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时光碎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01 10:37:13/ 个人分类:生活

  早在19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堂哲学课上,老教授对李开复说:“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他,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

  我相信,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那些时光对于当时的每一个人来说都会是一生的回忆,它们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或浅或深的痕迹。我知道,无论未来有多遥远,我们都终将面对灵魂的拷问。我深信,对于这种拷问,我将做出无愧我心的回答。

  ——李开复

  2009年9月18日,谷歌公司传统的星期五派对,这个原本是为了庆祝周末的派对,在这一天却有了特殊的意义。

  下午4点半,李开复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走进精心布置的派对现场,看到谷歌员工们年轻的笑容,他有些感慨,和他们一起努力工作的情景恍如昨日,现在他和他们已经走在两条不同的路上。早在14天前,他公布了“辞去谷歌中国总裁,创办创新工场”的消息。

  “李开复在谷歌留下的都是精彩,带走的全是寂寞。”派对主持人幽默地作开场白。这个下午,李开复与昔日的员工们聊天、拍照、开玩笑,还做了很多搞笑的游戏,他感到放松,快乐,但不免伤感。他知道,他们是想用搞笑的氛围来驱散离愁别绪,看到那么多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他忍不住想流泪。

  派对结束后的当天晚上,李开复郑重地把创新工场002号员工牌交了出去,这意味着开启又一段新的征程。在此之前,他的人生是练就自己;从此以后,他的人生是成就他人。

  早在19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堂哲学课上,老教授对李开复说:“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化,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

  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每当要作重要决定时,这句话都会让他的选择充满勇气、更加坚定。

  在这个人生的节点上,他心头涌起他最喜欢的诗句: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我一生的道路

  这一刻,他开始思绪万千地回顾往事,重拾那些“追随我心”的时光碎片——

  用苹果改变世界

  “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要来真正地改变世界?”1990年的夏天,苹果公司副总裁戴夫•耐格尔在他家那片诗情画意的葡萄园里,举起一杯透亮的自酿葡萄酒恳切地对我说。

  这句话直接“击中”了我。

  如果不是这句极具煽动性的话,在计算机领域翘楚的卡内基•梅隆大学,26岁就成为副教授的李开复,很可能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1988年,初出茅庐的李开复通过5年的钻研,把语音识别技术的识别率从40%提高到96%,不仅震撼了学术界,被美国权威杂志《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还引起了不少IT巨头的注意。

  苹果公司副总裁戴夫的话,将李开复推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岔路口。一边是继续留校,拿到终生教授这个铁饭碗,写一大堆论文;另一边是加入彼时计算机行业的老大、最酷的苹果公司,将语音识别技术运用在最酷的产品上,以此来改变世界。

  论文里的技术如果不运用,终将成为废纸,即便一辈子论文等身,对世界又有多大的影响力呢?李开复越来越感到,象牙塔里的纯学术环境,已经变成束缚理想的桎梏,他的内心作出了决定:加入苹果,去改变世界!

  1990年,李开复成为了苹果Mac III研发小组的一员,苹果希望将Mac III做成集语音识别、无线上网和视频会议为一体的最酷的产品。不到一年,他的研发使Mac III的语音识别速度提高了40倍,而且达到了很高的识别率。

  1992年2月,在科技界的奥斯卡——国际科技•娱乐•设计大会上,一台被称为“小精灵”的苹果电脑准确无误地执行着李开复用语言发出的指令。观众们都被“小精灵的智慧”震惊了。当李开复结束演示时,全场的专家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起为他鼓掌。那一刻,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做了英雄的激动。

  1992~1996年,苹果是一个失去灵魂的公司。它的市场份额遭到了IBM—微软联盟的猛烈冲击,一直在不断地萎缩。最后,苹果只能靠裁员和改组来节省成本。

  1992年的一天,李开复走进办公室,看到戴夫正坐在他的椅子上,笑着对他说:“开复,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呢?”

  李开复心里一惊,“先听坏消息吧。”

  “你们的Mac III小组被解散了。”

  李开复心里一阵沮丧,强打起精神问,“那好消息呢?”

  “你被提升为ATG研发集团语音小组的经理了。”

  李开复吃惊不小:“什么?可我一点管理经验都没有啊!”

  “你的为人得到了大家的信任,你周围的人都说很喜欢与你共事,所以,我们相信你有管理的潜力。而且,我帮你找了一个‘管理导师’,遇到棘手的问题,都可以向他请教。”

  “管理导师”由其他部门的资深经理担任,为新晋的管理者提供一对一的答疑解惑。这是苹果公司为初涉管理的员工提供的一项帮助制度,让他们更快地进入管理者的角色。

  出色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使31岁的李开复得到了从工程师转变成管理者的机会。但考验也随之而来。

  在他管理的小组里,有一位卡内基•梅隆的同门师兄,由于平时工作散漫,没有太多的业绩,他和一个新来的年轻人一起被列入了裁员名单。李开复在心里掂量了一下,觉得应该留下还没有表现机会的年轻人。

  师兄知道将被裁掉后,立刻跑来恳求李开复说,自己已经40岁了,又有两个小孩,希望念及同窗情谊,放他一马。卡内基•梅隆的教授甚至打来电话,暗示李开复尽量照顾师兄。

  本来就不忍心裁员的李开复,此时更是陷入了两难。不知所措的他找到了“管理导师”。

  “管理导师”弗瑞德对李开复说:“作为管理者,你的性格过于软弱。当你需要作正确选择的时候,你需要拿起手里的武器。尊重原则,有效执行,才是管理的真谛。”

  李开复告诫自己:如果徇私裁掉新员工,将违背自己基本的诚信原则,无法使自己做一个尽责的职业经理人。虽然裁掉师兄可能会让自己背上“冷酷无情”的罪名,但他最终还是用理智战胜了情感,做出了裁掉师兄的决定。

  1995年,苹果的离职率达到了历史高峰,公司的COO、CFO、CMO都已离职,47个副总裁走了29个。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33岁的李开复成为苹果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负责多媒体研发。但苹果公司已经每况愈下,在认为苹果只有10%的几率可以独立生存下去时,李开复最终无奈地离开。

  去微软,回中国

  英特尔董事长克雷格•贝瑞特劝我:“虽然我们是一家以硬件为主的公司,但我们仍然很重视软件。微软软件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我们芯片的更新速度,所以我们需要研发软件来刺激微软。”

  微软领袖比尔•盖茨劝我:“首先我们非常认可你的技术,同时也在学习你;其次,你可以比较一下,是我们做得好,还是你以前的公司做得好。相比你之前的公司因为陷入困境而放弃你的研发项目,我们更有资源和耐心让这些技术慢慢孵化出来。”

  1998年春天,我分别见到了两大巨头的最高首领,也走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岔路口。

  在当时一些留美的华人科学家看来,当时的中国与美国相比,学术环境不佳,生活条件较苦,回到中国很可能自毁前程。而李开复却不这么看。他的父亲生于四川,从来没有忘记对祖国的爱,晚年在美国时常劝李开复回国工作,在临终前告诉病榻前的李开复,自己梦见在水面上捡到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四个字——“中华之恋”。父亲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深深地震撼了李开复,他一直梦想着回到中国做一番事业。

  离开苹果又在SGI度过了短暂的两年后,有技术背景、熟悉中国文化、曾任苹果副总裁的李开复,同时接到英特尔和微软这两大巨头到中国建立研究院的邀请。他一下子来了兴趣,但他必须两者选其一。

  贝瑞特开出了非常高的条件——亚太区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和中国研究院院长,待遇比微软的略高。本来李开复就很担心,在以硬件为主导的英特尔,软件工程师必然不会被真正重视。贝瑞特“以软件来刺激微软”的话,更让李开复沮丧:原来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做出好产品来改变世界,只是为了刺激另一家公司。

  而盖茨的话让李开复感到,微软真正地理解了他的工作,一来在以软件为主导的微软,自己的专业能够充分地发挥,二来微软“让每一个书桌上有一台电脑”的理想,也正符合李开复“用技术和产品改变世界”的志向。

  1998年夏,李开复加入微软,准备回中国成立研究院。但是,什么人愿意跟他到中国来呢?他得到的回应是如潮水般的否定:“在中国随便拉几个人,只不过是微软的小玩具。”“我已经习惯美国的生活了!”“别回去了!这件事几乎不可能!在中国哪能找到那么多高水平的博士啊!”

  越被泼冷水,李开复创造奇迹的渴望就越强烈。他打听到,在微软总部的研究院,40岁以下的研究员中,有10%是华人,这些人中总有几个希望回国打拼的吧。

  李开复一个一个地给他们发邮件:我将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它将跟微软美国、英国研究院一样伟大。我相信,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激情和成就。

  有些人觉得他疯了,如同堂吉诃德,满怀理想,却注定要失败。但就有那么一两个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软件测试经理陈宏刚和资深软件工程师凌小宁,满怀激情地表示愿意跟随李开复回到中国。

  李开复、陈宏刚、凌小宁加上秘书陈蕾,这个四人小团队迈出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第一步,他们往返于中国的各个高校,通过演讲一来传播微软的先进技术,二来吸引、招聘人才。经过四个人紧张的前期筹备,1998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同时宣布了六年8000万美元的投资和在未来几年将研究院扩大到100人的决定。

  此时的李开复明白,衡量研究院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当时,业内的华人科学家中,美国桑纳福研究院部门主管张亚勤,在论文方面是数一数二的。李开复决心力邀此人加盟,当时的张亚勤正想从纯科研的环境里跳出来,心怀跟李开复一样回国做一番事业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更重要的是,业界明星张亚勤的加盟,使得微软中国研究院形成了人才聚集效应,不少优秀的工程师听说张亚勤已经加入微软中国研究院,也就义无反顾地追随而来。

  最火的研究院

  1999年10月18日,微软总部8号楼,我向盖茨汇报中国研究院这一年来的进展。这令人又兴奋又紧张,因为盖茨往往能即时挑出报告里的毛病,然后步步紧逼,使汇报者无法招架。但这一次,盖茨听得非常专注。期间,有高管曾向盖茨询问,是否应该适时结束会议,盖茨说:“不,我还想听听,我还有45分钟。”汇报结束时,盖茨喜不自禁地说:“太出色了!完美无瑕!”

  从最初三四个人的小团队,到令苛刻挑剔的盖茨心悦诚服,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李开复是如何做到的?

  初创微软中国研究院之时,摆在李开复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在微软美国和英国的研究院的巨大规模下,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当时的微软中国研究院,除了李开复和张亚勤在内的六七个资深研究员,就是20多个几乎没有实际经验的毕业生,而微软美国研究院则拥有很多计算机界著名的大师,和300多名经验丰富的研究员,两者简直有天壤之别。

  如果与微软美国研究院比研究项目的尖端和先进,无异于班门弄斧。李开复清楚,唯一的出路是:一定要有特色。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得出两条结论:一是要做一个“更有用的”研究院;二是要做一个“更像兵团”的研究院。前者是一种差异化的战略;后者是一种提升总体战斗力的管理模式。

  微软美国和英国的研究院把持的理念是,研究项目必须是最先进、最尖端的。尽管这要冒着可能在10年后才能有结果的风险,在这却是微软领先于行业的法宝。

  而曾经苹果和SGI盲目追求创新而失败的例子,让李开复换了一个思路:最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不能为了酷,为了前无古人,为了发表论文而作研究,一定要定位在有用的研究上!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研究更实际,更能被用户理解。为了让研究具备近期产品的潜力而被产品部门接受,李开复把研究成果的周期从10年调低至3~5年。

  在微软的美国和英国研究院里,尽管每个人都是著名科学家,但是整个研究院都处于一种散兵游勇的状态。每个研究员都被充分放权,都认为自己是大师,应该拥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谁都不愿意听谁的。

  而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李开复拟定了三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向:第一,如何让中国用户用更自然的方式使用电脑;第二,如何在多媒体崛起时处理带宽的供不应求;第三,如何使网络信息的无序变得有序。据此,他又将研究人员分成6个兵团,各个兵团各有专攻,但又通力合作。其中,音字技术、自然语言、用户界面和形象计算这4个兵团主要针对第一个研究方向;网络多媒体和多媒体计算这两个兵团分别针对第二和第三个研究方向。

  每个兵团由一位深受大家敬重的专家担任司令,比如李开复领衔音字技术兵团;张亚勤领衔网络多媒体兵团等,6个司令把下属的意见汇总后,拟定“有用的”研究项目。出于对研究的激情和对司令的敬重,大家都用一种拼的精神来对待工作。

  在向盖茨汇报之前,各个兵团都结出了硕果:音字技术兵团的语音识别系统已经装入5万个中文单词;形象计算兵团正在完善三维模拟环境,让用户进入一个逼真的三维环境,并漫步其间;网络多媒体兵团交出了多媒体压缩的成果,而且,在MPEG-4的标准里,组员李世鹏得到了一个国际标准,这不但是微软贡献的标准,也是中国贡献的标准。

  两年之内,李开复的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28篇,在国际著名学术会议上作了 11个主题报告,提出了49项专利申请,还在中国10所大学和15000名大学生作了交流。2001年11月,微软将中国研究院升级为亚洲研究院。后来,又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为“世界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

  命运交响曲

  2005年8月26日是法庭取证的日子。当比尔•盖茨走进屋子里的时候,他并没有直视我,他已经把我视为敌人了吗?是不是他的律师团队教他这样做的?在这个时候,他想让我对我的“背叛”感到难过吗?

  我想起曾经陪他来到中国,修复微软与中国的关系,晚上我曾经跑到他的酒店房间里告诉他:“比尔,我会尽量帮你解决一切的!”而他当时露出了多么无邪和信任的微笑。

  李开复职业生涯的第三个岔路口如同一段命运交响曲,混合着的音符是:迎来希望的兴奋、遭受打击的消沉和战胜困境的勇气。

  在微软中国研究院工作了两年后,李开复被提升为微软全球副总裁,调到美国总部。在此后五年中,他经历了“对代表未来趋势的‘超级浏览器’计划,因为保守的‘视窗派’在公司内部占据主流而被迫搁浅”的失落;经历了“数万名工程师像搭建海市蜃楼般艰难地编写Windows Vista,最终因为研发方向上的错误,让三年的努力化为乌有”的痛苦。

  在这个庞大的体系里,他感到自己的声音无法发出,如同一部庞大机器上的零件,在没有任何发挥空间的环境下运行着。那种价值的缺失感以及精神上的落寞占据了他的内心。

  是不是该离开呢?他那想要影响世界的内心回答道:Yes!

  彼时在硅谷,谷歌已经名声大振。在谷歌,人们按照兴趣组成团队,每个人都是透明的,大家坦诚相待,每个人考虑的重点都是如何做出对用户有意义的产品,而不是如何扩张自己的帝国。很多从微软去了谷歌的朋友,都一改以往憔悴面色,把一种释放的喜悦写在脸上,“开复,来谷歌吧,这里很有意思!这里的工作简直像打游戏那么有趣!”

  此时的谷歌正计划着进入中国,在李开复看来,回到中国,去一家很酷的公司,做一项创始的工作——加盟谷歌就可以实现他的这三点愿望。

  谷歌立刻对李开复张开了热烈的怀抱,提供的条件是:让李开复负责谷歌整个的中国业务,并放权让他负责一个可以长期发展而不是只注重眼前利益的公司。此外,他的薪水加股票也会超过在微软时的收入。谷歌研发部资深总裁艾伦•尤斯塔斯对李开复说:“我们一致认为‘能得到李开复是最好的’!”

  眼睁睁地看着谷歌将人才一次又一次地吸引过去,微软终于怒不可遏了。鲍尔默强硬地告诫李开复:“如果你真的要去谷歌,我们只要采取法律行动了,我们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谷歌!”盖茨也劝他:“你还是别走吧,鲍尔默真的会起诉你,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遏制谷歌。”

  面对老东家软硬兼施的阻止,李开复用“追随我心”的原则固执地告诉自己,不能妥协也不应该妥协。

  为了制裁谷歌,微软最终将“李开复离职事件”以“违反竞业禁止”之名诉诸法庭,一次普通的工作变迁竟引发了两大巨头的官司大战。

  2005年7月18日,在得知已被微软起诉的那一刻,李开复强烈地感到来自心头的那种彻骨的寒冷和失望。他没有想到,这个他服务了7年、曾全力以赴来维护的公司,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和他告别。

  为了给官司造势,微软启动了强大的公关机器,诸如“微软表示李开复加入谷歌是违约行为”、“微软称李开复投奔谷歌蓄谋已久”、“给李开复的一封信——从诚信谈起”等令李开复感到触目惊心的标题开始见诸于各种媒体。

  这年7月的西雅图对于李开复来说没有一丝温暖,他感到自己被淹没在负面新闻的漩涡之中,一时间,他陷入消沉,寝食难安。

  远在台湾的母亲,看到“李开复离职”这条轰动一时的新闻后,给他打来电话。对于官司纷争,母亲只字未提,只是恳切地说:“妈妈相信你,你要按时吃饭,保重身体啊!”电话这边的李开复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热泪。

  家人的支持给了他无比的勇气,他意识到,失去勇气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抱憾终身。此刻必须与谷歌站在一起,来面对这场挑战。在律师团队的努力和朋友们的支持下,李开复和谷歌最终胜诉。

  这场一波三折的官司大幅增强了李开复的承受能力。在谈到“开复最独特的领导力”时,曾经有谷歌员工提到了“无惧”,而这都要归功于这场官司。最终,李开复用坦然之心定格了这段艰难的经历,后来有人问他怎么消瘦这么多,他幽默地回答,最好的减肥方式就是让微软告你。

  谷歌中国,忍耐之痛

  2006年2月14日,谷歌的几个首脑经过8小时的激烈讨论后,终于决定坚持进入中国。会后,谢尔盖赶忙打来电话对我说:“明天我们将去国会听证,我们不得不坦白回答所有问题,这将会给你带来麻烦,你得扛一下!”

  谷歌中国命中注定多灾多难。

  根据中国的法规,谷歌必须过滤搜索结果,屏蔽非法信息。然而,许多国外媒体不理解过多的互联网管制,批判谷歌违背了自己过去的“客观、公正、完整、不人工干预”原则。这不但掀起了谷歌总部坚持理念的工程师们的质疑,甚至还引起了美国国会对于谷歌的不解。

  更糟糕的是,谷歌中国同时陷入了“ICP牌照风波”,国内媒体指责谷歌中国非法营运。内忧外患,加上员工们担忧谷歌中国被总部撤销,这一切,李开复必须扛下来!

  他一方面直接负责和中国政府的沟通,探讨做合资公司的计划,同时争取总部对合资事宜的认可,费尽口舌地向总部的工程师们解释,消除他们的误解。另一方面,他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性,以稳定谷歌中国的军心。每天早晨他都让自己扛起所有的心事,精神抖擞地走出家门。每次走入会议室,他都尽量让自己的脸上带着微笑,让自己的语气平静和充满信心。

  经历了两个月来的度日如年后,谷歌中国终于柳暗花明,内忧外患都得到了中美两国政府的合理解决。然而,危机却使谷歌中国损失了宝贵的市场份额。

  此时的谷歌中国走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岔路口:是急着抢回市场,还是耐心提高搜索质量?

  在国外,谷歌除了闻名世界的精确搜索之外,还有诸如谷歌地球、Gmail等风靡全球的产品。很多急于求胜的年轻员工想把这些又酷又炫的产品引入中国,来迅速吸引眼球,进而抢回市场。

  “赶紧做谷歌地球中文版!那是最酷的产品!”“国外YouTube最火,模仿YouTube做一个视频网站!”“国内博客最火,做博客搜索!”这样的声音在谷歌中国的办公室里此起彼伏。

  但李开复更清楚:搜索是整个谷歌公司的立业之本,不但是最核心的产品,也是用户最需要、最常用、最不能缺少的产品。而中文搜索恰恰是当时谷歌的致命弱点,甚至网上还流传着讽刺谷歌不懂中文的搞笑视频。此时,如果分心去追逐其他更炫更酷的产品,那一定会纰漏百出。就像是一艘航船,如果不先补好船上的漏洞却急于航行,那么早晚会沉没在汪洋大海中。

  然而,如果强硬地掐灭员工们想做最酷产品的激情,那么势必会打击到大家的士气,这无异于把刚刚转危为安的谷歌中国再度推进火坑。此时的李开复清楚,他必须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让大家都认同这一战略方向。

  经过无数次战略会议,李开复让大家理解到:“如果我们网页搜索取得成功,而所有其他的一切都失败,那我们依然是成功的。但如果我们做好了谷歌地球、视频、邮箱等,但放弃了搜索,那我们依然是失败的。”

  他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工程师们:“那些又酷又炫的产品,我们一定要做,但不是现在,而是将来。而现在,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全力以赴,专注搜索业务!”

  从此,李开复带领谷歌中国走上了一条寂静之路。改善搜索质量是最平淡、最艰辛的工作。即使工程师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改善了某项搜索指标,用户也不能立马就能体会到这种搜索效果的改善。内部员工因搜索质量的提升并未迅速带来流量的提升而悲观失望;外界也开始纷纷批评“谷歌中国‘水土不服’,在创新方面鲜有建树。”“李开复领导的谷歌中国,被竞争对手抢走了市场份额。”

  李开复默默地承受着那些误解、质疑和冤枉,一面耐心地安抚和激励员工,一面坚定地执行“专注搜索”的战略,并忍受着那些突破瓶颈之前的煎熬。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与无奈,极大地考验着李开复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正是这样熬人的坚守,为谷歌后来的崛起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2007年初,中国网民们终于认识到谷歌搜索的巨大进步,发出“谷歌中文搜索变好了”的声音,这种声音很快便蔓延到整个网络。而谷歌搜索的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16%,经过2007年、2008年的逐渐提升,达到了2009年的31%。

  2007年下半年,在搜索质量达到标准后,李开复放开了工程师们按捺已久的做产品的激情,谷歌中国陆续成功推出谷歌地图、视频搜索、博客搜索、音乐搜索等一系列更酷的产品,进一步提高用户黏度,抢占市场份额。2009年,谷歌地图、谷歌手机搜索、谷歌翻译的使用率,在中国的相关软件中排名第一,其年收入可能接近4亿美元,已经与百度2008年的31亿人民币相差不远。

  人迹更少的路

  2009年8月5日,当我把“离开谷歌,创办创新工场”的想法告诉谷歌研发部资深总裁艾伦•尤斯塔斯时,他沉默了一阵。我想,他心里一定在说,李开复疯了吗?放着1400万美元的股票不要。但是,我已经想好了,不再动摇。

  2009年,谷歌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平稳的阶段,与主要竞争对手百度的市场份额大致形成30%对60%的稳定局面。对于谷歌中国,李开复已经完成了使命,没有留下遗憾。6月,李开复做完手术躺在病床上,一些记忆犹新的过往经历,在他脑海里如放电影般地逐一呈现——

  在橡树岭高中时,他参加“全美高中生创业比赛”,在商业志愿者的帮助下,他带领“公司”有板有眼地经营,最终获得“年度杰出公司”大奖。

  2000年,他开始给中国大学生们写公开信,分享有益的人生观、价值观。2003年,他自己出资创办“开复学生网”与中国大学生们交流,后来这个网站更名为“我学网”,成为青年学子们共同维护的精神家园。在谷歌时,他又利用20%的时间,奔波于中国各个高校做演讲,所到之处,他能看见那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洋溢着的热情和透露出的渴望成功的眼神。

  还要继续留在谷歌沉浸在光环与财富之中吗?那些熠熠生辉的时光碎片串连起来,在李开复心中汇集成一个振聋发聩的回答:不!我要和中国青年一起,创造新的技术奇迹!

  正在此时,相识多年的老友、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多次找到李开复,谈论互联网的未来趋势和富士康的发展方向。“你什么时候出来创业啊?5亿、50亿我都给!”老友对李开复表示出了极大的希望和支持。两人经过多次深谈,一个“在IT领域帮助中国青年创新、创业”的构想渐渐浮出水面。

  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随即也对李开复表示出了大力的支持,他既认可李开复个人的成功经验,又赞成这个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构想。

  两个商界重量级人物的支持,让李开复下定了决心。2009年8月,李开复向谷歌总部表明不再续约,在谷歌1400万美元的股票和更高职位的挽留下,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追随我心”,转而开始投身于创业的准备工作,一个名为“创新工场”的公司,和它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逐渐从原先的构想上脱胎而出。

  在职业生涯的第四个岔路口,李开复无疑是走上了一条人迹更少的路,在这条略带理想主义色彩的道路上,谁才是最合适的同路人?

  李开复对投资人的期望是:第一,投资人可以胜任中国青年的创业教父,能够对创业提供帮助和指导;第二,投资人所属的公司跟IT领域的创业方向有契合点,甚至可以达成某些合作;第三,在筹备阶段,投资人必须对创新工场的商业模式保密。

  成就他人,重塑自己

  2009年9月,我在给创新工场员工们的电子邮件中写道:从现在开始,我要忘掉谷歌的龙虾、鲍鱼,和大家一起吃15元的盒饭,吃、住、用都尽量简朴一些。我们在花每一分钱时,都要想想,如果这钱是自己的,我们该怎么花。我们要营造一种奋斗创业的氛围。

  2009年9月7日,李开复第一次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的身份亮相。这一次,他身后站着一个超豪华的投资者阵容:中经合集团创始人刘宇环、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世骏和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

  刘宇环是投资界的大佬,除了成为创新工场的主要投资人,还可以帮助李开复完成融资。柳传志和郭台铭都是中国商界的教父级人物,他们可以在电脑、移动终端等领域为李开复提供丰富的资源。陈士骏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有着独到的理解,俞敏洪近年来已经把自己打造为年轻创业者导师。

  同时,创新工场神秘而独特的商业模式,也在这一天见了分晓。

  李开复把创新工场涉及的领域,瞄准于他再熟悉不过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了避免组织臃肿而导致效率低下,他将创新工场的规模设定在110人,其中包括创业者、工程师、产品经理,以及支持性的法务、财务和人事。

  在这个以“创意”为灵魂的公司里,员工们将大量地提交关于前沿技术的产品开发设想和创意,然后在公司内部进行投票排序,并由李开复做出最终评定。每年创新工场将挑选出20个创意去尝试,然后经过3~5个月的测试留下一半,最后再经过6~9个月的筛选成立5个独立的分公司。

  创新工场将为5个公司搭建产品经理、工程师研发和市场推广等职能支持的团队,注入5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最终把它推向商业运营的正式轨道,让其自负盈亏。此后,创新工场还会帮助这些公司寻找风险投资,甚至与风险投资一起追加投资。随后,创新工场每年会补充被5个公司带走的约50个人员,持续保持110人的规模,同时进行新一轮的创意项目筛选。

  在时下的中国投资界,天使投资的孵化能力并不高,风险投资又苦于找不到较为成熟的项目,而创新工场一站式支持创业的模式,正好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真空地带。

  李开复用了一个算术式来总结创新工场的商业模式:(天使投资+创新产品)×规模化。中间那个“乘号”的力量,则来源于投资团队在未来5年8亿人民币的投资,目前这笔资金已经到账1500万美元。

  对于李开复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的转型,人们普遍的疑问是,他能够找到那种野蛮生长的狠劲吗?

  从零开始的过程,对于李开复来说,已是轻车熟路,微软和谷歌刚来中国时也都是如此。他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招聘的第一天收到1000份简历,在谷歌中国招聘的第一天收到3000份简历,而现在的创新工场,这一数量是7000!

  几周前才拒绝了谷歌1400万美元的李开复,已经开始了精打细算、艰苦奋斗的征程。当初在购买创新工场域名时,对方开价2600美元,这个是可以接受的数字,然而李开复最后硬是把价格砍到了1000美元。

  目前创新工场的写字间,200多平方米,没有重新装修,办公设施有些陈旧,一切显得简朴,但却洋溢着奋斗的气息。这个设在清华科技园C座的办公室,恰好与毗邻的谷歌、微软呈三角之势,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本刊记者两度前往创新工场,看见很多创业者聚集在公司门外的走道上。尽管创新工场无数次地表示,目前处在招聘阶段,暂时不接待项目申请,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还是在执着地等待,他们很有信心:“李开复总会出来上卫生间的。”

  9月以来,48岁的李开复几乎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但他时时刻刻都显得精神百倍,他希望创新工场早一天做出成绩,不负大家的期望。

  李开复职场大事记

  1990年,李开复加入苹果公司,成为了苹果Mac III研发小组的一员。

  1995年,李开复成为苹果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

  1996年夏,李开复离开了每况愈下的苹果,加入SGI,担任副总裁,负责互联网产品部门。

  1998年夏,SGI资金链紧张,不得不卖掉李开复的部门,李开复离开SGI,加入微软,到北京组建中国研究院,并担任院长。

  1999年秋,李开复在中国研究院做出的成绩,得到了比尔•盖茨的赞扬,被誉为“世界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

  2000年夏,李开复被调回微软美国总部,升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新一代网络平台.NET”主管之一。

  2001年初,“视窗派”在微软内部占据主流,微软取消了李开复向往的.NET计划。

  2002年初,李开复加入了Windows Vista的团队,组建自然互动服务部。

  2004年秋,Windows Vista的研发达不到预计目标。微软不得不推翻之前长达三年的艰苦研发,而从零开始。

  2005年夏,李开复因为“跳槽到谷歌”而遭到微软起诉。在纷纷扰扰的官司中,李开复跌入职业生涯的低谷。

  2006年初,谷歌中国遭到外国媒体的口诛笔伐,随后又遭遇“ICP牌照风波”,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带领团队渡过难关。此后,他又力排众议,顶着压力,使谷歌中国专注于提高搜索质量。

  2007年初,李开复“专注于提高搜索质量”的战略收到了效果,中国网民发现,谷歌中文搜索变好了。

  2008年,李开复领导下的谷歌中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分别在“雪灾”和“地震”时,推出“春运地图”和“亲人搜索”,赢得了网民的口碑。

  2009年,谷歌中国市场份额升至31%,与百度的市场份额大致形成30%对60%的稳定局面。9月,李开复作别谷歌,创立创新工场。


TAG: 李开复

hongjingzi 引用 删除 hongjingzi   /   2009-12-01 11:30:32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