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脑脊液常规检测临床意义解读

2021.5.08

脑脊液常规、生化标本采集及临床意义解读
一、患者准备:患者应在静息状态下采集。 
二、样本采集:
1、消毒用具,无菌试管或小瓶,黏贴条码
2、采集容器:无菌试管或小瓶,条码需粘贴到试管或小瓶上送检。
3、采集方法:脑脊液由临床医生进行腰椎穿刺采集。相关采集可参照护理操作规程。较小儿童也可小脑延髓池穿刺。穿刺野皮肤消毒必须严格彻底。
4、采集量:每瓶至少1-2 ml,收集于3个小瓶中。
5、采集后保存及运输: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1h。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三个无菌试管(或小瓶中),每管1-2 ml,第一瓶作细菌学检查(试管口及盖子应用酒精灯火焰灭菌),第二瓶作化学或免疫学检查,第三瓶作一般性状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三、注意事项:
1、穿刺时注意观察脑脊髓液流出速度和颜色性状,流出速度快提示颅压增高,不可多取以防诱发脑疝。
2、在颅内感染、出血或有肿瘤存在等情况下,颅内压升高穿刺有危险性,必要时可先静脉给予适当剂量的渗透性利尿剂,如20%甘露醇200ml(儿童酌减)降低颅压后穿刺并减少取材量以免诱发脑疝。明显出血倾向、穿刺部位感染、脊髓血管畸形,或病人及其家属拒绝均为检查禁忌。
3、收到标本后应立即检验。久置可致细胞破坏,影响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葡萄糖含量降低,病原菌破坏或溶解。
4、细胞计数管应避免标本凝固,遇高蛋白标本时,可用EDTA盐抗凝。
5、儿童脑脊液蛋白正常值较成人高。
四、临床解读:
   (根据各医院检验科使用仪器不同,其参考值区间范围也略有不同。以下数据,仅适用于本钢总院检验科所使用仪器,其他医院单位仅供参考。)
  脑脊液常规参考范围与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方法:手工法)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正常时多为阴性或极弱阳性。有脑组织和脑脊髓膜疾患时常呈阳性反应,如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白质炎、流行性脑炎等。脑出血时多呈强阳性反应,如外伤性血液混入脑脊液中,亦可呈阳性反应。
2、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其增多的程度及细胞的种类与病变的性质有关。
3、病毒感染、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时,细胞数可中度增加,一般为(50-500)×106/L,病毒性脑膜炎常以淋巴细胞为,结核性脑膜炎时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同时存在是特点。
4、细菌感染时(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细胞数显著增加,一般为(500-2000)×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5、脑室或蛛网膜下隙出血时,脑脊液内可见多数红细胞,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脑脊液生化的参考范围与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氯检测方法:离子选择电极法;葡萄糖检测方法:葡萄糖过氧化物酶法)
脑脊液氯:120-132mmol/L
脑脊液葡萄糖:腰椎穿刺:2.5-4.5mol/L;小脑延髓池穿刺:2.8-4.5mol/L
【临床意义】
1、脑脊液氯:脑脊液蛋白增多时氯化物减少,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均可见降低,以结核性脑膜炎减少最为明显,可减低至100mmol/L,甚至80mmol/L以下。肾炎、尿毒症、心功能不全、病毒性脑膜炎等情况可见增高。
2、脑脊液葡萄糖:脑脊液葡萄糖的测定可以帮助区分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葡萄糖值通常很低,病毒性脑膜炎中的葡萄糖值通常是正常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