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

地质/冶金

直达仪器谱

    四川-德阳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德阳重点研发指导类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5/15
    类型:招标公告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德阳重点研发指导类项目的通知


    学校各院系部、处室:

    德阳市科学技术局近日发布了《2024年度德阳市重点研发指导类项目申报指南》,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校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1.项目负责人应为我校在职人员,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同一年度,每个项目负责人限申报1项,可参与1项,目前承担有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且尚未结题验收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处于限制申报期内(未经审批延迟验收或者无正当理由申请终止的项目负责人三年之内)不得牵头和参与申报。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因申报新项目而退出在研项目,若退出,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和参与申报新的项目。

    3.参与人员申报项目不能超过2项。

    4.若确需联合其他单位申报的,须签订合作协议。

    5.重点研发指导类项目经费由学校自筹,原则上可申请学校自筹经费1万元。

    6.鼓励博士积极申报,博士作为项目负责人,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及申报指南要求,明确项目研究目标与任务,注重申报项目技术创新及科研成果产出水平,可启用博士科研配套经费合理预算,以上情况将作为学校评审推荐的重要评价因素。

    二、申报程序

    2024年度德阳市重点研发指导类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申报项目均须符合市科技局发布的申报指南要求,申报附件材料均须在德阳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上传。

    (一)申报身份获取

    未注册的项目负责人登录德阳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deyang.tccxfw.com),进行身份注册和实名认证,项目负责人需完整、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已注册过的个人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

    (二)项目申报书由项目负责人填写

    项目负责人登录德阳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指南提出的具体申报方向,按照提示,在线填报项目申报书和上传附件,盖章部分扫描后在线上传。项目负责人在系统中填写完申报书后,需打印一份纸质申报书及前期基础研究证明材料交到行政楼404处。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27日下午17:00,过时不予受理。学校将对收集到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拟推荐项目后,进行网上审批推送。

    三、申报类别

    1.2024年度德阳市高新领域重点研发指导类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1)。

    2. 2024年度德阳市农业农村领域重点研发指导类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2)。

    3. 2024年度德阳市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研发指导类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3)。

    四、其他要求

    1.同一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多渠道、跨计划重复申报。

    2.网上不受理涉密项目。

    联系人:蒋金凤

    电话: 2652725

    科研与社会服务处

    2024年5月15日


    附件1

    2024年度德阳市高新领域重点研发

    指导类项目申报指南

    一、绩效目标

    突破关键技术1—2项,新申请项目相关的知识产权(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项以上;形成新产品或示范应用不少于1个;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以上(高校、科研院所单独申报除外)。

    二、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为2年,时间自立项文件下达之日起计算。

    三、支持重点

    机械装备。航空零部件、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开发及应用,智能零部件组件制造技术、新型农机装备整机制造及应用、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器研发与应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及制备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等。高端能源装备、先进冶金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关键技术与产品,包括能源开发端的油气装备、环保端的工业节能装备、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备、非常规油气开采装备、储能装备、氢能装备以及智慧能源装备等。

    材料化工。以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和电解液等锂电材料为主的新型能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子新材料、高性能纤维、高性能树脂、金属材料、石墨烯材料、可降解材料、3D打印材料、高端膜材料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食品饮料。白酒酿造、生物饲料等生物农业领域及新型发酵技术、多肽保健食品研发,肉制品杀菌灭毒、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饮用水包装材料及设备研发、植物蛋白饮料等饮料研发和烟草领域技术创新等。

    数字经济。特色电子元器件、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的核心技术,智能制造、智能传感、服务器、数字能源等相关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大数据、区块链、信息安全、元宇宙等。

    四、申报单位在线提交材料

    (1)德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

    (2)企业资质证明材料(企业营业执照,高新技术企业编号、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编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认定文件)。

    (3)近两年内获取的技术创新成果支撑材料。

    (4)企业近两年财务报表。

    (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附件2

    2024年度德阳市农业农村领域重点研发

    指导类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农村领域重点研发项目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重点支持我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依托当地产业,围绕农村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技术创新需求,开展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

    一、绩效目标

    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模式2个(项)以上;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基地、示范生产线1个(条)以上;开展集中性科技培训、现场观摩会3次以上,培训产业技术骨干10名以及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新型农民100人次以上;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个以上。

    二、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为2年,时间自立项文件下达之日起计算。

    三、支持方向及重点

    重点围绕县域产业发展需求,支持各区(市、县)依托当地星创天地、专家大院、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等平台,联合省、市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咨询、现场指导、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技术服务,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转化应用;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及企业等,指导、带动农民就业创业,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贫困地区脱贫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支持针对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优良品种选育工作,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鼓励开展种子繁育技术创新,包括高效繁育技术、种子质量控制技术、种子加工与储存技术等;支持种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种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市种业整体竞争力。

    (二)支持建设集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鼓励基地开展精准种植、智能养殖、智能农机等农业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示范与推广;支持设施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如智能温室、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鼓励开展设施农业新模式的示范与推广,如循环农业、立体种植、休闲观光农业等。

    (三)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我市农业生产需求的先进农机装备,特别是针对丘陵地区的特色农机;鼓励对现有农机装备进行技术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支持试制新型小型农业机械机具,满足丘陵地区精细化、轻简化作业需求;鼓励在丘陵地区建立农机应用示范片,通过现场示范、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新型小型农业机械机具的广泛应用。

    (四)支持我市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围绕粮油、果蔬、水产、茶叶、川酒等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附件3

    2024年度德阳市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研发

    指导类项目申报指南

    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提升我市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体系,以科技赋能推动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绩效目标

    围绕我市在社会发展领域的重点产业和创新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力争突破在医卫健康、生态环保、食品、安全、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60项以上,公开发表论文60篇以上,申请专利15项以上。

    二、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为2年,时间自立项文件下达之日起计算。

    三、申报数量

    遵循择优申报原则,三级甲等医院每个单位限额申报12项;三级乙等医院每个单位限额申报6项;二级甲等医院每个单位限额申报2项;其他基层医院每个单位限额申报1项;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每个单位限额申报10项;其他高职院校每个单位限额申报5项;其他公益事业单位每个限额申报5项;省重点实验室各限额申报2项;各医疗机构有省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市重点实验室的各限额申报2项;各医疗机构在上一年度承接药物、医疗器械注册类临床试验项目超过60项以上的,限额申报2项。

    四、支持方向与重点

    (一)支持医疗卫生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重点支持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防控及防治疫苗、诊断试剂、治疗药品、生物医药研发;药物临床标准化研究;支持癌症疾病防治研究,创新药物、仿制药物、医院制剂研究开发,中药制药工艺关键技术研究;药物筛选、新型诊断技术与设备、重大医疗临床技术提升、中医药研发及应用;地方病、职业病、皮肤病防治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研究与管理研究;智慧医疗、智慧养老、适老化及残疾人服务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建设;全民健身、运动医学、妇女儿童健康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

    (二)支持大安全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重点支持开展食品安全溯源、贮运、生产、检验检测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食品安全预警、风险评估技术及标准化研究与应用;预制菜及调味品加工、包装、仓储、冷链等技术与装备研制;白酒酿造微生物和白酒生产机理、自动化、智能化酿酒装备研发应用、信息化应用、绿色生态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水旱、气象、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领域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开展社会安全治安防控、智慧消防建设、毒品查缉及戒毒、应急反恐等领域公共安全技术研究、装备开发和应用;开展各生产领域安全预防、风险评估、应急救援、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技术研究、装备开发及应用。

    (三)支持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重点支持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防治技术,战略性、紧缺性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综合利用,以及废气、废水、固废和危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关键技术研究、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环境监测、耕地保护、生活垃圾、节能减排降碳、节约用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绿色低碳建筑新材料、绿色新能源等关键技术研究;塑化剂降解技术、废旧塑料分类高质回收再利用和热熔再生技术研究;生态修复、耕地保护等技术研究;传统内燃机高效节能减排、柴油车尾气治理与装备研制等技术研发。

    (四)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支持开展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技术、装备研究;支持红色文化、巴蜀文化、非遗文化等数字化研究与应用;开展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等公共智慧服务平台技术研究,支持VR/AR/MR/XR等虚拟沉浸式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应用研究;支持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开发特色文旅产品。

    附件【附件1-3.docx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