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PAL酶法生物治疗:苯丙酮尿症的希望

2018.7.26

  如今,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苯丙酮尿症患儿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前,青海省呼吁将苯丙酮尿症纳入医保,黑龙江省也决定将苯丙酮尿症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治疗管理范围。

  何为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遗传代谢障碍疾病。目前,我国苯丙酮尿症发病率约为1/16500,患儿数量超10万人。据报道,此病在儿童3岁前没有症状,但3岁后会出现个子矮小、智力低下的症状。

  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体内因为苯丙氨酸(Phe)羟化酶基因突变缺失,不能消除体内血液中有毒害作用的Phe分子,使得积聚的Phe不能够像正常婴儿那样转化为酪氨酸,从而导致患儿高Phe血症,于是Phe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

  患儿通常出生时正常,但在3~6月龄时开始出现症状,早期可能出现神经行为异常,如兴奋、多动或嗜睡,继而可表现为明显的智能发育滞后,严重者出现肌张力低下惊厥等。此外,还可能伴有色素减少、皮肤干燥、尿液呈现特殊的鼠尿臭味。

  其原因就是血液中高水平的Phe导致脑部损害;如果不及早筛查苯丙酮尿症,对筛查出的患儿及时治疗,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我国人口构成的优生优育。

  PAL酶法生物治疗引关注

  苯丙酮尿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膳食疗法,即患儿摄入含有很低量或者无L-Phe存在的特制米和奶粉,一般一个患儿每月的膳食费用2000元,这无疑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当前,一个较饮食疗法更积极有效的替代疗法—PAL酶法生物治疗法,成为中外医药学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广泛存在于植物和某些微生物,以及少数简单原核微生物有机体内,PAL可生物催化Phe非氧化脱氨,生成肉桂酸和氨。由于迄今未在真细菌和哺乳动物体内发现PAL的存在,这就提示可以借助某些微生物的高活力高产率PAL酶制剂,促成生物催化Phe脱除氨基,生成无毒性肉桂酸和氨,建立起PAL酶法生物治疗苯丙酮尿症的新疗法。

  过去20多年来,国内外生命科学家开展了对微生物,特别是红酵母PAL广泛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其中就包括在研究开发PAL生物催化前沿技术治疗苯丙酮尿症上的不懈探索进取,目前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

  前期科研人员开展了关于PAL控制苯丙酮尿症患儿体内L-Phe水平的研究,包括剂型给药途径、临床酶法检验、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药理动物模型试验也证明该PAL生物催化降低L-Phe水平的有效性。

  1999年春,美国和加拿大一个合作研究团队在美国顶级科学期刊《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论文称,加拿大已研制出一个经由插入PAL酶基因到细菌中,可以大量产生PAL的方法,包括该菌的大规模培养、分离细胞物,以及大规模地分离纯化制PAL酶制剂的工艺过程。

  同期,北京协和医院刘敬忠等人也用植物材料欧芹为PAL基因供体,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构建成功PAL基因工程菌。还有科学家利用乳酸乳球菌为基因工程菌,用欧芹PALcDNA通过电穿孔法转化乳酸乳球菌,表达出了PAL活性,但活力不高。这也表明国内已经开始启动对PAL/PKU酶法治疗项目研究。

  PAL酶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笔者实验室团队从1988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着手微生物PAL酶及生物技术研究。笔者团队从滇西芒果园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借助富集培养/理化诱变/拮抗平板选择等育种技术,选育出高PAL活性的红酵母属菌种CIBASA1401。分离选育的该红酵母菌种具有独特的PAL特性,部分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 PAL酶活力,在无任何防腐剂和保护剂存在下,4摄氏度保存一周,剩余酶活95%;两周63%,零下20摄氏度两周82%;该PAL酶在60摄氏度保温1小时后酶活性几乎完全丧失,但是该PAL酶在50摄氏度以下,尤其是最适反应温度以及更低温度下,都有较高的稳定性。

  株系能够借助其PAL逆向催化合成L-Phe的能力,在国内首次成功用于百吨级工业规模生产L-Phe产品,结束了我国长期不能生产Phe的历史,填补国内空白。自然,这就联想到利用该红酵母具有的高PAL活性、高稳定性特征。借助该红酵母菌种CIBAS A1401用于开发PAL/PKU 项目是合乎逻辑的发展,自主创新条件成熟。

  近年应用重组红冬孢酵母的PAL,经由PEG(聚乙烯醇)化学修饰,获得的PAL衍生制剂,经动物模型口服各种PAL剂型,结果表明大部分高低剂量实验组,均能够有效降低血液Phe水平60%。这就表明利用来自红冬孢酵母和绿藻的PAL化学衍生制剂,经由口服非哺乳类酶蛋白治疗PKU有效。

  由此可见,应用PAL作为候选生化药酶制剂治疗PKU,是因为PAL酶法对Phe解氨过程不需要辅因子;虽然对PAL蛋白酶解和免疫原性是该酶法替代治疗的障碍,但是这么些年经过学术界的努力,已经一一得以解决。目前美国一家公司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州选定社区签约开展临床试验。

  最后,笔者呼吁奋斗在我国生命科学及生命工程前沿阵地的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面对我国10万之众的PKU患儿,努力拼搏,创新出我国特色的PAL酶法生物治疗PKU,解除压在千万个家庭身上沉重得不可言状的负担,正所谓“生物催化显神威,力克顽疾好前景”。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