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朊病毒病来了,千万别被吓“软”!

2018.5.07

  1.克-雅病到底是什么病呢?临床为何会这么重视它的院感防控呢?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又称亚急性海绵状脑病(subacut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SSE),是一种由朊病毒(prion)感染引起的,以大脑皮层、基底节、小脑和脊髓神经细胞变性脱失和胶质细胞海绵状增生为主的朊病毒病,这种病十分罕见(有数据显示,克-雅病主要为散发型,其发病率为1-2人/百万)。之前欧洲流行的疯牛病,就是由于牛感染了这种称之为朊病毒的病原体所致,并且当人食用了病牛的肉以后,也可能会被感染。最关键的是,人一旦感染发病后,和狂犬病一样,病死率100%!所以临床十分重视它的医院感染预防。

图片.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2.确诊克-雅病的实验室检测有哪些?哪里能做?

  克-雅病以散发型为主,其特征性实验室检测有以下几种:

  1)脑脊液 14-3-3 蛋白检测为阳性;

  2)脑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具有典型/标准的神经病理学改变,即出现海绵状变性;

  3)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存在蛋白酶抗性 PrPSc的沉积;

  4)脑组织 Western 印迹法检测存在蛋白酶抗性PrPSc。

  脑组织活检一般都在尸检时进行,且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因此一般不常规开展。据了解,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可以开展脑脊液14-3-3蛋白检测。送样时需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要求送样。

  3.朊病毒病传染性强吗?

  朊病毒病传染性较弱。朊病毒病病人的感染因子主要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尿液和粪便几乎没有传染性,传播能力较低,与病人的日常接触不会传染。国外研究证实,散发型和遗传型克雅氏病占该类疾病的99%以上,医源性传播的概率非常低。已知的医源性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使用商品化的硬脑膜移植物和人松果体提取的生长激素。其他途径如神经外科手术、角膜移植和使用未充分消毒的脑电极等也偶有传播,但病例数极少。我国开展朊病毒病监测以来,还未发现医源性传播造成的克雅氏病病例。尽管如此,我们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仍然不能减弱,毕竟这类疾病一旦发生医源性传播,后果将不堪设想!

  4.遇到朊病毒病病例(包括疑似病例)时,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该如何开展?

  朊病毒病非常罕见,一般不太容易遇到,一旦医院收治了这类患者,应该按照规范要求做好防控工作。朊病毒病不同于一般传染病,普通接触不会传染,关键是要做好患者所用可复用医疗器械的灭菌,尤其是对于患者使用过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及腰穿器械灭菌,角膜、硬脑膜移植等可能传播朊病毒病的关键环节,要按照规定做好科学防范工作,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

  朊病毒,也有称为朊毒体、朊粒,目前认为是一种不含核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感染性蛋白粒子,由细胞表面的正常朊蛋白转变而成的异常形式,具有感染性,对消毒因子高度耐受,能使核酸失活的物理方法(如煮沸、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等)和化学方法(如核酸酶、羟胺、锌离子作用)均对其无影响,只有采用特殊灭菌方法才可将其灭活。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规定,朊病毒消毒方法为:

  ➤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

  ➤ 可重复使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污染的物品处理流程见下表。

  可重复使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污染的物品处理流程

图片.png

  注意事项:

  ➤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物品,使用后应立即处理,防止干燥;不应使用快速灭菌程序;没有按正确方法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应召回重新按规定处理。

  ➤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物品,不能清洗和只能低温灭菌的,宜按特殊医疗废物处理。

  ➤ 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

  ➤ 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5.前面提到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消毒被污染的物品,那么该如何获得1mol/L氢氧化钠溶液呢?

  氢氧化钠属于危险化学品,可以预先采购专人专柜保管,需要时临时配置。根据计算公式,将40g固体氢氧化钠溶于1L蒸馏水,即为1mol∕L氢氧化钠溶液。

  注意事项: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碱性,腐蚀性很强,配制时需要小心,防止喷溅灼伤皮肤。

  虽然朊病毒病十分罕见,致死率极高,但是当我们真正遇到它的时候,也不必过于慌张,掌握科学的防控知识,便可沉着应对!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