在振动试验台(振幅精度≤0.1mm)上,振幅1.0mm,频率40Hz,在X、Y、Z三个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每个方向依次振动2h,然后进行产品启动。 6.5.4  跌落试验     将产品以水平和垂直状态(底部朝下),从2m的高度自由跌落在水泥地面上各一次,然后检查产品的各部件有无松动和结构损坏并进行产品启动。 6.6  点火装置 6.6.1  采用目测方法检查点火装置的外观; 6.6.2  进行20具点火装置启动。 6.7  灭火剂试验 6.7.1  含水率和吸湿率     灭火剂的含水率和吸湿率分别按照GB 4066.1-2004中5.3和5.4的规定进行试验。 6.7.2  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     灭火剂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分别按照XF 499.1-2010中7.23和7.25的规定进行试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或老产品转厂鉴定;     b)正式投产后,如产品结构、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停产二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合同有规定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7.2  型式检验 7.2.1  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4。 表4  检验项目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1 外观 ● ● 5.1 6.1 2 结构 ● ○ 5.2 6.2 3 喷射性能 喷射滞后时间 ● ● 5.3.1 6.3.1   喷射时间 ● ● 5.3.1 6.3.2   喷射距离 ● ● 5.3.1 6.3.3 4  手持部分壳体的表面温度 ● ○ 5.3.2 6.3.4 表4  检验项目表(续)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5 灭火性能 B类火灭火性能 ● ○ 5.4 6.4.1 6  坐垫火灭火性能 ● ○ 5.4 6.4.2 7  电缆火灭火性能 ● ○ 5.4 6.4.3 8 环境 适应性能 高温 ● ○ 5.5.1 6.5.1   低温 ● ○ 5.5.2 6.5.2   振动 ● ○ 5.5.3 6.5.3   跌落 ● ○ 5.5.4 6.5.4 9 点火装置 ● ○ 5.6 6.6 10 灭火剂 ● ○ 5.7 6.7 注:灭火性能测试样品为3发,其他性能测试样品为2发,点火装置和灭火剂在生产过程中检验。 7.2.2  抽样方案     产品鉴定批中随机抽取19个样本。 7.2.3  判定     型式检验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若有不合格项,可对不合格项取双倍样进行检验,复检试验结果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复检试验结果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3  出厂检验 7.3.1  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4。 7.3.2  抽样方案     随机抽取2个样本进行喷射性能试验。外观按GB/T 2828.1-2012中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Ⅰ,AQL值为4.0进行抽样检验,其缺陷分类见表5,抽样方案见表6。 表5  缺陷分类 缺陷分类 缺陷编号 缺陷内容 AQL值 严重缺陷 101 喷射滞后时间不满足要求 /  102 喷射时间不满足要求   103 喷射距离不满足要求  轻缺陷 201 产品外表面涂层存在明显流痕、龟裂、气泡、划痕和碰伤 4.0  202 产品表面存在气泡、明显划痕、毛刺和碰伤   203 标志不端正、存在缺边少字,明显褶皱和气泡  表6  抽样方案 批量 样本量 判定   Ac:接收数 Re:拒收数 2~25 2 0 1 26~91 5 0 1 91~150 8 1 2 151~280 13 1 2 表6  抽样方案(续) 批量 样本量 判定   Ac:接收数 Re:拒收数 281~500 20 2 3 501~1200 32 3 4 1201~3200 50 5 6 3201~10000 80 7 8 7.3.3  判定     出厂检验的结果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若有不合格项,可对不合格项取双倍样进行检验,复检试验结果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复检试验结果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标志     产品应有清晰、耐久的产品标志,标志内容如下: a)灭火棒的名称、型号; b)灭火棒的灭火级别和灭火种类(用图2所示代码表示); c)灭火棒使用温度范围; d)灭火棒使用方法; e)灭火棒生产年份及使用寿命; f)灭火棒制造厂名或商标; g)灭火棒生产执行标准。                       B类火                       C类火                     E类火    图2  灭火种类代码符号 8.2  包装     产品包装应保证在正常运输中不损坏,并应符合用户的需求和运输部门的规定。 8.3  运输     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掷,防止碰撞,避免雨淋、暴晒及污染。 8.4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库房内,严禁重压。

Portable Aerosol fire extinguisher rod

ICS
01.040.01
CCS
C419
发布
2024-01-02
实施
2024-01-03

本文件规定了镁碳砖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流程、评价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判定及标识。 本文件适用于镁碳砖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reen design product evaluation magnesia carbon bricks

ICS
81.080
CCS
C419
发布
2023-12-31
实施
2024-01-31

本文件规定了警戒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警戒带产品。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rning belts

ICS
13.340.99
CCS
C419
发布
2023-12-29
实施
2023-12-29

本文件适用于打造健康照明环境的节律照明灯具,满足在所规定的应用场景下维持人体昼夜节律稳定、改善工作效率、提升睡眠质量、调节情绪的需求。规定其相关技术参数及要求。 本文件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灯具的光谱、光强、非视觉刺激水平、调光方法等。主要具体包括: (1)光谱构成。指灯具的光谱功率分布,包括但不限于以色温或其他指标描述。 (2)辐射剂量。指有效光生物辐射通量。 (3)非视觉刺激水平。主要包括CIE推荐的视黑素响应等效日光照度等(在特定使用场景下,由使用者眼位处照度及光谱共同决定)。 调光方法。包括灯具的时间、空间调节方式,调光范围、调光精度等。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circadian luminaire

ICS
01.11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7
实施
2024-01-01

本文件规定了湿度调节器加湿性能的相关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关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的湿度调节器(以下简称器具)加湿功能的性能评价,也适用于带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或空气调节器等类似器具的加湿功能的性能评价。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humidifying performance of the humidity regulator

ICS
97.18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7
实施
2023-12-28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舰船用电气装置 数字通信电缆的分类、代号、型号规格及表示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装。  本文件适用于舰船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线子系统、设备线缆以及支持低电压、低功率终端设备、以太网供电系统等的数字通信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GB/T 2951.1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 2951.12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 2951.13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GB/T 2951.14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GB/T 2951.3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GB/T 2951.32  电缆和光缆  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GB/T 3048.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3048.5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 3953—2009  电工圆铜线 GB/T 4909.2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 4910—2022  镀锡圆铜线  GB/T 6995.1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 7113.2—2014  绝缘软管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1327.1—1999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低频通信电缆电线  第1部分:一般试验和测量方法 GB/T 17650.1—2021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1部分: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 GB/T 17650.2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2部分:酸度(用pH测量)和电导率的测定 GB/T 17651.2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第2部分:试验程序和要求  GB/T 18015.1—201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1部分:总规范 GB/T 18380.1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GB/T 18380.33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3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A类 GJB 774A—2020  舰船用电线电缆通用规范 GJB 1916A—2022  舰船用低烟电线电缆通用规范 JB/T 8137.1  电线电缆交货盘  第1部分:一般规定 YD/T 723.5—2007  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  第5部分:金属塑料复合箔  YD/T 837.3—19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3部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015.1,YD/T 1019,IEC 60092—3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例行试验(R)  routine tests 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GB/T 12706.1—2020,定义3.1] 3.2  抽样试验(S)  sample tests 由制造商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GB/T 12706.1—2020,定义3.2] 3.3  型式试验(T)  type tests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部分所包含的类型的电缆在供货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满意性能。 [GB/T 12706.1—2020,定义3.3]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in ships cables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s

ICS
29.06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6
实施
2023-12-26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工业用气体氟气混合气(以下简称氟气混合气)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及安全等。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工业用氟气混合气,主要用于激光气、汽车、制药工业中材料氟化处理等领 域。氟气混合气中平衡气多采用氮气、氖气或氦气,也可以是其他不与氟气发生化学反应,且不影 响反应工艺的气体。

Gas fluorine gas mixture for electronic industry

ICS
71.10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2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工业用气体六氟丙烷(以下简称六氟丙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及安全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工业六氟丙烷为原料经纯化制备的电子工业用六氟丙烷,它在电子工业等离子蚀 刻工艺中作为蚀刻气体。

Hexafluoropropane gas for electronic industry

ICS
71.10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2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工业用气体二氟甲烷(以下简称二氟甲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及安全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工业二氟甲烷为原料经纯化制备的电子工业用二氟甲烷,它在电子工业等离子 蚀刻工艺中作为蚀刻气体。

Gas difluoromethane for electronic industry

ICS
71.10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2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工业用气体磷烷混合气(以下简称磷烷混合气)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及安全等。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工业用磷烷混合气,主要用作外延工艺的掺杂源、扩散工艺的扩散源和离子 注入源。磷烷混合气中平衡气多为氦气、氩气、氮气、氢气,也可以是其他不与磷烷发生化学反应, 且不影响反应工艺的气体。

Gas phospane mixture for electronic industry

ICS
71.10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2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工业用气体氧/氮混合气(以下简称氧/氮混合气)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工业用氧/氮混合气,其测定范围(体积分数):氧气为0.1%~50%,其它组分比 例的氧/氮混合气可参考执行。

Gas oxygen/nitrogen mixture for electronic industry

ICS
71.10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2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工业用气体氙/氖混合气(以下简称氙/氖混合气)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工业用氙/氖混合气,其测定范围(体积分数):氙气为0.1%~10%,其它组分比 例的氙/氖混合气可参考执行。

Gas xenon/neon mixture for electronic industry

ICS
71.10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2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工业用气体一氟甲烷(以下简称一氟甲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及安全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工业一氟甲烷为原料经纯化制备的电子工业用一氟甲烷,它在电子工业等离子 蚀刻工艺中作为蚀刻气体。

Gas fluoromethane for electronic industry

ICS
71.10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2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工业用气体六氟乙烷混合气(以下简称六氟乙烷混合气)的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及安全等。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工业用六氟乙烷混合气,主要在电子工业等离子蚀刻工艺中作为蚀刻气体。 六氟乙烷混合气中平衡气多为氧气,也可以是其他不与六氟乙烷发生化学反应,且不影响反应工艺 的气体。

Gas hexafluoroethane mixture for electronic industry

ICS
71.10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2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工业用乙硼烷混合气(以下简称乙硼烷混合气)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及安全等。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工业用乙硼烷混合气,主要用作外延工艺的掺杂源、扩散工艺的扩散源和离 子注入源。乙硼烷混合气中平衡气多为氦气、氩气、氮气、氢气,也可以是其他不与乙硼烷发生化 学反应,且不影响反应工艺的气体。

Gas diborane mixture for electronic industry

ICS
71.10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2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工业用气体五氟乙烷(以下简称五氟乙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及安全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工业五氟乙烷为原料经纯化制备的电子工业用五氟乙烷,它在电子工业等离子蚀 刻工艺中作为蚀刻气体。

Gas pentafluoroethane for electronic industry

ICS
71.10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2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提供了智能工厂评价内容的指导,主要包括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综合判定等。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telligent factory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CS
03.100.01
CCS
C419
发布
2023-12-21
实施
2023-12-21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制造无尘车间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管理流程、空气净化系统等内容。

Specification for dust-free workshop manage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CS
03.100.5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1
实施
2023-12-21

规定了线缆行业知名品牌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申报条件、评价方法和程序、评价 指标、评价计分、评价报告。 适用于线缆行业知名品牌的评价。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amous brands in cable industry

ICS
01.020
CCS
C41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3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