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RFID传感器标签在血液质控管理中的应用(二)

2020.10.26

RFID传感器标签在血液质控管理中的应用

主要从血液出入库管理、血液跟踪管理、血液质控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指出RFID融合传感技术在血液管理中的有效作用。

1. 血液出入库管理

(1) 血液入库

工作人员将血袋放在传送带的人口处依次传递,传送带的底部安装有RFID读写器,当血袋上粘贴的RFID传感器标签进入读写识读范围时,标签上的信息被读出,经中间件过滤后传向后台数据库,同时系统将血液类型、种类、规格等信息显示在传送带出口处的屏幕上,工作人员根据显示的内容,将血液分别放人指定的储存托盘内。

根据识读出的血型、种类、规格、数量等,后台系统进行血库中货位的识别,寻找现有的符合规格与数量的空货位。这一步骤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在每个货架上粘贴一个RFID标签,并通过读写器写入它所应存放的血液类型、种类、规格、数量等信息,当有血袋放在这一货架上时,工作人员用手持读写器对该RFID标签进行置位写入,当该货架上的血袋出库或移位时,工作人员用手持读写器对该RFID标签进行清位写入,而装在血库顶部的读写器会在受到系统指示的情况下对各货架标签进行读取,发现已被清位的且符合入库条件的货架就通知系统,而系统就把该货架的具体编号显示在入库处的屏幕上,告知工作人员哪类血液应该放在哪些货架上。

工作人员受到指示后,便会将各类规格的血液送人指定的区域进行冷藏保存。与此同时,读写器将各血袋的入库时间、入库类型、送血人、接血人等信息写入RFID系统。

(2) 血液出库

系统下达出货命令,指示工作人员到指定区域取出指定类型、规格和数量的血液。若所取血液数量较少,工作人员可采用手持读写器直接对血液信息进行读取;若所取血液数量较多,工作人员可采用传送带输送血液出库并读取其信息。读取出的信息传至系统,与后台数据库进行核对,如若无误,准许出库。出库过程,RFID系统记录下出库时间、血液有效日期及其他次要信息。

血液出库的次序由系统读取信息进行分析后决定,要求同种规格血液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造成库存积压和血液过期浪费的现象出现。对于血库中标记为“待检”状态的血液禁止其出库,以保证出库血液的质量。

2. 血液跟踪管理

血液跟踪管理采用基于簇的分层结构。每个簇头即是一个分布式信息处理中心,用于收集各簇成员的数据并完成数据的处理与融合,接着将数据传向上一层的簇头,依次传递,最终所有的数据经过滤和整合后传向了最高层的簇头,而其逆过程即是信息的查询过程,数据逐层展开,有序跟踪。这里,最高层的簇头就相当于全国的血液信息中心,而次高层的簇头就相当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血液信息中心,依次类推,最低层的簇成员便是各基层血站。这种分层结构将信息分散开来,避免了集中存放,解决了信息量过大的问题,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信息交换与传递在子层与父层间直接展开,方便了查询与跟踪。结构如图2所示。

血液信息的存人流程为:首先将每袋血液的RFID标识码与其对应的信息存人基层血站的数据库中,接着融合该基层血站的信息,将标识码与该基层血站的有效IP地址存人当地市级的血液信息中心数据库,然后再融合该市级血液信息中心的信息,将标识码与该市级血液信息中心的有效IP地址存入当地省级的血液信息中心数据库,最后再融合上该省级血液信息中心的信息,将标识码与该省级血液信息中心的有效IP地址存入全国血液信息中心数据库(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再将标识码与该国血液信息中心的有效IP地址存人全球的血液信息中心数据库,进行全球血液信息互联)。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