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技期刊打响诚信“保卫战”

2012.4.12

  我国的科技期刊超过5300种,占全国期刊总数的一半多。

  用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的话说,“科技期刊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展示最新科研成果的窗口,也是科研人员得到同行认可、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

  但近些年,科技期刊似乎成了学术不端的“众矢之的”。

  在浙江大学担任校长的中科院院士杨卫发现,近几年处理过各类学术不端事件,绝大部分与科技期刊有关。

  “在对教师的27件学术不端投诉中,有15件与科技期刊论文有关,占55.6%;而对附属医院医生的学术不端投诉,更是100%与科技期刊论文有关。”杨卫的数据,来自浙江大学2008~2010年学术不端投诉调查。

  因此,“科技期刊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月10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集中宣讲教育”活动上,程东红表示,学术诚信是科技期刊的立身之本,在这场维护科学道德的保卫战中,科技期刊责任重大。

  在这次活动上,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1050种科技期刊,联合签名并发布了《关于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联合声明》,对加强科学道德规范表示支持并予以联署。

  “学术不端行为对期刊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愚弄和误导读者,破坏期刊声誉,浪费期刊报道资源,扰乱期刊出版秩序和期刊连带责任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游苏宁的看法,也代表了签署《声明》的千余种期刊的观点。

  对此,中科院院士李家春认为,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一直滞后于欧美国家,学术论文质量不高,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工作较少,论文的评审也不够严谨。

  “国外的论文评审可以说是一次学术讨论的过程,而我国论文评审有些就是走过场。”李家春表示,质量与声誉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需要全面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

  其实,国际上学术期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也在逐步加大。过去的20年,国际学术期刊的撤稿率增加了大约10%。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英国的做法是,学术杂志同资助科研的基金会和各研究机构一道参与对过错方的处罚,学术造假者被揭露后,不仅会在同行间声誉大跌,科研资金来源也会成为严重问题,其学术生涯有可能就此完结。

  “很多科研人员之所以会有学术不端行为,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杨卫说,国际上很多有名的科学家被查出早期发表的论文存在问题,“这就成了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现在可能还觉得庆幸,但十年之后发现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程东红认为,我国的科技期刊要完善撤稿和通报制度,鼓励实名举报,对已发表的学术不端论文及时撤稿并公开通报,对情节严重的,应通知其所在单位或研究资助机构;推动建立诚信档案,频繁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记入“黑名单”。

  正如李家春所言,针对中国科技期刊在科学道德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正本清源,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二是要标本兼治,改善期刊学术环境。

  “加强科技道德规范,促进科研诚信,维护学术活动的严肃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中国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程东红、游苏宁、杨卫和李家春都认为,要切实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科技期刊成为科学道德的维护者和良好学风的建设者。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