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这个暑假,让化学与多学科“交谈”

2022.7.25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化梦为翼”暑期学校现场 钱澄摄

“学科交叉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学时代不可替代的研究范式。”日前,在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化梦为翼”暑期学校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表示,化学是一门重要学科,能筑就学科交叉融合的“立交桥”。本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化学奖有20项,其中10项授予了生物及医学相关研究。

据悉,该暑期学校由江苏省理学1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承办。

源头创新落实到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的实际应用

“从化学的视角出发,可以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7月14日,郭子建以“化生医学学科交叉与融合”主题报告开启了暑期学校帷幕,来自省内外的31所高校的200余名学子线上线下聆听报告。

“只有将化学的源头创新落实到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的实际应用当中,才能使这门科学真正为人类健康服务,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郭子建说,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上世纪就开始积极推动化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融合。

他从“学科交叉前沿和创新发展需求”“ 化学和生物医药交叉—历史回顾”“生命必需元素”和“金属化学生物学”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发展的必须与必然。

他通过列举化学药物、抗体药物、细胞药物和基因药物等生物医药的前沿领域的合成、反应和作用原理,进一步说明了化学学科交叉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着原创性关键技术支撑,具有辉煌的发展前景。“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使青霉素、青蒿素和抗肿瘤药物顺铂等得以问世。因此,领头学科数学、物理与中心学科化学交叉发展会产生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和能源科学等一批朝阳学科。”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陈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黎书华、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巢晖、浙江大学教授史炳锋、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Thorben Cordes、南京工业大学教授赵莉莉等10多位教授分别为暑期学校学子带来了前沿讲座,就“‘糖密码’的化学解析”“计算驱动的化学反应设计”“金属配合物抗肿瘤研究” “过渡金属催化的惰性碳氢键不对称催化转化”“现代生物物理化学:新型光谱学和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和“量子化学计算”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和研讨。

“不啻于一场‘及时雨’”

“这次学习对于刚入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的我来说,不啻于一场‘及时雨’,对我选择将来的研究方向有着很大的帮助。”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胡锦瑞表示,作为南京师范大学本硕贯通培养制学生,虽然已经进入了导师课题组,但是刚结束本科阶段培养的她,对科研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老师们讲了化学学科及与其交叉学科的研究背景,这大大拓展了我对化学学科的认识格局。”她认为,南工大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学院教授任小明的“磁力功能配合物”前沿讲座不仅使其加深了对此方向基础知识的理解,更使其对新型稀土配合物和电催化材料相关方向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课题组在导师的建议下,集体‘打包’报名参加了此次学习。”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江玮表示,他的研究侧重于煤化工,在接触了不同教授不同研究方向的前沿成果后,他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触类旁通的新体悟。 “我原本以为代入公式计算仅是一个工具,现在才知道其背后有着这么多原理和背景。郭院士说化学是‘立交桥’学科,从土木跨专业考取化学的我将来要以土木人的身份搭好化学的这座‘立交桥’。”

据南工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杨文忠介绍,自2018年开始主办暑期学校以来,南工大是第一个承办化学学科暑期学校的高校。此次为期10天的暑期学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研实践能力,推动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设。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