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浙大新增4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简介

2007.8.14

    稻草、树叶、废木材……在农村甚至城市的大街上都随处可见。把这不值钱的东西变“汽油”, 似乎像“点石成金”的天方夜谭。可浙江大学有一位教授为此专门研究了十几年,最近他的项目被列入2007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他本人也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一起受聘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这位教授叫骆仲泱,他研究的项目名称为“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燃料的基础问题研究”。昨天,他向记者解释了这个名称:“所谓生物质就是指稻草、树叶、废木材等,高品位燃料主要指汽油。在实验室里,我们已经实现了将稻草等原材料转化为液体燃料,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实现让它在汽车中的内燃机里燃烧,这需要提升它的品位,涉及成分、稳定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今年浙大共有4个项目列入973计划,出现了4位首席科学家。除了骆仲泱以外,还有以项春生为首席科学家的“肠道微生态感染的基础研究”,以杨德仁为首席科学家的“硅基光电子材料的基础研究”和以杨华勇为首席科学家的“全断面大型掘进装备设计制造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四个项目预计专项经费合计近1.2亿元。

 如此巨额的经费,要求科学家们拿出的都是“点石成金”术。“973计划”项目通常研究时间为5年,“其实真正给我们的时间为4年多一点,非常紧张!”这意味着4年多后他们必须给政府和老百姓一个“交代”:在实验室里,拿出一种由稻草变成的汽油。

 骆仲泱说,他们不仅会联络校内的科学家、调动科研力量,还与其他大学及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我们这个项目除了浙大以外,还有中科院、中科大、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几乎联合了国内在该领域做得最好的科学家。”

 据悉,“973计划”项目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工作最主要的渠道之一,也是单项项目体量最大的基础研究支持计划,是支持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需要国家大力组织和实施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据了解,科技部这次共批准“973计划”各类项目72项,其中“973计划”项目65项,传染病专项4项,中医药专项3项。浙大现在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承担的“973计划”项目已达到8项。

骆仲泱,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任岗位:工程热物理。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骆仲泱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育部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首届和第二届青年学术会议主席;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科学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能源利用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获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优秀博士毕业生、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等十四项个人荣誉奖。

  他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四十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家攻关项目三项,重大国际合作二项,其中16项通过鉴定,多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承担了12项科研任务,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家九五攻关二项,国际合作二项。共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十二项,其中中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科协优秀论文奖29项。在国内外杂志、会议上发表论文238篇, 其中作为第一、第二作者130篇。其中SCI论文10篇,第一、第二作者4篇;EI论文30篇, 第一、第二作者17篇;一级刊物论文42篇, 第一、第二作者25篇,共拥有六项ZL,出版译著一部,合作出版专著二部。已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13名, 博士研究生10名, 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12名。

项春生: 1984年毕业于原杭大生物系,1987~1990就读北大生物系研究生,1994 年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生物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美国国家医学 研究院,博士后研究,1998~1999年任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高级助 理研究员,1999年任美国圣地亚哥stratagene公司研究员,1999~2000年 为美国加州大学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至今为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NIH)研究员资深科学家。   

    从事的研究有:生物芯片研究与开发应用;病毒,细菌以及人类疾病临床诊断;生物探针标记与检测;新药筛选研究与开发;基因表达与基因组研究。
 
    至今共发表文章20多篇,申请ZL2项。1998年英文撰写的"生物芯片技术与应用"一文发表在中国生物科学通报,最早把生物芯片技术介绍给中国的同行。2001年获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杰出研究奖,1998年获美国国家科学研究理事会病毒学研究奖,1997年和1996年分别获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的青年学者奖和访问学者奖。

杨德仁,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任岗位: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方向:硅材料的缺陷与杂质、硅晶体的生长与加工、太阳能电池材料。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1964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85年浙江大学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本科毕业,1991年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半导体材料工学博士,1993年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晋升副教授,其间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访问研究。1995年初赴德国FREIBERG工业大学工作,1997年5月被浙江大学特批晋升教授,1998年初回国在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海外工作经历

  1993.4 - 1993.9 Japan, Tohoku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material research
  1995.2 - 1998.1 Germany, TU Freiberg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physics
  1999.9 - 1999.12 Sweden, Lun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olid state physics
  2001.7 - 2001.10 Germany, TU Freiberg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physics

   奖 励

  1. 1998年浙江省跨世纪科学和技术带头人 ("151"人才)(第一层次)
  2. 1998年浙江大学竺可桢基金优秀教师奖(一等奖)
  3. 1999年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
  4. 2000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5. 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学术兼职

  1. 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 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分会理事
  3. 《太阳能学报》杂志编委
  4. 《太阳能》杂志编委
  5. 《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编委
  6.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半导体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7.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杨华勇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通讯地址:杭州市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液压楼

   杨华勇,男,1961年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3月在英国巴斯(BATH)大学机械系获博士学位。1988年4月至1988年12月在英国国家核能联合公司做博士后,1989年至1991年5月浙江大学博士后。1991年6月起在浙江大学任教至今,1996年12月任教授,1998年6月任博士生导师,1997-2001年任流体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年6月至今任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电液控制、机电元件与系统等。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十五攻关”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5项,及企业委托项目25项。获得国家发明ZL17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论文68篇,出版专著一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