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移动快检食品环境先进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临床 导购 电商 仪器谱 直播 前沿Lab 博客 会议 人才 搜索
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00-6699-117转1000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112由教育部正式立项建设,20124月通过教育部建设方案可行性论证,2014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实验室依托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其二级学科“热能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最初是在以热能工程研究所为主体的原“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动力工程系热控专业和以太阳能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20155月太阳能研究中心从实验室抽离,单独组建成立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实验室主任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院士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肖睿教授担任。

实验室瞄准国际能源利用研究前沿,立足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和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重大需求,以近零排放煤燃烧理论与技术、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综合热利用技术、能源热转换过程模拟与测控技术为主线,通过热工、环境、化工、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索能源热转换过程的新理论,建立和发展相关新技术与新方法。

实验室拥有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50人,流动人员11人。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1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1名,另外有一批活跃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授和副教授,他们是实验室发展的生力军。

实验室有着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具有许多大型实验测试仪器设备。实验室围绕能源热转换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已开展了多项研究,承担了大量研究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每年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5000万元以上。

实验室基于依托单位的强强整合、优势互补,力争创建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融为一体的具有多学科结合的重点实验室模式,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和多学科渗透、融合与交叉,针对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领域的重大需求创建能源热转换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研究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将为我国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实验室围绕近零排放煤燃烧理论与技术、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综合热利用技术以及能源热转换过程模拟与测控技术开展相关研究,具体如下:

1、近零排放煤燃烧理论与技术

针对燃煤电站与工业窑炉能源转换效率低、污染重等问题,结合原有的研究基础和优势,围绕煤炭清洁高效热转换新模式-煤炭高效利用协同污染物与二氧化碳低排放中的科学问题,重点开展煤高效燃烧同时分离CO2与多种燃煤污染物协同脱除的研究,为协调解决煤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与二氧化碳近零排放问题提供科学解决方案。

2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综合热利用技术

开展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太阳能和生物质耦合利用的基础研究。重点研究生物质转化为高品值燃料和化学品的反应机理、途径和调控机制;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耦合综合利用方法。通过基础研究,解决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热利用关键技术的理论问题,为这两类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3能源热转换过程模拟与测控技术

实验室针对大尺度非稳态场的测控与优化等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复杂环境下多类型场间物理与化学反应的耦合机理,阐明大尺度非稳态场参数的耦合规律,发展大尺度场参数的传感原理与在线测量技术,研究复杂能源热转换过程的优化与控制理论,获得相关建模、优化技术和控制方法,实现复杂能源热转换过程的全过程精确控制。针对超高低温、低压环境下的能源系统及过程特点,研究极端环境下热防护材料热物性测量原理与热控技术,获得极端环境下材料性能综合测试方法,为航天、国防等重大领域提供重要支撑。

进入实验室博客

相关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