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科院科技成果知识创新统计结果

2007.9.22

团队协作出将才 
 
杨晓光 房勇 丁晓蕾
 
    李仲飞博士刚一毕业,就被全国重点大学中山大学“拉去”当了特聘教授,他手里高含金量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分量十足。

  如果把李仲飞所在的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比作一个果园的话,这里似乎总能结出个大味甜的果子来:高自友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北京交通大学后,很快成为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博士毕业的徐寅峰现在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这个果园有一批技艺精良的“园丁”。实验室主任汪寿阳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担任管理学部常务副主任,也担任过日本Tsukuba大学的教授。实验室副主任张汉勤也曾在美国Texas大学担任副教授。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加上一批优秀的研究生,正好印证了“实验室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的说法。

  这个重点实验室以自然科学、管理科学、政策科学等交叉学科研究为主,具有突出的交叉学科特征,不同背景、不同特长的成员通力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建立之初,创始人许国志院士就提出建设实验室学术环境的四项原则:互补原则、易位原则、三多原则、一盘棋原则。

  实际上,学科交叉融合是这个实验室的最大特色。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业务专长的研究人员通过组织项目整合在一起,开展原创性成果的研究。“实验室这些年来所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都与这种项目整合方式密切相关”。

  每个项目都定期举行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的学术讨论班,项目组成员充分交流、讨论、交换和共享心得。实验室最成功的经验就是通过项目带动学科发展,整合研究资源。可以说,如果没有实验室这样一个研究实体作为平台,没有实验室的项目整合,单靠个别研究人员的单兵作战,是很难取得重大成就的。

  点评:这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创新团队。他们提出四项创新宗旨和建立学术环境的四项原则,使其自身受益匪浅。建立18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团队以知名学者为核心,凝聚了20多名青年学者,追求新视角、新思路,鼓励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持续提高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获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及多项国际、国内奖项。

生物防护培新绿

胡文康

  新疆生态与地理所沙漠公路科技团队,从1987年开始塔克拉玛干沙漠科学考察,到承担和完成522公里塔里木沙漠公路、436公里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两大攻关课题,前赴后继,以青春的拼搏换来了生命的辉煌,两个项目分别于1995、2006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他们在沙漠化防治方面的工作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传统治沙,包含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两大部分。工程治理是运用工程措施减小风害,控制沙害,包含固、阻、输、导等多种手段,成本高、时效短,虽然是一种治标措施,但在无法进行生物治理的地区,仍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生物治理被认为是一种治本措施,但前提是需要有维持生物生命的水。

  塔克拉玛干沙漠科学考察期间,探明在沙漠腹地22.5万平方公里地下,有8万亿立方米地下水,相当于8条长江一年的流量。但是,这种水属于静态水,且在穿过盐质沙层沉留后变成了咸水,即高矿化水,矿化度多在3—10克/升,特别是沙漠公路沿线,多数地段矿化度在4.5克/升以上,高者近30克/升,而一般对植物生长的抗盐界限为3克/升。可以说,尽管地下有丰足的水,但都属于不可利用的水。看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基本无降水的地方,生物治理基本是不可行的。

  眼看着公路防沙设施被大量毁坏,科技人员决心突破高矿化水不能用于治沙的固有思路,开始了新的尝试。他们挑选了过去多年选择出的优良固沙植物,先是一片,后是一带,从种2公里逐步扩展到31公里,探寻着各类植物在盐化的沙漠中生存、繁衍、存在的相应机理。

  从1994年开始至本世纪初,漫长的试验终于获得了很好的结果。植物生长对矿化度的适应,从3克/升到28克/升,并在不同植物对象上分别获得了成功,最后,建成了长436公里、面积3128公顷、植树近2000万株的世界第一条在沙漠腹地的生态防护林。沙质土壤的高渗透性,以及沙粒对盐分的吸附能力,使灌溉的盐水中的盐分不断下移,植物获得了相对淡化的水。至今10余年过去了,试验林始终保持着一片苍翠。

  点评:突破传统思维,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充分利用沙漠地区丰富的高矿化地下水资源,解决在沙漠地区进行植物固沙的关键问题,这一成果意义远远超过了这一条林带本身,治沙开始了从难到易的根本性转变。

院地合作克难关

刘正昆 陈萍
 
 
  计算机直接制版印刷技术(CTP)被世界印刷界称之为“第三次印刷技术革命”。它将数字页面以激光扫描直接输出到印版上,从制版到印刷仅需2分钟,比激光照排制版快25倍。还具有印刷质量高、成本低、减少污染等优点。

  10年前,中国引进了第一台CTP设备,所需版材和套药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还不能连续供应,“掐”住了该项高新技术普及的脖子。正是陈萍研究员领导的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CTP材料课题组迅速领命,与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合作建成我国第一条硬版基涂布卤化银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材料生产线,解决国家的燃眉之急。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课题组就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完成了向产业化的过渡。

  1995年,当计算机直接制版印刷技术在德国德鲁巴国际纸张和印刷展览会上由美国公司刚一推出,立刻引起世界印刷界的震动。课题组眼前一亮,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高新技术的核心是利用银盐扩散转移的原理,而这正结合了自己的专业特点,正好作为自己的科研目标。

  课题组对主要代表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剖析,查阅了几乎所有的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外最早最成熟的银盐版材有五层结构。课题组没有照抄五层方案,而是立足赶超,将银盐版材技术方案确定为三层。

  1999年,课题组用手工方法在暗室里制出了用于报社的第一块CTP版材,在中国标准出版社和北京日报社试印刷。2002年,与汕头市经济特区报社合作成立的中科银实业有限公司建起我国第一条银盐CTP生产线。2005年10月正式生产以来,陆续提供给时效性很强的14家报社使用,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点评:CTP银盐版材与套药的国产化,之所以能用比较少的钱和比较短的时间完成,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及时捕捉住信息并跟踪;二是在分析国外产品结构的基础上,立足赶超,确定自己的技术方案;三是解决了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五个关键问题,并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四是不包打天下。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