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放松梦想:像猫一样在阳光下睡着。

科研创新之老生常谈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27 14:14:24/ 个人分类:科研创新

  科学创新之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很多人从事的行业与其本来的兴趣不啻于风马牛,然而,这似乎对很多科学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并无多大妨碍。又有人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客观地分析,现实环境对多数人培养的并非兴趣,只能说是一种动机。

  对未来世界美好的憧憬在人类而言是没有种族和时空差异的。海德格尔曾经说:人类应当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这句话被无数人重复过无数次,似乎每一次都充满诗意。然而,海翁在写下这个句子的当时,内心必定在痛苦的思索,或者说这个句子表达了他痛苦的内心世界。海翁的另一段话也许对此作出最好的解读:人一出生便被不情愿的抛进这个有待实现的世界。对于多数人来讲,科技创新并不是兴趣所在,这个过程也并非充满诗意的过程。一言以蔽之,科技创新的动机在很大意义上是摆脱痛苦现实、迈向诗意的一种冲动。创新动机的产生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内心必然在现实痛苦和虚拟诗意之间来回徘徊。对于科学工作者,诗意是缥缈的、短暂的,痛苦是实在的、永恒的。所以,如果有志于真正的科学研究,内心必然永远在痛苦的思索,思索这个有待实现的世界。

  科学创新对认识主体的人文诉求

  1、文本的可读性。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质,科学创新必须诉诸文字方能被接受及认可,科学表述首先应该准确无误,较高层次来讲要言简意赅,最好是辞约意丰。一个本来极具特色的创意,如果撰写者用辞不达意、逻辑含混的文本来承载,这个创意很可能被抹杀。

  2、视域的广度。当今讲究学科交叉,知识储备范围越宽广,发现科学问题的机会越多,找到科学增长点的可能性也越大。“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科研也是如此,应该关注本领域以外的相关乃至不相关学科,尤其应注意其他学科的新近展。所谓的关注不是要求大家去钻研其他学科,那样到头来可能西瓜、芝麻都捡不到,关注是指要留意,在经意不经意中留意其他领域的进展。成功不一定都来自刻意,但很多时候却来自留意。

  3、理解的深度。读书要读出窍门,所谓窍门是指要明白文本的关键之处,或者说要读懂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有句话形容读书的状态叫做“神交古人”,达到这种境界,自然是获得了窍门。文史哲如此,科技亦如此。“神交”的前提是阅读者的视域必须与作者的视域实现融合,视域融合类似于弗洛伊德提出的“移情”过程,通俗地讲,阅读者应当置身于作者所处的境地。实现了视域融合,体会作者意图自然不在话下。进一步来讲,作者思想体系中的闪光点及其隐蔽的瑕疵了然于心。

  4、超然的心态。前已述及,刻意而为并非上上之举,吾乡有俗语云“犬大自吠”,讲的是如果养一条狗,在它小的时候不必为它不能守家护院而烦恼,等狗长大了自然懂得它的职责。做学问如同养狗,急不得,好像西人所说的由量变而质变。很多人喜欢争第一、当冠军,医学界有句口号叫“基础研究要争世界第一”,推广之科技界乃至全国人民都在研究“中国人何时能获得诺贝尔奖”。出发点可能是好的,然而,这种心态未必有助于实现目标。首先,第一的概念很难界定,即使你拿了冠军也未必是第一(第一可能没出场);其次,世界是变化的世界,没有永远的冠军。科研创新大概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人发誓要争第一,可能永远也争不到第一;倒是有些人并不去刻意追求第一,而是和谐的融入周围世界,以超越自我、力争上游来要求自己,反而事业上做的很好。是为中庸之道?

  朱子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保持思维如一湾碧水,必须拥有一泓汩汩的智慧清泉。潭不一定很深很大,潭水一定要清;泉不一定汹涌大气,泉水一定要泠泠不绝。科学研究也可以用此来比喻,要想有所创新,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品质(要素)。创新不一定要惊天动地,能够小有突破也不错,关键是要有创新的头脑、有准备的头脑,机会常常会不期而至。

  科学创新中的策略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科学创新过程中,认识主体所采取的研究策略非常重要,策略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创新的质量。思维策略的优劣凸现在认识主体对于科学创新切入与终结的选择。

  西人语:科学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问题史。进一步来讲,科学始于问题而终于问题。提出问题而后解决问题,但决不能指望你的方案永远正确。所以当你提出问题并解决以后,首要的工作不是去竭力维护你的结论,相反,首要的工作是寻找你工作中的问题。如果你能够继续发现问题,说明你已经找到了创新的切入点。科学工作者最优秀的品质应当是不断的发问,向他人发问,向自我发问。向他人发问包括两个阶段:第一,直接发问,这点不需赘述,多数人都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二,通过视域融合借助文本进行发问,如果你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该阶段,在学问上有所突破应当不难。当然,时下有人整日不学无术、滥竽充数也能拿到课题、发表论文,甚至充当评委、贻误后学,其人也被称之为有“创新”能力,此类人物不在本文之列。第三阶段便是自我发问,自我发问在一定意义上是个人品质的升华,所谓发问不是对外在世界的迷茫和困惑,而是对自我认识体系的信度的推敲和效度的检测。举例来讲,有人发现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或者解决某一现象,首先,可能想到的是:现有的理论真的不能解释吗?怎么办?向他人发问,反复发问发现现有的理论真的不能解释。下一步怎么办?找问题,为什么不能解释?继续发问,向他人发问,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有结果。如果别人告诉你问题所在,如何解决?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方案对吗?继续发问,问到最后要问自己,我做的对吗?反复发问。三个阶段有机联系,但是无论如何,自我发问是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不一定非要对号入座,深究自己究竟到了那个阶段,品质的培养是逐渐积累的过程,由自发而自觉。“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有过一定科研经历的同行可能有这样的感受:找到第一个突破口最难,也就是说很难发现实质性的科学问题,我在前文”创新的切入与终结“中有所论述,此处暂且不提。一旦打开缺口(发现第一个实质性问题),此后很少会感觉“发现问题很难",面临的困惑可能变成了"一下子发现很多问题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精于此道的同行却知道关键问题所在。这是创新的层次问题,或者说是创新者的思维深度问题(思维的深度决定认识主体所处的高度)。再完美的东西都有缺憾,科学经典也是如此。不是说一定要找到科学经典中的谬误,这对于我们而言可能性极小;而是说科学经典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科学经典的缺口出发去探索未知。科学经典不一定复杂、不一定高深,但必定逻辑严谨、自成体系。盲点的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用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谓的参禅过程来类比似也妥帖:“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对于初涉科学之门者来讲,只能感慨于科学经典的完整之美,看不到体系之中的缺憾或者问题,即便有所发现也只是管中窥豹、机械无序;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有所成就者,对于科学经典,则能透过现象体察其本质,能够发现问题所在,更高明者,对此则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能够切中肯綮,发现科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对于科学巨匠而言,对待科学问题高屋建瓴、大处着眼,宏观地处理有所联系的科学系统。

  盲点能否被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识主体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水平,比如前已述及之认识主体的视域、理解深度等等。认识水平的提高是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其创新策略的筹划具有决定性意义。

  《易系辞传》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于科研领域而言,科学是形而上的,技术则是形而下。科学是第一位的,科学是需要通过技术来彰显的;科学是本质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是挖掘本质的工具,技术必须根植于科学的土壤之中才能有所创新。科学工作者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对世界本质的领悟,所以,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向,当今倡导重视基础研究也是这个道理。当然,科学与技术在创新方面并非相互对立,而是要分清主次,最终达到并行不悖。

  科学创新中的先机问题

  先机的意义无需赘述。如果你本来可以得到先机,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失之交臂,遗憾是难免的,但是不必因此而束缚手脚。首先,没有永远的先机,此时的先机到了彼时可能只是常识性的东西;其次,先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科学工作者职业敏锐性的体现,对于高明的科学家来讲,除了敏锐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还拥有深刻的洞察力,对于先机的内涵和外延了然于心、洞若观火。所以,如果具备了充分的科学创新能力,即便别人抢占了先机,他仍然能够就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科学创新中的美学追求

  创新之美在“新”,不要指望一个创新方案能解决一揽子问题,创新是个薪火相传的行当。创新之美在“简”,科学创新的境界应当是用最简单(最优化)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不过当下国人多以掌握或者应用复杂的方法为荣,似乎对科学问题的本质并不十分看重,回头看看每年数以万计动辄RNA干扰、蛋白质组学为支撑的申报课题就知道该问题有多严重。定庵先生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不知是否适合于科学中创新的审美标准


TAG: 科研创新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