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闲谈处方设计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2-01 14:27:08

  我发现学习药剂学的一个重大缺陷:学完后不知辅料的用量,不知如何设计处方。

  虽然书上讲了不少辅料的作用。但对于某一种制剂,辅料的量大约为多少,或者说如何设计处方,缺少一个量化的说明。这是药剂书与现实脱节的地方。应该在每种剂型后多举一些例子来讲处方。(江边的油麦菜,)

  很多业务知识是要靠实际生产的积累,时间的累积来掌握的。告诉的东西总是领悟不深的,我深有体会。在生产中学习吧。(zhangzhongbin,)

  看看下面这个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的处方(这类处方药剂书上也有的是):

  氯高铁血红素咀嚼片

  处方:

  氯高铁血红素10~30g,甘露醇150~300g,蔗糖75~200g,微晶纤维素25~1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10g,硬脂酸10~20g

  工艺:

  氯高铁血红素与甘露醇按等量递加法放置在混合机中混合0.5~1.5小时,然后一起粉碎过100目筛制成稀释散,蔗糖和微晶纤维素一起粉碎过100目筛后,再与稀释散混合均匀,加入浓度为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制软材,16目制粒,在55~60℃干燥3.5~4.5小时,加入浓度为10%的硬脂酸溶液混合均匀,在55~60℃干燥1.5~2.5小时,14目整粒后压片,成品为棕褐色异型片,吸收率15~20%,主治缺铁性贫血,稳定性好、剂量易于控制、携带及服用方便。

  我们分析处方,看如何按照这个处方生产?发现傻了眼:氯高铁血红素是投10g,还是投30g?--不知道。

  是不是前面数值是处方下限,后面是处方上限啊?仔细一看,也不对啊?10g和30g 是3倍的系数关系,而甘露醇数量是150g-300g之间是2倍的关系啊。

  头大吧,很多教科书就是让你迷糊,一迷糊就是4年。至于后面的工艺,更不要提,漏洞百出。至于ICH Q8的质量源于设计啦,设计空间啦、关键质量属性啦、关键工艺参数确认啦?

  老师都没听说,你还想听说啊?上药剂不讲统计技术的应用,学数理统计不讲制剂,在学校里面就两张皮了。懵懵懂懂出了学校,带着机械和陈旧的知识上路。可想而知,中国新药研发的队伍素质是怎样的水平。

  记住古圣先贤的话吧: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zhulikou431,)

  专利中的处方为了保密,什么东西都说的模棱两可是很正常的,如果拿这个来评价,说实话没太大的意义。

  药剂书与现实很脱节么?我不这么看,在我工作这几年的经验来看,药剂书的指导作用还是非常大大,这里仅指药剂学课本,大学本科教材,很多常见的问题,在课本里面都能找到答案,至于处方的设计,我建议楼主再好好看看药剂学的教材,仔细琢磨琢磨教材、实验课中举例的处方,好好分析下其中辅料的用途以及加入量,如果真的不能从其中发现什么,得到什么,的确是很不足的一个地方,不过貌似和教材无关……

  我个人比较喜欢制剂,为什么?因为制剂处方的多样化总是可以带给我不同的惊喜,一千个品种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处方,哪怕其中的大部分辅料都是相同的,如何给你做一个量化?

  制剂是一个及其要求多动手的学科,书上只能告诉你最基本的东西,一个基础,如果想要的更多,就必须要通过多做来积累,否则,书上说的再详细,真正动手了,也只能是两眼一抹黑。

  另外,你的药剂都是自学么?难道没有老师答疑,没有同学交流?为啥要把问题归结到药剂书的不足上去?(西窗竹,)

  不仅是专利处方,就是教科书上面的处方也是机械的,或者可以说是错误的。看附件,摘自屠锡德、张钧寿,朱家璧编《药剂学》第三版730页,人民卫生出版社。

  我们分析这个处方,看看问题有多少?在上面提到的处方,给出一个很大的范围,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的处方偏差太大了,法规方不会认可我们的设计空间或者说工艺的耐受性。这个教科书处方错在哪里?错在投料量都是定值,这是错误的。关键工艺参数都应该是范围,或者是单边的,或者是双边的。

  第二,从学校出来,不管是做研发,还是做生产,起草工艺规程,只要编制处方,就写一个理论处方(类似申报时的小处方),在里面约定了不同物料之间的约束系数。但是实际情况呢?我们在市场上面是购买不到含量一直是100%的物料的,你使用含量处于变化情况中的物料,怎么可以获得理论处方?试验基础在那里?可是我们思维在4年时间的教育里面,已经想当然的这样认为了。

  中国药剂教材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没有给出清晰的研发思路。很多章节,上来就是一个处方,然后开始分析。至于这个处方是哪里来的?怎么确定的?确定过程中考虑哪些技术要点,一律不提。这样教材教出来的学生,编制申报资料也是结果派--先确定结果,再找证据。

  不过貌似和教材无关。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一方面来自固化的知识载体,就是教材,另外一部分来自教师和学长的经验,是动态的知识。一般情况,教材知识对学生影响最大,也是知识主要来源。这些陈旧呆板的教材,还影响不大?

  你的药剂都是自学么?难道没有老师答疑,没有同学交流?为啥要把问题归结到药剂书的不足上去?我的药剂学不是自学的,因为我不是自考生。如你所说,我的知识来源是复杂的,那个比例大说不清楚。但是我可以肯定告诉你,到了工作单位,才发现4年大学学习的知识有多少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太少了,离实践脱节太远了。我已经很少看药剂书,即使编制申报资料,或者工艺规程,我宁愿看技术指南或者技术报告,也很少看药剂书。(zhulikou431,)

  毕业多年了。近期教药剂学。我也曾搞过制剂生产。我们当时参照的是解放军后勤军出的一本书,好像是什么制剂规范吧。按照上面的处方做了一些。

  现在给学生上药剂课。发现药剂书上的例子十分陈旧,且很多并不是现实中常用的。最主要的是,估计很多编书的人是没搞过实际生产的。辅料的比例心中没数。这是很大的缺陷。

  虽然处方是可以变化的,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像制素片,我们通常控制片重在 0.3g~0.4g左右。这是最常见的一个片重范围。主药量大的,辅料就少加;主药量小的,辅料就多加。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每片300mg,我们通常做成片重370mg左右。这里,辅料只占到19%左右。而对于激素类药物,绝大部分的重量来自辅料。

  又比如,软膏制剂中,抑菌剂尼泊金乙酯的含量一般在0.1%左右。教材中太笼统了。所以,学生学完后还是不知道如何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摸索出一些套路来。(江边的油麦菜,)

  1+1=2,这是楼主的学习模式。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二?楼主就模糊了。

  制剂是一门“活性”学科,不是一个量定学科。红黄蓝三个基色可以根据不同比例调配出不同的颜色,制剂也是如此,而不是规定一个万能比例,什么剂型的辅料用量都按万能比例套用即可。

  一个国外的处方,给你明确辅料种类,明确辅料数量的片子处方你都不可能做出一样的产品,溶出度可能会相距甚远。

  某天晚上闲着无聊随便翻了第六版《药剂学》,里面增加了不少内容,感觉还是紧跟潮流发展的,但编写的还不是很清楚。比如冻干那块,字数没多少,也点出了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但还不够明确。比如,冻干制品碎块,酥松那块解释了原因,也提示加骨架剂;但没有多加多少常用浓度(一般固体含量是5%— 20%)。也没有把“反复预冻”讲明白。其实实际生产中很多产品是需要加入有机溶剂助溶或者其他助溶剂的,这些助溶剂都会引起溶液粘稠而导致制品难冻,一般都会采用反复预冻法,然而教科书也就简单一提哪种需要反复预冻即止,而没有详细介绍清楚反复预冻的操作。其他章节也是讲了一些“客套话”,尤其郁闷的是没有讲到什么是“工艺验证”,以及工艺验证需要怎么开展等。

  建议学生朋友们要以《药剂学》为基础,把知识学好,然后多上维普,万方,CNKI寻找一些相关剂型的文章多看看,多上“丁香园”看看在研制剂有哪些,存在什么问题,多思考,这样有利于提高和拓展知识面,也于社会工作尽早接轨。

  教材只是打基础的(但基础是最重要的),即使是那些大而厚的专业书也未必能解决制剂上所有的问题,实践出真知,要在实践中不停的积累,不断地创新,手越用越活,脑越用越灵。况且思维要发散,怎么可以用书本来限制我们无穷的创造力呢?就像数学上的排列组合,区区几种辅料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千变万化的处方,只有多动手,多干活。(红火烟花,)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果写的太详细了,光是一种辅料,就够你学4年的了。比如最最简单的MCC,不同的用量,不同的环境,那就是不同的效果,药剂书上在填充剂中举例MCC,没有在助流剂中举例MCC,那你就认为MCC只能做填充剂,不能做助流剂吗?

  世界上有1亿人,那就有1亿个“哈姆雷特”;同样中国有2000个药剂学生,那就得有2000个不同的方向,那样中国的药剂才会有发展。如果药剂书写的太详细了,你花了50年才把他研究透,哪能还有进步吗?

  学习是要靠自己的!你们学校没有图书馆吗?图书管里只有小说吗?你们老师没有让你自己去看专著吗?(glmiao,)

  如果说,书本没有讲具体怎么用,应该会有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如果老师没有告诉你,辅料怎么选和用,具体怎么设计处方,那老师的实践经验是很有限的。如果你上完课始终没有搞明白大概的套路,又没有及时问老师和网上查找,你的学习方法可能有些问题。

  如果你只期望别人告诉你答案,不喜欢自己上网查找资料,你可能属于被动学习,或希望老师满堂灌的方式,Not Good For U。(freelane,)

  给楼主一句老话: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药剂这个学科,就目前的设备等条件下,只有在调整中才能做出最优化的处方来,所以给大家都是一个范围。辅料应用的使用范围还是很好找到的。如果规定死一个量,就没有发展了。 (Barbital,)

  药剂是一门实践的课程。书上有再多的例子,没有做过,那也是白搭。书上没有例子,只要做过,那就不会白做,如果做完再看看书,那就可以加深印象,如果再思考一下,那就有希望融会贯通了。

  就是因为相同的辅料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用量,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书中不能详细列出用法用量。就算是都列出来了,一样会有人认为,那是误认子弟,因为他会把所有的片剂处方中都只加0.1%的硬脂酸镁、2%的滑石粉。(glmiao,)

  完全可以举很多例子。原则是:主药含量大的,辅料量要少;主药含量少的,辅料量要大。可以分别举不同的例子,让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去体会。而药剂书里全没讲用量多少,完全是笼统的,没法可循的。这是当前药剂书的重大不足!我完全同意楼主的说法!(采菊西篱,)

  处方可变是当然的。问题是,书上的例子太少。而且有些例子现实生产中并没有用。无论辅料怎么样变化,总是有规律的。而书上并没有总结规律。有些辅料的变化是很大的。如:填充剂。有些辅料的变化不太大。如:抑菌剂。像尼泊金乙酯通常是0.1%。

  而药剂书,并没有将这些讲清楚。相当于只是笼统地介绍下。如果能多举实例,哪怕作为附录,那样可操作性就强了很多了。

  想起多年前学方剂学。要是方剂学只写方中用什么药,而不讲每味药多少克,到现在我怕是还不会组方。但幸运的是,方剂学讲得蛮清楚的。哪些是君药,哪些是臣药,哪些是佐使,一般用量是多少,都有说明。要是不讲用量,桂枝汤和小建中汤就没有差别了。因为二者的用药是完全一样,只是其中药的剂量配比不同。而且,要从一些制剂处方实例出发来讲辅料用量。

  规律是很多的。我举个例吧。要做水包油的乳膏,该加多少水呢,一般规律,就是要水比油多。水相占55%~65%是比较合适的。多的也可达70%。这是可变的。但,规律是,水要比油多。不然不稳定。乳膏中,增稠剂,药物等,都是可变的。但,乳化剂,一般会较限制得紧点。尤其是复合乳化剂,一定要按比例来,不然得不到理想的HLB。这些,是药剂书要讲清楚的。而遗憾的是,药剂书没提到这些。(江边的油麦菜,)

  药剂学,尤其片剂,已发展几百年,比较成熟,辅料性能用量范围叫为确定,大可不必在研发某处方时,由我们再重头摸索一遍,得出药剂学书上前人总结的结论;而且往往单因素都未确定就正交,实验结论都不对,这样的实验处方,到生产中怎么用,如果能报批下来,只能说违被验证,不可重复。

  硬脂酸美再上防重,可根据颗粒水分在1%上下处方量进行变动,若安GMP要求,钉死用量,才真是刻舟求剑,削足适履。(1278,)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