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三篇Nature子刊发布免疫学里程碑成果

2016.4.27

  阿斯利康旗下MedImmune日前公布了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他们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连发三篇文章,揭示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背后鲜为人知的分子机制。

  免疫系统与COPD

  原文:Inflammatory triggers associated with COPD exacerbations orchestrate ILC2 plasticity in the lung

  此前人们发现,吸烟会改变肺部免疫系统的活性,对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有明显影响。这项研究显示,吸烟或感染会使小鼠肺部的组织保护性ILC2发生变化。这些细胞在白介素IL-12和IL-18的作用下,获得了与炎症性ILC1类似的特性。研究人员认为,上述ILC2转变存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因为循环ILC1在血液中的比例越高,COPD患者的病情就更严重。

  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这项研究表明,循环ILC的变化可以用来预测患者的疾病风险。人们还可以想办法让ILC1变回ILC2,以此治疗COPD恶化。“我们展示了免疫系统的强大可塑性,”MedImmune的Alison Humbles博士说。“通过细胞类型的简单转化,免疫系统实现了组织保护与炎症之间的切换。”

  固有淋巴细胞ILC是近几年发现的新型免疫细胞,不仅在先天免疫抵御病原体的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也在炎症类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些研究者把这些细胞比作是保护边界组织的步兵,因为它们能够帮助皮肤、肺壁、和肠道壁抵御微生物的侵袭。Mainz大学和Freiburg大学的科学家们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为人们揭示了ILC的关键前体细胞,以及一个此前未知的新型ILC。(更多信息请参见:Cell发现重要的免疫前体细胞)

  免疫系统与ILC

  原文:IL-1 is a critical regulator of 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 function and plasticity

  这篇文章进一步探索了ILC1与ILC2之间的转变,鉴定了ILC2可塑性的关键调控子——IL-1。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因子IL-1提供的信号会显著增加ILC2的数量,使其成为功能完全的成熟细胞。在IL-12存在的情况下,IL-1能刺激ILC2转变为ILC1。此外,IL-1还是上皮源性细胞因子(IL-33、IL-25和TSLP)的上游调控子,这些细胞因子在ILC2活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开辟了全新的ILC2研究线路,”MedImmune的Yoichiro Ohne博士说。“我们现在进一步了解了ILC2的活性调控以及关键的触发因子,在疾病中靶标这些细胞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是开发新疗法限制有害炎症的重要一步。”

  去年年底Nature Immunology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阑尾在固有淋巴细胞(ILC)的帮助下对消化系统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阑尾并不是多余的退化器官,而是默默做出贡献的无名英雄。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免疫系统存在缺陷的人来说固有淋巴细胞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细胞保护阑尾避免细菌感染,帮助阑尾成为好细菌的天然“水库”,对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更多信息请参见:Nature免疫学:人体健康的无名英雄)

  免疫系统和红斑狼疮SLE

  原文:Self-reactive IgE exacerbates interferon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ity

  IgE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抗体,在过敏中靶标过敏原并引起组胺反应。MedImmune的研究团队发现,IgE发生故障的时候也能靶标机体自身的DNA,触发免疫系统活化分子IFN-α的分泌,最终引起红斑狼疮相关的组织损伤。这项研究中54.4%的红斑狼疮患者具有DNA特异性IgE。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在世界上影响了至少数百万人。红斑狼疮的症状包括发疹、关节痛、贫血和肾脏损伤,若肾脏衰竭或血栓这样的并发症未得到有效治疗,患者就可能有生命危险。研究人员指出,患者血液中的DNA特异性IgE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这种IgE可以用来评估红斑狼疮治疗的有效性,也能成为治疗红斑狼疮的新靶标。

  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对进入机体的外源物质展开攻击。严格来讲食物也算是外源物质,但机体却能够耐受它们以便吸取营养。这是因为免疫系统的内在机制会阻止它对有益抗原产生反应。如果这样的耐受机制出现问题,我们就会遭遇可能致命的食物过敏。近年来食物过敏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但科学家们还不清楚食物免疫耐受是如何建立的。前不久,韩国科学家们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阐明了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机制。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