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安进亚洲研发中心张明强:为中国人做一款原创新药!

2017.12.28

  “风来了!”

  这恐怕是中国生物医药从业者本年度的“最强心声”。

  有人说,2017年是中国新药研发的元年:突破性新政频出,政策利好涌现,市场潜力无穷,科学家、资本和企业同力协契,必然会催生一个生物医药创新及发展的新时代。

  好时代的开启也同样需要好生态。

  在中国,说到生物医药创新,便不能不提上海张江。

  据权威数据显示,国家新药研发机构有30%来自张江,国家每年用于新药开发总预算的30%投入张江,全国一类创新药有30%产自张江。

  经过25年的发展和积淀,这里俨然已成为跨国药企、本土药企、科研机构、产业资本、高端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张江聚集的各类创新主体如何在“春风雨露”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通力合作,从而在变革的中国医药市场转型制胜?

  带着好奇心,我们采访了安进亚洲研发中心负责人张明强博士。作为一家以研发和产品着称、堪称21世纪最成功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安进在张江设立的亚洲研发中心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本土新药研发?生物药研发的“老法师”张明强博士为何回归?他对于生物药研发有何情愫?又对中国医药研发有着怎样的见解?

  建在大学里的研发中心

  2014年11月,安进宣布正式启动其位于上海科技大学校区的安进亚洲研发中心。将研发中心落子本土高校,这在跨国药企中实属罕见。

  该中心是安进全球7大研发中心中,除美国本土研发中心以外,唯一具备完整研发功能链的研发中心,能够承担从新药发现研究到医学和临床新药开发,以及对外研发、商务合作等众多功能。此外,亚洲研发中心还强势集结了一批生物医药领军人才,大部分具有博士学历,几乎所有员工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安进亚洲研发中心与上科大的“联姻”具有极强的战略和现实意义,这背后是安进总部对于中国市场投予的厚望和战略布局。

  早在2012年筹备之时,安进亚洲研发中心便确立了三个极其明确的目标: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做产学研联合共赢的研究,实现开放式创新。三个目标相辅相成,关键是彻底打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才能真正实现新药研发的产学研接力。

  2013年,安进亚洲研发中心与上科大两大生命研究所(免疫化学研究所和iHuman 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展关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研究。作为全球33%新上市药物的靶标,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一直是药物研发热点,也是超级难点。安进清楚地知道,探究G蛋白偶联受体的秘密,绝不能孤军奋战,产学研联合研发方能“点石成金”。

  因此,当你走进上科大的安进亚洲研发中心会发现,这里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实验室,教职员工和学生可以自由出入,相互切磋交流,碰撞火花。如此,大学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更接近产业化,企业则更接近最前沿的研究,双方在开放又紧密的氛围中实现协同创新。

  4年过去了,安进亚洲研发中心积极布局的产学研联合研发的战略也初现硕果。2017年,双方在全球首次解析了APJ受体的三维结构,为心血管疾病新药设计和先导物优化提供了极富价值的理论基础,其研究成果也已发表在5月18日的Cell子刊《结构》杂志上。

  对此,张明强博士颇为骄傲地说:“可以说,安进是第一家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并致力于将产学研接力打通的跨国药企。”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品,从里面打破就是新生命。作为一家以创新药研发为灵魂的企业,安进在中国谋求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向下扎根,将创新的血液和先进的经验源源不断地注入中国创新药研发的生态之中。

  埋藏在心底的使命

  从安进2012年确立国际化战略目标,到2014年底亚洲研发中心正式运营,再到如今在研发和临床上取得的成就,安进亚洲研发中心的速度和成果有赖于中心负责人张明强博士的强力推动,更离不开他多年一线的研发经验和为“人类健康而努力”的质朴初心。

  行业里的人都尊称张明强博士为“老法师”:从事新药研发20余年,拥有一款年销售约5亿美元、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上市的原创药。他曾获2007年英国皇家化学会“莫肯-坎贝尔”纪念大奖,也是2008年苏格兰“尼科舍斯”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

  然后,荣耀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汗水与孤独。一路走来,张明强博士坦言,做科研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每天面对的都是失败,成功也意味着项目的结束。“做我们这个行当,日复一日攻坚克难,需要passion,更需要强大的使命感。”

  深受父亲的影响,张明强博士自小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华佗,希望长大后成为一位可以做开颅手术的外科医生。

  他的父亲是解放后中国第一批成功完成内耳道成型手术的医生。孩童时期,他常常用弹弓打麻雀,捡回家,在一旁静静地看父亲在显微镜下给麻雀做手术。

  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父亲时常会带一些周边山区刚做完手术的聋哑孩子回家寄宿。而他的任务则是陪这些尚处于恢复期的小伙伴玩耍。

  记得一次周末,年幼的张明强博士兴高采烈地带着在家里寄宿的小伙伴去操场上看电影。本想着小伙伴听不到声音只能观看影像,却没想到震天响的大喇叭竟然令几个孩子兴奋地大叫起来。

  那一刻,小小的他明白,正是父亲妙手回春的技艺,改写了这些先天残疾的孩子的命运,为他们原本寂静的生命送去了希望的声音。也是从那时起,“救死扶伤,为人类健康而努力”的使命犹如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悄无声息地埋下,静待花开。

  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张明强博士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后因优秀的科研能力公派到欧洲留学,投身生物医药研发。

  他说,自己当年入行前有三个目标:有款真正使病人受益的药品,被国际同行认可,有一份能够养活家庭的收入。

  “今天再看,当初的愿望应该算都实现了吧”,张明强博士笑着说。

  “守得初心,方得始终”,他说,所谓传承就是,自己以另一种方式和父亲践行着相同的使命。

  未竟的心愿

  实际上,在张明强博士的心里,还有一个未竟的心愿。

  2012年,在欧洲生活20多年的他带着最真挚的情意,回到了祖国。

  很多人问他,在国外生活得那么舒服,为什么要回来?

  张明强博士回答说:“要在中国上市一款新药,使中国的病人受益。”

  他的第一站,选择了张江。

  “这是一片适合做原创药的土壤。我们周边有上海光源、上科大、中科院上海蛋白质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同时上海有着中国顶级的医疗资源配置及众多高水准的CRO企业集群,有像再鼎这样的本土原创药创新企业,人才云集,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 张明强博士解释说。

  他坚信,自己未竟的心愿终在不远的未来实现。这也是他集结起的这支“最强战队”的共同愿望。

  有目标,才有动力。

  张明强博士经常12个小时连轴转,早上7点准时和美国总部开会,晚上7点办公室仍灯火通明。

  他似乎永远不会疲惫,像打了鸡血一般神采奕奕。

  时不我待,他看到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蕴藏的巨大生机,也庆幸自己有一天参与其中,成为建立良性生态的推动者。

  “您有退休计划么?”

  听到提问,一向对答如流的张明强博士顿了5秒钟。

  “没想过。因为从过去一路走来到现在,都十分有趣、令人兴奋,没什么boring的时候。这是多幸运的事啊!”

  诚然,和个体在事业中找寻的获得感相比,更幸运的是,在中国生物医药积极与国际接轨的大潮下,许多像张明强博士一样的有识之士吹响了中国原创新药的集结号,自觉扛起整个人类的未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