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色谱实验记录(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2-20 19:59:16

  (这篇文章算是我的个人色谱实验技术回忆记录,本来不想那么早写,但是怕有些细节过几年会忘记得更多,所以决定开始动笔。)

 

  93年从事色谱工作。

  大学专业学的是食品化学,只是在上“仪器分析”课时,才接触了一点点色谱理论。当年仪器巨精贵,虽然系里有了不少进口仪器,但是想自己单独用用是不可能。实验课时是几十个人面对一台惠普的气相,实验老师给大家表演做了一针手动进样。毕业论文做的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是惠普的。六个人用一台,三班倒。

   93年6月大学本科毕业,进入深圳一个实验室工作。开始时,按照单位惯例,新人都向政工科报道,然后就要留在政工科打杂一段时间,长的数月,短的数日。估计是自己字迹实在难看,所以没几天就收到一张派单扫入实验室,其实也就是同一层楼的隔壁。

   实验室分四个小组,光谱组、色谱组、化学组和微生物组。开始时无所事事地晃了几天,后来领导发话,色谱组正缺人,你就去那里干活吧。

 

  就这样,我糊里糊涂地开始做起了色谱这个行当,一直到现在。

  整个色谱组里当时有两间仪器室,四台仪器。仪器室可是实木地板加推拉玻璃门,而且都有空调,这种条件在当年的深圳都算不错的了。那几台仪器,我是见所未见,甚至是闻所未闻,完全是一张白纸,随便涂上任何颜色。

  仪器分别是一台GC-9A的气相色谱仪,一台LC-6A的液相色谱仪,一台HP5890-5971的气质联用仪。另外还有一台北分厂的气相,型号,不过可能有问题也没有修过,我到最后也没有见过它开启过,值得一提的是,它配的不是数据处理机,而是用红墨水画图的那种绘图仪。 

  先细说GC-9A。

  GC-9A气相色谱仪放在仪器室的最里面,配置很齐全,双填充柱进样口,三个检测器(FID、ECD、FPD),CR3A数据处理机。多年后,我在纸箱里居然找到了GC-9A的NPD检测器和外置式的分流不分流装置,可见当时配的多齐全,很多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有些耗材象进样垫,GC-9A用不完,给GC-17A用,最后再给GC-2010用,到现在还没用完,就是这样齐全奢侈的配置,仪器标签是写的价格却只有9 万多人民币,当年的官方牌价就是这个样子。

  刚开始做GC-9A时,还是有些紧张。第一紧张的是那台配套的日立空压机,110伏,需要电源转换器才能用,它启动时声音不仅震耳欲聋,而且来得突然,停得也突然,刚开始不习惯,神经总是时不时紧绷一下。其次紧张的就是点火,FID和FPD都要点火,点的时候总是很担心,一是担心点着了火太大产生爆鸣,二是担心点不着了氢气老是往房间里泄漏,最后会来个大爆鸣。

   GC-9A是1986年购置的,当时已经使用了8年,当时的仪器状况还是很好,几任使用者保养得都很仔细。后来几年多少有一些小问题。最先出的毛病就是那个数据处理器总出现启动问题,后来换了个积分仪。最大金额的一次维修是换过一支FPD的喷嘴。其它的部件真得算得上质量过硬,状态可靠。无论是面对日常样品,考核任务还是中毒加急检测,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经常时做完了一种项目,还没等它彻底凉下来就换柱做其它项目,气相的项目特别多,样品更多。至少在十五年内,一直是色谱组的绝对主力机器。

  在GC-9A服役了二十五年后,终于让它退休了,现在正躺在仓库的一个角落里,安安静静地休息。但是我知道,这台机器,就是在它退休时,依然是状态良好,只要抬出来通电通气,一定能继续工作,继续服务。     我的色谱之路是在GC-9A上真正开始,我同时也是它的第六任保管人。对这台仪器,我充满感情,现在我们实验室仍有相当数量的SHIMAZU仪器,也多少是源于从GC-9A培养起的信心。

 下面是LC-6A。

  LC-6A也是和GC-9A一样,是1986年同一批引进的,配置也一样地齐全,系统控制器,三个高压泵,柱温箱,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CR2A数据处理机 。真正牛B之处是,1986年的液相除了有手动六通阀进样器外,居然还配了一个100位的自动进样器。

   LC-6A的配件也相当得多,我后来还在桌下的纸箱里看到十几根原装柱子和一些其它部件,却完全不知道做什么的。

   和GC-9A一样,这套设备最先HOLD不住的也是数据处理机。不过它在当年看上去已经很古董了,GC-9A的数据处理机开机后还能直接启动,而这台居然需要软盘启动,而且是5寸盘,的确是1986年的计算机水准。麻烦的是,那5寸盘在其它电脑上还不能读取,只能在此驱动器上才能用。当时只有一张SHIMAZU的启动盘,我们在说明书上找到DISKCOPY的办法,也成功的复制了几张,但是神经的是,这几张复制盘,无论是多大多响的牌子,什么3M什么万胜,都没用几个月就坏掉了,只有那一张86年随机原装的SHIMAZU启动盘,顽强地用了十几年,到了最后也没有坏。

   一个公司或一个品牌是有传统的,SHIMAZU这种“硬件略长,软件略短”的企业文化,看来真得是有传统有继承的。

  LC-6A的质量比GC-9A略差,维修次数销多一些。不过最后也用了十五年以上,直到买了新机器没有地方就让位了,闲置到最后也就进了仓库,不过它的多数部件到现在应该还是好的,包括那个自动进样器。

  我在LC-6A开始了液相色谱的学习与工作,应该说,我所有的液相色谱相关经验,都源于这台LC-6A。

 下面是HP5890-5971气质联用。

  5971也在最里面的那间仪器室,就放在GC-9A的正对面。虽然放在一间房,但实际上,这两台仪器完全不处于一个时代,GC-9A是1986年的,5971是1992年的。前者还是使用人纸对话的数据处理机(而且是热敏纸),后者已经是有真正现代意义的,在电脑这个平台上使用的化学工作站了。

  这台仪器的主机是5890气相色谱仪,配了一个FID,双分流进样口,自动进样塔和盘。质谱部分是5971,油扩散泵,还配了个真空指标器。在当时的深圳还没有几台气质联用,我知道记得比我们早期的用户有波顿香料和深圳市公安局。

  除了气相和气质,还有一台顶空进样器。

  这台仪器的真正亮点是它的工作站。电脑是486/20, 当时我们这台气质和深圳市公安局的那台是同一批,电脑在合同里都是386,但是我们到货晚几个月,到来时就已经是486了。

  这台电脑除了五寸盘和三寸盘外,还配了个磁带记录器(没见人用过),一台彩色绘图仪(也没人用过),一台HP3L的激光打印机(这打印机我们后来把它当牛使)。

  电脑里除了DOS外,还有WIN3.1操作系统。和一套气相3365软件,一套气质软件。库也很全,WILLY库,农药库,结构库,几十张软盘,我当时还怕坏了一张没法用,特地去买了几大盒软盘diskcopy,几年后才知道,完全没有必要。

  当年的仪器厂商还是很实在,配了十几本厚厚的说明书,堆起来一长排,纸质上乘,印刷得也很精美。哪象现在,扔过来一张冷冰冰的光盘就把人打发了。

  这工作站的3365软件软件相当好用,甚至可以说,其实A家以后完全不用搞什么无聊的升级换代,直接一直用下来都行。HP的软件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简单直观,易于自学”,在接触它之前,我连WINDOWS都没怎么接触过,后来东试一下西试一下就慢慢啃下来了。HP的软件有良好的继承,无论气相液相还是气质,结构都差不多,基本上会用其中一套后,其它的也都能用。相比我当时用岛津的数据处理机,还背了好多代码,什么2064,3064之类的,完全原始社会。

  不过HP的软件是好的内容发扬继承,不好的缺点也一脉相传,例如进样前如果忘记修改文件名就很容易把原来的文件替没了,这个问题一直持续了好多版本,坚决不改。而后来发现其它公司的却不会这样,如果文件名字一样,就主动给你加个后缀,这样就丢不了文件。

  总体来说,工作站软件在好用方面能超过HP的,没有第二家。不过虽然软件编得好,硬件方面却颇为凄惨,大问题小问题多多以至于最后早早夭折,成为色谱组有史以来最短命的一台仪器。

   1992年买的仪器,质谱的小问题一直不断,据说在我没来前就有过几次小问题,在95-96年间开始频发大问题。修了好几次,一次一两万一次两三万,没用几次继续坏,离奇的是似乎还很找到真正坏的原因,工程师刚开始几次,还带了个小配件包到实验室换配件,后来几次就抱了一整台5972过来,一个配件一个配件地换,换完最后一个部件,还是找不到原因,工程师绝望地说他都想把这台机器砸掉。。最后说广州办事处实在搞不定了,于是把整台质谱托运到北京总部去修理,修了一个来月,说修好了,收了不少钱后没想到过两个月又坏掉了。领导终于受不了,答应买新机,把这台质谱报废了事。好在还有一个FID检测器,就当一台普通气相色谱仪用吧。

  

  那台5971修了有近十次,工程师来得次数太多,对我每个抽屉的东西了如指掌,一进门就知道到哪里找什么东西。想起来现在一些公司现在骨干级的维修工程师,我却或多或少地经历了他们的青涩期,就象我当年一样。刚入门时,大家都是什么也不懂。

  5971废掉了,降级成了一台5890的气相,本以为可以喘口气,没想到故障还是没完。原来以为仅仅我这里一人倒霉,后来才晓得居然还有普遍性。

  就象岛津的仪器有先坏数据处理机的传统一样,5890也有个传统坏点,那就是自动进样器的进样塔。

  当时我能接触到的有三台HP8990,一台是我这台气质降级版,一台是其它科室在94年购买的5890II,另一台是区里另一兄弟实验室的5890II。(插个小花絮,区里那台5890配的氢气发生器是我们原来要的货,后来发现有问题就退掉了。没想到经销商转手就当新货卖给他们,那氢气发生器当然用不了,害得他们只能用氢气瓶,有一次氢气漏个精光,还好没爆炸。)

  我的这个7673进样器在96年后就经常出状况, 门上那个粘贴的小磁铁掉了,我就用透明胶把门粘上凑合用。但是进样塔却时不时亮红灯,只能反复插拨,后来这样都不行,看到里面转几下一卡就肯定OVER。

   5971进样塔坏掉了,那100位的进样盘却还是好的,98年后单位搞实验室整合,其它科室的5890II也到了我们这边,偏偏它是只配了进样塔却没有买样品盘TRAY,非常不好用,于是我把那个TRAY拆了过去,调一调居然还真得能用起来。这样老5971继降级为气相色谱仪后,又再降级为手动进样版的。

   不过也没安逸几天,那个5890II的的旧TRAY状态正常,半新不旧的INJECTOR居然又开始出毛病了,时间不多不少,也是5 年左右。出题出的多了,但是也不想修,实在是修烦了。于是就拆下来降级为手动进样的5980II。

   区里那台5890II的自动进样器后来也一样出了问题,因为他们修进样器要换板,就找我那两个旧INJECTOR全要走了,说看能不能拆块旧板下来省点材料费。

  除了自动进样器的问题,这一批HP仪器还有神一样的默契,那就是所配HP电脑4年后硬盘包坏。

  我的那台5971的硬盘最后坏了,当时拿出维修时,修电脑的师傅还惊叹,HP的硬盘也会坏!想HP电脑是全球排名第二啊。单独一台电脑坏硬盘还有理由,可是上面讲的连续三台5890配的HP电脑,均是在第4年左右硬盘坏掉,只能无语了。神作啊,神作。

  虽然这台HP5890-5971MSD带给我的经历不全部都是温馨与甜蜜, 但是在和它相处的有限几年,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如WINDOWS3.1操作系统,化学工作站,质谱软件和小质谱的概念,以及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毛细管柱的使用,都来源于此,想想真是学到了很多,同时这也是我第一台基本靠自学上手的色谱仪器。

  虽然是在做色谱,但是我第一台保管负责的却是一台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的UV-260。这也是和GC-9A同年代购入的仪器,原来的保管人调走了,实验室一时找不到人就让我顶班。找原保管人要资料时,催了几次都说没时间,最后托了别人去催才勉强只给了我一本日文说明书,说其它的没有或找不到了,谁信哩,同一批引进的LC-6A,GC-9A中文英文说明书都是一大堆。

  对于日语,我当然完全地不懂,连雅灭蝶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好在当时年轻有钻研精神,仗着一堆日文中多少有一些汉字,加上自己有一点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础,终于把这个啃下来了,最后连导数法也知道怎么用了。深圳药检所也有一台UV-260,第二年有同事去那里找熟人要了个中文的小册子回来,不过当时已经会用了。

  这台UV-260到我手里时其实已经是台伤机,每次检定时杂散光都不合格,回回都得降级使用,之后我打开光路检查过,中间那块光栅玻璃居然有点花的。看来仪器好不好用,保管人很重要。这台仪器中间也出过几次问题维修过几次,有一次还是个日本人来修,发现一块板有问题就现场把板子直接改造了。后来一问才知道这台UV-260就是他设计的。

   我在UV-260上做的实验不多,经常是把它当计算器用,里面有个功能就是算标准曲线,由于键比较大,按得很方便。后来才发现其实它算出来的相关系数并不准确,结果与计算器按出的和程序算出来的有略微的差异,估计是算法里的小BUG。不过总体不影响使用。

  接下来还是回到色谱,上面粗略谈了几台仪器的大致命运,下面展开讲一下各自的细节部分。相对常规理论科学来说,色谱更象是一门实验技术学科,而对于实验学科来说,逻辑与细节显得更重要。

  按前面介绍仪器的顺序,先细看GC-9A。

  这台机器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使得它成为一台最适合使用玻璃填充柱的色谱仪。它的特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岛津公司到现在还在大量生产销售类似机型而并没有进行大的改进,例如GC-14系列销量还不错,据说GC-9A也还有生产,证明市场依然有相当数量的客户需要;第二,连岛津公司自己在后面的新气相色谱仪上也都放弃了GC-9A的这种设计思想。因为,它虽然是填充柱色谱仪的佼佼者,但却受制于填充柱。

  很多事情,如何跨出第一步至关重要,最初看似不轻易的选择,往往就已经决定了以后的成或败。GC-9A与目前主流气色谱仪有区别的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它们在进样口及检测器的加热单元温度控制方面,选择了不同的方案。

  我们以GC-9A和GC-14A这两台仪器,与后来的GC-17A和GC-2010这两台相比,前两者与后两者在设计理念的最大区别就是,前两者选择总加热块控制模块模式,而后两者则改为独立的加热控制单元模式。 具体来说,GC-9A的进样口与检测器均安装在同一个金属块上,使用一个完整的总单元进行加热与控制,GC-14A的两个进样口和多个检测器则各共用一个加热控制单元,而从GC-17A开始,改为每一个进样口和检测器都有独立的加热单元系统,其它公司后来的仪器如5890之类,也都是这样。

  选择了第一步后,就要接受它天生带来的所有“利”与“弊”。总加热块模式由于只使用一个加热棒,一个温度控制器,一个恒温块来控制温度,所以容易制造、结构简单、成本低,更由于模块体积质量较大,在到达温度后更易于保持稳定,稳定性优于独立温控模块。它的这种设计造成的天生优点就是稳定不易变化,适用于填充柱,但是它的缺点也是稳定不易变化,做毛细柱就相对见拙。

  选择不同的加热控制单元模式带来的另一个影响结果,就是填充柱的形状不同。

  在做玻璃填充柱时,我发现了一个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无论任何一个检测器,GC-9A的灵敏与峰形都好于比它新了一个时代的5890,当时想到是仪器公司不同造成的。但是后来买的岛津GC-17A也配有填充柱进样口,我们也装了几根填充柱,17A的灵敏度虽然比9A高了不少,但是其峰形却似乎还是不如GC-9A漂亮。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长时间,我最后想出了一个答案,原因很有可能就在于柱子的形状。GC-9A的玻璃填充柱是压扁的跑道形状,类似双头对接的双U形,而GC-17A和HP5890的玻璃填充柱均是圆形。由于不同的柱形状造成了峰形有些微的差异,差距虽然很小,但是有的时候,完美与平凡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这么小一点点。

  开始学色谱时肯定要接触塔板理论,但是在做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更需要关注的其实是“扩散效应”,一条柱子好不好用,往往是受扩散效应左右。在一条直的管路中,除填料带来的扩散外,其它扩散体现在靠近边缘和不靠近边缘的吸附不同,但是在直管路中,同一周径边缘的效应是一致的。但是在圆形管道上,内径和外径的边缘吸附是不同的,这样同一周径边缘的带来的扩散效应是不同的。

  从上面的角度来看,GC-17A和5890使用的圆形填充柱存在着内径与外径不同的扩散效应,而GC-9A使用的双头对接的双U形柱,虽然在也存在一部分拐弯的圆形区域,但是在管路的多数地区,基本是一条直管道,直管道的扩散效应要小于前者。

  上面所述,就是我对为什么在使用双U形结构的填充柱时,其峰形会优于使用圆形填充柱的解释。

  GC-9A采用双U形结构的填充柱,也是由其选择总加热块模式的设计所决定的。由于主要部件均集中在一个加热块上,使得进样口与检测器相互的空间距离非常有限,这样,填充柱使用双U形结构的 是必然之选。我们实验室还有一台北分厂的老气相,它的柱子也是这样的。

  这样的设计,做填充柱是很可靠,但是做毛细管柱就并不合适,所以之后的气相色谱采用独立加热单元模式,由于温度设置可能不同而相互影响,在安放位置上就拉开了空间上的距离,进样口与检测器离得远,圆形填充柱就成了必然选择。

  不过嘛,现在也没什么设计模式好争的了,除了一些特殊项目必须要用填充柱外,毛细管柱已经成了标配与首选,可能很多新人还都没有见过填充柱吧。

  填充柱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口径。例如我们买岛津的玻璃填充柱,一般注意到的尺寸数据是长度,一米,两米或三米(超过三米就不好用了),还要注意另一个重要数据是口径,有3.2mm和 2.65mm之分 ,这两种都装过,似乎3.2mm的峰形要好于 2.65mm。

  上面谈的是进样口与检测器总加热块模式,它的优点就是稳定,在做实验的时候的确很稳定,但是在准备关机降温时也很稳定,尤其是ECD检测器,降温时慢得要命。

   另一个重要的加热部位就是柱温箱,那根电炉丝和测温电阻几十年不变,值得一提的反而是柱温箱的散热方式。我有幸帮人调试过一台崭新的GC-7A,这台机器设定温度还要拨表盘,也没有柱温箱的排热口,降温时啪地一声自动打开柱温箱门,但降温速度仍然相当地慢。GC-9A,GC-14A则在背后设计了狭长型的排热口,使效果有了一定改善,也不用开炉门了,不过想自己开也可以;从GC-17A开始更进一步改为上下两个方形的排热口,降温效果更加好了,还加了个炉门的监测开头装置,开了炉门居然还假惺惺地报警。


TAG:

blueocean0922 引用 删除 blueocean0922   /   2012-03-03 11:10:13
3
学海无涯乐作舟 引用 删除 zzl   /   2012-02-23 14:24:27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