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M中医药应用的理论方法概要续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03 15:02:26/ 个人分类:新药研发

1.红外技术在中医诊断学的运用 

红外技术在中医中药都有应用,中药的应用主要是近年来的中药红外指纹图谱。这个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中医学的运用包括诊断和治疗两方面,我们在TTM这里主要讨论的诊断方面的应用。

之前,中医界应用红外技术在诊断方面,主要是面诊,舌诊,穴位、经络,疾病,疾病证候,和治疗过程。

这些为TTM中医药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中面诊,舌诊和疾病证候,这三方面的理论意义更大。

2.TTM的特点引发的学术问题

2.1TTM的特点和面诊、舌诊原理

TTM能够通过人体体表热经断层技术推算得出体内热源的深度、强度和形状,从而对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从二维到三维)

而且TTM能够方便的对全身扫描。(从面部、舌、穴位、经络到全身)

之前的热成像系统主要应用于面诊,舌诊。而面诊,舌诊被认为能够反应人体内部变化。

面部色诊的原理1,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故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 2, 面部皮肤薄嫩,其位最高,其色泽变化易于外露. 3,易于观察.

舌诊原理1,舌与经络相连 2,舌与脏腑功能相关 总之,人体内部的变化,脏腑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盈亏均可反映于舌象的变化.

2.2引发的学术问题

由于TTM已经能够方便的观察人体内部的变化了,那么引申出来的同时也是突出出来的问题就是中医如何划分人体内部功能模块的(即面诊,舌诊中的脏腑分属)?

什么是脏器?什么是藏象?寒热虚实与热成像的关系?

可以不可以从伺外揣内到直接揣内?

中医学与信息科学学科交叉的几个关键问题》中笔者说:“中医学的辨证以望闻问切四诊接受信息,以中医理论指导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来认识人体气血的常态与病态,即辨别其病证。由于望闻问切四诊之间可能出现彼此矛盾的情况,所以需要四诊合参(即信息融合),因此四诊合参成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从信息科学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可以认为,以望闻问切四诊接受的信息来源于气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一过程与直接从气血获取信息相比,无疑增加了多个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再生的过程,比后者大大增加了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直指气血,直接从气血获取信息,不仅充分具备信息科学技术的可行性,而且是古代中医曾经达到和一直追求的高超境界,如史记中记载:扁鹊……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从红外面诊、舌诊到TTM全身热成像引发的问题就是,基于人体TTM象的藏象证候建模之模块划分(即面诊,舌诊中的脏腑分属)。参见《TTM中医药应用的理论方法概要》。

寒热虚实与热成像特征的关系?

热成像特征与风寒暑湿燥火的关系?

 

3. 藏象结构与层次新解

 

现代中医的话语中,藏象/证是功能,以此为基础,我们对比下中医眼中的功能与西医眼中的功能,换个说法就是比较西医的证与中医的证。

 

 

五体

脏器

奇恒

解剖

皮肉筋脉骨

内脏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经络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藏象

躯体象

脏器象

奇恒之府象

躯体证

脏器证

奇恒之府证

 

1.藏象结构与层次新解表

笔者在《涵盖奇恒之府象、NEI网络的藏象结构与层次新解》文中提到的内容归结为上表。

 

4. 其他学者的红外热成像中医应用的研究及适合MMT中医研究的内容

4.1TTM是宏观方法的补充

《惊恐对鼠体组织损伤和中药保护机理的 F T I R光谱研究》: “以往对于中医的研究均从西医角度出发,多选择生化、生理、病理等微观指标,而很少运用现代仪器和思路从整体角度进行观察研究,这种方法在使中医研究向深 层次发展的同时却失去了中医整体观的特色。本文运用红外光谱法从物质代谢的整体角度研究了惊恐及补肾中药对机体与脏器的影响,结果不仅证明了前人的研究成 果。扩大了红外光谱法的应用范畴,而且为中医的现代整体研究拓宽了思路。”

4.2对寒热与温度关系的近似看法

《红外热图温度与肿瘤中医证型的关系》:“红外热图通过测量机体皮肤温度来显示人体能量代谢的变化而提示疾病的仪器,而寒热、阴阳证型的变化通过许 多的学者研究也归结为代谢、产热的不同。故我们可以通过红外热图测得温度分布和温差的不同,而分辨不同的证型。”

4.3应用红外热成像或者TTM研究中医的可行性

《乳腺增生病患者舌面各部红外辐射光谱比较》:“中医学理论核心是注重整体辨证观和动态平衡观。红外技术可以获得人体连续的、动态的红外信息, 因此,用红外技术来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藏象经络学说和辨证诊断研究,在方法论是吻合的而且红外技术的特点是人体表面热辐射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也符合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司外揣内、以象察脏” 的诊断思想。将红外辐射光谱引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4.4

《老年患者不同证型红外热象舌图温度负荷的变化》:“以前的研究表明,不同中医证型的患者红外舌图的变化各有其特征。”“红外热象技术近年来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运用红外热象舌图观察舌质的变化科学性强,便于操作、保存、分析、对比,且直观、无痛苦。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辨证分型的红外舌图与正常人有 明显区别,不证型间红外舌图亦各不相同,,,结论:老年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红外热象舌图各有其特征,红外热象舌图直观、重复性强,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断的临床指标。”

4.5 寒热虚实与热成像关系

《不同人群舌红外热象观察及动物舌血液灌注率测定:“本课题是用热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传统医学中的舌诊机理进行研究,通过新的实验与理论分析说 明中医舌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运用生物传热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进行研究。”“4 讨论 上述结果说明,舌温可以帮助辨识寒热虚实证侯,也印证了“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的中医理论。冠心病患者舌尖部温度最低,消化系统疾病舌中的温度显著增高, 与中医“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的舌诊分部理论相一致。此实验结果为舌与脏腑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论证了中医关于舌面不同区域与脏腑相关的理论。 

用 生物传热的理论分析认为,中医舌诊中所注重的“舌色”主要受舌的血液灌注率、血氧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等参数的影响,使舌面温度受到影响而反映于“舌色”,而 其中血液灌注率项占主导因素。不同的舌色可以由舌面温度来反映,而温度与舌内的血液灌注率又有一定的特征关系。所以通过此关系曲线和测取的其它生物参数进 行合理的分析处理,在生物传热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可以得出可用以定量分析和描述舌体传热规律的数学关系式。”

4.6中医界对红外热成像中医药应用的认识

《红外技术在中医学的运用》:“上世纪 8 0年代以来, 红外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诊断辨证、经络俞穴、实验动物等研究领域。”“5 评价与展望 近十余年运用红外技术研究中医理论及临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可以预计红外技术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完善红外技术在中医理论及临床的研究,今后应关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 1 ) 研制具有中医特性仪器及明确仪器诊断指标:统一仪器检测指标,扩大样本数,增加客观描绘,明确实验指标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 2 ) 深化中医理论的研究: 由于体表所反映的病证并不完全来自体内,也可能就是体表本身的功能障碍。所以目前的红外热像仪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运用红外断层热扫描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并深化中医理论的发展。( 3 ) 加 强中医、物理、机电等各个学科的合作:注意各科研单位之间的协作,将各相关学科更好地结合起来,是色诊客观化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总之,中医学的理论核心 之一是整体观念,而红外热像仪可以获得人体连续的、动态的红外信息。因此,用热像仪来研究中医学说在思想内涵上是一致,而且热图像的特点是人体表面信息收 集, 也符合中医形于外藏于内、 内外合揣的原则。目前中医临床望诊主要是靠肉眼的视觉,这种视觉望诊需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缺乏定量的指标。因而,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借助现代红外检测技术,探索中医望诊的定量化诊断依据,对于今后中医辨证研究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4.7《远红外线热层析系统对老年病中医诊断的运用》:“结论:远红外线热层析系统对中医诊断中阴阳寒热的辨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TAG: 中医药应用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