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聚集(animal aggregations)在自然界十分普遍。这种聚集行为的利弊和得失一直以来是进化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争议的焦点。特别是聚集如何有效防御天敌的捕食,以及它们采取什么样的防御策略?

  人们发现群居动物个体从形态、颜色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得更加容易暴露自己,如具有更鲜亮的色彩等。这种现象被称为“警告”信号(Aposematism),如颜色、气味、味道和声音等信号往往与它们含有的有毒物质关联,诱发捕食者学习回避特定信号的行为,甚至有些捕食者进化出天生就回避某些警告信号的行为。

  迄今,群居动物如何获得警告信号、警告信号与毒物如何相互协调防御天敌捕食是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蝗灾暴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其中也包括它们长期进化出来的防御策略转变。

  尽管蝗虫有很多天敌,同时也是人类喜食的昆虫种类,但人们观察到蝗虫大发生时很少有天敌喜欢捕食群居型蝗虫。用群居蝗虫饲喂家禽也会导致家禽的不适反应。群居蝗虫难吃背后的机制仍然是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