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限塑令实施两年江西南昌市场仍在大规模使用超薄塑料袋

2010.6.10

按下葫芦浮起瓢

限塑令实施两年江西南昌一些市场仍在大规模使用超薄塑料袋

   2008年6月1日,限塑令颁布。这个旨在限制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的政策两年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然而两年过去了,限塑令在江西的处境却比较尴尬。

   在超市里,多数消费者依然向超市购买塑料袋;在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小贩们依然明目张胆地只用不可降解的劣质塑料袋;生产劣质塑料袋的小加工作坊依然运转……违反限塑令的行为仍司空见惯。卖主、监管者、消费者三方,究竟谁应该对限塑令执行不力负责?怎样才能让绿色购物成为消费行为的主流?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超薄袋售卖如常

   记者在南昌北京东路的一家超市内调查发现,从收银台里结账出来的20组顾客,有16组顾客购买了超市的塑料袋,只有4组顾客使用环保购物袋。一些消费者环保意识不强烈,另外小小塑料袋也能给超市创造不少额外收入。记者从超市收银员处了解到,每个收银员一天干8小时,平均卖出1000多个塑料袋,总共有50多个收银员,一天分两班,能卖10多万个,一个月就是300多万个。“一个月卖几百万个袋子很正常。”一名收银员介绍,一个塑料袋卖0.3元,成本不到0.1元,光塑料袋的收入就能给超市增加几十万元,一年就是几百万元。这样超市当然乐得给顾客提供塑料袋了。

   随后,记者来到洪城大市场暗访,市场批发塑料袋的店铺挺多,货架上摆放着不同颜色和规格的塑料袋。记者拿起一捆查看,“这些都是环保塑料袋,一捆50个卖6元。”见记者犹豫,摊主立刻从环保袋下面抽出一捆没有字的袋子。“这样的便宜,一捆50个只要一块五,才3分钱一个。”记者随后从货架下面找出五六种规格不同的超薄塑料袋,摊主解释说:“这是防备有人来检查,其实1角多一个的环保塑料袋卖得很少。”记者随后在市场其他摊点看到,几乎所有销售塑料袋的店铺都在外面摆着环保塑料袋,但只要询问“有没有便宜点的”,店主都会拿出超薄袋子。

   记者在青山湖一家农贸市场看到,从农贸市场走出来的市民几乎人人提着用超薄塑料袋装着的果蔬。记者在市场内走了一圈发现,所有摊位前都摆着各种颜色的超薄塑料袋。有的顾客只是要了一小块姜,摊主也装在塑料袋里递了过去。许多摊贩只要见到有顾客上前问价,就会主动递过一个塑料袋,让顾客自己往袋子里挑拣果蔬。记者留意到,年轻人进市场购物时,多数不拿任何袋子,倒是一些老年人习惯带着布制手提袋来买菜。但商贩即使见到自带布袋买菜的市民,也会送上免费塑料袋。“这种塑料袋批发起来也不贵,大概两分钱左右一个,有一个摊位给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所有的摊位都得跟着给,不然就没法做生意了。”在农贸市场卖菜的王先生说。当记者指出这种超薄塑料袋违规时,王先生苦笑着说:“最初出台限塑令时,各部门查得严,他们确实把免费的超薄塑料袋收了起来,但随后查处就松了下来。”

   如何让违规成本大于实际收益

   记者为此还走访了南昌市工商局市场处,提起限塑令,工作人员更多的是无奈和尴尬。“从目前的现状来说,全国的情况都差不多,超市执行限塑令较好,农贸市场、菜市场很差。”工作人员说,工商部门对此调研过,也多次查处过,的确是屡禁不止。现实情况是,执法人员一到,违规塑料袋没了,等执法人员一走,又冒出来了。面对违规提供塑料袋的摊主,工商部门也面临两难处境。

   南昌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表示,南昌市从2008年6月1日开始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质监部门也多次组织行动对塑料袋生产厂家拉网检查,对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厂家作出处罚,但一些没有注册登记就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厂非常隐蔽,给源头监管带来一定难度。

   “如果执行限塑,能像查酒后驾车一样严格,那么限塑问题恐怕不会是现在这种情形。限塑首先应严格把好生产关,加大对于小厂的检查力度。超薄塑料袋多数是一些小厂生产,检查难度比较大。”食品包装行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小作坊因限塑令断了生路,必然会想方设法逃避检查,暗中生产。因此控制好源头,必须严格执法,让违规成本大于实际收益,才会有效;在流通领域应加大对农贸市场监管力度,对于使用超薄塑料袋的人应坚决进行处罚,真正杜绝超薄塑料袋的流通。因此,工商部门和农贸市场管理者应各司其职,发挥执法的协同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工商部门是限塑令执行的最大责任方,应该将执法的重点放在市场管理者身上。市场管理者则应该在塑料袋的来源、塑料袋明码标价收费等方面对摊主进行监督。不妨对摊主实行押金制,如果摊主一再违反限塑令,可以将摊主清出市场,没收押金。通过明确责任、层层监管,才能保证限塑令的执法效果。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