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安全输血,你知道多少

2021.5.31

   日前,本地媒体纷纷报道,武汉血液中心血库告急,频频向市民发出“淡季”献血呼吁。据该市血液中心相关人员介绍,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受高温天气以及大学生放假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形成一个“献血淡季”,临床用血较为紧张。作为患者,我们如何面对血液供应紧张;在接受输血前,我们应了解哪些知识。本期,我们特邀协和医院输血科主任、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胡丽华教授,为您说说相关问题——
    
     自身输血,应对血液紧张
    
     为应对血源紧张的状态,专家们呼吁应加大推广自身输血。自身输血不仅可以节约血源,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输血传播性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胡丽华教授介绍,自身输血主要有贮存式、稀释式、回收式三种方法,稀释式和回收式一般在手术室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是利用自体血回输机,在手术中间收集失血,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一次回输费用需要2000元左右,这在大量出血的手术中用就比较划算,也很安全。
     稀释式自身输血则是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前,采集一定量的自体血储存,同时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患者处于血容量正常的血液稀释状态下施行手术,采出的血液于手术后期或结束时再回输。
     贮存式自身输血就是将自己的血液预先贮存起来,以备将来自己需要时应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预存自己的血液,以备手术时应用。
     胡丽华教授指出,“贮存式”最大的好处是使输血更加安全。然而,大多数人对这种贮存式自身输血并不了解,一般而言,只要无心血管疾病、无贫血、无严重的重要脏器疾病,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有选择输自己血的机会。胡丽华教授说,在国外,这种输血方式已经运用得非常广泛,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就采用这种输血方式,目前这些国家的自身输血量高达输血总量的20%-40%,而我国自身输血比例还不到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该输血时才输血
    
     胡丽华教授说,尽管血液经过严格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依然存在发生输血传播疾病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输血可能传播多种疾病,如败血症、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疟疾等。输血还可能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如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等。
     因此,胡丽华教授指出输血治疗必须权衡利弊,治疗采取谨慎的态度,能不输者就不输,能少输者不多输。一般来说,输血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而定。对于健康成人,如果失血量小于400毫升,由于有“自体血库”即肝、脾等器官内储存的血液,身体很快就能恢复正常,不予输血。
    
     “全血”其实并不全
    
     全血是指未经分离、加工的血液。以前的老观念认为输血就是输全血,认为全血中包含所有的血液成分,其实不然。全血的血液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在4℃条件下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而对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存作用,血液离开血循环,发生“保存损害”;血小板需要在22℃振荡条件下保存,4℃静置保存有害;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后者在4℃的保存时间最长不超过8小时;凝血因子中因子Ⅷ和Ⅴ不稳定,要求在-20℃以下保存其活性。因此,全血并不全,另外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不足一个治疗量。如果血液的某些成分含量不足,应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能盲目地输全血。
     此外,对于老年人或儿童来说,输全血更需谨慎,因为输全血容易引起循环超负荷,易诱发急性肺水肿,甚至全心功能衰竭。如果病情确实需要输血,也最好输注红细胞悬液。
    
     血不是越新鲜越好
    
     按照陈旧的输血观念,认为输血越新鲜越好。其实不然。现代输血不仅提倡成分输血,而且提倡输注保存血,通常输注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这是因为:①某些病原体在保存血中不能存活:梅毒螺旋体在4℃保存的血液中存活不超过48小时,而疟原虫则保存2周可部分灭活;②输注保存血以便有充分时间对血液进行仔细检测、严格筛查。目前我国对献血者常规执行的传染病检查项目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③输血目的不同,新鲜全血的含义不一样,如补充粒细胞,8小时内的全血视为新鲜血;补充血小板,12小时内的全血视为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至少当天的全血视为新鲜血。
    
     近亲输血未必安全
    
     大多数人都认为,病人需要输血时,用亲属的血更加安全可靠,事实上并非如此。胡丽华教授指出,近亲输血比用外人的血液更加危险,它可能导致一种严重的输血并发症——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患此病的患者在输血1-2周后即会出现发热、皮疹、恶心、呕吐、厌食、腹泻、黄疸等症状,还可能发生全血细胞减少和肝、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90%以上。亲属之间,尤其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输血,发生这种病的危险几率远比非亲属大。因此,应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液。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