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我国科技发展跃升期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2009.8.25

  近些年,我国科技快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迅速提升,正处于快速跃升期。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技投入总量每三年左右翻一番。

  2007年我国R&D经费达到3710.2亿元,是2000年895.7亿元的4.1倍,R&D经费总量(按美元折算)已经跃居世界第6位。R&D经费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0.9%增加到1.49%.

  二是科技研发人员7年间增长了1.8倍。

  2007年我国R&D人员总量为173.6万人年,是2000年92.2万人年的1.8倍,R&D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所占的比重达到82.0%.

  三是论文和ZL数量增长加快。

  2007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所收录的中国论文为8.9万篇,排在世界第5位,论文总数是2000年的近3倍,占世界论文总数的7.0%。论文被引次数也大幅度上升,从2000年的3.1万次,增加到2007年的21.6万次,增加了近7倍。2007年,我国国内发明ZL申请受理量15.3万件,是2000年的6倍,占发明ZL申请总量的比重达到62.4%.2003—2007年国内发明ZL申请量连续5年超过国外发明ZL。

  四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2007年全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461亿元,是2000年10411亿元的4.8倍。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3.86%增加到2007年的14.27%.2007年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1621亿元,是2000年2759亿元的4.2倍。

  五是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

  2007年企业R&D经费2681.9亿元,是2000年537亿元的5倍。2007年企业R&D经费占全国总经费的比重达到72.3%,比2000年的60%增加了12.3个百分点。2007年企业输出和购买技术交易额分别为253亿美元和240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技术成交总额的86.3%和82.2%.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明显增长,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正在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影响科技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一流科学家和创新团队严重缺乏。

  我国本土科学家在国际权威科学院中出任外籍院士的数量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印度,获得国际性权威科技奖的人数寥寥无几。根据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报告,在158家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和156家二流科研机构中,只有2.26%的研究带头人是中国籍科学家。在一流科研机构的最高负责人中只有一位是中国人,在二流科研机构中只有1%的负责人是中国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报告,我国入选TOP10科学家数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10.由于缺乏优秀尖子人才,使我国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和把握重大的发展方向,难以做出真正具有开创性的科技成果。

 

  二是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少。

  近年来,我国前沿技术研究更加重视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例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PU的设计等。但从总体上看,仍以跟踪发展为主,缺乏重大的原始性创新成果。自20世纪中后期涌现了人工合成胰岛素、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后,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产生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并得到国内外公认的重大成就相对较少。2004年和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空缺。

 

  三是科技支撑经济的能力不足。

  一些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例如,我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石化装备的80%,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先进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我国每年8万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70%是用于购置设备,而其中又有 60%依赖于进口。另外,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4.00%下降到2007年的12.36%,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所下降,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

 

  科技跃升期应着力突破的重点

  1.实施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计划。

  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而人才培育的关键则是要建设好创新基地。自1985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一直以课题任务来带学科建设。有课题,学科建设就可以持续;相反,争取不到课题,学科建设举步维艰,也就不可能留住人才。尤其是实施“课题制”以后,大多数科研人员只能围着“课题”转,忽略了创新基地建设。

  国际经验表明,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一般需要10年乃至更长时间,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和积累。依托于创新基地,这种持续创新就容易实现。不仅研究成果能够很好地继承,而且也容易形成专业互补、老中青结合的梯度人才队伍,便于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国在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截至到2008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21个,试点国家实验室6个,国家大学科学仪器中心12个,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1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个,另外,在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中也设置了各种研发中心或产业化中心等等。应该说,这些基地在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缺乏统一布局,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衔接。建议以培养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目标,在任务带学科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计划。

  一是按照创新链和学科进行整体布局。面向基础研究,重点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面向前沿技术,重点建设一批战略高技术研发中心;面向产业关键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化;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在各类创新基地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学科布局的合理性和完整性,重点建设一批交叉学科创新基地。

  二是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类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以按照现有渠道进一步加强建设;战略高技术研发中心可以在现有国家863计划已建的高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建设;对于与上述创新基地功能相似的,可以通过严格评审进行认定。

  三是加大对创新基地建设的投入,包括财政投入和利用政策激励措施促使企业增加投入。尤其是各类国家科技计划要对创新基地进行重点支持,今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应由这些创新基地来承担,从而大量减少评审和项目管理的工作量。

  四是加强创新基地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避免重复和分散。同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使创新基地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同时为社会和企业服务。

 

  2.以打造战略性产业为主线部署国家科技计划任务。

  目前,我国部署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为更好地发挥国家科技计划的总体实施效果,各类科技计划要围绕一个主线和共同目标开展研发,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这一主线就是若干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关联和技术关联性强,可以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尤其是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和可能催生的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与科技革命,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崛起,加快战略高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是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建议以打造战略性产业为主线部署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任务,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的整体效益。

  一是要围绕战略性产业更加明晰各计划的边界。973计划应重点开展战略性产业中的相关重大基础研究,包括纯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突出科学发现;863计划应瞄准5—10年后的战略性产业,突破一批战略高技术,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突出首台、首套研发;科技支撑计划应重点解决近期(5年之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化。

  二是要建立科技计划之间的“绿色通道”,加强有机衔接,形成“目标明确、主次分明、结合紧密、推动有力”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例如,对于973计划中取得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开发前景好的项目,可以直接进入863计划进行研发;对于863计划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产业化前景好的技术项目,可以直接在支撑计划和其他国家科技计划中予以支持。今后,要逐步形成这种机制,并使之常态化。

 

  3.以培育领先企业为重点加强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像华为等能够与大型跨国公司一决高下的世界级公司还很少。2007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占24.3%,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5.0%,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81%.相反,发达国家90%的跨国公司都已把创新融入企业战略,80%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以上投入研究开发当中。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突出,然而许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仍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亟待转向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建议加强世界领先企业培育,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先企业。一方面,国家科技计划中面向市场的产业化项目要优先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建设中的创新型企业,使项目研发能够创造市场和直接面向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各类创新基地建设中,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强、行业带动作用大的创新企业。尤其是加大在企业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力度,使这些企业成为我国科技研发、成果集成应用和转化的基地。

  二是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促进科技经济更加紧密结合。一方面,引导创新型企业成为产学研联合研发基地。尤其是依托研发能力和行业技术带动能力强的转制科研机构,吸收多家企业以会员出资形式参加,同时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R&D联合体。另一方面,加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公共研发平台、技术经纪人等创新中介组织建设,重点进行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扩散。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