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物种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物种灭绝事件之中,而现在很难确定当这一事件结束的时候,地球动物种群的组成会是什么样子。但对海洋化石消亡的一项新的研究提示,在该物种灭绝事件结束之后,地球上最为兴盛的物种可能并不是那些物种数最丰富的群体。至少来说,我们不能够依赖于目前的动物分类单元多元性的趋势来预测它们的将来。John Alroy应用巨大的古生物学数据库(即Paleobiology Database,该数据库所编纂的数据来自全世界范围内的近10万个收藏的化石)来追踪发生在2.5亿年前的地球的最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中海洋主要动物组群的命运。他的结论是,支配这些主要组群多元性的法规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而某一组群的多元化(或歧化为新的物种)的平均速度不能预测该物种在一场大规模物种消亡事件之后的命运。Charles Marshall在一则相关的观点栏目中对这一分析作了讨论。

  研究人员在蓝藻菌中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基因簇,它能产生保护生物体不受紫外线辐射的分子。这些分子被称作类菌胞素及类菌胞素样氨基酸,或简称MAAs。它们存在于许多种真菌、蓝藻菌、藻类及海洋生物中。它们起着一种生物性遮光剂的作用。许多护肤品和化妆品中也能找到含有MAAs(类菌胞素及类菌胞素样氨基酸)的配方。Emily Balskus和Christopher Walsh现在已经找到了产生MAAs(类菌胞素及类菌胞素样氨基酸)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该基因。研究人员接着描绘出了4种可合成这些阻断阳光的分子的酶的特性,并披露了两种过去未知的形成亚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