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真空”是真的“空”吗?

2018.6.06

1643年,当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第一次把装满水银的长玻璃管倒扣在同样装满水银的盆里,发现管中的水银柱总是降到76cm高时,他意识到他在水银柱上方创造了真空[1]。这可能是人类有记载的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创造的真空。真空里确实没有空气,但除此之外真的什么都没有吗?


○  托里拆利实验示意图。| 图片来源:[a]


前量子时代:以太论的提出与终结


19世纪的物理学家们并不这样认为。1800年,托马斯·杨(Thomas Young)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经验告诉那时的人们,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水波需要水才能传播,而人与人对话时的声波也依赖于空气才能传播。既然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那么真空中一定存在一种可以让光传播的介质。这种介质被称为“以太(ether)”。


人们假设以太无处不在,绝对静止。因此当我们相对于以太以不同的速度运动时,测量得到的光速理应不同。类比于水波,我们在平静的河面上扔一块石头,激起的水波向我们运动的速度是v。那么如果河水以速度w朝向我们流来,这时再往河里扔一块石头,水波的速度就是v + w。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一个从伽利略(Galileo Galilei)之后就深入人心的概念,也是经典力学的根基。


然而也正是这一推论导致了以太的终结。它起源于迈克尔逊(Albert Michelson)莫雷(Edward Morley),完成于爱因斯坦。从1881年开始,迈克尔逊和莫雷等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反复测量了光速,而测量得到的光速在误差范围内总是一样的,并不随地球的运动而变化。这一结果暗示以太可能并不存在[2]。1905年,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Zur 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örper)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首次彻底抛弃了以太的概念,直接提出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以最简单的方式解释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并给出了横向多普勒效应(transverse Doppler effect)、高速运动粒子的半衰期延长等诸多理论预言。随着这些预言在实验上被逐一验证,人们相信狭义相对论是正确的——以太并不存在


所以看来真空中确实什么都没有,就像它的名字里暗示的那样是“真正的虚空”?答案并不是这么简单。就像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对“真空中存在绝对静止的以太”这一说法提出了挑战一样,量子理论的建立对“真空中什么都没有”这一看法也提出了挑战。    



原子谱线:“真空” 可能不“空” 


○  氢原子的巴尔末谱线。| 图片来源:[b]

证据来源于对原子谱线的观察。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发现加高电压的气体可以发光。气体原子通过高电压获得了能量,再通过发光的方式释放能量。这就是霓虹灯的基本原理。不同原子发射的光颜色不同,这些特定频率的光构成了原子的发射光谱[3]。氢原子作为元素周期表中最简单的原子,仅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其光谱被研究得最为广泛。氢原子在可见光范围内谱线的频率最早由巴尔末(Johann Balmer)于1885年用一个经验公式总结:



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直到1913年,玻尔模型首次成功解释了这一公式(如果你不熟悉玻尔模型,请参考注释[4])。但玻尔模型是一个半经典理论,面临着各种困难。1926年,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提出薛定谔方程,从完全量子力学的角度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电子受吸引的库仑力被束缚在质子附近,处于“束缚态(bound state)。这些束缚态具有确定而分立的能量,被称作能级(energy level)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准确预言这些能级的能量。巴尔末公式所总结的处于可见光区的谱线的频率,就对应着处于高能级的电子向第二能级跃迁时所放出的光的频率。


○  氢原子的能级。| 改编自:[c]

对氢原子谱线的解释是量子力学的巨大成功。但仔细考察实验结果,我们还是能发现诸多薛定谔方程无法被解释的瑕疵:


  • 薛定谔方程只能复制玻尔模型的结果,却不能解释氢原子能级中更精细的结构。如果用更精密的实验放大观察之前得到的谱线,会发现每条谱线实际上都由很多间距很小的谱线所组成。


  • 在薛定谔方程的理论框架下,处于能级上的电子无论能量多高,如果不受外界扰动就会一直停留在该能级上,并不会自发跃迁到更低的能级放出光子。但在实验中,即便在真空中,处于高能级的电子仍然会以一定概率跃迁到低能级上。这一现象被称为原子的自发辐射(spontaneous radiation)


难道真空中真的会有一些东西扰动处于高能级的电子吗?在接下来的两节我们会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但对于处在20世纪20年代的物理学家们而言,这确实是难以理解的现象。物理学家费曼(Richard Feynman)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d]


我去过麻省理工学院(读本科),去过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回到家之后,我的父亲说:“长期以来我一直想搞明白一件事,但一直没搞懂。儿子,既然你已经接受了这么多科学教育,我希望你能解释给我听。”我说好。


他说:“他们说,当原子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的时候,从一个激发态变到低能态的时候,会发光。这件事我能明白。”


我说:“确实是这样的。”


“然后,光是一种粒子。他们应该是称之为光子。”


“是的。”


“既然原子从激发态到低能态时出一个光子,那么处于激发态的原子里一定有一个光子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