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8-29 11:09:13

  一、《Science》杂志概况

  美国的《Science》杂志为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反映其被引文量的影响因子始终高居《SCI》收录的5700种科学期刊的前十位。据2001年最新统计,《Science》杂志年发表论文数901篇,被引用次数 282431,影响因子为23.329,排名所有科学期刊的第8位。由于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国内许多科研院所为鼓励学术人员在该刊发表文章,都制定了优厚的奖励措施。

  《Science》杂志创刊于1880年,目前在全球拥有16.5万个订户,超过《Nature》杂志三倍。《Science》杂志具有新闻杂志和学术期刊的双重特点,每周除向世界各地发布有关科学技术和科技政策的重要新闻外,还发表全球科技研究最显著突破的研究论文和报告。

  《Science》杂志发表的论文涉及所有科学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医学中最重要的、最激动人心的研究进展。据统计,发表的论文中60%有关生命科学,40%是属于物理科学领域的(见附录1)。每年《Science》杂志还出版大约15期专辑,展示某一专门领域的最新成果,例如生物技术、寄生虫学、纳米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除高水平的论文外,每期专辑还发表有关科技职业的专题文章和以不同国家、地区为对象的专栏。

  除了为发表全世界最好的科学论文和报道全球最好的科学新闻而努力外,《Science》杂志还有三个特别重要的目标:

  将《Science》杂志和科学带入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工作者的家中和实验室里;

  帮助世界各地青年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今后十年最重要的科技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和技术以及科技职业的选择;

  用电子手段传播科技信息,进一步提高信息质量,并且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团体合作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传送杂志,降低发行成本。1995年,《Science》杂志与时俱进,实现了上网,即科学在线《Science Online》,提供《Science》杂志全文、摘要和检索服务。特别要注意的是:网络版是印刷版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网络版上许多内容是免费的,如今日科学(Science Now)报道每日科学新闻;科学后浪(Science Next Wave)给未来科学家提供职业信息;科学事业(Science Careers)提供就职机会、会议和研究活动信息;科学资源(Science Resources)倡导在线创新;科学电子市场(Science’s E - marketplace)提供当前产品信息。

  科学在线《Science Online》还提供一些特别服务,如通过电子邮件提醒每周内容,超链接到参考文献的全文或摘要、增补数据,更多的论文述评、论坛,搜索所有在线内容。在网上,《Science 》杂志发表的文章全文可回溯至1996年10月,摘要可回溯至1995年10月。

  二、《Science》杂志的主要栏目

  《Science》杂志主要有三大栏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科学指南(Science’s Compass)和研究成果(Research)。科学新闻栏目有本周新闻(News of the week)和新闻聚焦(News focus),报道世界各地的科学实况。本周新闻主要报道科学政策和科技新闻。新闻聚焦进行更深入的专题报道。

  科学指南栏目有社论(Editorial)、读者来信(Letters)、政策论坛(Policy Forum)、科学与社会短文(Essays on Science and Society)、书评(Books Reviews)、研究评述(Perspectives)、综述(Reviews)、技术特写(Tech. Sight)等,分别讨论科学政策、科学与社会如何交叉的不同观点,评论分析当前研究的发展,谈论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介绍领先的实验技术以及新出版的软件。

  来信(Letters)一般不超过300单词,讨论《Science》上已发表的内容或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来信应该直接投到《Science》网站(www.letter2science.org)或以电子邮件形式投来(science.letters@aaas.org)。编辑不通知作者是否收到来信,而且可能对来信加以修改以求明了或满足版面的限制。来信发表时,编辑一般不再征求作者的意见。

  政策论坛(Policy Forum)一般在2000单词以下,讨论科学政策。

  l 科学与社会短文(Essays on Science and Society)也在2000单词以下,着重于表述科学与社会如何交叉的不同看法。

  l 书评及其它(Books et al.)在1500单词以下,评论《Science》读者感兴趣的书、只读光盘、展览或影片。

  l 研究评述(Perspectives)在1000单词以下,评论分析当前研究的发展,但作者不以讨论自己的研究工作为主。

  l 综述(Review)文章一般长度为4个版面,讨论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最新进展,着重于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文章都要经过审稿。这类文章要求有摘要、概括主要观点的引言和反映章节主要内容的小标题。参考文献建议不要超过40条。

  l 技术特写(Tech. Sight)2000单词以内,介绍当前的试验技术以及新出版的软件。

  研究成果栏目是《Science》杂志最重要的一部分,包括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报告(Reports)、简讯(Brevia)和技术评论(Technical Comments)。研究成果栏目中的论文考虑到广泛的读者群,因此,介绍研究工作背景和其重要性的引言、清晰的图片及说明十分重要。

  l 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栏目发表反映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的文章,文章长度不超过4500单词或5个版面,包括摘要、引言和加有简短小标题的内容部分。参考文献建议最多不超过40条。

  l 报告(Reports)栏目发表新的、有广泛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长度不超过2500单词或3个版面。报告要包括摘要和引言。参考文献应在30条以内。

  l 简讯(Brevia)报道能够广泛吸引科学家的、学科间的实验和分析结果,长度不超过800单词或1个版面。

  l 技术评论(Technical Comments)讨论《Science》周刊过去6个月内发表的论文,长度不超过500单词。原文章作者将被给与答复评论的机会。评论和答复都要得到评议和必要的编辑。讨论的提要刊登在印刷版,全文刊登在电子版。

  三、研究论文的审稿程序、编辑方式与投稿

  《Science》杂志每周发表约20篇论文,竞争十分激烈。由于版面所限,很多高水平论文在没有得到同行评议之前就被退回。每年,大约有7000篇论文稿件投到《Science》编辑部,但是只有15%左右能被录用,其中70%来自美国,其余来自欧洲和亚洲。目前,《Science》编辑部正在增加美国之外的论文稿件的发表比率。投稿被录用的原则是论文必须对科技进步有大范围的贡献。如果内容狭窄,就会被退稿,建议另投专业杂志(见附件2)。

  (一)《Science》选用稿件过程

  来稿必须简洁明了,应让不同学科的读者看懂。《Science》优先考虑内容新颖,且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文章。

  稿件首先被分配到在华盛顿或英国剑桥的《Science》文稿编辑手中。大多数来稿还须经一、两名审稿编委会(Board of Reviewing Editors)成员就其是否适合在《Science》上发表打分。审稿编委会成员都是仍在从事科研工作的相应领域的专家(在下列网址:www.aaas.org/science/BOARD-OF.HTM有审稿编委会成员的名单)。《Science》的编辑在决定是否送来稿做同行评议时,会参考审稿编委打的分。编委认为不适合发表的来稿不再送同行评议,编辑将在2、3个星期内将其退还给作者。一般情况下,只退插图,不退文稿本身。

  进入同行评议过程的稿件将被送交两名或几名外部审稿人(outside reviewers)。送审之前,编辑部会通知审稿人并要求其在两周内将审稿意见返回。审稿人会被告知,不得利用审稿的特权泄露或利用稿件内容。《Science》的同行评议是匿名的。责任编辑从技术角度、文章对其学科本身的重要性、其所具有的普遍科学意义以及与其他正在考虑或已经考虑发表的文章比较,来对稿件进行选择。选用稿件时,编辑会优先考虑内容新颖并具有普遍意义的文章。《Science》也试图保持其各学科内容的平衡。

  原则上被选用的稿件,编辑部要求作者根据审稿人意见修改稿件,并按照编辑的意见在文字上适当改动,以使文章的表述更准确、清楚,还要严格遵守文章的篇幅限制。文章被录用后,编辑还要进一步加工以提高准确性和条理性,必要时还会压缩内容。

  (二)确定是否向《Science》投稿

  l 你的论文是否是你写过的最好的论文?

  l 它是否会对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l 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会对其结果感兴趣吗?

  l 读者会对其结论吃惊吗?

  l 它推翻了传统理论吗?

  如果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的论文就可能适合向《Science》投稿。

  (三)与编辑部联系

  l 电话:美国(1)-202-326-6550;英国(44)-1223-326500

  l 传真:美国(1)-202-289-7562;英国(44)-1223-326501

  l 电子邮件:

  l 关于编辑方面的一般问题:science_editors@aaas.org

  l 读者来信:science_letters@aaas.org

  l 返回审稿意见:science_reviews@aaas.org

  l 与《Science》周刊欧洲办公室联系:science@science-int.co.uk

  l 在线投稿文章:www.submit2science.org

  l 在线投交读者来信:www.letter2science.org

  (四)文章的署名

  向《Science》杂志投稿,意味着该稿件的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接受了这样一个责任:保证所有的作者都同意在稿件上的署名,都看过并同意稿件的内容,也同意将其投给《Science》杂志。任何署名的改变要有全部原作者签名同意的书面意见。

  (五)对文章新颖性的要求

  《Science》对于任何已在别处发表或被考虑发表的文章或文章部分不予考虑。在Internet上发布的文章可能被作为已发表的材料,可能损害该文章作为《Science》投稿的原始性。

  同时,一篇文章的主要发现不能已在新闻媒体介绍过。虽然文章作者可以在公开的学术会议上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却不应过分地寻求媒体的注意。具体地说,文章作者应拒绝参加新闻发布会,应避免记者采访或避免把有关的数据或图表给记者,除非该记者同意遵守《Science》的新闻限制。如果记者在会议上听到作者对其工作的介绍并仅仅基于该介绍写了报道,这样的报道对《Science》考虑是否发表论文没有影响。

  (六)稿件的准备

  《Science》杂志版面的一页大约有1000个单词和一幅小图。准备稿件时,所有的正文、图表、参考文献和注释都应隔行打印,两边至少留出2.5厘米宽的空间。电子稿件应按美国书信(Letter)纸大小排版。

  标题和小标题应采用描述性短语,不要用完整的句子。每行最长30个字符,报告和研究文章的标题不得超过三行,综述的标题不得超过100个字符。

  摘要向广大读者解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工作、为什么其结果是重要的。摘要应为100个单词左右,要反映出论文的主要观点,概括其结果或结论。

  正文应以描述文章重要性的简短引言开始,引言应让不同学科的读者都看得懂。专业术语应有定义。符号、缩写或首字母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应有定义。所有的图表应按文中提到的顺序编号。

  参考文献和注释(见《Science》杂志参考文献格式中的实例)应按其被引用的次序来编号,先编正文中的,再编图表的图例和说明中的。每个参考文献只能列出一次。不要将多条参考文献列在一起或者将参考文献包括在注释里(注意这和过去的要求不一样)。引用未发表的数据时应在正文中引用处标上编号,并在参考文献或注释中按引用的次序列出。不要使用op.cit.或ibid。

  致谢以及支持研究工作的基金信息,应以简短声明的形式放在参考文献和注释的后面,必要时编辑会做修改使其符合《Science》的格式要求。

  表格应当是正文内容的补充,而不是正文内容的重复。每个表格应单独放在一页纸上,其说明隔行打印在表格之上。说明的第一行应是简短描述表格内容的题目。表格每个竖栏应有题头包括题目以及在括号内的计量单位。单位不应在同一栏内改变。

  插图的说明应按图的次序单独在另一页纸上隔行打印。任何一个插图的说明不应长于一页。图中所用的术语、缩写、符号和单位应与正文中用的一致。 插图的名称应作为说明的第一行。

  补充信息(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永久存放在《科学在线》, 链接到文章,并且是免费访问。补充的文字(比如方法的详细描述)、图片以及表格应该在正文中适当的地方引用,这些补充的内容必须放在磁盘上,也可提供硬拷贝。发表图片的高分辨率的和放大版本可以作为补充材料。

  插图(Figures)应以电子形式投交或寄磁盘另附上3个硬拷贝。可以接受的格式包括:pdf、 ps、eps、prn、doc、wpd(如何准备这些格式的图片的信息见www.submit2science.org/mtsweb/directions.html)。在被录用后,作者会得到如何以电子方式投寄图片的详细要求。)不要将丢掉了就无法补偿的图片寄来。《Science》对大多数插图不再重新编号,插图印出来的宽度为5.5厘米(2.25英寸或杂志的1栏宽)或12厘米(4.74英寸或2栏宽)。有些插图(如条线图(bar graphs)、简单的线图(simple line graphs)、乳胶片(gels)等)的宽度可能缩得更小些。图上的符号和字母应足够大,以便缩小后还能看得清。要避免在同一幅图上出现大小差别太大的文字。最终印在杂志里的图,其中字母的高度大致应为7点(2毫米)。编辑可以容易地将高分辨率的图片包括进来作为补充材料。

  线图 (Graphs)应在纵横座标上标出所测的参数或变量及计量单位和尺度。尺度包括很大和很小的数时,应以10的指数的形式表示。对图中符号的定义应放在图的说明中,而不是图上。简单明了的符号(, , , , , , , 以及 )缩小仍可看清。应避免使用浅线或不同的明暗度来表示图的部分,而要用黑白图案、斜线图案或交叉斜线图案。应采用粗线或方框来强调或标出图片中某个部分。如果可能的话,应用表示尺度的线条来代替放大倍数或者两者兼用。乳胶片(gels)的每一列应有标号并在图列中给予说明。

  数字化的彩图应用 CMYK(Cyan、Magenta、Yellow、Black)而不是RGB(Red、 Green、Blue)。组合图的部分应用A、B、C标记。《Science》杂志对第一幅彩图向作者收取650美元,每增加一幅彩图再加收450美元。在抽印本中,彩图要另收费。

  插图上的文字最好用海尔维希体(Helvetica font)。座标轴上的标记和组合图上的标记A、B、C...等要用黑体;只有在正文中用斜体时在图片上才用斜体(如变量或基因的名称)。每一条目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若正文中采用全大写字母时,图片上也要用全大写(如缩略词)。

  基因序列在排版过程中可能会被缩小很多,所以原稿中的文字应当很清楚。占杂志版面全页的序列,一行中大致有130个字符和空格;占两栏宽的序列,一行中可有84个字符和空格。

  计量单位要采用公制并遵循SI惯例。

  (七)在线的补充数据

  作者可以在投交稿件到《Science》印刷版的同时,附加作为稿件的支持或补充的材料以在《科学在线》发表。要考虑的补充材料包括下面几类:与文章的结论有直接关系但因印刷版版面的限制不能发表的文字(比如有关方法的信息)、表格、示意图和图片,以及其他超出印刷版力所能及的使内容更丰富的材料,比如录像片段和音响文件。对这些材料的评审和编辑标准和印刷版的一样。

  作者应该在稿件处理过程中尽可能早地通知《Science》他们希望提供补充数据的打算。带有补充数据的稿件在发表之前,所有的补充数据都必须以能在计算机上看的、(如可能)能编辑的形式投交到编辑部。

  投交补充材料。打算随稿件投交在网上发表的数据的作者应该在投稿附信中表明这个打算,描述补充数据(多少个文件、文件类型和文件大致的大小),以及简单解释包括这些补充材料的理由。虽然对补充数据没有严格的限制,作者还是应该努力使文件的大小合理并认真考虑所补充的数据是否真的有助于增加文章的深度。在稿件中,应该在适当的文字、图片或表格中提到补充数据。

  《Science》现在接受下列格式的补充数据:

  n 文字:最好是Microsoft Word 文件,也可以是WordPerfect 文件、纯文本文件或者是基本的HTML (不包括JavaScript. 或CSS)。不接受TeX 或LaTeX文件的补充数据。

  n 表格:最好是Microsoft Excel spreadsheets或是以 tab键隔开的纯文本。链接的HTML表格也可以接受,但须是基本的HTML,请不要用JavaScript. 或CSS。

  n 示意图和图片:Photoshop、Illustrator 或Freehand文件、Tagged Image File Format (TIFF)文件、Macintosh PICT 文件、Encapsulated PostScript. (EPS) 文件、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PDF) 文件、Graphical Interchange Format (GIF)文件以及JPEG 图像文件。

  n 电影或录像片段:QuickTime(根据质量和大小,Multipart GIFs也许也可以接受。)

  n 声音文件:WAV、AIFF或AU 格式可以接受。

  希望投交其他格式补充数据的作者应通过电子邮件与网络版副编辑Stewart Wills 联系:swills@aaas.org。

  &, lt;, FONT style="FONT-SIZE: 15px">邮寄投稿时,补充数据应与稿件一起存在苹果机或PC机格式的软盘、Zip盘或Jaz 盘上。应该有一个单独的文件伴随补充数据文件,这个文件应包括对补充的图片、表格或其他数据的简短描述。也应该提供补充数据的硬拷贝,除非数据是录像片段或声音文件。

  向《Science》网站 www.submit2science.org 以在线形式投稿的作者不要试图与稿件一起上载补充数据。应该将补充数据按上述要求邮寄到电子投稿指南页上给出的地址。

  (八)投稿

  最快的方式是通过《Science》网站 www.submit2science.org投稿。文件应用下列格式: pdf、ps、prn、eps、doc(MSWord)或 wpd (Wordperfect)。图片可以包括在文件中或分开来,最好是包括在文件中。有关如何在常用的软件中将文件存为上述格式的信息见www.submit2science.org/mtsweb/directions.html。

  《Science》也接受邮寄投稿。请寄一式3份论文以及包括按上述格式的文字和图片的数字文件的磁盘。《Science》能够阅读苹果机和PC机格式的盘、Zip和Jaz 盘以及CD。请寄到 Science, 1200 New York Ave., NW, Washington, DC 20005, USA或寄到AAAS Science International, Inc., Bateman House, 82-88 Hills Rd., Cambridge, CB2 1LQ, UK.

  投稿时应附一短信, 在信中:

  l 给出论文题目及主要观点。

  l 提供为确保审稿过程公正、避免可能的利益冲突所必需的任何信息。

  l 指出已经审阅过你的论文的同事的姓名。

  l 作者在职业或经济隶属关系上是否有可能被认为使其研究带有偏见。

  邮寄投稿的作者在附信中还请包括下列信息:

  l 所有作者的姓名、电话和传真号码、邮政与电子邮件地址。

  l 申明文中所有内容都没有在其他地方发表过,目前也没有考虑在其他地方发表,包括在Internet上发表。

  l 提供5位可能做你的文章审稿人的姓名、邮政与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以及研究领域。

  涉及人体的研究工作时必须提供一个声明,表明在向当事人解释了研究的性质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后,得到了当事人的知情同意。

  用实验动物进行研究工作的作者必须声明动物的权益已依据有关规定得到了妥善保护;

  同时还应提供: 一篇(一式3份)你自己的正在其他地方发表(或正在被考虑发表)的论文。

  如果你在文中引用了某个作者的个人通信、未发表的论文或正在发表中的论文,而这位作者又不是本文的作者之一,那么你还要提供这位作者允许你引用的书面材料。

  任何关于《Science》封面用图的建议。

  (九)《Science》杂志参考文献格式

  一般的指导方针:

  l 将引用的文献号与正文放在同一行,用斜体:(18, 19) (18-20) (18, 20-22)。

  l 文献按顺序编号,首先编正文中的,然后是文献和注释中的,再后是表格和图片的说明中的。最后一个注释是致谢,不在文章里引用。

  l 每篇文献只列一次。将不同的文献与其他文献或任何注释分开。这是一个和过去的格式要求不同的改变,为的是简化文献引用和帮助文献的在线链接。

  l 注释应该或是为专家提供信息(比如,步骤)或是为一般读者提供不是数据或论证所必须的定义或进一步的信息。

  l 请不要在文字注释中放表格。

  开列文献格式的指导方针:

  l 列出所有的作者的姓名,名字的首字母在前,姓在后,用逗号分开:A. B. Opus, B. C. Hobbs, . . .

  l 不要用"and" ,五个作者以上时用et al.。

  l 期刊名用黑体字。

  l 在期刊卷号前或任何括号前不要加逗号。

  l 期刊的年代应放在括号中:(1996)

  l 开列的文献条目以句号结束。

  l 不要用ibid 或op. cit. (这些不能做在线链接)。

  期刊:

  1. N. Tang, Atmos. Environ. 14, 819 (1980). [一位作者]

  2. J. C. Smith, M. Field, Proc. Natl. Acad. Sci. U.S.A. 51, 930 (1964). [两位作者]

  3. J. C. Cheeseborough III, S. Trajmar, J.-T. Yang, EMBO J., in press. [三到五位作者]

  4. G. Sunshine et al., Lancet I, 711 (1975). [五位作者以上]

  5. M. Schmidt, Sci. Am. 251, 58 (November 1984). [按期编页码的期刊]

  技术报告:

  1. D. E. Shaw, Tech. Rep. No. CUCS-29-82 (Columbia Univ., New York, 1982).

  2. F. Press, "A report on the computational needs for physic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 1981). [未发表的或按标题访问的报告]

  3. "Assessment of the carcinogenicity and mutagenicity of chemicals," WHO Tech. Rep. Ser. No. 556 (1974).

  会议文集:

  1.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EEE Pulsed Power Conference, Arlington, VA, inclusive dates of meeting, editor(s) if any (publisher, publisher's location, year).

  2. Proc. IEEE 88, 452 (1968). [定期出版的]

  3. Title of symposium published as a book,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location of meeting, dates, editor(s) if any (publisher, publisher's location, year).

  在会议上提交但没有发表的论文:

  1. M. Konishi,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Anaheim, CA, 10 October 1984. [如果主办单位的名称不是会议名称的一部分,则应给出主办单位的名称]

  毕业论文与其他发表的材料:

  1. B. Smith, thesis, Georgetown University (1973).

  2. J. A. Norton, unpublished data.

  书籍:

  1. M. Lister, Fundamentals of Operating System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ed. 3, 1984), pp. 7-11. [第三版]

  2. J. B. Carroll, Ed.,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56).

  3. R. Davis, J. King, in Machine Intelligence, E. Acock, D. Michie, Eds. (Wiley, New York, 1976), vol. 8, chap. 3.

  4. D. Curtis et al., in Clinical Neurology of Development, B. Walters, Ed. (Oxford Univ. Press, New York, 1983), pp. 60-73. [超过五个作者时用et al.]

  5. F. R. Sabier, Contributions to Embryology (Publ. 18,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Washington, DC, 1917), p. 61.

  6.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for Evaluating the Toxicity of Household Substanc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ashington, DC, 1977). [作者和出版者都是机构]

  致谢:

  致谢以及支持研究工作的基金信息,应以一个简短声明的形式放在参考文献和注释的后面,必要时编辑会做修改使其符合《Science》的格式要求。

  四、参考文献:

  1. http://www.aaas.org

  2. http://www.scienceonline.org

  3. http://www.intl.sciencemag.org/misc/con-info.shtml

  4. http://www.submit2science.org

  5. http://www.china.sciencemag.org

  附录1 《Science》杂志的各学科类目发文量

  下面是1995年至2003年《Science》发表的所有研究论文和新闻报道按学科类目划分的统计结果:

  LIFE SCIENCES

  Anatomy/Morphology/Biomechanics (75 Articles)

  Anthropology (373 Articles)

  Biochemistry (934 Articles)

  Botany (558 Articles)

  Cell Biology (1809 Articles)

  Development (548 Articles)

  Ecology (1427 Articles)

  Epidemiology (115 Articles)

  Evolution (705 Articles)

  Genetics (1238 Articles)

  Immunology (816 Articles)

  Medicine/Diseases (2030 Articles)

  Microbiology (607 Articles)

  Molecular Biology (943 Articles)

  Neuroscience (1646 Articles)

  Pharmacology/Toxicology (73 Articles)

  Physiology (217 Articles)

  Psychology (262 Articles)

  Virology (161 Articles)

  PHYSICAL SCIENCES

  Astronomy (1121 Articles)

  Atmospheric Science (855 Articles)

  Chemistry (1640 Articles)

  Computers/Mathematics (551 Articles)

  Engineering (163 Articles)

  Geochemistry/Geophysics (1624 Articles)

  Materials Science (575 Articles)

  Oceanography (301 Articles)

  Paleontology (485 Articles)

  Physics (1379 Articles)

  Physics, Applied (549 Articles)

  Planetary Science (634 Articles)

  OTHER SUBJECTS

  Economics (98 Articles)

  Education (376 Articles)

  History/Philosophy of Science (233 Articles)

  Science and Business (200 Articles)

  Science and Policy (1798 Articles)

  Sociology (88 Articles)

  ADDITIONAL TOPICS

  Asia/Pacific News (457 Articles)

  Corrections (159 Articles)

  Editorials (396 Articles)

  Editors' Choice (1387 Articles)

  Enhanced Content (333 Articles)

  Essays (117 Articles)

  European News (966 Articles)

  Latin American News (39 Articles)

  NetWatch (975 Articles)

  Scientific Community (1681 Articles)

  Technical Comments (247 Articles)

  Techniques (127 Articles)

  附录2:关于如何理解《Science》投稿被录用的原则是“论文必须对科技进步有大范围的贡献”问题

  由于《Science》杂志属于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兼具新闻杂志和学术期刊的双重特点,所以它不登载过度专深的文章,而欢迎大范围、大概念和跨学科的文章。

  以“熊猫”主题为例。如果是研究造成熊猫繁殖率低的“胚胎学”问题或“基因”问题,《Science》决不会登载,它会建议你另投专业杂志。但关于中国的熊猫保护计划或保留地情况的全面介绍,则《Science》会登载。

  以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同志关于“胡杨与地下水位关系”的论文投稿策略选择为例。建议扩充内容、提升概念或扩大范围,文章的标题可以考虑定为诸如:

  1. “生存与灭绝:沙生植物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2. “亚洲腹地塔河流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3. “地下水位对干旱区植物的影响”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编辑注意力,也符合《Science》的录用方针。

  下面列出《Science》登载的有关文章的标题供参考:

  1.Fall and Rise of the Black Sea Ecosystem ( “黑海生态系统的兴亡”)

  2. State Policy and Pasture Degradation in Inner Asia (“亚洲腹地国家的政策与牧场退化”)

  3. Trends in 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趋势”)

  4. Ecological Predic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for in North America(“北美Alien Fishes的生态预测和风险评估”)


TAG: 发表文章

考研吧 引用 删除 考研吧   /   2009-09-02 10:06:21
谢谢楼主了。
yinge 引用 删除 yinge   /   2009-08-31 11:20:19
挺不错的,值得收藏!
ngoir 引用 删除 ngoir   /   2009-08-31 11:19:13
经验之谈,颇有同感! 谢谢你的分享!
jioe5 引用 删除 jioe5   /   2009-08-31 11:14:19
好帖,感谢分享!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