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移动快检食品环境先进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临床 导购 电商 仪器谱 直播 前沿Lab 博客 会议 人才 搜索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400-6699-117转1000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设立催化新材料与绿色化工技术、无机材料与晶体工程和纳米电化学与敏感材料三个研究方向,由中科院院士万惠霖教授任所长,2004年建立浙江省固体表面反应化学重点实验室,2005年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被批准为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2006年研究所成为独立的科研机构,直接隶属学校管理,2008年建立“先进催化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物理化学研究所由万惠霖院士等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负责审定和指导研究所的科研方向及发展规划。研究所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的需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化学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开展广泛研究,努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过几年的建设,物理化学研究所发展迅速,聚集了一批海外归国学者和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毕业的年轻博士,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理工并重的学术团队。目前有教授(研究员)12名,副教授(副研究员)6名,讲师(助理研究员)9名,19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共享院士1人,浙江省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2人、第二层次入选者3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中国晶体学会理事1人,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浙江省化学会理事2人,英国Nanomedicine期刊编委1人,海外归国学者8人。

  物理化学研究所在绿色催化材料、环境催化、多相催化反应过程、绿色催化合成、生物传感、非线性电化学、光谱电化学、功能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功能特性研究、配合物流变相合成新方法及其热分解机理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所设立四个研究室和一个测试中心:

  绿色催化材料研究室:主要研究内容为: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的研发和表征;ODS替代品和含氟烯烃的合成技术及催化剂;精细化学品合成如选择性氧化和加氢过程中的绿色化工工艺;催化剂原位表征。

  应用催化研究室:本研究室主要成员致力于多相催化反应工程的集成研究,即催化剂的设计(micro-level)、催化反应表征(meso-level)和过程放大(macro-level)。在纳米材料、微孔/介孔沸石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在工业催化/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和多相催化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等领域展开研究。

  电化学研究室:本研究室致力于纳米材料电化学与化学修饰电极、生物电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具体包括乙酰胆碱酯酶纳米仿生结构的构建及有机磷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生物相关性分子调控的纳米结构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生物体系信号传导的电子转移、新型微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光催化性能、Raman光谱电化学,电化学基因检测技术等。

  无机纳米材料与超分子化学研究室:本研究室主要致力于纳米稀土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吸波性能研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力学、电学性质定量研究以及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组装及超分子化学研究。

  大型仪器测试中心:中心拥有透射电镜(2009年底安装)、扫描电镜、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多晶及单晶衍射仪、热分析仪等多种大型仪器,有分析测试人员6人。测试中心所有仪器对外开放,真诚地欢迎大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