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国产”科学论文为何难上权威杂志?

2007.6.13

   《自然》期刊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自然科学类期刊之一,各国科学家以登上《自然》为荣。近几年,虽然来自中国的投稿明显增多,可发稿量仍不足2%,其中差距何在?昨天,“如何让您的论文问鼎《自然》系列期刊”研讨会在沪召开,多位《自然》编辑把脉中国科研论文,共同诊断中国科学家离《自然》到底有多远。

   “《自然》系列期刊对各地区来稿一视同仁,没有偏见。”针对有传言说《自然》对中国稿件心存偏见,杂志主编菲利浦坎贝尔当场辟谣。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薛红卫研究员指出,中国学者论文难上国际权威杂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中国科学家信心不足”。而高层学术交流不畅,也是国内科学家的另一个软肋。菲利浦坎贝尔叮嘱中国科研工作者,要想问鼎《自然》,与编辑间的论文交流必须及时有效。“很难想像《自然》发表了一篇科学论文,却对该文作者一无所知”。但封闭的圈子限制了中国论文为世界所知、所引用,75%的中国论文不能在国外发表,大大影响了中国科学家的显示度。

   相关报道
《自然》启动“自然中国”网站   
 · 来源: 新京报
   
  
 本报讯(记者金煜)连爱因斯坦都曾光顾的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不久前宣布将全面多媒体化,为科学家提供博客、播客,甚至虚拟的“第二人生”等服务。日前,“自然中国”网站的开通让这一设想在中国初见成效。9日,《自然》集团的核心人物在京举办了“如何让您的论文问鼎《自然》系列期刊”论坛,其中关于研究方向、书写格式的具体建议大受欢迎。

  为中国科学界搭建网络平台

 《自然》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大卫·斯万班克(DavidSwinbanks)介绍,亚洲的最大市场还是日本,但中国学术界这几年发展迅猛,论文数量已经大大超过韩国和新加坡,仅次于日本、英国和美国了,“自然中国”(www.naturechina.com.cn)的启动就是希望增加中国科学论文的国际影响力。

 据《自然中国》网站编辑张文浩介绍,注册后,读者可以在“自然中国”网站上免费获取《自然》系列期刊中刊登的中国科学家论文简介或全文。网站还邀请了一些中国科学家每周推荐中文科学期刊上的优秀论文。

 据悉,“自然中国”网目前还是全英文,今后将考虑启动中文版本。

 中国需要更多“长效”研究

 在中科院的论坛吸引了300多位科学界人士和学生。

 《自然光学》的编辑王瑞秋(RachelWon)讲述如何了解编辑需要,如何保持内容和格式上的正确等具体信息之后,不少听众表示受益匪浅。

 《自然》总编辑菲利浦·坎贝尔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论文数量猛增,但质量还是很低,他希望中国政府和学术机构更多鼓励一些能推动科学长期进步的研究,而不要只把目光放在短期效应的研究上。他认为,科学发展的大趋势是国际合作、跨学科合作,并预测今后《自然》的论文都将以网络形式出版。

       相关报道
       自然中国”网站已“相中”160篇中国高质量论文
       科学时报
www.sciencenet.cn 
 
    6月11日,数名自然出版集团的编辑来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与上海科学家和青年学子就学术论文出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学术出版的未来之路,进行了面对面的研讨。
 
    来自香港的张文浩编辑表示,包括《自然》在内,过去10年中,高影响力(引用率大于20)的中国论文数量增长了数十乃至上百倍。在他看来,上海乃至许多城市的青年科研人员很有潜力。“他们的想法很新,也许有些还不够成熟,离《自然》正式发表还有距离,但从发展前景看来,我们认为应该受到更好的关注。”今年 1月,自然出版集团首次在中国设立网站,开始推荐来自国内最近6年生物化学、天文物理等领域的科研亮点。截至目前,已成功“相中”了160篇高质量论文,引起了国际关注。
 
    为进一步防止学术造假、学术“近亲”优先出版等现象发生,《自然》还实施了系列改革,除传统的多名专家、编辑的评审方式外,在初步接受论文后,还把相关摘要公布在网络上,接受大众评审。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