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移动快检食品环境先进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临床 导购 电商 仪器谱 直播 前沿Lab 博客 会议 人才 搜索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00-6699-117转1000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 是我国开展非线性力学综合研究的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6月的中国科学院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在1995年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1999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10日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正式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LNM 的研究领域集中于固体材料变形与破坏及流体运动中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中、长期学科方向为如下三个方面:(1)固体变形、损伤、破坏的非线性力学性质;(2)流体运动的非线性规律;(3)材料和环境系统中非线性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LNM近期要突出的创新学科方向为:(1)纳米/微米尺度力学和跨尺度关联;(2)纳/微电子机械系统力学;(3)多尺度复杂流动的动力学理论与控制原理。

  LNM 目前拥有一整套可进行固体和流体宏、细、微观非线性力学行为研究的实验设备。典型设备有:MTS Nano Indeter XP 纳米压痕实验系统, MTS-810通用材料试验机,Questar 望远显微系统,C扫描超声探伤系统,S-570扫描电子显微镜,Q520图像分析系统,Neophot21万能金相显微镜,高品质低湍流度水洞,Octane 2 图形工作站,口径101毫米的一级轻气炮,Hopkinson压杆,单脉冲Hopkinson扭杆。

  自 LNM被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三年来,LNM在材料与流体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纳/微米力学与跨尺度关联及微系统力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由傅德薰研究员课题组完成的“高精度差分格式及复杂流动的数值模拟”项目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0年9月);由白以龙院士课题组完成的“非均匀脆性介质损伤破坏的非线性非平衡统计理论”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7月)。建设期间重要个人奖励有:(1) 白以龙院士获得199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白以龙院士获得2000年度周培源力学奖。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不断开拓高层次的国内外学术合作和交流。从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来,重要的国内外合作有:(1) 亚太经合组织地震模拟合作计划(ACES);(2) 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香港科技大学微系统研究联合实验室,并在智能材料、微/纳动力学和失效分析、仿生微系统、生物微流体动力学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3) 联合实验室在2002年8月成功地联合举办了“国际微米/纳米系统大会”。

  LNM 近期发展目标为:在保留原来非线性力学研究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方向的开展,以期在纳米/微米尺度、纳/微系统、跨尺度关联和复杂流动的非线性力学理论和应用上,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并为国内的相关产业,如材料设计、集成微机电系统、工程和自然灾害预测,提供知识和技术储备。LNM中长期目标:LNM成为从事非线性力学研究和培养高级非线性力学人才的基地,是国内非线性力学领域研究条件最好、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在国际力学界有相当的影响。

进入实验室博客

    相关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