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第18期学术讲座

2011.3.02

  2月24日下午,生物物理研究所刘迎芳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中心做“关于禽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亚基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报告,这是他的研究组和饶子和院士研究组合作的一项重大成果。此次论坛由朱平研究员主持,张凯研究员,杭海英研究员等和广大学生参加了报告。

  刘迎芳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随后介绍了病毒RNA聚合酶的研究进展。他生动地将禽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中的三个亚基比做各司其职而又密切合作的三兄弟,他们通过X射线晶体学方法揭开了三兄弟中最富有争议的PA亚基的神秘面纱,发现PA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在病毒转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广谱性抗流感病毒药物设计的靶点。刘迎芳研究员的报告深入浅出,使广大师生收益匪浅。报告现场气氛活跃,老师和学生踊跃提问,热烈讨论,刘迎芳研究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而详细的回答。通过此次报告,大家不仅了解了病毒RNA聚合酶的研究进展,而且分享了结构生物学工作者在研究超大蛋白复合体方面的宝贵经验。

  至此,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18次PI学术讲座,打造出独特的学术品牌,为实验室的发展创造出宽松的学术氛围,形成了一个群星汇翠的科学舞台。2010年7月底,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出PI学术讲座。许瑞明研究员提议,每周由一名生物大分子重点实验室的PI做学术讲座,根据自己研究的领域和实验室工作最新进展,以生动、直观、清晰的方法介绍给其他PI 和所内研究生,并以此作为重点实验室PI 绩效评估的一部分,这便是PI学术讲座初步规划。之后,杭海英、张凯和柯莎研究员组成组委会,并开始组织实施。

  PI学术讲座得到了重点实验室所有PI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刘迎芳研究员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让大家相互交流,我非常支持这个活动!”2010年8月26日,王志珍院士以“讲点过去的故事,做点现在的事情”为题目,与其他PI和研究生畅谈科研活动前景,为此次活动打开了第一扇门。王志珍院士说:“我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我这块砖能引来很多‘玉’!”11月18日,徐涛所长做了题为“囊泡转运与血糖调控”的讲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12月2日,王大成院士以Pathogenesis Structural Biology为题,生动形象地把病理结构生物学的相关信息传授给大家,全场听众踊跃与王院士交流互动。12月9日,秦志海研究员以“肿瘤与天然免疫”为题,讲述了免疫反应与肿瘤复杂关系,为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来抑制肿瘤的生长提供了新的思路。12月23日,哥伦比亚大学归来的“百人计划”杭海英研究员做了题为Why study in vitro evolution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回国后从事的DNA修复与肿瘤发生和蛋白质人工进化两方面的研究。2011年1月20日, 冯巍研究员做“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报告,介绍了NMR技术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及应用,同时比较了NMR与X-Ray两大技术的优劣,并且分享了个人在科研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以上只是系列讲座中的一部分,进入兔年,PI学术讲座将更加丰富多彩:杨福愉院士的“生物膜和膜生物学”讲座;张荣光研究员的“怎样把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世界一流的线站?”讲座;梁伟研究员的“肿瘤化疗的新观点和新思路”;蒋太交研究员的“钟表与齿轮孰轻孰重--什么是系统生物学?”……

  PI学术论坛加深了PI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了各课题组的研究合作活动,达到了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目的,促进了创新想法的萌发,体现了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创新的实验室文化。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89年批准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在蛋白质领域形成了人才、装备和技术的综合优势。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实验室面向生命科学国际前沿和国家人口健康重大需求,围绕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已形成了人才、项目、平台、运行经验的综合优势并取得了优异成就。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

33393_201103021520341.jpg

朱平研究员主持

33393_201103021520342.jpg

刘迎芳研究员做报告

33393_201103021520343.jpg

会议现场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