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环保部门VS网络大V:怎样取得更多共识?

2015.6.03

  其实“双微”上线酝酿良久,我们去年就给环境保护部提出了建议,通过设立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让环保信息更透明公开,有助于公众更好地参与环保。

  新媒体的开通不难,难的是能否可持续,包括信息的发布、更新和及时回复。这既要有机构负责、专人打理,还要有经费支撑。而事实上,虽然我们都认为开通官方“双微”很重要,但是,在人、财、物等环节远远没有落实到位。

  本次会议开通的环境保护部宣教司“双微”,是由发布环境新闻的“双微”和开展公众教育的“双微”组成。再过一段时期,12369环境举报微信、微博也要上线,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调试过程中。在不久的将来,网民可以看到环境保护部的社交媒体产品,不是一个单一的品种,而是由能满足不同受众、提供不同信息,具有不同特色,发挥不同功能的多品种社交媒体产品组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媒体朋友和网民关心何时环境保护部开通12369环境举报“双微”。之所以还没有正式开通,原因就是收到举报后,要通过内部流程,迅速转到相应的执法部门,而且要有办理的要求,有内部反馈,有与网民的互动,而且还要透明,这些都需要建立系统和开展调试。我相信未来有关环保举报都会按照这个模式运行。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张波:

  这次发布政务新媒体排行榜,山东环保取得了暂时领先的成绩。对此,我们在衷心感谢大家关心支持的同时,又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山东环保的政务新媒体工作处于十分初级的水平,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为什么高度重视政务新媒体?我们有两个基本认识:第一,公众的环境需求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力量,是顺应民意开展工作,而不是力量的源头。第二,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把人类带入了新时代。就像当年的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一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环保部门不与时俱进,不顺应潮流,就会沦为弱势群体,环保部门就无法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更不要说形成广泛参与、良性互动的大环保格局。基于这样两点认识,我们必须实现管理转型,积极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新方法。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卢春中:

  浙江省环保微信能够做到异军突起,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思维要转变。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是一场革命。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方式的现代化,互联网是其中应有之意。大家都知道,马云的淘宝成立在浙江,浙江得互联网风气之先。我们就要思考,政府的思维怎样转变为互联网思维。所以不仅仅是环境宣传,整个环境管理都要转变。

  第二,信息公开。在2014年环境信息公开指数120个城市排名中,前10名中有3个是浙江省的。浙江省去年环境执法9000多件,移交司法机关行政拘留、判刑的有2000多人。现在还在力推企业污染排放自行监测等多方位信息公开。

  第三是制度保证。浙江省前年建立了公安机关和环保联合执法机制,这个月又联合发布了浙江省高院、省检察院、省环保厅民间公益诉讼管理办法。浙江省环保厅内部也要有信息发布的制度保障。微博、微信只是一个平台,每个部门都要有向社会宣传的意识、工作要求。有了这样的思维,有了这样的制度保证,才能够把平台真正推开。

  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首席评论员曹林:

  我更关心环境媒体怎么引导大家形成共识,而不是仅仅站在环境的立场上宣传教育公众。要怎么引导公众理性地思考?

  首先,我们讨论环境问题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怎么样的。我倡导先问真假,再问是非,最后讨论。环境问题大家一讨论就带有情绪,而且找不到共识,原因是在基本的判断上没有形成基本的原则。首先要尊重事实,然后再等待事实。不能自己还没有调查,立刻站出来辟谣。

  然后再看是非。大家都有共同讨论的事实基础,然后再讨论这个事实是是还是非。我觉得,我们大V有时候也需要反思。大V不要把自己当成大师,什么问题都要说几句。对环境问题,虽然我很有表达的冲动,但现在越来越克制了。

  最后再谈立场。现在很多人讨论问题时,都把利害放在前面,根本不问是非。很多人在公开信息前要反复思考,公布真相是否会引发民众恐慌。这些都是把利害放在了真假和是非前面。我觉得环境新媒体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辨明是非要比传递观念更重要。

  知名时评人、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石述思:

  目前,出现了环境问题,有些地方政府总是试图采取维稳思路。具体环境事件暴发后,通常采取行政化手段解决问题。从目前的现状看,维稳的思路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与环保相关的最重要的一个词叫“度”。环保不是乌托邦,不是浪漫主义情诗,也不是现实主义充满批判的小说。我们处在全世界产业链的较低端,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困局正在打破,但还没有走出这种困局。

  因此,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法推动社会共治。要依托产业的力量,同发展成为朋友,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我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多创造一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案例。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