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发展历史

2020.3.07

1946年,哈佛大学珀赛尔用吸收法首次观测到石蜡中质子的核磁共振(NMR),几乎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布洛赫(F.Block)用感应法发现液态水的核磁共振现象。因此,他们分享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核磁共振的方法与技术作为分析物质的手段,由于其可深入物质内部而不破坏样品,核磁共振波谱仪具有迅速、准确、分辨率高等优点而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已经从物理学渗透到化学、生物、地质、医疗以及材料等学科,核磁共振波谱仪在科研和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早期的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采取连续波技术,灵敏度较低,研究的对象是自然丰度高,旋磁比较大的原子核,这就限制了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应用范围。1966年发展起来的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技术,使信号采集由频域变为时域,大大提高拉检测灵敏度,使研究自然丰度的核成为现实,13C、15N、29Si等NMR谱及固体NMR谱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不同的脉冲组合来得到所需要的

分子信息。1971年,琴纳提出具有两个独立时间变量的二维核磁共振概念。随后,1971年,恩斯特(R. ERNST)等首次成功实现二维核磁共振实验,从此核磁共振技术进入一个新时代。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