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时评:不应伤了“脸面”才绷紧环保这根弦

2010.8.20
  如果说在收到陕西省环保厅就渭河水污染开出的第一张罚单后,西安迅速做出反应,整治了西安流域的污染企业是一种将功补过,那么宝鸡从今年1月份后,连续数个月都收到超标处罚单,就让很多人都看不明白:是罚的太少不起作用,还是水污染已经“积重难返”?

  渭河历来被称为关中的母亲河,数千年来滋养出关中地区丰富的人文历史。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河,在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的双重压力下,变成了“关中下水道”,这是渭河不能承受之重,更是生活在渭河流域的无数百姓无法承受之重。

  然而,对于很多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政府来说,治理就意味着砍掉落后产能,牺牲GDP,牺牲政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的“两难”选择。所以,在有些时候,对于那些没有污水处理设备或者偷排污水的企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那些没有经费运转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场也就得过且过运行一天算一天。毕竟一条河里的水,谁能说得清到底是哪里污染了哪里?说不清的事,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会太在意。

  尽管污染不是政府造成的,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越是政府监管不到位的地方,水污染也就越严重。所幸,从2010年开始,陕西省开始实施《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试行)》,简单的说就是上游污染了水源,就要为下游买单。这次买单的不是一个个污染企业,而是当地政府。

  治理水污染,加大了对政府的责与罚,明确了各地政府和官员的职责,出现了水污染,就不是一句简单的“污染的水是从上面来的”能推诿掉的。不管有多少客观原因,事实放在那里,渭河宝鸡段的水污染确实超标了,宝鸡半年被罚了150万元,远远高于其他沿渭城市,这对当地政府来说,的确是一件伤“脸面”的事。

  如果伤了政府的面子,能够引起政府治理渭河迅速行动,对于渭河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西安、咸阳行动了,罚过一次后,人们看到的是这两个市流域的水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宝鸡虽然行动有些迟缓,但相应的处理措施也已启动。

  水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治理渭河污染问题更是刻不容缓,各级政府不应等到伤了“脸面”,才绷紧“环保”这根本应时刻紧绷的弦。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