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哀悼!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与世长辞

2021.6.01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化学系前系主任杨芃原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31日晚去世,享年73岁。

banquan25.jpeg

  杨芃原,1949年出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于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后到美国获麻省州立大学(Amherst)博士,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大学(Bloomington)博士后和厦门大学博士后。回国后,先后在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重要奠基人。曾任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理事长,蛋白质基础研究专题专家组成员,质谱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主任。在生物质谱新技术和蛋白质质谱分析新方法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任十五国家973项目“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共首席科学家,是863专项课题“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蛋白质组”子课题“重大肝病的比较蛋白质组”的课题负责人,是上海市创新团队项目“肝脏疾病的系统生物学”的负责人之一,参加了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领衔了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曾为多个课题如国家863专项子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的主持人。2007年成为973项目“微流控学在化学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2013年任国家863计划“蛋白质测序装备和相关试剂国产化的关键技术”首席科学家。已发表研究论文12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次。

  除了蛋白质组学、生物质谱技术和方法、糖组学、微流控领域的贡献,杨芃原在质谱仪器的研制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长期的卓越贡献。在脉冲离子源-质谱/光谱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智能光谱/质谱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九.五期间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电喷雾离子源高分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ESI-Q-TOFMS),2013年任国家863计划“蛋白质测序装备和相关试剂国产化的关键技术”首席科学家,他的实验室曾研发出Q-TOF、四极杆、离子阱等各种类型的质谱。禾信质谱的创始人周振、厦门质谱的创始人何坚、谱秀科技的创始人徐国宾等曾从师于杨芃原教授,他们分别在TOF类质谱、串联四极杆质谱的产业化方面做出建树。他非常关注当前的质谱仪器国产化项目,不久前曾在《质谱学报》组稿《质谱仪器研制专辑》,集中展示了我国历尽艰辛、持续不懈取得的各种成果。

banquan25.jpeg

  在推动质谱技术的应用和质谱仪器的研制方面,相信更多的研究者将继承杨芃原教授的遗志,持续不懈地奋勇开拓,为质谱技术的普及应用、质谱仪器的国产化、精准医疗的进步做出更多卓越的贡献。

  愿杨老师在天堂安息!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