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又到双11,扒一扒化学史上那些著名的“单身狗”

2015.11.11

  又到双十一,广大单身男女又将面临新一轮的狂虐与打击。

  不过,“单身狗”们也不必过于忧伤,因为——

  就在化学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牛人中,同样有着不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单身狗”——

banquan14.jpeg

  罗勃特•波义耳(Robert Boyle)

  在化学史上,有一位被马克思,恩格斯誉为“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怀疑派化学家》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起源。他,就是被奉为“化学之父”的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banquan14.jpeg

  然而,这位“化学之父”自己却终身未婚。究其原因,可以用一句古诗来概括:曾经沧海难为水。

  按如今的标准,波义耳称得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爱尔兰最有权力,占有广大封地的李察大公爵。优裕的家境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勤奋好学的波义耳却并不留恋大都市纸醉金迷的生活,为了安静地钻研科学,他隐居到了乡下的庄园。在那里,他邂逅了此生的挚爱——一位乡间医生的女儿爱丽丝。

  一次,两人在散步时,看到有农夫将泥土放进嘴里。波义耳不明就里,爱丽丝解释道:“土壤的酸碱性和农作物的生长关系密切,这些农夫是在用尝的方法来辨别土壤的酸碱性。但很多人也正因如此被感染上了疾病。亲爱的,请用你的才华来拯救那些可怜的农夫吧。”

  爱丽丝的善良与博爱深深打动了波义耳,从此他刻苦钻研,希望能检测出土壤的酸碱性,但却始终没有突破。不久,爱丽丝因患肺结核撒手人寰。爱侣的心愿竟化作了遗愿,这使波义耳痛彻心扉、抱憾终身。

  爱丽丝去世后,波义耳一直把女友最喜爱的紫罗兰花带在身边。一次紧张的实验中,放在实验室内的紫罗兰,被溅上了浓盐酸,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不一会儿,深紫色的紫罗兰竟变成了红色。这一意外现象促使波义耳再接再厉,用各种植物进行酸碱相互作用实验,最终发现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用石蕊浸液把纸浸透,然后烤干,这就是我们今天化学实验中仍在使用的石蕊试纸。

banquan14.jpeg

  此后,波义耳终身未娶,将对爱侣的无尽怀念化作对科学的不懈追求。每当爱丽丝生日,他总要在她墓前献上一束鲜艳的紫罗兰…

banquan14.jpeg

banquan14.jpeg

  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

  在剑桥大学,有一座被誉为诺贝尔奖“孵化器”的实验室,仅从1874年至1989年,这里就产生了29位诺奖得主。这座实验室正是以一位英国著名化学家的名字所命名,他就是——卡文迪许。

banquan14.jpeg

  和波义耳一样,卡文迪许也是一位“高富帅”。他从父亲和叔伯那里继承了130万英镑的巨额财富,被称为是18世纪英国“有学问的人当中最有钱的,有钱人当中最有学问的”。

  尽管家资巨富,卡文迪许对于金钱却并没什么概念。他衣着朴素,饮食简单,除了科研仪器和书籍外,从不购买任何生活用品;但遇到旁人有难时却又慷慨解囊,一掷千金。一次,一位化学家朋友因为生活窘迫找他借路费回家,卡文迪许大笔一挥,开出两万英镑的支票。要知道,当时五千英镑就可以买一栋别墅了。吓得那位朋友不知所措。他却把支票往桌上一放,便自顾自地做实验去了。

  对于人际交往,卡文迪许同样没什么概念。化学家武拉斯顿曾总结出一条经验:“与卡文迪许交谈,千万不要看他,而要把头仰起,两眼望着天,就象对空气谈话一样,这样或许听到他的一些见解。”但经常的情形是听到一声怒气冲冲的尖叫,转过身来发现真的没有人,卡文迪许早已逃向另一个比较安静的角落。

  卡文迪许对与女性接触更是羞怯,连他家的女仆都从未正面看见过他的脸。甚至当不得不与女管家交流时,他也是用写纸条来代替。于是,当时的人们都难以理解地称他为“科学怪人”。如此一来,卡文迪许终身未能婚娶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羞涩内向、孤独一生的“科学怪人”,却将全部的热情倾注到了科学研究中。他在化学、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等领域均有杰出的成就,仅在化学方面,卡文迪许就创下了许多个“第一”:第一个发现二氧化碳、第一个发现惰性气体、第一个发现硝酸、第一个分离氢气,第一个将氢和氧化合成水……他的才华与智慧,至今仍令后人为之钦慕,为之景仰。

banquan14.jpeg

banquan14.jpeg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

  1766年,道尔顿生于英国坎伯兰郡一个贫穷的织工家庭。尽管从小便由于家贫辍学,但他却以顽强的毅力和勤奋的精神坚持自学。数十年如一日,他每天早上六点都会准时打开窗户做实验,邻居们甚至将他每天开窗的时间当做准点的报时。

  辛勤的研究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1804年,道尔顿提出了著名的“原子论”,揭示出一切化学现象的本质都是原子运动,明确了化学的研究对象,使得化学的发展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不仅如此,他还从自己身上发现了色盲症,并对此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后人为纪念他,把色盲症又叫做“道尔顿症”。此外,他还提出了“道尔顿分压定律”、发明了全套气象仪器……很多人请教他,没有念过大学,又缺乏专业训练,怎能开创这么多理论?道尔顿回答:“高度创造力的思想,有时需要酝酿在孤独的道路上”。

banquan14.jpeg

  的确,道尔顿的一生,都跋涉在孤独的科学之路上,终生未婚、孑然一身。尽管他的感情世界一片空白,他的眼中世界也色彩混乱,但他在科学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却闪耀出绚丽多彩的光辉。

banquan14.jpeg

banquan14.jpeg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是科学界最受瞩目的至高荣誉。但令人不解的是:诺贝尔奖奖项几乎包罗了基础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却为何独独没有数学奖?

banquan14.jpeg

  有种说法认为,诺贝尔年轻时曾向一位女子求婚,但没想到心上人最后却和一位数学家私奔了。诺贝尔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在设立奖项时就将数学奖摒除在外。

  这一传闻真实与否已无可考,但诺贝尔的爱情经历确实是饱经沧桑,屡遭挫折——

banquan14.jpeg

  1850年,17岁的诺贝尔前往巴黎学习化学。其间,他曾与一位美丽的法国姑娘有过短暂的热恋,不幸的是,那位姑娘不久猝然病逝,令诺贝尔伤心不已。

  1876年,诺贝尔43岁时,奥地利元帅之女贝尔塔应聘做他的秘书。诺贝尔对她一见钟情,无奈贝尔塔却已心有所属。两人虽无缘结为连理,却结成了永恒的友谊。诺贝尔之所以决定设立和平奖,就与贝尔塔的影响有关。

  1876年秋天,诺贝尔在维也纳与一位名叫索菲的卖花女坠入爱河。为博红颜芳心,他一掷千金,先后为其在维也纳、巴黎等地购置了多处豪宅。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索菲一直利用诺贝尔对自己的感情,肆意挥霍、放荡不羁。后来甚至与一位匈牙利军官有了私生子。得知此事后,诺贝尔对索菲彻底失望了,从此与她不再来往,但仍通过一位律师为她提供30万匈牙利克朗的养老费。

banquan14.jpeg

  尽管诺贝尔从炸药等的研发制造中获得了大量财富,被称为欧洲“最富有的单身汉”,但爱情道路上的一次次挫折,却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灵。此后的岁月里,他一个人孤寂地走完了人生旅程,只留下一份惠泽后世的巨额遗产和一段对爱情绝望的凄婉诗篇:

  “芸芸众生的欢愉,我不再分享;美人的青睐、多情的泪水,不再使我动情。”

banquan14.jpeg

banquan14.jpeg

  约西亚•吉布斯(Josiah Gibbs)

  学过热力学的人对于吉布斯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正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吉布斯自由能”的理论,奠定了热力学的基础,被誉为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banquan14.jpeg

  吉布斯出生于学术世家,父亲是耶鲁大学古典文学系的教授,外祖父是新泽西学院的化学教授,几代祖先都是大学校长。家中的学术氛围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遗憾的是,就在他少年时,家里惨遭不幸,一下子夺去了父母和两个妹妹的生命。从此,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孤独之中,变得沉默寡言。后世学者常抱怨,假如当年吉布斯多说点,今天的热力学也许就不会这么难懂了。

  由于不擅沟通交流,吉布斯只在耶鲁大学得到一个“数学物理教授”的虚衔,但却没有任何薪水。整整九年,他只能靠父母留下的一点积蓄过活。在学生眼中,他的举止异常古怪:他常常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的看着前方黑板良久;有时写下一些数学公式,又回到书桌前喃喃自语一阵;有时则低着头在校园中慢慢踱步。而在同行眼中,他则是可有可无的边缘人,他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团体和学术会议,只是默默地写下多篇热力学方面的论文,但几乎没人读得懂他的理论。

  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 1876至1878年间,吉布斯发表了奠定化学热力学基础的经典之作:《论非均相物体的平衡》。其中提出了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势等概念,阐明了化学平衡、相平衡、表面吸附等现象的本质,被认为是化学史上最经典、最重要的论著之一。

banquan14.jpeg

  面对迟来的鲜花与掌声,吉布斯仍一如既往地平静和沉默。尽管此后不乏仰慕者和追求者,但他却始终心如止水、不为所动。终其一生,他都未曾娶妻,而将全部身心献给了科学。

banquan14.jpeg

  后记

  虽然这些化学大师们孤单地度过了人生,但我相信,他们并不会感到寂寞,因为陪伴他们的,有最挚爱的科学。正所谓:两个人有两个人的幸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精彩。无论是成双入对,还是形单影只,只要内心充实,就会拥有同样的快乐与满足。

  当然,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还是衷心祈盼——

banquan14.jpeg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