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谷子单倍体型图谱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出炉

2013.6.30

  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国家基因中心、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等8家单位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谷子单倍体型图谱的构建和大量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该成果于6月24日在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发表,标志着我国在谷子遗传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谷子,又称为粟,脱壳后为小米,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在我国北方有超过万年的栽培史。谷子基因组较小(~515Mb),二倍体且自花授粉,具有突出的抗旱、耐瘠薄和高光效(C4)特性,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旱生禾谷类模式作物。尽管我国拥有占世界存量80%的谷子品种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基于这些重要资源的遗传学研究还较少,限制了人们对谷子基因资源的高效发掘和深度利用。

  研究者利用在水稻基因组学研究中开发的技术和分析方法,对 916份谷子品种(包括农家品种和育成品种)开展了全基因组低倍重测序和序列分析,构建出一张精细的谷子单倍体型图谱。该研究在5个不同纬度环境下(朝阳、北京、长治、安阳、三亚)考察了这些谷子品种的株型、产量、花期、抗病性等47个农艺性状,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鉴定到了512个控制这些性状的遗传位点。

  同时,该研究还鉴定到谷子品种改良过程中受到选择的基因组位点(selective sweep),包括控制落粒性的已知基因qSH1。此外,该研究还对谷子的野生种青狗尾巴草作了全基因组序列组装,并与谷子基因组作了比较,为将来的谷子驯化研究提供了基础。这些成果为谷子的遗传改良及基因发掘研究提供了海量的基础数据信息,丰富了禾谷类作物比较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和体系架构,同时也将对未来禾谷类作物的品种改良、能源作物的遗传解析产生影响。


105659_201307011013551.jpg

我国科学家完成谷子单倍体型图谱构建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