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的两个小问题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08 10:03:21/ 个人分类:研究生

目前正是广大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黄金季节。下面说一说我带过的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方面较普遍存在的两个共性小问题,供更多的同学们参考。

第一点,    未做到文气贯通。

一些同学根据论文提纲写作时,喜欢用层层叠叠的大小标题来组织安排内容,有时甚至细化到了四级标题甚至五、六级标题。但是,恰恰不注意是否做到了文气贯通。我最喜欢对他们提的问题是:

假如你把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标题都去掉,这篇文章你自己能读得下去吗?如果读不下去,感到“上气不接下气”,那一定是叙述脉络、起承转合出了问题。

因此,我的建议是,按照全文没有一个标题的要求来写作。这时你就会发现,在原稿的小节与小节之间,居然如此缺乏承上启下的交代。那么,你就需要用一句话、几句话或一小段话来勾连前后文,使得文气畅通。

切记:气若不顺,人会生病,文不成文。

 

第二点,    在参考文献标注上耗费了不必要的时间。

一些单位要求,学位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在文内要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相关文字的右上角。同学们在起草过程中,肯定要反复修改,有关文字、段落的次序也可能经历多次调整,初稿的某些文字后来也可能被删除掉。于是,原来标注的参考文献的标号也得跟着多次变化。有时候,同学们在这上头要花很多时间,忙得七窍生烟。调来调去,有时把自己都弄糊涂了,文内标号和文末的对应参考文献都对不上了。

解决之道非常简单,就是借用哈佛参考体系(Harvard Referencing System)的基本方法。在定稿之前,文内对参考文献不编号,而采取诸如下例所示的标注方式:

(武夷山,2010 a),(武夷山,2010 b),(武夷山,2010 c……

Leydesdorff, L. 2009),(RousseauR. 2008),(Small, H. 1998……

总之,若某人有不止一篇在同年发表的文章被引,就用a,b,c区分开;未出现前述情况,就直接用作者全名(中国人)或作者姓(外国人)加文献发表年进行标注即可。文末的参考文献,暂时按照中国作者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或外国作者英文字母次序排列,不须编号。

这样,无论文章经由多少次修改,只要把文内的标注括号即“(Leydesdorff, L. 2009)”之类连同文字一并搬运到新位置即可。文末的参考文献清单不需要变动。即使在起草过程中,原先标注的某篇参考文献被删除,此时也不必调整参考文献清单,没准什么时候又把这篇参考文献请回来了呢。直到全文定稿后,再开始一一编号,如果此时“(武夷山,2010 a)”被编为第21号参考文献,将文末的此篇文献调到第21条位置即可,一次完成。

当然,采用某些软件工具处理此问题亦可。

切记:若方法不当,小事情可能耗费整时间,冤死了。


TAG: 学位论文撰写研究生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