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鉴定

2021.5.17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土壤、水、人和动物粪便中均可存在,常伴随EB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等。近年在发达国家常因污染奶制品引起食物中毒。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也会引起女性阴道、子宫颈的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进入人体是否得病与菌量和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易感者多为新生儿、孕妇、40岁以上的成人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者。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鉴定要点如下:

 

   (一)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小杆菌,大小为(0.4—0.5)um ×(1-2)um,直或微弯,常呈V型成对排列,偶尔可见双球状。无芽孢,无荚膜,在22-25℃形成周鞭毛,37℃时鞭毛很少或无。

 
  (二)培养特性: 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h,形成较小、圆形、光滑而有狭窄β溶血环的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生长。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动力自穿刺线向四周蔓延生长,呈倒伞状。

 

   (三)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鼠李糖、水杨苷,不分解蔗糖、木糖、甘露醇,甲基红、VP和CAMP试验阳性,吲哚、脲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

 

   (四)鉴别要点:革兰阳性短杆菌,菌落较小,有狭窄β溶血环,25℃时有动力,37℃时无动力,触酶、CAMP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

 

    注意:本菌容易被认为是污染的杂菌(类白喉杆菌)而遭丢弃。幼龄培养呈革兰阳性,48h后多转为革兰阴性。因此当遇到25℃培养有动力的杆菌,而按照革兰阴性杆菌鉴定不符时,应考虑到李斯特菌的可能。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