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严重烧伤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例分析

2022.4.05

 

患者男,22岁,消瘦体型,因大面积火焰烧伤入院,入院诊断:烧伤面积88%全身体表总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浅Ⅱ度烧伤18%TBSA,深Ⅱ度烧伤10%TBSA,Ⅲ度烧伤60%TBSA,伴中度吸人性损伤。

 

入院后经治疗休克期平稳渡过,创面经切痂微粒皮移植术及2次肉芽创面清创自体皮移植术,于伤后43 d残余创面不足10%TBSA,但因入院后一直靠自行进食,未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严重消瘦,进食后腹胀伴频繁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呕吐后腹胀减轻,无腹泻。体温正常,腹部可见胃型膨隆,脐下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弱。

 

按急性胃炎给予禁食水、补液、卧于翻身床上但不翻身等治疗2 d效果不显,予床边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充血糜烂,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正常,球降结合部外压性成角,肠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

 

结合症状考虑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予胃肠减压,禁食水,侧卧位,症状逐渐缓解,2 d后开始进食无不适,后经加强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及更换体位护理措施,半月后平卧位进食后无腹胀呕吐等不适。后期进行残余创面清创植皮及下床功能锻炼,于伤后86 d痊愈出院。

 

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严重烧伤后较少发生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不足1%。十二指肠位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中,严重烧伤患者因长期平卧,超高代谢,负氮平衡、严重消瘦,肠系膜及腹膜后脂肪减少,结缔组织支撑力减弱,使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肠系膜上动脉嵌压后面的十二指肠水平部出现梗阻症状。随着近年来营养支持的理念更新和方法进步,该并发症已鲜见发生。

 

本例患者伤前体型消瘦,伤后未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使患者严重消瘦,于伤后43 d发生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经更换体位、加强营养支持及时封闭创面等处理康复。进一步表明,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需要综合的措施,而营养支持治疗是救治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多发生于伤后3周后,多见于严重消瘦患者,出现类似幽门梗阻症状,如饭后上腹饱胀、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等,平卧时症状显著,更换体位、俯卧位时症状有所缓解,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多不困难。但严重烧伤患者,一般卧于翻身床上,加之身上创面或疤痕挛缩,活动出现疼痛,所以一旦出现症状后患者也不会轻易改变体位,而医护人员在没有断定病情后也轻易不敢翻身。

 

本例患者具有典型症状,但没有改变体位,因此误按一般肠胃炎治疗,直至床旁胃镜检查才得以确诊。因此,床旁胃镜检查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