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移动快检食品环境先进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临床 导购 电商 仪器谱 直播 前沿Lab 博客 会议 人才 搜索
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00-6699-117转1000

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 中心)于201312月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立项,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中心总投资3800万元,其中科技部拨款700万元,广东省科技厅配套拨款900万元,中心负责人为韦岗教授。中心专注于以超声为传感手段的探测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是我国第一批开展该领域成套技术研发及工程转化的单位。产品将广泛用于高铁探伤、水下测绘、医学检测、电力监测、特种检测、海洋生物探测等领域。

  中心以 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 短距离无线通信与探测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为建设基础。其前身无线电系是全国最早建立无线电及超声探测技术专业的系所之一,奠基人为哈佛大学博士、我国著名电子学家冯秉铨教授,首位系主任为美国加州大学博士、我国著名电子学家林为干院士。无线电系自20世纪60年代便率先开展了平面弯曲超声换能器的研究,为我国建造潜艇提供声纳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多项国家级奖励。80年代后,与国内多家骨干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多项专利被应用于企业的主打产品中。

  中心拥有针对传统超声探测系统瓶颈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现有超声探测系统基本沿用传统探测方案,发射窄脉冲,收发单工隔离。但由于探测目标较近,发射的脉冲极窄,携带的信息量小;同时由于工作区设置在远场区,多次回波导致能效低;另外,加之采用较为简单的幅度估计,精度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中心提出发射连续宽频信号,增大信息量;将工作区设置在近场区,提高能效;采用频率估计,提高精度。理论证明,创新方案具有2-3个量级的精度提升空间。中心还针对创新方案带来的技术挑战,提出相应解决途径,其中包括:就连续波收发干扰问题,提出连续双工接收,后端采用云计算对直达波进行抵消;就近场区波动以及存在多个零点问题,提出发射宽带调频信号;就频率估计未达理论极限界问题,提出达到理论界的参数估计算法。中心已完全解决超声探测的理论问题,并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10余项,申请相关发明专利300多件,获批项目400多项,发表三大索引论文500多篇。

  中心围绕移动超声探头、移动互联、无线通信、射频技术、超声图像处理、超声模式识别、云计算平台等移动超声探测共性技术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与科技攻关,提供高精度和无线网络化的超声探测方案,以解决影响我国高铁钢轨探伤、水下测绘、医学检测、电力监测、特种检测、海洋生物探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中心实行在管理委员会、工程技术委员会、运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并针对工程技术设置了8个研发部,针对应用系统设置了9个事业部。

  中心的技术成果将提高超声探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服务于基础设施、工业探伤、医疗健康等领域的高端新型探测技术的发展,辐射和带动铁路交通、工业探测、水下探测和医疗诊断等相关产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我国超声探测相关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进入实验室博客

相关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