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君涛

    李君涛

    厦门大学 讲师

    李君涛,男,1979年4 月出生,2009获厦门大学与巴黎居里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讲师,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员。2009年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表面物理化学研究所做访问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一项(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电极界面过程的FTIRS、EQCM  原位研究),中央高校基本义务费一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部“863”重大项目和  “973”项目各一  项。研究兴趣为能源电化学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已在国际和国内一级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余篇科研论文。

  • 刘虎威

    刘虎威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刘虎威博士1990年入职北大, 2001年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其研究方向为: 生物药物分离与检测,主要包括色谱(包括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应用领域为生命组学分析、药物分析与临床分析。迄今发表有关论文30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8件,著作3部,为多部英文著作撰写了11个章节。参与编写词典等工具书3部,教材3部。在色谱和毛细管电泳及其与质谱的联用技术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多次应邀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获得培养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后4名。学术兼职: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顾问;美国化学学会会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副秘书长,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色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副主编,《分析仪器》编委会副主任,《色谱》执行副主编;《Analytical Chemistry》(2013-2015)和《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国际编委,《Molecules》分析化学部编委(2018-2020);以及《化学通报 》等十余种中文刊物的编委。

  • 孙世刚

    孙世刚

    厦门大学 教授,院士

    孙世刚,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法国居里大学(巴黎六大)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起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长期从事电催化、谱学电化学、纳米材料和能源电化学等研究。致力于分子水平层次揭示表面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规律、控制合成高表面能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和在分子水平认识电催化反应机理等研究,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研究成果。主持完成1995  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国家973计划子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界面电化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取得的科研成果已在Science,Acc.Chem.Res.,  Chem.Soc.Rev.,  Angew.Chem.Int.Ed.和J.Am.Chem.Soc.等刊物发表300余篇研究论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2项。主编Elsevier英文著作一部,主编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化学》(上、下)。应邀撰写14篇著作专章。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主题和邀请报告60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13次。于1992和1996年两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010)、国际电化学会第二届“Brian  Conway”奖(2010)、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首届中国电化学贡献奖(2009)、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07)、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6)、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奖(2002)和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1)等奖项。担任Electrochim.Acta、《物理化学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和《化学教育》副主编;《电化学》主编;J.Electroanal.Chem.、Func.Mat.Lett.,Int.J.Anal.Chem.和《应用化学》编委。任中国物理学会表面与界面物理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化学科学部物理化学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纳米科学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主任和第六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常务副主任。2005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2007年当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 姜艳霞

    姜艳霞

    厦门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姜艳霞,女,汉族,1964年5月20日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99年夏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于2005年起担任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编委,2010年起担任电化学杂志编委。历任第13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秘书长  (2004),第35届国际光谱会副秘书长  (2007)和第60届国际电化学年会厦门卫星会议秘书长  (2009),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秘书长  (2011)和第三届亚洲光谱会议副秘书长  (2011)。 1999年8月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纳米尺度电催化材料的制备、表征、特殊红外光学性能及电催化应用研究。2000年7月至12月在日本北海道大学触媒化学研究中心做COE访问研究员,从事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2010年7月至12月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大学做访问教授,从事电化学偏振红外光谱研究。自1987年大学本科毕业以来,主要在电分析化学、表面电化学、电催化、谱学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和纳米电化学等方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侧重固/液界面环境中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的研究。以化学法和电化学法合成制备出一系列不同尺度和分散状态以及不同表面结构的纳米电催化材料,用经典电化学方法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方法研究CO和NO探针分子、氧气分子以及醇类有机燃料小分子等的电催化,从分子水平研究反应过程,探明反应机理,研究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构效关系规律性,取得了一些学术界公认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获200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第五获奖人),获授权发明专利  1项。在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  J.  Phys.  Chem.,  J.  Power  Source,  Electrochem.  Commun.,  Electrochim.  Acta等期刊发表SCI收录研论文90余篇。

  • 张丽华

    张丽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分子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组组长。2000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侧重于发展蛋白质组定性、定量和相互作用分析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装置。                    

  • 吴翠玲

    吴翠玲

    安捷伦 工程师

    吴翠玲,高级应用工程师,负责样品前处理方法开发和色谱柱应用支持。色谱行业数十年资历,曾参与多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开发项目,有着丰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开发和实际检测经验。

  • 宁航

    宁航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高级应用科学家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应用科学家,曾就职于康龙化成等CRO公司,从事5年多细胞水平体外药物筛选工作,曾参与多个国际制药企业药物研发课题,具有6年多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应用经验。

  • 陈丽琴

    陈丽琴

    安捷伦液相产品应用工程师 应用工程师

    2010年加入安捷伦,现任安捷伦液相产品应用工程师。从事制备液相及相关产品的方法开发工作,在液相色谱应用中拥有丰富的经验

  • 徐雍羽

    徐雍羽

    美谷分子 应用工程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受体生物医药实验室。博士期间主要研究GPCR信号通路和iPS细胞建立,以及相关小分子化合物筛选。具有多年的酶标仪、显微镜使用经验,熟悉基于细胞的方法学建立和应用。现致力于推广酶标仪的应用潜力,提升科研工作者对酶标仪的认识和对软件使用流程的优化,帮助大家更便捷获得准确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 蒋华平

    蒋华平

    默克工艺解决方案部门 市场技术经理

    毕业于扬州大学植物生物技术方向,曾在基因芯片,细胞培养相关产品公司工作,于2011年加入默克工艺解决方案部,拥有多年生物技术相关行业经验。目前担任默克工艺解决方案部门市场技术经理。

  • 张晓丹

    张晓丹

    安捷伦

    于2012年加入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担任分子光谱产品线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包括红外、拉曼、紫外以及分子荧光等产品售前/售后应用支持和应用方案开发工作。

  • 徐银

    徐银

    天津阿尔塔科技技术 应用工程师

    天津阿尔塔科技技术支持经理,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具备恒瑞医药ANDA 7年分析申报经验,丰富的实验室管理经验。

  • 樊巾英

    樊巾英

    安捷伦实验室信息化产品专员 产品专员

    本硕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具有五年以上的实验室信息化及计算机系统合规工作背景。 主要负责安捷伦OpenLab CDS Chemstation  OpenLab CDS 2 Datastore  ECM等多种软件的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定制高效和合规维护方案,参与过计算机系统验证CSV的部分工作,同时做过包括扬子江、东阳光药业等色谱网络版软件用户在内的一百多场软件合规使用培训。在Gxp实验室数据合规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 朱超飞

    朱超飞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博士

    朱超飞,博士,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主要从事持久性有机物分析方法学和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正在开展六溴环十二烷、全氟化物和抗生素的工作, 以及非常规有机污染物的筛查。

  • 陈杰

    陈杰

    北京大学 博士

    ●以独立第一作者发表于《Nature》的工作,解决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靶向KLHL22拮抗乳腺癌和促进健康长寿的临床治疗策略。●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于《Elife》的工作,揭示了长寿药物二甲双胍(现已开展人体实验)的作用机理,为该药的临床应用和后期的优化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获得2018年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称号。

  • 王坤

    王坤

    牛津仪器Andor公司担任 应用科学家

    2009年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得凝聚态物理博士,目前在牛津仪器Andor公司担任应用科学家,近十年来一直从事高端显微成像系统的相关科研及应用工作,参与过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中科院仪器专项、中科院仪器功能开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熟悉各类高端显微成像系统的原理,在各类生物样本成像上具有丰富的经验。

  • 吴春华

    吴春华

    安捷伦 应用工程师

    主要负责原子光谱的技术支持及应用方法开发研究工作,专注于元素分析领域十几年;对于原子光谱技术和食品、环境、材料、化工等应用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参与完成多项行业和国家标准的起草及验证工作。 演讲内容: 1、无机元素检测技术中单四极杆ICP-MS的难点和痛点; 2、ICP-MS/MS在食品领域中常规单四极杆ICP-MS 难以解决的重金属元素检测的难点应用; 3、ICP-MS/MS在农残检测、核辐射元素检测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

  • 谢国祥

    谢国祥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教授

    美国夏威夷大学助理教授。1997年-2001年常州大学工业分析专业本科;2001-2004年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2004-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2007-2009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2009-2011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斯堡分校生物转化医学中心博士后,2011年-2013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斯堡分校生物转化医学中心任研究科学家,2013年至今,夏威夷大学癌症中心助理教授。具有近15年代谢组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经验,主要从事代谢组学的技术发展以及在转化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其中转化医学研究包括代谢性疾病、肿瘤和中医药的研究,重点围绕肥胖等代谢性疾病、肿瘤以及伴随的肠道菌群的变化在肠-肝轴的代谢影响、相互作用机制和毒理机制开展研究,寻找全新的疾病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和临床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

  • 徐媛

    徐媛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

    徐媛,女,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LC-MS/MS产品小分子方向的方案开发,以及售前售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