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卫生部调查数据称中国超过5亿人感染结核病菌

2011.3.23
  

2009年3月24日,河北赵县,结核病人的X光片。

  结核病“隐形”大国

  与其他声势浩大的瘟疫不同,这场名叫结核病的瘟疫仿佛是“隐形”的。

  大多数人觉得它已经远去了。作为常年致力于结核病防治的专家,钱秉中常常会遇到人们疑惑的询问:“肺结核,那不是旧社会的病吗?”

  事实上,这场看似过时的瘟疫正在悄然卷土重来。3月21日,卫生部发布了“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结果”。其中的数据表明,中国现有超过500万名结核病活动性患者,而感染结核病菌的人数则超过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5%。

  “结核病离我们并不遥远,”钱秉中说,“只要你呼吸,你就有可能感染结核病。”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得了结核病

  100多年前的人们大概很难想象结核病如今被忽视的现状。19世纪,结核病可是一种声名显赫的瘟疫。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文学家鲁迅,还是文学作品中面容苍白、咳嗽连连的林黛玉,都被这种被称为“痨病”的“白色瘟疫”捕获。结核菌可以感染人体的很多器官,但大多数还是感染肺部。它通过痰液、飞沫的快速传播,吞噬了大量的生命。

  可现在,在大多数人的看法中,结核病已经不是什么致命的病症。有人在十几年后的体检中才发现自己曾经得过结核病。山东的一位初中老师,肺结核已经发病了20年,“痰液里布满了结核菌”,却一直坚持给学生上课。

  这让给他看病的医生连连摇头:“想想看,这20年的时间里,会传染给多少学生?”

  钱秉中是比尔及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驻华代表。这个基金会致力于关注那些“在发展中国家造成最大疾病负担和死亡,并且长期被忽视的疾病”,肺结核就是其中之一。

  长年跟这种慢性传染病打交道,钱秉中能够熟练地介绍这样一组数字:按照欧洲的研究结果,一位结核病患者一年可以传染给10到15个人。不过,如果放在人口密度更高的中国,尤其是高峰期的地铁、公交车,这样的传染速度估计显然“过于乐观”了。

  在生物显微镜下,瘟疫的“始作俑者”的结核杆菌看起来就像一根根紫色的粉笔。相比其他同类,结核菌的繁殖速度十分缓慢。1882年,科学家罗伯特·科赫之所以能够发现结核菌,就是因为他“足够有耐心”。这个德国人对着结核菌的培养器皿等了整整一个月,才在显微镜下找到了这种致命瘟疫的源头,而他的同行在两个星期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相比于它的传播速度,结核病的发作并不雷厉风行。从干燥的痰液进入空气尘埃,并随之一同被吸入呼吸道之后,结核病菌在人体身上的潜伏期大多会长达几年,有些人甚至终身都不会发病。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先后诞生了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4种抗结核药物之后,结核病患者的死亡率和患病人数都迅速下降,人类也开始信心满满地认为“结核病已经被完全征服”。甚至,科学家们一度乐观地估计,到了20世纪末,结核病就会“完全消失”。

  可现在,人们发现,看似奄奄一息的结核病不仅没有日渐式微,反而以另一种顽强的面目侵袭着人类社会。2009年,全球有超过2000万名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有170万人因为结核病而死亡。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阳介绍,中国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结核国”,结核病患者占全球的14.3%。在最近10年的传染病统计数据中,结核病的患病人数一直与乙肝在争夺冠亚军,结核病的死亡率则仅次于艾滋病。

  更严重的是,很多结核病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病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黎霞介绍说,相比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60%的发现率,国内的数字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处于世界倒数几名。在上世纪90年代,只有20%的结核病患者能被发现;而今天,许多人也并不觉得,自己咳嗽、低烧的病症有可能是结核病的表现。

  我们正在使用130年前的诊断方法、90年前的疫苗和45年前研发的药品,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结核病疫情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发起了防治结核病全球计划,旨在到2015年之前,治愈5000万名结核病人;联合国也制定了到2015年遏制这一人类主要杀手的千年发展目标。

  相比这些愿景,在去年世界结核病日的时候,一位记者曾经苦苦思索如何描述这种不为人关注的疾病,最后,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切都是老问题。”

  预防结核病的疫苗,目前所知唯一有用的只有卡介苗。不过,这种大名鼎鼎的疫苗只能保证5岁以下的儿童携带者不发作结核病,却不能保证他们不感染结核病菌。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着研究新的疫苗,让人们可以“安全地呼吸”,不过,钱秉中对此并不乐观。“有一些病毒和菌族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很难有有效的疫苗。”他说,“非常不幸,结核病菌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那些可能的感染者,要确诊他们的病情,医生们大多会选择和100多年前的科学家同样的方法:把病人的痰液涂在玻璃片上,染上颜色,并放在显微镜下面观察,看是否能找到病菌。

  至于药物治疗,在上世纪50年代那些振奋人心的抗结核药物被发现后,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发明有效的新药品了。

  “这就是现实的情况:我们正在使用130年前的诊断方法、90年前的疫苗和45年前研发的药品,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结核病疫情。”钱秉中说。

  相比于人类的停滞,瘟疫却从没停下自己侵略的脚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病人感染上更加强大的“耐药性病菌”,它们对普通治疗结核的药物“免疫”,只有动用更加昂贵的药品和更加耗时的疗程才能彻底消灭。

  甚至,一些患者会对治疗结核病的5大类药品全部抗药。这种广泛耐药性结核病被称作“传染的癌症”,感染上的病人,除了等死,几乎没有别的办法。

  这并不是这场瘟疫唯一的变化。在刚刚结束的结核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中,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抽样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肺结核的症状也变得更加不明显了。在2000年的调查中,80%的活动肺结核患者都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比如低烧、盗汗、咳嗽,但这一次,已经有40%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了。

  “我们在抵抗结核病,结核病也在跟我们作斗争。”王黎霞说,“在过去的10年,这种疾病变得越来越隐蔽了。”

  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基本都是医疗系统的问题

  面对不断增加的耐药性结核病患者,钱秉中认为病人不按规定服药是主要原因。普通结核病的治疗疗程是6个月,很多病人实在无法每次都按时按量地吃药,还有些病人“感觉自己好了”,就擅自停药。这都会造成结核病菌无法被消灭,反而有了抵抗药品的能力。

  在中国,耐药结核的泛滥还有另一层原因。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明亭向媒体介绍说,一些医院为了盈利,在确诊病情之初就让患者使用专门治疗耐药结核的药物,这些药物大多价格昂贵,而且也造成了耐药结核患者的增加。

  如今,在香港出生长大、常年在美国居住的钱秉中也能理解这些现实的“国情”。“结核病人的治疗时间很漫长,也会和其他病人一样,遇到滥用药、高昂收费的问题。”他说,“其实,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基本都是医疗系统的问题。”

  结核病对贫困人口更加青睐。在卫生部公布的调查结果中,农村地区患病率是城镇地区的1.6倍,西部地区是中部地区的1.7倍,相比于东部地区,这一比例则达到了2.4倍。农牧民占所有患病人数的61.79%,还有4.09%是农民工。甚至,有18%的结核病患者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就诊。

  钱秉中所在的盖茨基金会正在中国的6个省参与结核病的治疗工作,他们用短信和智能药盒提醒病人按时吃药,并且担负起90%的治疗费用。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曾经遇到一位患上耐药性结核的病人,拿到确诊报告之后半个月才回来接受治疗。

  “为什么这么晚才来治病?”钱秉中问。

  病人沉默了一会儿,嗫嚅着回答:“我要回去准备医院需要的押金……”

  这让钱秉中在很长时间里念念不忘:“你看,我们以为自己做了足够的努力,可即使是一点押金,仍然有可能压垮他们。”

  中国已经在结核病防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2010年,中央财政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达4亿元,地方财政投入也是4亿元。按照规定,在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检查、治疗普通结核病,可以免除一切治疗费用。不过,对于费用更加高昂、传染后果更加严重的耐药性结核,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免费政策。

  “其实可以理解。如果治疗、药物都免费,患者满意了,可执行的医院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事实上,即便按照现有制度,把普通结核病人转往特定的结核病防治所接受治疗,很多医院也并不愿意。“他们情愿把病人留在这里,给他们多开点药。”

  这种绵延百余年的瘟疫依然危机重重,只是大多数普通人依然对它视而不见。在3月17日的一场研讨会上,钱秉中卖力的介绍并没有打动所有人。

  “结核病太缺乏故事性了。”一位媒体的总编辑说,“你说得再多,我还是觉得它不重要。”

  这位头发花白的科学家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他只能加重自己的语气:“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癌症不会影响我的下一代、我的邻居,但结核病会。”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